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集上的一道美味,讓人能想幾十年,泊裡大集上還能吃到

2020-12-15 俞眼看人間

有研究表明,人的味覺在2-3歲就定下來了,比如,四川人愛吃辣,河南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大米飯等,很難改變。離開家鄉後,如果吃到小時候常吃的味道,就想起了家鄉,想起了兒時,想起了媽媽的味道。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泊裡大集上就有一道美味,叫「渣鍋子」,至於為什麼這麼叫,也沒人說明白,300多年來,多少代人都品嘗過這道美味。圖為泊裡大集上正在煮的「渣鍋子」。

過年趕大集是過去無數孩子的夢想,牽著媽媽的手,不僅能看到無數夢寐以求的美食,偶爾媽媽還會給買幾顆過年時吃的糖果,在集上就能先吃上一顆。到了中午,每年還能吃上一次「渣鍋子」。圖為泊裡大集上攤販正在切煮好的羊肉、驢肉等肉類,這可是貨真價實的,一大塊一大塊切碎的,然後放進碗裡。

現在好了,吃「渣鍋子」完全是一種回味,回憶一下兒時的味道。在泊裡周邊,還沒人說從沒吃過這道美食。在寒冷的冬天,在年味濃鬱的大集上,熱氣騰騰的「渣鍋子」香味撲鼻,臨近中午,飢腸轆轆,於是找個地方坐下來,要上一碗「渣鍋子」,美美的吃起來。

在過去那個年代,即使再窮的人家,每年也會輪流帶孩子到集上去吃一次「渣鍋子」,孩子們從小就在心裡留下了「渣鍋子」的美味,以至於有孩子問大人,有錢人天天吃「渣鍋子」吧?圖為大集上熱氣騰騰的正在煮的「渣鍋子」。

「渣鍋子」其實就是一些羊肉、羊腸、羊血等下水以及羊頭等煮的一大鍋湯,有點類似全羊湯,過去根據錢的多少,可以添加驢肉、羊肉等肉類,或者是豆腐等廉價的食品,澆上滾開的全羊湯,再撒上蔥花、香菜等調料,坐在煮「渣鍋子」的鍋邊就可以吃起來了。圖為顧客在泊裡大集上買「渣鍋子」。

小編在泊裡大集上採訪時發現,前來吃「渣鍋子」的不僅有追尋過去歲月的老年人,也有離家外出回來過年的年輕人,還有不少孩子們。一代一代的鄉親們就是在「渣鍋子」的美味薰陶下,記住了泊裡大集,記住了家鄉。

一些老人告訴小編,他們每年趕年集時都要到泊裡大集上吃上一碗「渣鍋子」,如果這一年忙的沒來吃,似乎就沒有過年。對於他們,「渣鍋子」更多的對過去流逝歲月的追憶,現在啥好吃的沒有,山珍海味隨便吃,但難忘的還是大集上的那一碗「渣鍋子」。

中年外出打拼的人也是吃「渣鍋子」長大的,為了前途和錢途,他們離開了泊裡,但回來過團圓年時,還是要來到大集上體驗一把年味,再吃一碗兒時過年時才吃得到的「渣鍋子」,也是滿滿的回憶啊。

對於孩子們來說,吃飯可能是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這不吃,那不吃,帶到大集上一來看個新鮮,二來吃上一碗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從小吃到大的「渣鍋子」,把鄉愁留在他們心田。

圖中是媽媽帶孩子在吃「渣鍋子」,經同意後,小編拍攝了個近景。看著孩子吃得津津有味的,孩子願意吃,也是父母最願意看到的。小編小時候想吃沒啥好吃的,現在的孩子有好吃的倒不願意吃飯了。有小夥伴可能會擔心大集上的衛生問題,其實不用擔心,有管理人員前來檢查呢,不合衛生的就不讓擺攤了。

小編重點介紹的是「渣鍋子」,其實泊裡大集上還有很多其他的美食。大集上現宰殺的牛羊驢肉,新鮮、貨真,還價廉,羊肉45塊錢一斤,比往年貴,但跟其他地方比起來,還是便宜不少。

大集上現炸的油條也是不錯的,熱乎乎的拿在手上邊走邊吃,即可充飢還能暖和手。當然還可以現場看看油好不好,面好不好啊。

傳統年糕與「渣鍋子」差不多,也是一種回憶的味道,但現在的年糕手藝還是傳統的,但內容增加了不少,很多高檔的果脯等是以前沒有的,不少趕集的人排隊購買,一大塊一會就賣完了。

年前大集上吃的東西太多了,簡直是看花了眼,不知該買什麼了,老人們還是喜歡買點糖果,還記得「小龍人」糖果嗎?現在大集上也能買到了,那也是幾代人滿滿的回憶啊,小時候能吃上一塊「小龍人」糖果,一年都甜甜的。

地瓜粉條,加上手工製作,那是當地村民們過年時不可或缺的年貨,久燉不爛,筋道、圓滑還有彈性,在過去的年代,這就是最好的年貨,現在也就是普通的一種了,但上了年紀的人趕年集時是不會忘了買的。臘月24、29泊裡還有2次年集,臘月21、26日靈山衛也有年集,喜歡趕年集的小夥伴還是可以去體驗一下北方年集的風情的。

相關焦點

  • 青島:百年泊裡大集迎新春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每逢農曆四、九是「泊裡大集」大集日。1月13日是臘月十九,泊裡大集熱鬧非凡。來自泊裡鎮周邊的居民前來趕大集、購年貨,不少來自青島其他區市的市民也「慕名前來」,感受這一擁有300年歷史的大集魅力。(記者 陸波)
  • 來青島泊裡大集吃海鮮燴餅,15元一碗吃到撐,想吃多少海鮮隨便點
    山東青島的泊裡大集很出名,還曾經上過電視,其實這就是一個農村大集,也是青島最大最全歷史最悠久的大集之一,農曆逢四九趕集,早上六點就開集,下午兩點商家就已經收攤回家,所以想要來趕集必須要早起。泊裡大集和全國的集市都一樣,分成不同的區域,有什麼生肉區,零食區,蔬菜水果區,唯一的區別估計就是他們這裡的海鮮區,因為是濱海城市,所以泊裡大集上的海鮮特別便宜。
  • 記者體驗百年泊裡大集:年味十足
    泊裡大集是目前青島市尚存的最古老、規模最大的集市之一。泊裡大集的位置歷經三次遷徙。早先的泊裡大集以棋盤街為中心,沿縱橫的街道向外延伸,直至東河的河床。1991年,泊裡鎮黨委政府在橫河以西劃出30畝地,建起了新的泊裡大集,這次搬遷,使集市內各個市場集中到一起,方便了人們的遊覽和交易。
  • 趕青島泊裡大集去!300年歷史,這些鄉村美味不能錯過
    作為西海岸新區唯一入選市級「非遺」的農貿大集,泊裡大集,是青島最古老、規模最大的傳統集市,還曾刷屏了央視多檔欄目。今天,跟隨攝影師來感受百年大集的熱鬧歡騰。佔地160多畝的集市上日用百貨、五金建材、花鳥書畫、服裝鞋帽、特色食品、畜牧產品、木材家具等應有盡有。泊裡大集熱鬧非凡,除了海鮮水產,還有各種鄉村美味,羊肉湯、羊雜碎、爐包、蔥花大餅、白菜水餃、柿餅子......(攝影:邴起新)位於大集西南角的餷鍋子專區格外引人注目。
  • 青島泊裡大集上的羊肉湯,15塊錢一碗,湯和餅不要錢,隨便吃
    現在每一座城市都有很多大小超市,給人們的購物提供方便,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保留趕集的習慣。哪怕是天冷的時候也要到大集上去擠一擠,感受一下趕集的氛圍,人們之所以喜歡趕集,是因為集上物品齊全,價廉物美,還有很多大集上有很多小吃,這些小吃已經很多年了,是人們已經習慣了的味道。
  • 海鮮年貨齊上陣,2萬人一起逛集!300年歷史的青島泊裡大集開市啦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趕大集、購年貨,也是咱們農村地區春節必過的一種習俗。在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擁有300年歷史的泊裡大集今天一早就開市了,大集上有哪些地方特色,我們跟隨青島臺記者戚鈺艨一起去逛逛。青島臺記者 戚鈺艨:我現在就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泊裡大集的海鮮市場,說起海鮮,這就是咱們青島年貨的一大特色。而在這泊裡大集上,不僅有外地來的乾貨和鮮貨,也有當地出產的小海鮮。
  • 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泊裡大集
    很多年沒去過泊裡大集剛才知道它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還是青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前一直不知道泊裡大集還是這樣的存在昨晚有吃貨相約要去喝羊湯查了一下,說泊裡大集逢五逢十做好了準備今天去那裡吃羊肉泊裡大集上有很多誘人的地方吃食老人常說:泊裡的插鍋子羊肉,頭一份子但我一直認為泊裡的代表是燒肉和紅席
  • 地鐵嗖嗖,大集走走,年味悠悠
    一大早,位於西海岸新區的地鐵13號線井岡山路站上,不少準備坐地鐵去趕泊裡大集的市民就陸續在這裡上車。從目前地鐵13號線最東端的井岡山路站到泊裡站,一共要經過19個站點,用時約70分鐘時間。從泊裡站下車後,趕集市民需要沿地鐵高架橋向東走約10分鐘就可以到達大集的現場。13號線泊裡站外很是熱鬧。
  • 寶雞的炒豬頭肉,在農村大集上深受歡迎,1碗15元一天賣幾百碗
    因為扶風的氣候土壤很適合小麥生長,所以這裡的人愛吃麵食。扶風有很多農村大集,稱之為古會,之所以叫做古會,是因為這個集市從古都有歷史悠久,每個鄉鎮的古會,都會有秦腔劇團搭臺唱戲,還有不少特色美食,方圓十幾裡的大爺大媽都愛來逛古會,而大家都愛吃古會上的炒豬頭肉,大中午來上一碗,整個人都感覺精神了。
  • 聚焦「非遺」泊裡大集:央視、省、市、區四級廣播電視臺集中展現
    聚焦「非遺」泊裡大集1月13日,臘月十九,是泊裡大集開集的日子,這個有著三百年歷史的傳統大集異常火爆、盛況空前。央視二套、山東公共頻道分別在中午十二點的《天下財經》、《新聞午班車》欄目裡對泊裡大集進行了直播連線,時間分別長達3分鐘;山東廣播電視臺、青島廣播電視臺、黃島廣播電視臺隨後還將在相關欄目推出泊裡大集的新聞報導;黃島廣播電視臺除派出團隊參與直播以外,還派出了短視頻製作團隊,製作大集相關短視頻,將在央視新聞
  • 記錄,瓦房店農村大集,馬場大集上的煙火味道
    馬廠的集雖然沒有什麼當下流行高端的產品,但是這裡的民風和地產特色會深深的打動你…… 每到過年總是在想著哪個村趕大集啊,讓城市裡的孩子們看一下趕集玩多有趣,也回憶一下自己趕集情景,一晃在縣城住了幾年的,這些年都沒有去村裡趕過大集呢,很是懷念,有時候大集上賣的東西縣城裡找不到,而且還便宜。
  • 初冬逛瀋陽第一大集,百年歷史農村大市場,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蒲河大集和其他大集一樣,市場上很多活雞,因為養雞周期很短,所以農村會有非常多的雞,農村雞25元-50元一隻不等,大公雞稍微貴一點,現場加工,去毛去肚,七八分鐘就收拾好一隻活雞,有一個女商戶怒氣衝衝的攔著我,說你們拍完就不讓我們殺雞了,我想這事肯定不會發生的,要是市內集貿市場肯定不能交易活雞,農村市場還能不讓殺雞了?
  • 青島最全年貨大集攻略奉上,年貨買起來!
    尤其是每年臘月的幾個年集,大集上人山人海,集市物品琳琅滿目,大到幾十萬元的小轎車,小到針頭線碗筷杯勺,應有盡有,一派喜氣繁忙景象,一個集日的人流量可達數萬人,上市攤位達到1萬多個。
  • 發展京郊「農村大集」 激活首都休閒經濟
    如何激發市場活力和潛力,回應首都市民的民生期待,是一道亟待解決的命題。近幾個月來,「地攤經濟」在全國範圍內火熱開啟,北京作為國家首都和國家形象的代表,在中心城區發展地攤經濟不切實際。但京郊各鄉鎮的農村大集是地攤經濟的延續,也是休閒經濟的重要載體。筆者認為,以農村大集為抓手,提振休閒經濟,保障和改善民生,或許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新契機。北京各郊區基本上是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城鎮。
  • 山東青島露天大集賣羊肉湯,30元1碗有半碗肉,10鍋羊湯不抗喝
    集市是史前時期就存在的一種交易模式,從古到今都受到人們的歡迎,在集市上你可以選購喜歡的商品,品嘗各種美食,還有一些娛樂活動,小時候的我們最愛的就是跟著父母去逛集市,雖然如今的超市商場越來越多,但是集市並沒有因此沒落,在許多城市的上午,依然會看到熱鬧非凡的趕大集,尤其是山東一代的大集可是全國出名
  • 上千攤位美食色香味俱全 百年大集年交易7000萬
    昨天是臘月十一,又到了流亭大集的日子。有著430多年歷史的流亭大集上,對聯火紅,美食飄香,年味濃厚,絕對是「色香味」俱全。農曆逢一逢六,市民有空不妨到流亭集上走一走瞧一瞧,或許能有意外收穫。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馬曉婷    熱鬧 趕大集邊吃邊買兩不耽誤    每到流亭大集開集,還沒到嶧陽路,遠遠就能望見熙熙攘攘的人群。
  • 青島大集上除了羊肉湯,還有年糕,夫妻倆賣了20多年,5塊錢一大塊
    知道泊裡大集是因為羊肉湯,而知道大集上的紅糖年糕,也是因為羊肉湯。因為那口羊肉湯,從市區駕車差不多要兩個多小時吧。就我們這「蝸牛」的速度,到了泊裡市集剛好就是人多的時候,排隊吃羊肉湯的人真的太多了,沒有十幾20分鐘,小馬扎都找不到地兒坐。
  • 農村大集上的老式手搖爆米花,勾起幾代人的童年記憶
    春節前去濟南仲宮趕農村大集,在大集上看到了老式的手搖爆米花。在我們很多人童年的記憶裡,老式爆米花一直留有印象,現在只有在農村大集上還能見到這種老式製作爆米花的手藝人。
  • 農村大集上20元一條的皮帶,使用多年也不壞,是真的牛皮帶嗎?
    導讀:農村大集上20元一條的皮帶,使用多年也不壞,是真的牛皮帶嗎?隨著臘月的到來,農村大集上又開始熙熙攘攘起來,臘月是農村最為閒暇的季節,這個季節農田之中已經沒有了什麼農活。加上年關將至,那些外出打工的也開始紛紛返鄉回家。農村的大集上又開始熱鬧起來。
  • 8元一斤的現烤蛋糕在農村大集熱賣 夫妻一天賣200斤
    在魯北農村大集上,一對來自外地夫妻開的蛋糕攤十分忙碌,夫妻倆人一個負責烤,一個負責賣,一天下來能賣兩千多塊錢,收入五六百。烤蛋糕的師傅說,他們家攤位上賣的東西沒有一樣是批發來的貨,都是自己加工製作的,保證質量和口感,讓老百姓吃的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