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欣賞|王英:大山裡的鄉村醫生

2021-01-13 騰訊網

鄉村醫生被用牛車接去為病人看病。拍攝於建水普雄鄉七棵樹村

鄉村醫生是鄉村裡沒有納入國家編制的非正式醫生。建水縣解放初至八十年代末期,鄉村大多都有醫生。那個時代,一時培養不出那麼多有醫學方面專業的醫生,只有培訓一批略懂醫術的赤腳醫生來應急所需。

鄉村醫生到一位貧困戶哈尼族家為孕婦檢查,發現胎位不正,家裡的老人用焦慮的眼光看著醫生。拍攝於建水坡頭鄉

鄉村醫生轉送山區的一個孕5個月突然大流血的危急孕產婦,途中建水縣婦幼院緊急用救護車接回。拍攝於建水縣普雄鄉

孩子滿月了,當地的鄉村為母親檢查身體測量血壓。拍攝於拍攝於建水坡頭鄉

鄉村醫生在為村民宣傳衛生知識。拍攝於建水縣坡頭鄉普谷渣村

哈尼族村醫在為孕婦檢查胎位。拍攝於建水縣普雄鄉龍岔村鄉村

到邊遠山區為孕婦測血壓。拍攝於建水西莊鄉

鄉村醫生的危急孕產婦急救電話。拍攝於坡頭鄉

鄉村醫生送到衛生院的病人。拍攝於建水南莊中心醫院

入戶為孤寡老人看病。拍攝於建水陳官鎮

在鄉村裡,選拔鄉村醫生,一是從醫學世家中挑選,二是從高中畢業生略懂醫術病理中挑選出來後,集中到縣衛生學校培訓,結業後回到鄉村擔任鄉村醫生。儘管難苦,但那時的鄉村醫生,盡職盡責,滿腔熱情地為村民服務。不管深夜還是風雨交加的日子,只要有病人叫到,她們就會赴診,就會認真地為病人看病打針服藥。病重的就建議送醫院治,他們常背著一個紅十字藥箱,穿著白褂,挨家串戶走訪群眾。用掌握的衛生知識,治療常見病,為產婦接生,主要任務是降低嬰兒死亡率和根除傳染疾病。

鄉村醫生入戶為嬰兒看病。拍攝於青龍鄉

衛生院的醫生在給小孩看病。拍攝於建水利民鄉衛生院

鄉衛生院的醫生在給村醫送來的孕婦做檢查。拍攝於建水普雄鄉衛生院

到衛生院輸液的病人。拍攝於建水普雄鄉衛生院

到衛生院看病的病人。拍攝於建水普雄鄉衛生院

鄉村醫生配合衛生院為在校學生健康體檢。拍攝於建水利民鄉

鄉村醫生入戶為孕婦測量血壓。拍攝於青龍鄉

醫生在為孕婦聽胎心音。拍攝於建水利民鄉

鄉村醫生入戶為小孩稱體重。拍攝於青龍鄉

鄉村醫生就地取材在為小兒稱體重。拍攝建水縣坡頭鄉普谷渣村

「鄉村醫生」是中國在社會經濟不發達情況下,主要依靠政治動員來解決農村基本衛生保健問題的一次嘗試。隨著農村經濟體制轉型後農民醫療保健問題的突顯,喚起了人們對「鄉村醫生」的回憶。在那個貧窮落後的年代,鄉村醫生為人民群眾作出了巨大貢獻,功不可沒。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教育的發展,現在,鄉村都建立了醫院,醫生都規範化了,鄉村醫生漸漸地被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取而代之。

鄉村醫生在為嬰兒接種疫苗。拍攝於緬甸鄉

這是鄉村醫生用來宣傳衛生知識的大喇叭。拍攝於建水岔科鄉

病人到村衛生室買藥。拍攝於建水岔科初達村衛生室

鄉村醫生在給病人輸液。拍攝於建水岔科初達村衛生室

病人在村衛生室輸液。拍攝於緬甸鄉

衛生院的護士在為鄉村醫生送來的孩子靜脈穿刺。拍攝於坡頭鄉衛生院

病人在村衛生室輸液。拍攝於建水青龍鄉

入戶為老人測血壓。拍攝於建水西莊鄉

到田間地頭為民看病。拍攝於建水西莊鄉

鄉村醫生每天行走在田間地頭,為村民服務。拍攝於坡頭鄉龍岔村

作者簡介

王英,中共黨員,雲南建水婦幼保健院工作退休,曾任婦幼保健院院長書記。

10年前拿起相機至今,雲南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協會博學會士。多年來專注紀實,人文攝影,長期關注弱勢群體生存生活,關注農耕勞作。

代表作品有:《建水古井》《大山裡的鄉村醫生》《建水紫陶燒制技藝》《修女與麻風病康復者》《魂歸哈尼》《哈尼梯田稻作牧歌》

主要獎項:榮獲世界教科文衛組織第七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年賽HPA2011大獎,雲南省文學藝術聯合會。雲南省文學藝術創作獎勵基金會授予雲南文藝基金貢獻一等獎。哈尼族記錄行動金獎,遇見最美的光第二屆全國醫務大賽入展等。

相關焦點

  • 奔走在大山裡的翁婿鄉村醫生 一個叫「及時雨」一個叫「老神仙」
    李傳宋和羅喜中都是婁底市油溪鄉興白村的鄉村醫生。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婁底報導李傳宋和羅喜中都是婁底市油溪鄉興白村有名的鄉村醫生,鄉親們喜歡親切地叫他們老宋醫生、小羅醫生。興白村以前叫百家嶺村,屬石灰巖丘陵地區,在海拔300多米的大山之中,地勢險絕,進村公路一面是懸崖峭壁,一面是易滑坡的山體。
  • 湘潭縣鄉村醫生朱柄棟——大山深處 杏林春滿
    湘潭縣石鼓鎮鄉村醫生——朱柄棟(左)父子紅網湘潭縣分站10月19日訊(記者 莫錦文 李思源)走進位於大山深處的湖南省湘潭縣石鼓鎮西衝村老屋組,一棟農村常見的兩層小樓呈現在眼前,乾淨整潔的院落,修剪整齊的四季青樹,伴隨陣陣秋風拂過,還頗有些歲月靜好的感覺。
  • 公益詩集《大山裡的小詩人》出版:鄉村留守兒童的詩心
    「是光詩歌」的小詩人在田間採風由公益組織「是光詩歌」發起、果麥文化編輯製作的《大山裡的小詩人》,於2020年5月第二個周末「母親節」上市,收錄了120首鄉村兒童手抄詩和73幅隨書插畫。《大山裡的小詩人》「是光」的孩子們 著果麥 編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會寫詩的孩子不砸玻璃「是光詩歌」,全稱「昆明市呈貢區是光四季詩歌青少年服務中心」,是國內首家且規模最大的鄉村詩歌教育公益組織
  • 大山裡的「男保姆」
    在莽莽竹海深處的村尾村,30年來,村民們總能看到一個身穿白大褂、面帶微笑、背著藥箱四處行走的人———鄉村醫生遊偉化。  「村尾村離縣城遠,早些年路也沒修好,鄉親們看病很困難。
  • 90後鄉村醫生劉治慧的「健康夢」
    今年26歲的劉治慧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排調鎮岔河村的一名90後鄉村醫生,2015年大學畢業後,以專業所學在一家診所從事醫護工作,2017年,得知岔河村衛生室急需「接手」的消息後,作為單親媽媽的她放棄收入較高的診所工作,選擇回到家鄉為全村300多戶1000多人的健康服務。
  • 凡人歌|大山裡的築夢人
    凡人歌|大山裡的築夢人 2020-12-16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當俞敏洪遇見「大山裡的小詩人」:探索鄉村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現場音】詩歌課現場煙霧縹緲的林中,正在採菌子的奶奶像縮在土裡的石頭。這個是非常溫暖的畫面。太棒了,奶奶在那採菌子的樣子在森林中像一塊石頭一樣,又顯示奶奶的堅韌不拔,好厲害。就是從小如果只在城裡長大的孩子,很難造出來這樣的句子。看不到森林。【解說】腳踩泥土、背靠山林,孩子們圍坐在田間,以大山為課堂,讓詩由心生。
  • 給五星,至少在這部佳作裡,他讓我忘了他叫梁家輝
    我喜歡梁家輝是從他的《垂簾聽政》開始,之後又陸續接觸了包括《賭神2》《新龍門客棧》《江湖告急》等影片,可最讓我念念不忘的,卻是這部大家並不熟知的冷門佳作《我的教師生涯》。江湖氣息全無的梁家輝,全身心地投入到鄉村生活當中,無論是穿著打扮,還是走路神態,都無法將他與之前飾演過的其他角色相提並論。
  • 洛南美麗鄉村「親農·溪樂谷」探索樂活時光,尋覓「來自大山裡的鄉...
    如綠如透 嫻靜自然 親農-溪樂谷地處秦嶺深處,位於陝西省商洛市洛南縣保安鎮北鬥村高砭組,距離西安87公裡,倉頡小鎮3公裡,是洛南政府蘇陝協作的重點項目,易地移民整體搬遷留下的民居開發「親農·溪樂谷」美麗鄉村項目
  • 大山裡飛出幸福歌 「美麗鄉村·築夢有我」再次出發
    這個網紅民宿,地處大山深處、掩映山林之中,是8個青磚灰瓦的別致院落。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共接待了406位遊客,創收近15萬元。曾經的低收入村,依託精品民宿產業,實現了全村脫低。 北京農學院教授谷繼成,三年多一直紮根在延慶區大莊科鄉的深山裡,研製試種各種香草,將小小的香草做成了芳香大產業,生產提煉的精油產品、化妝品總產值近200萬元,帶動當地的低收入村摘帽,走上致富路。
  • 【佳作欣賞】劉海豹:艾蒿和菖蒲都是繁體字
    佳作欣賞艾蒿和菖蒲都是繁體字文/劉海豹1.艾蒿是繁體字菖蒲也是它們都是從竹簡裡長出來的是《離騷》和《天問》裡長出來的草2.來源:清水河縣融媒體中心原標題:《【佳作欣賞】劉海豹:艾蒿和菖蒲都是繁體字》閱讀原文
  • 廣西還有這麼個避暑勝地,十萬大山你去過嗎
    廣西地大物博,擁有豐富的山脈資源與農村土地,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計劃,以鄉村旅遊作為一個突破口,將強了產業方面的合作,培育出許多鄉村旅遊資源與品牌,擴大鄉村旅遊消費並推動旅遊業讓農村脫貧致富,近幾年來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
  • 聽大山裡的琅琅書聲
    青年教師劉冬坤我想繼承父親的志向,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過去的龍海鄉是典型的山區,高寒缺水、貧窮邊遠。「能走出大山讀書,就已經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雙菁口小學老師劉冬坤就是當年從鄉裡走出來的僅有的幾個中專生之一。2006年畢業,劉冬坤第一個選擇就是回到了龍海鄉。「我的父親就是老師,我想繼承他的志向,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 開學季超時空對話:大山裡的科技超人招募令
    開學季超時空對話:大山裡的科技超人招募令 2020-09-09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鄉村醫生有「家」了——河南省醫師協會首屆鄉村醫生分會成立
    8月9日上午,河南省醫師協會首屆鄉村醫生分會成立大會在鄭州召開,至此全省鄉村醫生有「家」了。 8月8日下午,河南省醫師協會首屆鄉村醫生分會全體委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常務委員和委員,來自汝州市騎嶺鄉村田堂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楊文杰當選首屆鄉村醫生分會會長
  • 湘西州11名鄉村醫生榮獲全省「最美鄉村醫生」榮譽稱號
    筆者從湖南省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上了解到,湘西州時才貝、張言軍、鄒致友、鄭明需、吳成鳳、吳志花、龍清書、石清召、姚群、劉二娥、彭義等11名鄉村醫生,獲2020年湖南省「最美鄉村醫生」榮譽稱號,吉首市矮寨鎮大興社區衛生室鄉村醫生時才貝作為湘西州鄉村醫生代表參加現場領獎,並作為全省鄉村醫生代表在大會上發言。
  • 小康在哪裡丨索道旁新醫院 鄉村醫生問診出行不再難
    橋通路暢 鄉村醫生問診出行不再難雲南省石月亮鄉拉馬底村鄉村醫生 鄧前堆:這是我們鄉村醫生的動向,來了領導也好,患者也好,一看到這裡他們都知道了。雲南省石月亮鄉拉馬底村 鄉村醫生 鄧前堆:來我們診所,衛生室裡面,是減免50%,他要是開了100塊的藥,他自己只負責50元,其他的國家補貼。2019年12月,拉馬底村實現全村脫貧。精準扶貧,讓水泥路進村連戶,跨江橋梁如道道彩虹飛架怒江兩岸,棟棟新房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矗立在怒江之畔。村民從山上搬下來,住上了新房子,大山深處的人民群眾,正闊步走向健康、幸福的小康生活。
  • ...軍校與56所鄉村學校的「教育共享」——送給大山孩子們的「禮物」
    這所毗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鄉村學校,覆蓋了從幼兒園、小學到初中的所有年級。孩子們幾乎沒有到過外面的世界,但他們都知道「國防科技大學」的名字。每年,這所軍校的「綠軍裝」都會來到這裡。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像歡快的小鳥一樣,從教室裡衝出來。安靜的操場即刻沸騰起來,「綠軍裝們」被孩子們迅速包圍。
  • 基層醫生該選擇哪個,鄉村醫生、鄉村全科、還是執業助理
    《關於做好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有效期滿再註冊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獲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滿5年的村醫進行執業再註冊工作,謠言才得以被澄清,以此來看鄉村醫生證還是有用的。 其實,關於取消鄉村醫生證的謠言並非毫無根據,在2017年7月,央視報導中稱,國家衛生計生委消息,十三五期間將實施基層衛生計生人員能力提升工程,140萬鄉村醫生將接受免費培訓,到2020年,力爭所有鄉村醫生都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和執業醫師資格。
  • 古樹窯洞青瓦 厚重豫西人家 郟縣王英溝村入選「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央廣網平頂山12月24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張鴻雨)在12月23日閉幕的2020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上,郟縣黃道鎮王英溝村被評為「2020年度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是河南省唯一入選鄉村。古樹掩映下的王英溝村(資料圖片)(央廣網發 通訊員 張鴻雨 供圖) 王英溝村位於黃道鎮東部,是郟縣中國傳統村落的典型代表。該村落形成於漢代,是東漢大將安成侯銚期的故裡。現有老窯洞70餘孔,百年以上樹木有500餘棵,其中600年以上的20餘棵,古建築共130餘間,紅石道路1000餘米,古井4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