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2020-12-18 花落花又落

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世事無常」,在變幻莫測的生活當中,以古為鏡,方能知興替。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唐朝一代名相魏徵去世之後,唐太宗李世民說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由此可見,只有從古人的人生經驗當中汲取營養,才能夠總結成敗得失,避免重蹈覆轍!民間俗語就是我們了解古人人生經驗的重要渠道,在農村老人的口中,有這樣一句廣為流傳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這句俗語傳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男人需謹記

「老」與「殘」、「洩」與「精」並不是說讓老人純粹節慾,這種觀點其實也是違背自然規律。古人用自己的人生經驗告誡後人:在年輕的時候不要肆意妄為,在年老的時候不要過度節慾。

古人之所以強調「老洩殘精」的危害,正是因為步入老年後各項生理機能的衰退,如果對自己的精和神不加控制還過度消耗的話,就如同機器一樣老化了還強行使用最終只能散架了。

而這句俗語的下半句才是重點,可惜少為人知!我們來解讀這句話「少食壯火,自取其禍」。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火力壯」來形容年輕小夥子,意思就是年輕人身體好。古人將「營養」稱之為「火」。所謂「少不食壯火」,指的是年輕人不要吃太多營養品,既年輕人不要營養過剩。

尤其是對於如今的年輕人來說,越來越不重視自己的身體,憑藉著自己年輕就為所欲為,胡吃海喝,這樣的心態是相當有問題的,最終只會「自取其禍」。

其實這句俗語是在告訴我們,人要學會控制自己欲望,一旦有了貪慾,那就會很容易犯錯誤。身體健康最重要,我們要從現在做起,積極的動起來,每一個人都保持好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才是最重要的。

「欲知大道,必先學史」,讀史使人明智,了解歷史可以增加我們的智慧。

中華文明傳世五千載,歷代先人從生活、工作中總結出了許多深有奧妙的道理,古人亦善於從日常小事中把一些有趣的事,與運氣聯繫起來,以此作為枯燥生活的調味劑。

如果您長期在農村生活,或是喜歡在街頭小巷聽老人們閒談,一定會聽說過很多俗語故事。這些富有生活氣息的話語,內裡滿是古人的不俗智慧和對後世的告誡。

俗語看似簡單,背後實則蘊含著掌管命運的天數!至於要看什麼書,才能收穫到重多「金句」,收錄了古至今非常多俗語、名言的《增廣賢文》就是一本不錯的讀物。

增廣賢文實則就是民間創作的一部精品,根據《牡丹亭》中的記載,這一本書最晚成書於明萬曆年間。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語句簡練,通俗易懂。中心內容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大部分諺語、俗語、對聯反映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前人總結下來的經驗、智慧,成為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裡面還有有趣的官場故事,民間故事,闡述了許多為人處世之道,洞察、剖析、講解人生在世之哲學,來自人民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大智慧。而且還是白話文,因為文言文一般人真的很難看懂!

現在出版社活動,這本《增廣賢文》僅需49元,讓自己擁有人生大智慧!還能代代相傳!

點擊下圖購買:

相關焦點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說的什麼意思?字字精華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的字面意思是,人上了年紀,身體各個臟腑機能下降,精力不足,這時一定要懂得節制,控制自己的欲望。若是再不加節制房事,過度消耗,那身體一定吃不消,難能長壽。「老洩殘精,人窮壽盡「的第二層意思,指老年人的精神方面。
  • 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下半句更是經典,建議謹記
    比如其中有這樣一句令人記憶猶新的俗語「老洩殘精,人窮壽盡」,有這麼嚴重?古人的忠告很受用!要說從字面上我們也是能夠很好地理解,講到的就是一個人在年老的時候,如果還是受到美色的困惑,那麼這個人的身體等方面都會出現相當大的問題所在。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忠告你聽不聽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當中,我們的老祖宗憑藉自己的辛勤耕耘和卓越智慧,總結出了很多會實用經典的俗語,它們言簡意賅,生動有趣,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老祖宗們留給我們的寶藏。因此,很多的俗語在民間流傳的非常廣泛,雖然看似粗俗,卻蘊含著至真至理,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 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少食壯火,自取其禍
    為此啊,老一輩的人還總結了這樣一句俗語,是:老洩殘精,人窮壽盡;少食壯火,自取其禍。 老洩殘精,人窮壽盡 這句話當中的「精」有兩層含義,一層是生理上的,一層是精神上的。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現代還適用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養生方面,不少的古方俗語,對現代來說,仍然是適用的。但是也有的是不靠譜的,自己要注意區分。俗語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確有其事還是迷信?能信嗎?一起來看看。「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說的是什麼?
  • 俗語:「腿軟同房,自取滅亡」,啥意思?牢記老祖宗的忠告
    中華文化傳承了幾千年,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寶和智慧,而其中有一部分是「俗語」,說到俗語,如今已經被很多人所忽視,在很多人看來,那些所謂的俗語已經過時,甚至顯得很陳舊。然而,許多人忽視了這一點。他們常以健康換取財富,認為自己的年輕身體好,可以揮霍自己的身體。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很多人平時不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會損害自己的身體,最後悔之晚矣!俗話說:「腿軟同房,自取滅亡」這是什麼意思?記住古人的忠告!
  • 古人講:「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啥意思?老祖宗的忠告
    ——陶淵明《止酒》在農村地區,流傳著很多俗語,其中有關於天氣的,有關於品德的,有關於社會的等等。不管是什麼俗語,都是先人智慧的結晶,老祖宗在生活中的經驗所得。別看俗語聽起來比較粗俗,但都蘊含著一定的道理。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關於「酒、色、財的俗語。古人說的「酒不顧人,色不顧身,財不顧親」是何意思?
  •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老祖宗對男人的忠告!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這是老祖宗對男人的忠告,有何道理?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不是憑空想像來的,而是具有千百年的生活經驗,所以來看,這農村俗語的存在自然有它的價值。就拿吃飯睡覺來說,其實老祖宗其實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至理名言,而這些俗語有利於我們養生,也穩定家庭之間的和諧,所以說我們在對待俗語的時候一定辯證的看待,好好利用才是最正確的。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吃飯睡覺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老祖宗對男人的忠告有何道理呢,李子來回答。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這一點老祖宗看得很通透。其實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村裡有人外出為生產隊「找副業」(做手藝)時,家裡老一輩的人就會千叮嚀萬囑咐,少不了這句「出門千裡不拿針」。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出門在外,不可能所有日常用的小物件都帶齊,不要因為這些小東西而捨不得花錢,讓自己陷入窘境。
  • 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
    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啥意思?下半句更加經典中國文化傳承千年至今,經歷大浪淘沙,去除糟粕之後留下來的儘是精華。世人只覺得詩詞文賦是瑰寶,殊不知民間的俗語、民諺更傳承久遠的精神財富,畢竟都是老祖宗們在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句農村俗語:「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讓咱們一起追隨古人的步伐,去探求養生之道。亂世雄主曹操曾言道:「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你知道千年老字號杜康酒的由來嗎?
  • 「有錢不進三地,沒錢莫近兩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看透人性的忠告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以前很年輕的時候,不太理解這樣的俗話,總覺得這些話有些扯。但隨著年齡增長和經歷過一些事以後,確實覺著這些話是很有道理,孔夫子都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老人們感受了一輩子的人情冷暖,他們的生活經歷和社會經驗,是最寶貴的財富。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俗語,是中華文化幾千年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俗語看似簡單卻富含深意,它們都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飽含著人生的真諦。所以說,養生之道及一些養生方面的俗語,絕對是經得起推敲的,是科學的。"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老不瀉殘精,重點在"精"字上,"精"指的是精、氣、神。"精氣神"是道教術語,它指的是人的精神力氣。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到底是啥意思?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到底是啥意思?謹記老祖宗的忠告我們的國家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文明古國,至今已經擁有了五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我們的中華文化當中,有很多的傳統、老話、以及忌諱。例如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就是一句十分傳統的老話,意思是要聽老人的勸告,不然就會吃虧。老人是生活經驗比我們豐富很多的人,他們的勸告常常很有用處,畢竟他們的經歷比我們豐富。在「老人言」當中,就有一句話給予了我們警告,這句話就是「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你可去試躺別人的棺材,躺著看合不合尺寸,也不要去試穿別人的鞋子,看是否不合腳。那麼這句話何解呢?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牢記老祖宗的忠告,受用無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是古人在生產、實踐以及生活中慢慢積累,沉澱形成的,有些話語聽起來似乎有些粗俗,卻影響著一代代人,正可謂「話糙理不糙」!那麼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給男人的忠告
    所以就有了一些民間俗語、智慧格言的出現,通俗易懂,便於記憶,傳播得更廣,影響也更深。《增廣賢文》就是一部記錄了中國民間俗語、智慧格言的啟蒙,裡面的很多俗語,對今天的我們依然很有啟發。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給男人的忠告酒不護賢酒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與茶文化一樣深入中國人的精神。中華文化有很多關於酒的傳統和佳話,李白大醉,寫出名篇《將進酒》,千古流傳。
  •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
    俗語:「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啥意思?老祖宗的話發人深省中國有句老話叫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意思就是從你出生開始,命運已經被安排好了,不管是貧窮還是富裕,或者健康還是生病,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無論你做什麼掙扎都沒有用,其實類似的俗語還有很多,就是認為世界上是有神明存在的,神明負責掌管人間秩序。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是因為古代宗教的關係。宗教種類有很多,但是中國兩大教派分別就是佛教和宗教,宿命論根深蒂固的種在人們的腦海中。三國時期蜀國的軍師諸葛亮被認為是千古奇才,他能通過觀測天象來預知戰事以及人的命運。
  • 老祖宗俗語:「五十親三人,如玩火自焚」啥意思?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終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不同的階段結識不同的人,這是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有道理嗎
    尤其是在過去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老祖宗的這些經驗都是生活經歷中領悟出來的,可以流傳到現在。可以說是經過後人一代代實踐後的「精華」。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老話沒有:「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俗語:「眉不過目,一生勞碌」,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過去人們對此深信不疑,他們可以通過一個人的面相,來推測出這個人將來的命運如何,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這樣的牛人,我們的老祖宗對此也是很有心得,總結出了很多關於面相的俗語,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是:「眉不過目,一生勞碌」,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