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人不開心就罵人,不僅僅如此,我們與朋友之間也可能會這樣做。
朋友之間的謾罵還會含蓄一點,不過要是不當朋友了,那可是惡言盡出。
許多人覺得古人看上去都更君子禮儀,應該不會不開心就罵人吧,其實並不是,古人也是會罵人的,只是他們罵人也許比較優雅一些,下面我們看下這三首詩詞,看看古人是怎麼用詩詞罵人的。
第一首是詩經裡面的小雅巧言,這首詩主要是揭露讒言禍國讓人悲憤的行徑。
你看,「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就是「誇誇其談說大話,巧舌如簧,厚顏無恥」之意,不懂的人還以為這是在誇自己的呢,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出,作者是飽受讒言之苦,全詩表現出了作者異常氣憤之情。全詩直抒胸臆,毫無遮掩之意,情感激烈!
下面這首是蘇軾的一首詩,是他在烏臺詩案後入獄一百三十天後,出獄了寫的,你看看,朝廷讓他去當黃州武裝部副部長,蘇軾說不是「貶謫」,是「蒙恩」。詩中還說「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知識分子生活在專制時代,又不懂得向權勢折腰,結果往往是悲哀的。詩中的少年雞出自一個典故,引申為朝廷當政小人之意,「城東不鬥少年雞」可以理解為我(蘇軾)不跟你們這些小人玩。厲害吧,這罵人真是不動聲色。
如果你覺得上面兩首沒什麼,那下面這一首你可能就不這樣覺得了。
這是詩經裡面的鄘風·相鼠,這首詩諷刺了衛國統治者的卑鄙無恥。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它的解釋:瞧,老鼠還有毛皮,做人怎麼沒有威儀!做人要是連威儀都沒有,不死掉還幹什麼?
相鼠有止,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它的解釋:老鼠都有牙齒,人卻不知羞恥,不知羞恥,現在不死掉,還留著幹什麼?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它的解釋:老鼠還有肢體,而人卻不知道大禮,做人不知道禮,為什麼不快些死去?
罵的是大快人心啊,鼠輩是醜陋的,是使人厭惡的代表,作者用鼠輩來說明守規矩守禮儀的重要,將最醜的鼠輩與高尚的禮儀相提並論,可以說是極而言之。
第三首詩真的把人罵的五體投地了,沒想到詩經裡面還有優雅的罵人的詩句,真令人佩服!
不過我們也要做一個文明人,不要隨意罵人!
你還見過哪些優雅罵人的詩句嗎?可以分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