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用詩詞形容美女?

2020-12-14 彥曰

美人在什麼時候都是吸引人的,能招蜂引蝶就是資本,不用做廣告,自帶光環。比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四大美人,天生麗質難自棄,不想出名都不行。四大美人的美有多美呢?網絡上有調侃孫悟空在蟠桃園為什麼只偷仙桃,對一堆美女卻沒有任何興趣,只是把她們給定住了,網絡很多人的解釋是,猴子和美女物種不同,讓阿媽阿狗打動老牛,豈不是笑話!但四大美人不一樣,西施驚到了水裡的魚;王昭君讓高飛的大雁痴呆;月亮見到貂蟬,自己都不好意思;楊貴妃讓花兒都自愧不如。可以說四大美人的美,極具震撼性,穿透了物種界限。

現代也有很多形容美女的,如「春風十裡不如你」,但這個詞還真來源於一千多年前杜牧的詩歌「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而「確認過眼神」之類的,並不表示有多美,只是說遇見了對的人。其實,古代詩詞中有很多形容美女的,今天一起看看,或許哪天就用上了。

漢代《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她有多美呢?傾城傾國,有多少吸引力呢?寧願不要國家,不要江山。說出來好像騙人似的,其實在歷史上真實的例子還真不少,四大美人其實都和家國聯繫在一起,西施的美讓吳國滅亡;貂蟬讓呂布和董卓反目成仇,戰亂不斷;王昭君則以弱女子的身份力挽狂瀾;而楊貴妃讓唐玄宗沉迷心醉,最後不得不在馬嵬坡忍痛割愛,挽救江山。

白居易在《長恨歌》裡形容楊貴妃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唐玄宗迷戀到什麼程度呢?「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貴妃即便是哭,也是與眾不同「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怎麼不讓你心疼?

李白一輩子狂傲不羈,但見了楊貴妃,卻寫了不少讚美之辭,且是一氣呵成,上來就是三首《清平調》:

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小時候以為李白是不慕權貴的,「安得摧眉折腰事權,使我不得開心顏」,但看了這三首讚美詩,不得不重新確認眼神,不知是李白阿諛奉承,還是楊貴妃實在太漂亮了,李白也未能免俗,神魂顛倒,好一頓誇。

收集了一些誇美女的詩詞,看看哪一種美能夠讓你心醉。

曲罷常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女人之間,尤其是美女和美女之間,總有點不和諧。看你不順眼,是因為你比我美,比我更有魅力。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把女人比作花,俗套卻屢試不爽。不管到哪裡,有鮮花在,就有芬芳。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孔雀東南飛》

姑娘的手指纖細白皙,猶如削尖的蔥根,紅紅的嘴唇像含著紅寶石一樣。她步態優雅,顯得十分高貴動人。外貌和氣質都是一等一的美麗,真是世間無雙!可惜卻被母親休了,他能不傷感嗎!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曹植《洛神賦》

她偏偏然像驚飛的鴻雁,又婉若遊動的蛟龍。像陽光下開得正豔的秋菊,又像沐浴在春風中的青松。她時隱時現,像被輕雲籠罩的月亮,飄忽不定又像被風吹動的白雪。遠遠地看,純潔地像朝霞中升起的初日;走近一看,又如碧水間新開的荷花。是不是醉了?

隔戶楊柳弱嫋嫋,恰似十五女兒腰。杜甫《絕句漫興九首·其一》

那個十五歲正當青春的少女,腰肢曼妙地像柔弱細長的柳條。你說否想抱一抱?

雙蝶繡羅裙。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閒花淡淡春。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張先《醉垂鞭》

記得初次見到你的時候,你穿了一襲繡著蝴蝶的裙子。臉上塗著淡淡的脂粉,好像一朵恬靜的花兒。我細細端詳著你,你真是完美的姑娘,難怪人人都誇讚你細柳一般的腰身。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陳叔寶《玉樹後庭花》

這些個妖豔的妹子,她們的臉上像帶著晶瑩雨露的鮮花,形態典雅優美,就像流光溢彩照耀到玉樹上那樣美麗別致。

《衛風 碩人》

手如柔荑(tí),膚如凝脂,領如蝤(qiú)蠐(qí),齒如瓠(hù)犀(xī)。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qiàn)兮,美目盼兮。

這是《詩經》裡讚頌的美女,被譽為千古佳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讓你心醉的不只是容顏,還有她的微笑!

哪一款美女能驚動您?

相關焦點

  • 詩詞|古人是這樣形容女子美貌的 聊天必備呦!
    膚若凝脂出自《詩經.衛風.碩人》,形容春秋時衛莊公夫人莊姜的肌膚之美。可以說,生為黃種人的漢民族,自先秦以來就以肌膚白為美。作為白得極致的「雪」和晶瑩透明的「冰」,也常被用作修飾美女的肌膚。古人常用花來比喻美女的容貌,常用的花是桃、杏、芙蓉(蓮)等,強調臉色如花之嬌豔。這個「色」,當然是「白裡透紅」。常用的詞語是「杏臉桃腮」、「人面桃花」、「面若芙蓉」等。《詩經.召南.桃夭》中早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用盛開的桃花比喻待嫁女子豐美的容貌。
  • 古人是怎麼欣賞美女的
    在古代,不同時期的審美觀肯定是有差異的,但欣賞美女的的方法一直是有些套路的!有些和現代人不謀而合,有些是糟粕我們應該摒棄。古人怎麼選美女做妾呢?讓我們看看古時有些文人雅士的記載吧!第一、看姿態,姿態大方有度。用現代的話講就是有氣質,古人也覺得容貌不是最重要的,氣質是第一位的,比容貌更重要!第二、看眼神,媚羞有光為佳,也就是說有精神,古人也喜歡活波可愛的女朋友啊!
  • 古人為什麼會用豆蔻形容年輕女孩?看了照片後,網友:太像了
    他們留下來的作品至今還令後人很是喜愛,比如上學時那些需要背誦全文的詩詞等。這次要說的是在古人常出現的詞語「豆蔻」,你知古人為什麼會使用豆蔻兩字形容年輕女孩子嗎?等看過照片之後,網友對此回答說道「太像了」。
  • 讚揚女人的美腳詩詞 形容美女腳的詩句
    ---陶淵明 《閒情賦》描寫女子腳的詩詞唐玄宗《楊妃羅襪》仙子凌波去不還,獨留塵襪馬嵬山;可憐一掬無三寸,踏盡中原萬裡翻杜牧詩:"鈿尺裁量減四分,纖纖玉筍裹輕雲。」白居易詩:"小頭鞋履窄衣裳,……天寶末年時世妝」唐韓偓《屐子》云:"六寸膚圓光緻緻,白羅繡屧紅託裡。
  • 用古詩文形容一個人醜,古人太有才了
    論吐槽一個人醜,古人一上場可就真沒我們現代人什麼事了,既委婉又有文採,令人拍案叫絕!一起學語文未出庭院三五步,額頭已到畫堂前。——蘇東坡這是蘇軾用來和妹妹蘇小妹開玩笑的一句詩,意思是說:蘇小妹還差幾步未走出門庭,她的額頭就先到畫堂前了。用來誇張地暗指蘇小妹前額突出,譏笑她長得醜。去年一點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
  • 那些形容女生很美的古詩詞
    唯有借鑑古人的文採,博得美人一笑,芳心暗許。而《神女賦》也是較早形容美女的詞賦,洛神賦也是在它的基礎上青出於藍。作者為戰國名臣宋玉,古時「四大美男之一」,「陽春白雪」,「曲和高寡」的典故皆因他而來。此段文字對女性腰部、手指、嘴唇、腳部的細緻描寫,用誇張修辭的手法,突出了女子容貌的豔麗和體態的輕盈。此詩作於東漢年間,作者也無從考之。主要控訴了封建禮教的殘酷無情,歌頌了焦劉夫婦的真摯感情和反抗精神。
  • 古人原來是這麼談戀愛的?詩詞歌賦教你如何去撩妹子
    甚至詩詞中都這樣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但是我們也知道,婚姻是不由自己做主的,通常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也是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的。但是古人也有民風比較開放的時候,而且跟現代人一樣的是,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浪漫。現代人談戀愛,逛街、吃飯、看電影是「套路」,但似乎這是每一對陷入甜蜜戀愛小情侶的「必經之路」。
  • 古人用「美若天仙」形容女子之美,「天仙」的美,是什麼樣子的
    古代形容女子之美,都說「美若天仙」。那麼,「美若天仙」是多美呢?天仙長得是什麼樣的呢?(西施)實際上,古代在形容女子之美的時候,從來沒有一個具體的描畫。最著名的就是那句「有沉魚落雁之美,閉月羞花之貌」。意思是說,女子很美,魚看見了會沉入水底,雁看見了會降落沙洲,月看見了會躲進雲中,花看見了會低下頭來。
  • 古人用詩詞優雅罵人,看看這3首詩,第三首罵得也夠狠的!
    許多人覺得古人看上去都更君子禮儀,應該不會不開心就罵人吧,其實並不是,古人也是會罵人的,只是他們罵人也許比較優雅一些,下面我們看下這三首詩詞,看看古人是怎麼用詩詞罵人的。第一首是詩經裡面的小雅巧言,這首詩主要是揭露讒言禍國讓人悲憤的行徑。你看,「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 古人用詩句這樣形容酷熱夏天
    古往今來春夏秋冬輪換乃自然規律,古代文人墨客也逃不過,看看他們都是怎麼用詩詞表達熱辣辣的心情的呢!杜甫的《夏夜嘆》描寫他窗下納涼的情景,開始兩句就是對酷暑的控訴:「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然後就是對清涼的期盼:「安得萬裡風,飄颻吹我裳」。後面就是他納涼時的情形,接著是由此的所思:關中大旱,災民流離失所,局勢動蕩,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
  • 古人是怎樣形容別人胖的,學了這兩個詞語,以後說別人胖都倍有範
    古人說那些富翁基本上就是「肥頭大耳」、「油光滿面」、「體態臃腫」等形容詞,意思就是你有錢才能吃的那麼胖,用來形容有錢人的。當然了,除此之外,在古代還有比較文雅的說法,比如「碩人」。「碩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詩經》裡面,說的是一個女子又高有胖,卻長得十分好看,手若敷脂,明眸皓齒。後來古人就用「碩人」來指代美女,尤其是在唐代,很多人以胖為美,比如楊貴妃、太平公主都是「碩人」形象。
  • 詩詞寫生 新年品讀經典,看古人是怎麼回首往事的
    中國傳統文化從古到今一脈相承,古人也常回首往事。一起來看看古代詩詞大家是怎麼通過詩句回首往事的,今天的我們能否有所借鑑?——宋 柳永 《雨霖鈴》 你看,古人是不是更熱衷思索,他們把情感思想解讀得如此透徹,可以給今天的人做樣板
  • 古人喜歡用詩詞表達感情,有很多的古詩詞都蘊含著深深的相思之情
    看看古人的說法有句歌詞說:"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寂寞"。當我們思念一個人的時候,寂寞空虛的感覺會越發的濃厚。相愛的兩個人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相見,該有多悲傷啊。古人喜歡用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有很多的經典古詩詞都蘊含著深深的相思之情,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如何委婉含蓄的表達"我很想你,卻再也見不到你"。
  •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原來不是形容四大美女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三流小說家戲劇家的套話,最早用這八個字形容美人的,恰好是文學史上三位赫赫有名的大師:莊子、曹植、李白。這四個典故與四大美女有沒有關係?有一個典故和西施有關係,其他典故與四大美女毫無關係。
  • 中國詩詞大會導師楊雨,用詩詞,詮釋了什麼叫「腹有詩書氣自華」
    ——三毛《送你一匹馬》在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的導師席上,有這樣一位「美女教授」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她仿若是從民國時期「穿越」而來的女神,淡雅的妝容、溫婉的盤發、優雅的旗袍,顏值雖然算不上驚豔,但通身的氣質,卻韻味十足,她,就是來自中南大學文學院的教授——楊雨。
  • 出水芙蓉最早是形容什麼的?難倒49名詩詞高手,答案讓人意外
    「出水芙蓉」在我們大多的認知裡,就代表著美女的意思。那麼,你知道「出水芙蓉」這個成語,最早的時候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嗎?有一期的詩詞大會就考到了這個題目,我們先來看下原題:問,「出水芙蓉」最早是形容什麼的?答案有三個選項分別是:A、美女 B、詩歌 C、繪畫。此題難倒了百人團的49名高手,可謂令人意外,因為正確答案是指「詩歌」。
  • 為何古人用豆蔻形容年輕少女?看過豆蔻照片,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贈別二首之一》,現在大家更會把這首詩作為用豆蔻形容年輕少女的出處,這是杜牧在離開揚州時,為一位只有十三歲左右風塵女子張好好的詩作,詩中把這位少女比喻為二月初剛發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因此,前人也曾有註解:「牧之詩詠娼女,言美而少,如豆蔻花之未開。」
  • 古人為何會用「豆蔻年華」來形容年輕女子,真相原來是這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古代無數的詩人文人,創造了很多我們沿用至今的詞語,可以說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藝術瑰寶,那麼古人為何會用「豆蔻年華」來形容年輕女子,小編就來講一講「豆蔻年華」的由來。在古代不論是詩人還是文人一般都喜歡用「豆蔻」來比喻少女,而少女的豆蔻年華是幾歲呢?為何要用豆蔻年華來形容女子呢?
  • 用詩詞告訴你,你在哪個朝代最美
    用詩詞告訴你你在哪個朝代最美想去別的朝代,當一名合格的「紅顏禍水」古人眼中的美人標準」天庭飽滿古人認為,前額豐滿而寬闊、天庭飽滿的女人才算美,是氣運吉佳、旺夫旺家的表現。《詩經》有雲「螓首蛾眉」,就是描述先秦時期一位君王夫人莊姜的容貌。
  • 為何古人用雲雨來形容那事
    在古詩詞當中,「同房」這詞聽起來有些粗俗,於是文人們便經常用「雲雨」來代替「同房」,以此來形容男女之事。很多經典名著也用「雲雨」表示男女之事,例如《紅樓夢》、《水滸傳》等。正是這些墨客的創作,讓中華漢字變得博大精深。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古人用「雲雨」來代替男女之事呢?而「雲雨」本意又是什麼呢?是誰首先使用「雲雨」這一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