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人的味覺在2-3歲就定下來了,比如,四川人愛吃辣,河南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大米飯等,很難改變。離開家鄉後,如果吃到小時候常吃的味道,就想起了家鄉,想起了兒時,想起了媽媽的味道。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泊裡大集上就有一道美味,叫「渣鍋子」,至於為什麼這麼叫,也沒人說明白,300多年來,多少代人都品嘗過這道美味。圖為泊裡大集上正在煮的「渣鍋子」。
過年趕大集是過去無數孩子的夢想,牽著媽媽的手,不僅能看到無數夢寐以求的美食,偶爾媽媽還會給買幾顆過年時吃的糖果,在集上就能先吃上一顆。到了中午,每年還能吃上一次「渣鍋子」。圖為泊裡大集上攤販正在切煮好的羊肉、驢肉等肉類,這可是貨真價實的,一大塊一大塊切碎的,然後放進碗裡。
現在好了,吃「渣鍋子」完全是一種回味,回憶一下兒時的味道。在泊裡周邊,還沒人說從沒吃過這道美食。在寒冷的冬天,在年味濃鬱的大集上,熱氣騰騰的「渣鍋子」香味撲鼻,臨近中午,飢腸轆轆,於是找個地方坐下來,要上一碗「渣鍋子」,美美的吃起來。
在過去那個年代,即使再窮的人家,每年也會輪流帶孩子到集上去吃一次「渣鍋子」,孩子們從小就在心裡留下了「渣鍋子」的美味,以至於有孩子問大人,有錢人天天吃「渣鍋子」吧?圖為大集上熱氣騰騰的正在煮的「渣鍋子」。
「渣鍋子」其實就是一些羊肉、羊腸、羊血等下水以及羊頭等煮的一大鍋湯,有點類似全羊湯,過去根據錢的多少,可以添加驢肉、羊肉等肉類,或者是豆腐等廉價的食品,澆上滾開的全羊湯,再撒上蔥花、香菜等調料,坐在煮「渣鍋子」的鍋邊就可以吃起來了。圖為顧客在泊裡大集上買「渣鍋子」。
小編在泊裡大集上採訪時發現,前來吃「渣鍋子」的不僅有追尋過去歲月的老年人,也有離家外出回來過年的年輕人,還有不少孩子們。一代一代的鄉親們就是在「渣鍋子」的美味薰陶下,記住了泊裡大集,記住了家鄉。
一些老人告訴小編,他們每年趕年集時都要到泊裡大集上吃上一碗「渣鍋子」,如果這一年忙的沒來吃,似乎就沒有過年。對於他們,「渣鍋子」更多的對過去流逝歲月的追憶,現在啥好吃的沒有,山珍海味隨便吃,但難忘的還是大集上的那一碗「渣鍋子」。
中年外出打拼的人也是吃「渣鍋子」長大的,為了前途和錢途,他們離開了泊裡,但回來過團圓年時,還是要來到大集上體驗一把年味,再吃一碗兒時過年時才吃得到的「渣鍋子」,也是滿滿的回憶啊。
對於孩子們來說,吃飯可能是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這不吃,那不吃,帶到大集上一來看個新鮮,二來吃上一碗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從小吃到大的「渣鍋子」,把鄉愁留在他們心田。
圖中是媽媽帶孩子在吃「渣鍋子」,經同意後,小編拍攝了個近景。看著孩子吃得津津有味的,孩子願意吃,也是父母最願意看到的。小編小時候想吃沒啥好吃的,現在的孩子有好吃的倒不願意吃飯了。有小夥伴可能會擔心大集上的衛生問題,其實不用擔心,有管理人員前來檢查呢,不合衛生的就不讓擺攤了。
小編重點介紹的是「渣鍋子」,其實泊裡大集上還有很多其他的美食。大集上現宰殺的牛羊驢肉,新鮮、貨真,還價廉,羊肉45塊錢一斤,比往年貴,但跟其他地方比起來,還是便宜不少。
大集上現炸的油條也是不錯的,熱乎乎的拿在手上邊走邊吃,即可充飢還能暖和手。當然還可以現場看看油好不好,面好不好啊。
傳統年糕與「渣鍋子」差不多,也是一種回憶的味道,但現在的年糕手藝還是傳統的,但內容增加了不少,很多高檔的果脯等是以前沒有的,不少趕集的人排隊購買,一大塊一會就賣完了。
年前大集上吃的東西太多了,簡直是看花了眼,不知該買什麼了,老人們還是喜歡買點糖果,還記得「小龍人」糖果嗎?現在大集上也能買到了,那也是幾代人滿滿的回憶啊,小時候能吃上一塊「小龍人」糖果,一年都甜甜的。
地瓜粉條,加上手工製作,那是當地村民們過年時不可或缺的年貨,久燉不爛,筋道、圓滑還有彈性,在過去的年代,這就是最好的年貨,現在也就是普通的一種了,但上了年紀的人趕年集時是不會忘了買的。臘月24、29泊裡還有2次年集,臘月21、26日靈山衛也有年集,喜歡趕年集的小夥伴還是可以去體驗一下北方年集的風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