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湖湘大地,萬千非遺瑰寶,驚豔時光。這背後是匠人們不忘初心的堅守,亦是青年一代牢記使命的傳承。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主辦,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紅網新媒體集團承辦的「文脈頌中華」湖南非遺新媒體傳播主題活動,將以圖文、短視頻、創意海報等形式,全面展示非遺的傳承與創新之美,以及非遺傳承人的新風尚。
非物質文化遺產
皮影相傳始於漢,興於宋。舊時稱「影子戲」或者「燈影戲」,分為南北兩派。長沙皮影戲是南方皮影戲的重要代表,演出以長沙方言演唱,在唱腔上集聚了湘劇和花鼓戲的特點;劇目數量豐富,題材則多選自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曲目多以傳統戲為主。
一口敘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在這方寸之間的舞臺上,皮影戲透露著它獨有的古樸魅力。
非遺青年傳承人名片
何懷玉,「80後」,何氏皮影戲第四代傳承人,皮影戲已在其家族中傳承百年。何懷玉的太爺爺何德潤,被現代皮影藝人尊稱「現代皮影改革之父」,爺爺和父親繼承了太爺的衣缽。2018年,在何懷玉的推動下,長沙皮影傳習所在長沙雨花區非遺館設立。他在館內設置了皮影體驗課,孩子們不但能了解皮影戲的發展,還能製作簡易皮影,甚至能上臺自己演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