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1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雙節同慶的美好日子
「秭歸楷模·最美鄉村醫生」的評定結果
也終於揭曉了
TA們分別是
一、「秭歸楷模·最美鄉村醫生」名單(10名)
劉 學 茅坪鎮西楚居委會衛生室醫生
熊佳娥 歸州鎮賈家店村衛生室村醫
向 紅 水田壩鄉興合村衛生室村醫
汪元芳 洩灘鄉核桃坪村衛生室村醫
譚星明 沙鎮溪鎮樹坪村衛生室村醫
譚明年 兩河口鎮太坪村衛生室村醫
譚愛民 磨坪鄉龍潭坪村衛生室村醫
魯作明 郭家壩鎮西坡村衛生室村醫
向長梅(女)九畹溪鎮槐樹坪村衛生室村醫
秦勇軍 楊林橋鎮白鶴洞村衛生室村醫
劉學 茅坪鎮西楚居委會衛生室醫生
劉學,男,1992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2020年1月23日,劉學接到縣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通知,協助縣疾控中心對西楚社區第1例確診病人家屬進行集中隔離。儘管要近距離接觸確診病人家屬,但是他沒有絲毫退縮,恪盡職守奮戰在抗疫前線,每天負責聯繫轄區內33名密切接觸者,入戶測體溫、發放消毒物資、進行健康宣傳和心理諮詢。此外,他還要對排查出的679名武漢返鄉人員和2126名省外返鄉人員進行重點監測,每天上門為隔離人員監測體溫,開展電話隨訪,及時掌握他們的身體狀況及心理狀態,挨家挨戶發放2000餘份疫情防控宣傳單,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加強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展現了一名青年鄉村醫生的擔當。
熊佳娥 歸州鎮賈家店村衛生室村醫
熊佳娥,男,1971年5月出生。1992年從秭歸衛校畢業後,熊佳娥毅然回到了家鄉,從赤腳醫生幹起,通過不斷學習和堅持,逐漸擔負起全村村民健康診斷的重任。28年來,他的足跡遍布全村每一個角落,上門為行動不便人群診斷,深夜救治突發疾病的村民成為其工作常態。為了讓群眾及時享受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他逐戶上門核實,做好排查和宣傳教育;為了健康扶貧對象應檢盡檢,他上門背起行動不便的老人和癱瘓在床的老人去體檢,他的善舉感動了很多老百姓,紛紛讚揚其有教養、有醫德。「做人要講人品,行醫要重醫德」是他的人生準則,更是他從事基層衛生健康工作28年的生動寫照。
向紅 水田壩鄉興合村衛生室村醫
向紅,男,1969年12月出生,中共黨員。自1994年從事衛生工作以來,向紅已在村衛生室工作了26年。村衛生室實行24小時候診,無論白天黑夜,嚴寒酷暑,只要有一個電話,他都會立刻出診,隨叫隨到,從不中斷。在滿足老百姓基本醫療之餘,他還要兼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經常入戶給慢性病患者隨訪、貧困戶體檢、發放宣傳資料等。白天入戶晚上加班錄資料是常事兒,遇到行動不便的慢性病患者更是親自送藥上門。2020年初,疫情防控最為緊張的時刻,每天堅持上門為村民監測體溫,深入摸排外地返鄉人員,逐戶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消除老百姓恐懼心理,及時上報疫情動態。向紅立足崗位默默奉獻、兢兢業業,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奉獻給了基層衛生健康事業。
汪元芳 洩灘鄉核桃坪村衛生室村醫
汪元芳,男,1955年9月出生。65歲的汪元芳已在洩灘鄉核桃坪村衛生室工作了整整48年,在這個山大人稀的小山村裡,村民們居住分散,治療和救護難度比較大,但他從來沒有放棄任何一個病人,盡全力守護村民的身體健康。48年的堅守中,除特殊情況外他沒給自己放過一天假,甚至當家家戶戶都在吃團年飯的時候,他還守著病人。曾經有過進城工作的機會,但看到那些因為他的照料才對生活充滿希望的患者,他放棄了離開的念頭。2020年的春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主動要求加入村裡的志願服務隊伍,對武漢返鄉人員進行每日體溫監測,走組入戶發放宣傳冊,宣傳衛生防疫知識,由於防控得力,該村未發現一例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
譚星明 沙鎮溪鎮樹坪村衛生室村醫
譚星明,男,1981年2月出生。譚星明長期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為病人排憂解難,憑著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贏得了廣大農民群眾的信賴和讚譽。2020年5月被縣衛健局表揚為「先進工作者」。他講誠信、行善舉、濟貧困,時時為病人著想,事事為病人考慮。從醫十多年來,不論春夏秋冬,不論白天黑夜,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會趕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他第一時間在轄區內逐戶上門進行摸排,對武漢返鄉人員進行體溫監測,隨著防控工作進入白熱化狀態,一系列工作忙得暈頭轉向,連軸轉便成了家常便飯,更沒有時間照顧家人,在他的心中,村民的健康比天高,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覺得值。
譚明年 兩河口鎮太坪村衛生室村醫
譚明年,男,196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譚明年是秭歸縣人民政府授予的首批「農村鄉土拔尖人才」之一。他熱愛公共衛生事業,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紮實的工作作風,贏得同業的敬佩與患者的信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掠的緊要關頭,他迅速和村幹部對村民進行挨戶排查、測量體溫,勸導村民居家隔離,有效防範了疫情輸入風險。在抗疫工作中,他積極帶頭募捐2500元。他還為幸福村落創建出謀劃策,積極捐款1000元。在30餘年的行醫工作中,為貧困殘疾患者減免醫藥費達數萬元以上,他的善舉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稱讚。
譚愛民 磨坪鄉龍潭坪村衛生室村醫
譚愛民,男,1977年10月出生。1996年從宜昌衛校畢業後,譚愛民便一直紮根在村衛生室,數十年如一日辛勤工作。20多年來,無論春秋寒暑、路途遠近,只要村民有看病需要,他就會出現在患者面前,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精湛的醫術為患者解除病痛,深得群眾好評。在做好日常診療工作的同時,他常常放棄休息入戶巡診,為村民建立健康檔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主動請戰衝鋒在前。入戶排查武漢返鄉人員22人,上門監測體溫400餘次;積極配合和參與村委會入戶監測普通人群150餘戶600餘人次;下隊巡診10餘次,為轄區群眾送醫送藥200餘人次;在防疫物資極度匱乏期間,盡全力為龍潭坪村、送甲山村捐贈體溫計共計100支。
魯作明 郭家壩鎮西坡村衛生室村醫
魯作明,男,196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魯作明紮根基層32年,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用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解一方群眾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他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進行診治,受到群眾的認可和稱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在除夕之夜接到緊急通知後,立刻趕到村裡,仔細摸排返鄉人員,做好登記,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他不顧個人安危,衝鋒在前,每天對村裡40名武漢返鄉人員上門測量體溫、仔細詢問返鄉及接觸史,對重點地方進行消毒、對返鄉人員信息進行摸排上報,做好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宣傳,確保了一方平安。
向長梅 九畹溪鎮槐樹坪村衛生室村醫
向長梅,女,1976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1998年從學校畢業後,向長梅便在槐樹坪村工作,憑藉高尚的醫德、祖傳的中醫技術和不斷學習積累的醫學知識,為病人除疾祛病、排憂解難,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任和讚譽,從2001年至今,所在村衛生室年年被評為鎮先進。疫情期間,她積極投身其中,整日在轄區摸排疫區返鄉人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堅持不開大處方,不亂收費,讓群眾花小錢,就能放心就醫。每天不管何時,只要病人需要便隨叫隨到。她秉承醫者良心和職業道德,在面對繁重的工作時,始終滿懷激情,長年累月默默奉獻,堅守在為民健康保駕護航的第一線。
秦勇軍 楊林橋鎮白鶴洞村衛生室村醫
秦勇軍,男,1969年2月出生。1988年,秦勇軍從秭歸衛校畢業後便來到村衛生室工作,紮根基層32年,一心一意為廣大群眾排憂解難。他所在的村有1500多口人,山大人稀,群眾的醫療保健工作全落在他的肩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他住進了村衛生室,每日入戶開展摸底排查、體溫檢測、信息宣傳、重點區域消殺等工作。但他從沒叫過一聲苦,沒喊過一句累,依舊堅持看病問診,宣傳防疫知識。多年來,他謹遵師訓,心存善念,合理施治,堅持做到讓群眾患小病不出村,受到群眾的好評,成為全村群眾健康的守護者。
二、「秭歸楷模·最美鄉村醫生(提名)」名單
(10名)
趙亞蘭(女)茅坪鎮陳家衝村衛生室村醫
譚曉芳 屈原鎮屈原村衛生室村醫
亓 發 歸州鎮鹽關村衛生室村醫
譚家虎 水田壩鄉永吉村衛生室村醫
梅春雷 沙鎮溪鎮梅坪村衛生室村醫
王 駒 兩河口鎮兩河村衛生室村醫
馬宏軍 梅家河鄉譚家嶺村衛生室村醫
馬德虎 郭家壩鎮白雲山村衛生室村醫
袁本銀 九畹溪鎮仙女村衛生室村醫
袁立虎 楊林橋鎮西陽坪村衛生室村醫
素材來源:縣委宣傳部
▼ 往期精彩回顧 ▼
監製:鄭家裕
編審:張新玲
原標題:《「秭歸楷模·最美鄉村醫生」出爐,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TA》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