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省著省著,窟窿等著」是什麼意思?下半句折射出哲理道

2020-12-13 文學漫談

百家號百家齊放,文學漫談雅俗共賞

世界上有沒有不愛財的人?這個問題不能下結論。小編只知道人只要活著,就離不開銀子。從古至今,人們起早貪晚,每天辛苦的掙錢,是想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的基礎上,能再積累下更多的財富。有個名人說過著名的一句話「我不喜歡錢」,立刻遭到網友的「口誅筆伐」,說他談錢時太虛偽,這也成為人們一時調侃的話題。

沒錢的屌絲對金錢渴望至極,心裡總是嚮往著,要是哪天中個彩票就發財了,但是越是找錢,錢越是躲著他走。有的人只要努力做事,就有賺錢的機會等在哪裡,正如老人說的「錢找人」。人人都想苦錢,每天同樣在吃苦,可是「財源滾滾」只是願望,每年過年都說同樣的祝福,沒見過財富滾進家門,越是省吃儉用想省下幾個錢,反而會遇到不順心的事破財。就像下面俗語說的那樣,我們一起解析一下。

(1)俗語上半句「省著省著,窟窿等著」

關於對金的看法,每個人的觀點不同。上了年歲的老輩人,一生節省,也積攢不了多少錢。在我們的周圍,也有發家致富的,可他們並不是靠節儉積攢下來的財富。有的孩子看見父母捨不得消費,就對父母說「風涼話」:你們什麼也捨不得買,也沒看到家裡發財,圖什麼呢?

古人說錢是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有錢捨不得花,存著攢著,也不能富到哪裡去。這裡不是講讓人們有錢亂花,在財富不能自由支配的時候,花錢不能大手大腳,但也不能只入不出。要換一種新思維來花錢,有點錢就想存著,錢不流通,就生不了錢,那些有經濟頭腦的人,懂得錢生錢的道理,這樣財富才能越積越多。一味地省錢,最後發現省下的錢還不夠堵窟窿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金錢呢?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一句話,來告訴我們錢應該怎麼花,這句俗語就是「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老祖宗說這才叫生活。這句話我們可以理解為人們對金錢和財富存在著這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看法。

金錢對於那些節儉的人來說,並不是說省下來,就能獲得更多的財富,而是換一種方式方法去花錢,我們可以用它來投資什麼生意,讓錢生錢,這樣才會換來更多的財富。這句俗語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花錢太省的話,最後省下來的錢還是要去填窟窿,我們要學會如何去花錢,而不是一味的去省錢,錢是賺來的,而不是省下來的。

有的人養成了節儉的習慣,下班很少參加社交活動,朋友聚餐也儘量推脫,因為不能總吃人家的, 早晚也得花錢還人情。為了省錢減少了很多聚會,時間長了,人家有活動也不叫你了,背後還說你太摳門。這樣的結果表面上你是省了很多錢,但是同時你也失去了很多機會,生活圈子變小,你掙錢的機會也少了,所以社交中該花的錢不能省。

(2)俗語下半句:「用著用著,菩薩送著」

有錢要花在正地方,錢花完了再賺,錢要流通起來,人嘗到消費帶來的滿足感,掙錢更有動力,賺錢也會越來越多,就好像菩薩把錢送到我們面前一樣。這裡說的花錢,不是任意揮霍,俗話說「錢要花在刀刃上」,該節儉時也不要裝大方。

花錢也得辯證地看,你節省不買東西,別人就可能不掙錢。我們買需要的商品,讓貨幣流傳起來,也成全了他人,花錢也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現實中有很多「守財奴」,他們愛財如命,有錢也不幫助別人,而是自己揮霍。這也是不健康的消費行為。

老祖宗總結出的花錢之道:「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雖然只有16個字,但說出了花錢的精髓,我們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就學會了怎麼樣支配錢財,在生活中過得幸福自在。

在老一輩看來,勤儉持家是勞動人民的優良傳統,但凡事都要有個「度」。想要成為有錢人,就要在社會上賺取更多的錢,而不是靠節省,讓家人和自己受委屈。當你用自己的勞動所得,享受到生活帶給你的快樂,才體會到這句俗語真正的含義。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是什麼意思
    上學的時候娘親給2元錢讓我買些學習資料,每次路過學校邊上的路邊攤,那個美女阿姨總是會說出那一句讓我至今難以忘記的廣告語:來來來小夥,買塊冰棍吃吧,熱騰騰的冰棍出鍋了,有錢不花,掉了白搭,有錢不買掉了白曬,於是乎在她每一次的吆喝鼓動下,我一周的生活費,瞬間就花完了,哎想想都是淚啊。
  • 俗語「省著省著,窟窿等著,用著用著,菩薩送著」,古人的理財觀
    俗語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文化精粹,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俗語,不僅在結構上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而且每一個字都字斟句酌,並表達出了非常豐富的內涵。雖然俗語並不是約定俗成的書面語言,但作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話語,卻蘊含了極其深刻的道理。
  • 老祖宗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很少人知道下半句,說出女人的通病
    文/當年一木老祖宗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很少人知道下半句,說出了女人的通病。據說,現在有3000萬光棍!老祖宗經常說到一句俗語,「英雄難過美人關」,這句話常常是用來勸誡年輕人,要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業,不要沉迷女色,因為歷史上已經有過無數慘痛的教訓,由於沉迷女色而丟掉江山的大有人在,比如:春秋時期的吳王夫差、三國時期的呂布、唐代的唐玄宗李隆基等。
  • 老話說「男不三,女不四」下半句很多人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說「男不三,女不四」下半句很多人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意思我們有很多人從小都是在農村生活,只要在農村生活,應該就會聽老人說起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也是由老祖宗們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這些話聽上去比較簡單,意思也很通俗語,但是它的道理卻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是我們農村一種特有的文化。
  • 「人窮少說話,沒錢莫管事」,什麼意思?老祖宗這麼說有道理嗎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人窮少說話,沒錢莫管事」,什麼意思?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說人窮的時候,不要說話,說了也沒人聽,沒錢的時候,更不要管別人的閒事。很多人乍一聽,覺得不以為然,但是仔細想想,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都是老祖宗的生活經驗積累。
  •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
    俗語「伸手不打笑臉人」,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我國的歷史很悠久,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俗語,作為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世世代代的農民們根據自己的畢生經歷總結而來的。
  • 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忠告
    說起當今社會人們的休閒娛樂方式真是多種多樣,各種電子設備和娛樂場所應有盡有,不得不說作為現代人真是無比幸福。要知道在古代人們閒暇時只能釣釣魚溜溜鳥,然後就是追追兔子趕趕羊,真是想想都覺得無聊透頂了。但是卻有俗語:「釣魚窮三年,玩鳥毀一生」,這究竟什麼意思呢?
  • 老話「女人當家,房倒屋塌」是什麼意思,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
    老祖宗發明的這些俗語,都是他們的經驗之談,充滿著智慧的結晶。雖然平淡無奇,卻總能給人們以啟迪,正是由於這樣,俗語在民間才十分的盛行。在我國古代,都是有著嚴格等級制度劃分的封建社會,對三綱五常和禮義廉恥都有著很多規定,尤其對中國的女性,更是禁錮她們的思想。古人要求女人要恪守本分,不要多管閒事,在家庭中也禁止女性掌權。
  • 古人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下半句更為經典,直指人性
    中華文化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無價之寶,是育人心靈、帶有力量的東西,在上千年的傳承中,至今延續並且使用的當屬古語了,這些富有哲理的文字推動中華兒女不斷進步、邁向成功。其中,《智囊全集》就是流傳下來的古語書籍,收錄了很多老祖宗口中的經典句子、段落,裡面上千個小故事更是富有代表性,被譽為「千古智謀奇書」。
  • 農村俗語「願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是啥意思?老祖宗的交友之道
    農村俗語「願交雙腳跳,不交胖胖笑」是啥意思?老祖宗的交友之道人活一世離不開朋友,特別是一些常年在外的人,「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如果能夠結交一個好的朋友,可能會為我們增長見識、開拓眼界,而且還能得到一些經驗。如果介紹一個壞的朋友,可能會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那麼怎樣交朋友呢?
  • 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老祖宗的智慧
    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老祖宗的智慧。現在二婚的人是越來越多了,而且也有這樣一句俗語,用來形容二婚男年後期女望前夫,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接下來婆婆就大家來一起分析一下這句話,首先我們來說說前半句,男年後期這句話說的是,到男人離婚之後,嘗過了沒有妻子的生活。
  • 該省省該花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消費觀了解一下
    該省省該花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消費觀了解一下時間:2020-09-02 16:27   來源:親親寶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該省省該花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消費觀了解一下 指一種消費觀,在必要的地方絕不摳,在不必要的地方能省則   原標題:該省省該花花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消費觀了解一下       在今天可特指lol職業戰隊打野選手Haro花5200嫖娼,然後花199開房。
  • 你知道「相濡以沫」下半句是什麼嗎?真實含義與字面意思反差太大
    你知道」相濡以沫「下半句是什麼嗎?真實含義與字面意思反差太大文/小辣椒中國古代有著許多的思想家,有儒家學派的孔子,有法家學派的韓非子,還有墨家學派的墨子,這些人在古代的思想界那都是響噹噹的人物。這句話還有下半句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吧!談到這句話,那可來頭不小,事實上,」相濡以沫「還有下一句,那就是」不如相忘於江湖「。
  • 老祖宗常說「濃霜偏打無根草,禍來只奔福輕人」,這是什麼意思?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老祖宗講的這樣一句俗語「濃霜偏打無根草,禍來只奔福輕人」,這句是什麼意思呢?「濃霜偏打無根草」,這前半句中無根草有兩個意思,分別指的是寄生於其他植物上的菟絲子和紮根不深的植物。這句的含義是說,人在遇到同樣的挫折時,艱難困惑愛找上沒有實力和沒有根基的人,從而被打擊倒下,對於有實力有能力的人卻能夠堅挺難關。所以我們做人做事需要扎穩根基,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實力,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社會的大熔爐裡如魚得水。「禍來只奔福輕人」,這後半句的意思指的是不同人對同一件事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說的一點不錯
    說的是一個人腮幫子上沒有什麼肉,男性看上去就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而女性則很容易給人一種狐媚之感。形容兩腮無肉的詞語也大多是一些類似於「尖嘴猴腮」之類的詞語。 ,所以說話的時候不僅語言苛刻,而且神態也極刻薄,久而久之就會呈現出這種面相。
  • 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眾所周知,除了正式用語之外,社會上還存在著許多俗語,並且這些俗語往往具有很深刻的道理。其實認真想想也能明了,這些俗語基本上都是由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經過幾百上千的洗刷,俗語變得更加精煉。因為它是由勞動人民創造的,算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所以很真實反映人民的情感和願望。俗語雖然很口語,很通俗,可它所蘊含的道理卻很深刻。
  • 農村諺語「兩邊池塘中有路」,下半句更是精華,老祖宗的講究!
    當然,很多老人也是「文化人」,不僅能寫一手的毛筆字,也對流傳在農村的俗語頗有造詣,比如說,農村這句俗語「兩邊池塘中有路」,它的下半句更是精華,蘊含了老祖宗的講究!大家知道這是啥意思嗎?今天我們就討論一下!俗語「兩邊池塘中有路」,描繪的是一處景致,可以感受到在一片群山之間,一處院落,2片池塘,一條小路!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這一點老祖宗看得很通透。其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村裡有人外出為生產隊「找副業」(做手藝)時,家裡老一輩的人就會千叮嚀萬囑咐,少不了這句「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出門在外,不可能所有日常用的小物件都帶齊,不要因為這些小東西而捨不得花錢,讓自己陷入窘境。
  • 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
    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中國文化傳承千年至今,經歷大浪淘沙,去除糟粕之後留下來的儘是精華。世人只覺得詩詞文賦是瑰寶,殊不知民間的俗語、民諺更傳承久遠的精神財富,畢竟都是老祖宗們在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讓咱們一起追隨古人的步伐,去探求養生之道。亂世雄主曹操曾言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你知道千年老字號杜康酒的由來嗎?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老」與「殘」、「洩」與「精」並不是說讓老人純粹節慾,這種觀點其實也是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肆意妄為,在年老的時候不要過度節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