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羅豔 :堅守初心 助力城鄉教育扶貧

2020-12-16 新華網貴州頻道

  我叫羅豔,是貴陽市第二實驗幼兒園的一名老師。2019年9月23日,這是我第一次前往望謨縣打易鎮中心幼兒園,行經4個多小時,終於抵達。 

  來之前,我和同事們做足了功課,準備了很多精彩的教學活動展示和實操培訓,希望以這種方式來加強雙方的溝通與交流。當我在教學活動展示上看到一張張笑臉時,我再一次理解了教育扶貧的意義所在。

  9月25日上午,我來到了涼風凹教學點,這裡海拔1700餘米,有五十餘名學生。朗朗讀書聲在這裡格外響亮,孩子們的純真、老師們的堅守讓我真切感受到了教師的初心與使命。 

  我是不是也能為這些孩子和老師做點什麼?我認真思考著。 

  回到學園,經過反覆研討,我們決定開展「黨員結對」「教師結對」「家庭結對」活動。2020年4月27日,我們帶著募集到6500元、1110本圖書、273件玩具、603件學習用品再次來到望謨縣打易鎮中心幼兒園。

  這一次,除了開展常規的教研活動之外,我們還走家入戶,全面了解孩子們的生活環境、身體和心理狀況。 

  走訪中,餘鑫凱最讓我印象深刻,他不愛說話,和76歲的爺爺居住在簡陋的家裡。爺孫倆沒有生活來源,只能依靠一片小菜地勉強維持生活。由於距離學校路程較遠,加之沒有交通工具,餘鑫凱每天在爺爺的護送下要行走1個半小時的山路上學、回家。

  這一次走訪讓我心裡五味陳雜,貧困帶來了物質缺乏,家庭的不完整導致父愛與母愛的缺失。我想在這裡的孩子們,需要著更多的關懷與陪伴。

  在2020年六一兒童節這一天,我們帶領著本園的3名小朋友一起前往望謨縣打易鎮中心幼兒園,希望能夠促進孩童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同時還帶去了書包、文具、圖書、衣物等物資。值得高興的是,他們很快便融入了朋友圈,開心地交流、玩耍。

  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每逢有交流活動,我們都會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為孩子們帶去所需物資。日常我們也會以錄製視頻的方式,開展空中「師徒結對」活動,促進雙方老師的交流與學習。

  教育扶貧,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城鄉幼兒園之間的差距,拉近人與人、心與心之間的距離。看到打易鎮中心幼兒園的孩子們把我們當做朋友,變得開朗大方,笑得更加燦爛,我更有信心做好這件事。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教育也是同樣的道理,接下來,我還將做好教育幫扶工作,堅守初心,為實現城鄉教育扶貧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郭露 整理)

相關焦點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法院人 堅守一線為初心...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法院人 堅守一線為初心 ——琿春市人民法院鹹東雪的扶貧故事 2020-12-14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金朝方:不忘為民初心 深耕扶貧之路
    【我的扶貧故事】金朝方:不忘為民初心 深耕扶貧之路 2020-12-18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扶貧故事丨「扶貧小白」的「四種身份」
    面對部分地區教育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徐貽與當地政府一起先後組織了石界村希望小學以及長依村村小教師周轉房及配套建設,助力教育扶貧,榮獲「貴州省沿河縣個人三等功」榮譽稱號。扶智先行,做教育扶貧的「建設員」「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教育扶貧的重要意義,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
  • 「石榴紅了」——我們的教育扶貧故事
    一棵小小的石榴樹,一頭連著貧困家庭和孩子擺脫貧困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頭連著鄉村教育隊伍化身為橋,用青春、奉獻和堅守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初心和使命。村裡的「石榴紅了」2020年夏末秋初,畢業後我輾轉從首都北京來到六百公裡之外的菏澤市巨野縣陶廟鎮基層鍛鍊。
  • 「我的扶貧故事」全心全意做好「文軍扶貧」聯絡員丨荔波縣洪江村...
    看望慰問重病貧困戶(中)2019年1月,我來到黔南州荔波縣,任朝陽鎮洪江村第一書記。到洪江後,我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文軍扶貧」路子,積極呼籲社會各類「文軍」關注洪江、關愛洪江,紮根當地全心全力辦實事。  鞏固扶貧成效 文軍助力脫貧  雖然洪江村在2018年底脫貧出列,但底子薄,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我藉助自己多年在教育系統工作中積累的知識,充分利用「文軍」優勢,鞏固扶貧成效。  開展就業扶貧。
  • 「我的扶貧故事」王可元:用心用情又督又導 做實做細堅守初心
    同時,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在全市攻克貧困堡壘最關鍵的時刻,自覺服從組織安排,勇擔市委派駐鄉(鎮)督導組組長重任,負責督導石阡縣泉都街道脫貧攻堅工作,用責任和擔當引領幹部群眾攻堅克難,用心用情又督又導,做實做細堅守為村民解決困難矛盾、為全面收官之戰盡心盡力的初心,以促2020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面獲勝。
  • 我的扶貧故事 | 陳常春:帶領全村脫貧 我很自豪
    我的扶貧故事 | 陳常春:帶領全村脫貧 我很自豪 2020-12-1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初心向陽,正值花開!臺兒莊區馬蘭屯鎮扶貧辦主任孫曉陽的扶貧故
    近年來,棗莊市臺兒莊區馬蘭扶貧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扶貧項目蓬勃發展、扶貧政策落地見效、貧困戶生活日新月著,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到目前為止,全鎮201戶貧困戶共458人均已實現完全脫貧。扶貧工作的紮實開展離不開扶貧辦主任孫曉陽的努力和付出。
  • 扶貧故事丨家鄉脫貧是我最大的心願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一天也不耽誤 一天也不懈怠他還多次帶隊赴外地、走進直播間宣傳推介沿河農特產品,積極助力「沿」貨出山。他本人也獲貴州省委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 「初心堅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先進典型系列微視頻...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在脫貧攻堅實踐中,各地區探索了很多好經驗好做法,這次考核就發現了不少,要及時總結,樹立一批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先進典型。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轉化為具體的樣本,發揮示範引領作用,讓各地受啟發、找差距、找方向,做到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條件相似的可以照貓畫虎來做,條件不同的地方則可以領會精神,得其方法,因地制宜,找到符合自身實際的有效途徑。
  • 鄉村振興,教育扶貧如何持續發力
    海原縣地處寧夏中南部,曾是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脫貧攻堅以來,海原縣堅持做好教育精準扶貧,改善教育條件,助力脫貧攻堅。2009年曹窪鄉開始創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孩子們終於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現如今,學校總佔地面積50畝,建築面積4160平方米。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初心擔使命 真幫實扶助脫貧丨荔波縣朝陽鎮...
    我叫劉振丹,2018年3月12日,我到朝陽鎮朝陽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在駐村幫扶工作中,我始終牢記服務群眾的初心,在工作中理思路、謀發展,以務實進取的工作作風,紮實做好各項精準扶貧工作。在我看來扶貧道路上沒有捷徑,只有動真情、動真格、真扶貧、扶真貧,真抓實幹、才能開展好脫貧攻堅工作。  多措並舉,確保網格工作有序開展  在網格內積極宣傳黨的脫貧攻堅相關政策。
  • 用心用情 盡心盡力——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開展定點扶貧工作紀實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定點扶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創新建立定點扶貧組團幫扶機制和定點扶貧部縣(市、區)聯席會議制度,聚焦難點精準發力,為定點扶貧縣脫貧攻堅和成果鞏固提供了有力支撐。
  •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
    【講講法院人的扶貧故事】扶貧地秤顯真情,真心幫扶暖人心 ——記洮南市那金鎮裡仁村駐村幹部王立軍 2020-12-20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新聞座右銘:兩位扶貧記者的真情告白
    編者按:一棵白菜讓校農三方受益,一碗臊子麵讓農產品成為「網紅」……中國教育報刊社記者禹躍昆、津雲新媒體集團記者閆徵的扶貧故事,生動體現了廣大新聞工作者真誠服務人民、積極踐行「四力」的實踐和成果。他們深入扶貧一線,滿懷激情熱血,採寫感人故事,用責任與擔當,給老鄉帶來希望,把「新聞座右銘」寫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目標就一個 帶領群眾奔小康丨三穗縣桐林鎮捧...
    作為結對幫扶幹部,我有6戶幫扶貧困戶;作為網格員,我有31戶91人;作為信息員,我需負責收集和匯總13戶村戶的信息;作為第一書記,我是全村的「領頭人」,我得帶真抓實駐,保障我們全村上上下下穩步小康。
  • 「扶貧故事」紅棗的故事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陸續為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 「我的扶貧故事」初心在我心,我在扶貧路上一路前行|從江縣谷坪鄉...
    2019年11月被派駐到黔東南州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回首逝去這一年,歲月匆匆,扶貧路上我和隊友、村民歷盡艱辛,收穫了我一生最為寶貴的財富——愛與感動。背學生過洪水面對留家村苗寨村民普遍不重視教育的問題,脫貧攻堅指揮所的工作人員門在控輟保學上下足了功夫,我也加入了和學生們玩「貓抓老鼠」的遊戲隊伍。只要發現一名學生逃課不到校,無論是回家幹農活還是在田間玩耍,扶貧隊員都會想方設法將其「抓捕歸校」。
  • 「我的扶貧故事」責任槓肩上 扶貧放心上|三穗縣桐林鎮捧相村駐村...
    我叫楊啟治,是三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派駐縣桐林鎮捧相村的一名駐村幹部。駐村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從對基層工作一無所知,到現在的得心應手,從來時的「愣頭青」,變成群眾的「知心人」。2018年,我有幸參加這場脫貧攻堅戰,這對於我來說一場挑戰,也是磨練好機遇。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 三年時間裡,他將時間化作了95萬字的扶貧工作日記、超過20萬字近100篇扶貧工作動態報導、一冊名為《扶貧路上》的詩影集……以真誠、熱血和激情對粵北山區這片土地傾注了大量的熱情與智慧,以實際行動踐行造血式扶貧,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