奔走在大山裡的翁婿鄉村醫生 一個叫「及時雨」一個叫「老神仙」

2021-01-13 紅網

李傳宋和羅喜中都是婁底市油溪鄉興白村的鄉村醫生。

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婁底報導

李傳宋和羅喜中都是婁底市油溪鄉興白村有名的鄉村醫生,鄉親們喜歡親切地叫他們老宋醫生、小羅醫生。

興白村以前叫百家嶺村,屬石灰巖丘陵地區,在海拔300多米的大山之中,地勢險絕,進村公路一面是懸崖峭壁,一面是易滑坡的山體。

該村的8個村民小組散居山中各處,交通極為不便,是油溪鄉最偏遠的山區村、最艱苦的貧困村之一。今年,是李傳宋在村裡行醫的第54個年頭。

老宋醫生、小羅醫生,村民每當看病求醫時便會想到這兩個人的名字。54年間,老宋醫生累計為村民上門服務6萬餘次,數字的背後是不論冬夏寒暑,雨雪風霜的付出。從焦急繁瑣的口信求診到方便快捷的電話求診;從穿行於泥濘山路間的蹣跚身影,到行駛在硬化公路上的急促笛聲。改變的是村裡越來越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不變的是兩人的醫者仁心。

「醫人不得恃己之長,專心攻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這正是兩代人行醫不求財物的堅定信念。現年75歲的李傳宋精神矍鑠,頭髮整齊,他聲音洪亮地講述了年輕時去縣城擔藥的故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解決老鄉們用藥難、用藥貴的問題,他經常天蒙蒙亮時就穿著草鞋,挑著扁擔,拿著繩索,步行60裡路去縣城買藥,返回村中已是夜深如墨。而挑回來的藥均只收取成本價,出診費更是分文不取。

「那時候身體好著哩,現在不行了。」李傳宋感慨道。而遇到困難群眾,他甚至連藥費也不收了,有次出診遇到臥病在床的五保戶羅真生,不僅沒有收取藥費,而且還買了一斤豬肉給他吃。

「自己生活困難一些,群眾生活就好一些,這是一個共產黨人應該做的。」他的這種精神也被羅喜中所傳承,不善言辭的羅喜中是個行動派,跟他的嶽父一般手腳勤快,村裡人有頭疼腦熱迅速出診,同樣不收出診費,僅收取一定的藥費養家餬口。當初,鄉衛生院挽留羅喜中上班,他選擇了回村行醫。一個村民對李傳宋說:「你真是找了個好接班人,看病仔細不說,收費還很合理,外面看病貴著哩。」

「醫生不光要用藥物來治病,更重要的是病人痛苦的時候一定要第一時間出現在他面前。」這是李傳宋經常向羅喜中說的一句話。在這方面,二人有個共同點,就是深夜不管幾點,只要村民有需要,都會馬上背起藥箱出診。

李傳宋行醫時村裡還未通電,晚上的大山伸手不見五指,每當背著藥箱,拿著手電筒,穿過長著齊腰深茅草的墳山時,李傳宋就會大聲唱著新化山歌:「峨眉月,兩頭翹,何人修起六洋橋....」來給自己壯膽鼓勁。

有一天晚上,村裡有個小朋友高燒不退,意識模糊,李傳宋來時,他的母親直呼:「老神仙來哩。」

「雖然老神仙的說法很誇張,但是我感受到了病人家屬的急迫心理和我在他們心中的價值。」李傳宋說道。

羅喜中騎著摩託車奔走在大山裡,為鄉親們看病。

2020年5月4日晚,狂風大作,大雨如注,導致全鄉停電。村民羅礦山深夜11點多鐘在自家養牛磚房餵牛,突然屋頂被大風掀翻,墜落的瓦片砸傷其上臂。羅喜中睡夢中接到電話,當時信號不好,只隱隱約約聽到手受傷需要縫針包紮,於是立馬從被窩爬起,帶上嶽父傳給自己的藥箱,開車並一路上抬起颳倒的樹木和雨棚,平時十多分鐘的路程整整花了四十分鐘才到達。

只見房梁坍塌,一片狼藉,羅礦山由於手臂動脈割斷,失血過多,甚至產生了休克現象,羅喜中馬上進行了壓迫止血處理,並就地燒開水,餵葡萄糖,注射生理鹽水,待救護車趕來將其送至車上。如果說李傳宋是病人焦急求醫時的「老神仙」,羅喜中就是「及時雨」,滋潤著百家嶺村,守護著一方平安。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急難險重關頭總能看到兩人的身影。2008年冰災期間,村裡所有的道路都結上了冰,汽車、摩託車寸步難行,但病人不能等,李傳宋在鞋上綁著草繩出診,一次來回就至少需要花費三個小時。

2020年年初,正值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羅喜中積極響應鄉政府的號召參與防疫工作,在缺少防護服、護目鏡的條件下為武漢返鄉人員測體溫,整整在疫情防控點上堅持了一個月。

當生活拮据的時候,遇到病人不理解的時候,有過後悔行醫的念頭嗎?他倆的回答幾乎是一致的:「不後悔,我們不需要誰的感謝,只要病人好就行。」

這正是:傳承兩代人,勤勉半世紀;只需病人好,行醫終不悔。

相關焦點

  • 佳作欣賞|王英:大山裡的鄉村醫生
    鄉村醫生被用牛車接去為病人看病。拍攝於建水普雄鄉七棵樹村 鄉村醫生是鄉村裡沒有納入國家編制的非正式醫生。 鄉村醫生轉送山區的一個孕5個月突然大流血的危急孕產婦,途中建水縣婦幼院緊急用救護車接回。拍攝於建水縣普雄鄉
  • 湘潭縣鄉村醫生朱柄棟——大山深處 杏林春滿
    湘潭縣石鼓鎮鄉村醫生——朱柄棟(左)父子紅網湘潭縣分站10月19日訊(記者 莫錦文 李思源)走進位於大山深處的湖南省湘潭縣石鼓鎮西衝村老屋組,一棟農村常見的兩層小樓呈現在眼前,乾淨整潔的院落,修剪整齊的四季青樹,伴隨陣陣秋風拂過,還頗有些歲月靜好的感覺。
  • 大山裡的「男保姆」
    在莽莽竹海深處的村尾村,30年來,村民們總能看到一個身穿白大褂、面帶微笑、背著藥箱四處行走的人———鄉村醫生遊偉化。  「村尾村離縣城遠,早些年路也沒修好,鄉親們看病很困難。
  • 《鄉村愛情10》隱藏3個高輩分的角色,其中一個劉小光見了叫師叔
    《鄉村愛情10》是趙本山主演的一部鄉村愛情喜劇,很多的觀眾都是衝著老趙的名頭來的,確實他也沒有讓觀眾失望,劇中還是一如既往的飽含鄉土氣息,還加入了不少的新角兒,像張中維、二丫等都是本山傳媒下知名藝人,同時大家也很希望趙本山的徒弟像宋小寶、楊樹林等能參演。
  • 公益詩集《大山裡的小詩人》出版:鄉村留守兒童的詩心
    「是光詩歌」的小詩人在田間採風由公益組織「是光詩歌」發起、果麥文化編輯製作的《大山裡的小詩人》,於2020年5月第二個周末「母親節」上市,收錄了120首鄉村兒童手抄詩和73幅隨書插畫。《大山裡的小詩人》「是光」的孩子們 著果麥 編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會寫詩的孩子不砸玻璃「是光詩歌」,全稱「昆明市呈貢區是光四季詩歌青少年服務中心」,是國內首家且規模最大的鄉村詩歌教育公益組織
  • 【大走訪進行時】奔走在大山深處問計 寒冬裡讓司法溫度暖人
    【大走訪進行時】奔走在大山深處問計 寒冬裡讓司法溫度暖人 2020-12-24 2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攻堅先鋒譜①】敢叫大山換新顏 ——記縣審計局駐花林寺鎮橫...
    【扶貧攻堅先鋒譜①】敢叫大山換新顏 ——記縣審計局駐花林寺鎮橫巖坪村工作組 2020-12-15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裡叫十萬大山,真的有十萬座大山麼?但是有中國四大鐵木之一
    說起十萬大山,很多人多多少少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從影視劇中都聽說過這個名字。很多的人以為這是一個虛構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是真實存在的,它就在廣西的上思。一九五八年上映的《英雄虎膽》故事就在此地,主要拍攝地也在十萬大山。
  • 四川省城成都周邊,有個叫彭州的鄉村,有個叫果徠咖啡的莊園
    2019的GDP來說拿下了46615.8億元的輝煌戰績,名列全國第六的好成績,據統計,四川人均收入也達到了55774元……對於四川的綜合發展不僅僅局限於城市當中,截至目前為止,省城成都已經坐穩了全國第七的寶座,但是到了四川千萬不要遺忘這個天府之國周邊的農村,當我結束了在大理的旅程後,再次踏上了四川成都,緊接著朝成都周邊農村去體會和感受,第一站我便到了省城成都北面的一個叫彭州的鄉村
  • 長得差不多,為何一個叫生蠔,一個叫牡蠣?區別在這
    生蠔到了夏天,可以說是「快消品」了,炎熱的夏天,光著膀子,坐在路邊的燒烤攤,點上一盤生蠔,叫上幾瓶啤酒,這生活快樂似神仙!但是很多人就會奇怪了,明明長得一樣,為何一個叫生蠔,一個叫牡蠣?區別在這,別再被騙了!
  • 該給「嫁給大山的女人」一個交代了 第一解讀
    文 | 熊志鳳凰網評論頻道編輯因為知乎上的一篇帖子,時隔多年之後,那個「嫁給大山的女人」,再次走進輿論風口。她叫郜豔敏。她的故事是這樣的:1994年,她被人販子拐賣到了河北曲陽縣靈山鎮下岸村,多次試圖自殺、逃跑,但最終沒有掙脫出大山。
  • 每天騎行20公裡 餘杭60歲鄉村醫生奔走防疫一線
    孫樹明是餘杭區閒林街道萬景村的家庭籤約醫生,也是一名老黨員。這段時間,60歲的他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每天騎行20多公裡,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開展健康監測,做好基層防控。「孫醫生每天都會給來我量體溫,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閒林街道萬景村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黎女士說:「他跟我們說不能出去,我們也知道這種情況,為了預防感染。」
  • 西澤,有一個叫大咪咪鼓的地方
    就像你可以叫二狗,他可以叫鐵蛋一樣,只是一種辨識度,是為了區別此人與他人,此地與彼地的有效方式。人說西澤有兩個好聽的地名時,我還猜說也許是和樂、和睦、睦樂、戈平、石城這些優雅和諧的地方,或者是拖那紅、寶紅卡、銅鼓箐、下馬嘎、色色紅這些有點文藝氣質的地方,從來沒想到會是這兩個大俗的地名。在我看來大俗即是大雅,鑑於人們的興趣所在,可以讓它傳播得更廣泛。
  • 大山裡的聾啞篾匠,3天編一個大竹筐,一個竹筐只賣50元
    謝國興的老伴已去世,他和30多歲的單身兒子分到一套50來平米的移民搬遷安置房,這樣的安置房叫「交鑰匙房」,謝國興不用出一分錢。兒子去附近打零工,謝國興則在家做篾匠。父子倆掙得不多,但吃穿不愁。因為是聾啞人,生活在大山裡的謝國興沒有條件進聾啞學校學習。長大後,除了種地,他自學竹製品編織,用手藝換點零花錢。
  • 俞敏洪的鄉村教育調研日記
    他奔走在山間、橋下,奔走在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的盤山公路上。在這三天的時間裡,他遇到了很多人,有鄉村的孩子,有大山的老師,有紮根大山的師兄妹,有一群同樣行走在鄉村教育這條道路上的同路人。「我還是想要了解,能做些什麼,才能給鄉村孩子的教育做一些能夠託底的事。」
  • 誓叫大山換新顏
    2018年3月份,蔣少鋒從陽朔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來到馬鞍村擔任第一書記後,經過一段時間調查發現,村裡一個叫「苦嵅」的地方,地理資源比較豐富,瀑布成河,河道清澈,巖洞美麗奇特,算得上是一個休閒觀賞的好地方。蔣少鋒靈機一動,何不試一試開發一個旅遊項目?於是,他便瞄上了常年在外跑旅遊生意且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村民陳永富,多次上門找陳永富交流談心。
  • 洋人大山,一個正經入了相聲譜系的中國女婿
    洋人大山,本名馬克·亨利·羅斯韋爾(Mark Henry Rowswell),他之前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路世偉。大山是他第一次在央視元旦晚會上,小品裡面的角色名字,但後來這名字比他人傳播的更廣,所以乾脆就叫大山了。
  • 無學歷、無資質的鄉村醫生,必將被淘汰?!
    來源:鄉村白大褂 現如今,除了最初的鄉村醫生證書每五年進行一次再註冊,再想加入村醫隊伍則必須要拿到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的證書,基層醫療門檻不斷變高的同時
  • 一個看似荒誕的真實故事:此生將盡,請不要再叫我孤兒
    不過,十幾年導遊做下來,風吹日曬、奔走呼喊,早就說不上「美如水」了。但這十幾年做下來,她也沒見過如此奇怪的一個旅行團。全團一共三十幾位,都是一家人,這個倒不新鮮,家庭團貞貞也帶的多了。奇怪的是,明明比較高端的無購物訂製遊,景點卻走得不多,反而要在一個普普通通,沒什麼景致的小城,一停就是三天。還有更奇怪的,就是旅客,具體說來,是兩位老奶奶和一位老爺爺。
  • 如果有一個女朋友像排大山,他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葉原要給你介紹一個女孩,她和白大興關係很好,脾氣暴躁。是的,這個人是派大山。也許很多人知道派大星有一個姐姐,但是他們不太清楚,或者他們根本不知道排大山。沒關係,接下來,我將向您介紹這個派大星姐姐派大山,在理解了這一點之後,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類似paidashan的女朋友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