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FDA因為耳燭存在的健康風險而禁止這類產品進口。gettyimages供圖
耳燭療法是把空心蠟燭插入耳朵內點燃,據說可以「排毒」,但其實沒產生任何負壓吸力
蠟燭熔化滴入外耳道和鼓膜可讓人變成聾子,嚴重時會不斷流膿
客人被耳燭治療師用蠟燭殘餘物當毒素忽悠,感覺「無毒一身輕」
眼下,不少養生保健和美容機構紛紛推出「耳燭療法」把一根空心蠟燭插到人的耳朵上點著,熱氣上升形成真空負壓,可吸出耳屎,甚至能吸出內耳、鼻竇和大腦裡的有害物質,起到排毒的功效,因此又被稱為「顱內淨化療法」。據說,蠟燭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和震動向下傳到耳朵也有好處。
近日,在廣州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建院10周年紀念慶典活動上,副院長於鋒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耳燭治病純屬偽科學,而且存在很大危險。不但吸不出耳朵裡的耳屎和毒素,反而熔化的蠟滴可進入外耳道,而且蠟燭條燃燒時產生的熱對耳道也會有傷害,極易造成中耳炎,嚴重的會導致鼓膜穿孔及耳聾。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廣州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副院長於鋒
文/記者伍君儀 通訊員王敏
案例:耳燭蠟油滴入耳朵
加拿大一名女子在潛水後感到鼻塞耳痛,就去找一個「合格」的耳燭治療師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她感覺耳朵被燙得劇痛,被送去急救。結果醫生發現無法去掉鼓膜上的蠟,而且鼓膜已被燒穿了一個大洞。
2005年1月27日,美國阿拉斯加州一名59歲女子在床上自行用耳燭進行治療,結果不慎掉落蠟燭而燒著床單等物。最後火災引發她哮喘發作,最終死在醫院。
2009年7月14日,寧波市民翁先生到一家保健按摩店做耳燭療法,結果治療師不慎把蠟燭油滴進了他的耳朵裡。事後,他到兩家醫院才勉強取出一塊蠟燭油,還有一半蠟燭油藏在耳朵裡取不出來。
耳燭排「毒」讓你看得見?
耳燭源自古代,發源地不詳,有的說中國西藏,有的說埃及,有的說北美。製作耳燭的原料一般是亞麻或棉,浸了蠟以後硬化而成了一根裡頭空心的蠟燭。據網上一段生產廠家視頻介紹,他們的產品直徑在6毫米~12毫米,選用了純天然蜂蠟,內含中草藥以及一些香薰成分。有的耳燭含有鼠尾草、果香菊、玫瑰、迷迭香、蜂蜜等。也有人用報紙DIY,浸蠟後捲成耳燭,或者用漏鬥形的陶器裝了草藥點著替代。
進行耳燭治療時,客人要側身躺在床上。治療師將蠟燭穿過一個用於承接蠟和灰燼的圓盤,然後再插入客人的外耳道。治療師點燃蠟燭,燒過的燭芯長了要剪走,其間對耳部周圍的皮膚進行精油按摩。在治療過程中,據說客人的耳朵會感到溫而不熱,體驗到身心放鬆,「充滿靈性」。
待蠟燭燒完後,治療師用棉籤幫客人擦掉一些看得見的耳屎,之後往往會抹上一些「耳油」。有的治療師會把燒得發燙的蠟燭浸到一碗水中弄熄滅,然後拿著碗給客人看,稱裡頭的東西就是你的耳屎、毒素、死皮、服藥的殘渣……也有的治療師拿著圓盤中接到的東西對客人說類似的話,讓人感覺「無毒一身輕」。
而耳燭的療效,則被一些追捧者吹得神乎其神,據說可以減輕鼻竇壓力,消炎止痛;清潔耳道,舒緩鼓膜破裂後的疼痛和發熱;輔助淋巴循環;疏通能量,提神醒腦,穩定情緒;治療遊泳後耳朵進水等引起的耳朵感染;提升嗅覺、味覺、色覺的敏銳度。
真相:耳燭根本無法抽出耳屎
於鋒介紹,人的外耳道通向鼓膜,負責傳遞聲音,但耳道並沒有直接連通到鼓膜後面的結構只要鼓膜完整,外耳道就不會與大腦和鼻竇相通。耳屎是耳朵分泌的耵聹,成團附著在外耳道。大多數人的耳屎會隨著外耳道運動,最後帶著各種髒東西和雜質排出體外,而乾結的耳屎須由醫生去掉。耳屎是黏性的,鼓風機都不一定可以抽出來。如果負壓吸力大到能把耳屎從外耳道吸出來,那麼也必定會弄破厚度只有0.1毫米的鼓膜。
事實上,耳燭沒有形成吸力。美國有人用耳朵模型研究發現,耳燭並未產生真空負壓。他們還發現8名進行了耳燭治療的客人並沒有耳屎被吸出,反而有熔化的蠟滴掉到個別人的耳朵裡。
危險:熔蠟滴入鼓膜可致聾
美國紐約急診醫生麗莎·羅森博士指出,耳燭既沒有效,也不安全,最嚴重的就是被熔化的蠟灼傷。
1996年,美國對144名耳鼻喉科醫生進行調查發現,13人曾經接診過在耳燭治療中受傷的患者,包括至少13例外耳道灼傷,7例外耳道被蠟堵塞,1例鼓膜穿孔。
一旦有熔化的蠟掉進外耳道,其高溫可燙傷鼓膜和外耳道,而且蠟塊很難取出。於鋒稱,鼓膜燙傷後會穿孔而影響聽力,如果處理不及時發生了感染,可造成急、慢性中耳炎,不斷往外流膿;外耳道燙傷後發生狹窄也很難治療,造成聽力嚴重下降。
於鋒指出,蠟燭離頭部距離很近,而且越燒越近,很容易燒傷耳道周圍組織。
美國FDA(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曾禁止多家公司的耳燭進口,又沒收了大量耳燭,指出這些產品的廣告與事實不符,存在健康風險點燃的蠟燭離人的臉部過近是十分危險的,可造成嚴重的皮膚、頭髮和中耳損害。耳燭銷售在加拿大也是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