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詩詞優雅罵人,看看這3首詩,第三首罵得也夠狠的!

2021-01-10 都教授

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人不開心就罵人,不僅僅如此,我們與朋友之間也可能會這樣做。

朋友之間的謾罵還會含蓄一點,不過要是不當朋友了,那可是惡言盡出。

許多人覺得古人看上去都更君子禮儀,應該不會不開心就罵人吧,其實並不是,古人也是會罵人的,只是他們罵人也許比較優雅一些,下面我們看下這三首詩詞,看看古人是怎麼用詩詞罵人的。

第一首是詩經裡面的小雅巧言,這首詩主要是揭露讒言禍國讓人悲憤的行徑。

你看,「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就是「誇誇其談說大話,巧舌如簧,厚顏無恥」之意,不懂的人還以為這是在誇自己的呢,從這些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出,作者是飽受讒言之苦,全詩表現出了作者異常氣憤之情。全詩直抒胸臆,毫無遮掩之意,情感激烈!

下面這首是蘇軾的一首詩,是他在烏臺詩案後入獄一百三十天後,出獄了寫的,你看看,朝廷讓他去當黃州武裝部副部長,蘇軾說不是「貶謫」,是「蒙恩」。詩中還說「平生文字為吾累,此去聲名不厭低。」,知識分子生活在專制時代,又不懂得向權勢折腰,結果往往是悲哀的。詩中的少年雞出自一個典故,引申為朝廷當政小人之意,「城東不鬥少年雞」可以理解為我(蘇軾)不跟你們這些小人玩。厲害吧,這罵人真是不動聲色。

如果你覺得上面兩首沒什麼,那下面這一首你可能就不這樣覺得了。

這是詩經裡面的鄘風·相鼠,這首詩諷刺了衛國統治者的卑鄙無恥。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它的解釋:瞧,老鼠還有毛皮,做人怎麼沒有威儀!做人要是連威儀都沒有,不死掉還幹什麼?

相鼠有止,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它的解釋:老鼠都有牙齒,人卻不知羞恥,不知羞恥,現在不死掉,還留著幹什麼?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它的解釋:老鼠還有肢體,而人卻不知道大禮,做人不知道禮,為什麼不快些死去?

罵的是大快人心啊,鼠輩是醜陋的,是使人厭惡的代表,作者用鼠輩來說明守規矩守禮儀的重要,將最醜的鼠輩與高尚的禮儀相提並論,可以說是極而言之。

第三首詩真的把人罵的五體投地了,沒想到詩經裡面還有優雅的罵人的詩句,真令人佩服!

不過我們也要做一個文明人,不要隨意罵人!

你還見過哪些優雅罵人的詩句嗎?可以分享下

相關焦點

  • 古人「罵人」都如此優雅,看看這3首詩,最後一首罵得夠狠!
    在生活中,肯定有很多小夥伴在生氣的時候就會罵人,但是語言就比較的粗俗了,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學習一下怎樣優雅的罵人!孟子曰: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連持不同見解的讀書人都要罵,可見中國自古有讀書人罵人的傳統。真的是長見識了!1.荏染柔木,君子樹之。
  • 《詩經》中的這首諷刺詩,全文無一髒字,卻罵人罵得最狠!
    如李白的《古風》五十九首,白居易的《賣炭翁》、《秦中吟》,杜甫的《兵車行》等,都是刺向黑暗現實的利刃。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鄘風·相鼠》,便是一首很經典的諷刺詩。它出自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是《詩經》中罵人罵得最狠、最直接、最露骨的一首。據記載,漢代的儒家們曾說它:「嫌於虐且俚矣!」,即語言之粗鄙是《詩經》中所僅有。那麼,身為一首諷刺詩,它究竟諷刺了什麼呢?
  • 古人如何優雅的罵人?這3首古詩告訴你
    甚至還不乏有抨擊李杜的人,而韓愈這首詩就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大力的讚美李白杜甫。對張籍等那些迂腐文人進行了諷刺挖苦。張籍我們都知道他是杜甫的忠實「粉絲」,一直以來他都是全盤否定李白。韓愈對他這種現象就說「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張籍對李白的那些詆毀之詞,在他眼裡就像是螞蟻企圖去搖撼大樹,實在是太可笑了,也不估量一下自己。韓愈眼裡的李白杜甫都用他們的萬丈光芒照亮了文壇。
  • 李白罵人最狠的詩,不帶髒字還很高雅,沒文化根本看不懂是在罵人
    他的作品讀起來大多豪邁奔放,用奇妙的語言描繪出一種清新飄逸、奇妙浪漫的意境,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李白的性格豪放樂觀,為人處世也十分的豁達,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有體現。有意思的是,生性豁達的李白,就連罵起人來也別有一番風味。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首李白的作品,這是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通篇不帶髒字還很高雅,沒文化根本看不懂是在罵人。
  • 詩詞大會康震:錯用杜甫千古名句開場,這首詩大多數人都用錯了!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從表面來看,這首詩確實是一首看上去這首詩挺像是讚美之作,但是根據這首詩當時的創作背景來看,這首詩其實是一首諷刺詩。杜甫看不下去,所以才寫下這首詩來諷刺。該詩第一句中的「日紛紛」表明,當時的管樂之聲很多,顯得太過吵鬧,說明這首詩不僅僅是單純而讚美詩了,因為很少有詩人會用這樣的方式寫讚美詩。
  • 罵人的最高境界是誇人,杜甫的這首「諷刺」詩,被多少人用來誇人
    比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一句詩廣為流傳,通常被我們用來讚美歌聲或演奏的樂曲動聽。其實,它出自杜甫的一首絕佳諷刺詩《贈花卿》。《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所以杜甫用這首詩來委婉的諷刺,音樂是真的好聽,但身為臣子也是真失職。杜甫用委婉表達自己對於花卿的不滿,顯得優雅得體,免於粗陋無禮。
  • 這首罵人詩,許多人認為是誇女人天生麗質,還誕生了一成語
    如果詩寫得好,流傳廣,可能就會被當權者看到聽到。同樣,文人也可以通過詩歌,向百姓揭露朝廷的醉生夢死,引導廣大群眾的輿論對統治者進行監督,當然,可能這個監督力度很小,但卻不容忽視。當然,古代不像如今言論自由。古人因為詩歌而下獄的不在少數,比較著名的像「烏臺詩案」。所以古人一般是寫「諷刺詩」,諷刺詩的精髓,在於含而不露。
  • 九首古代罵人最狠的古詩詞,有學問就是不一樣,讓你大開眼界
    文人罵人應該是有學問的,既能一針見血,也能高雅優美。特別是詩人罵起人來,將罵人的話寫在詩裡,讓你啞口無言,罵人不帶髒字。下面就來見識下什麼叫罵人的最高境界,十首古代罵人最狠的詩,總有一首讓你大開眼界!一、《詩經·鄘風·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 從這六首詩詞看古人筆下的杏花
    古人就有觀賞杏花的風俗,他們賞杏花,買賣杏花,頭髮上插著杏花,可以說對杏花是情有獨鍾。詩人們更是賞杏花雨,飲杏花酒,詠杏花詩。沾衣不溼杏花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牧童遙指杏花村等等,給我們留下了多少寶貴的精神財富。下面我們選出六首絕句,看古人如何吟詠杏花。
  • 如果你沒有讀過這3首詩,就不要說自己懂得孤獨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3首古詩,簡潔凝練,卻意境悠遠,實數詩詞曲界的精品之作,更是描寫孤獨最好的詩詞。可以說是每一首都無比的孤獨,把孤獨寫到了極致。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是一首古體詩,開篇「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被後世評為「胸中自有萬古,眼底更無一人」,寫這首詩時,陳子昂35歲,但因直言進諫遭株連下獄。
  • 杜甫一首「罵人詩」,短短4句話,不帶一個髒字,後兩句你經常用
    他們也是會罵人的,只不過他們就算是罵人,也是比我有文化的那種罵人。就像我們現在說的,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唐朝的大詩人杜甫,我們的詩聖寫過的一首詩。杜甫的一首諷刺力作,罵人於無形之中,以至於讓很多人都以為是誇人的,就是這首《贈花卿》。
  • 武亦姝在詩詞大會上背的一句詩,讓她圈粉無數,這詩到底妙在哪?
    很多人都說她是被古典詩詞「養」大的孩子。在奪得的冠軍之後,她也迅速在網絡上走紅。我們在通過觀看武亦姝大會上的表現,能夠發現她因為一句詩而迅速走紅,而這句詩是:「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在比賽結束之後,不僅是網友,連評委都對她的表現大為讚賞,而導師康震直言,自己也沒辦法將這首詩完整的背下來。
  • 史上罵人最狠的8句古詩詞,罵人都那麼有學問,嘆為觀止!
    詩詞中總感覺古人是溫文爾雅、出口成章的。殊不知泥人尚有三分火氣,佛陀也有怒目之時。古文人罵起人來了,那也是驚天地泣鬼神的。《鄘風·相鼠》大約是《詩經》裡罵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古文人用「嫌於虐且俚矣!」來形容它,意思是最粗鄙的語言暴力,是《詩》「三百篇所僅有」。看老鼠都有毛皮,做人怎能沒威儀!做人怎能沒威儀!不去死還幹什麼?
  • 杜甫罵人最狠的一句話,文化人的雅罵就是不一樣,誰也無法反駁
    不過杜甫憂國憂民的同時也密切關注唐朝的文壇動向,當時,唐朝的文壇出現了一種讓杜甫感到匪夷所思的情況:很多後生挽起袖子罵前人的詩句寫得太差,罵得非常難聽。他們也不是罵像屈原、宋玉等所處時代和唐朝隔得比較遠的詩人,而是罵庾信(南北朝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文學史上繼往開來的人物)、「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等人。
  • 杜甫罵人最狠的一句話,文化人的雅罵就是與眾不同,沒人能夠反駁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戲為六絕句》都說這罵人是件有傷風雅的事情,但是,如若把這罵人罵得儒雅些,不帶半點「髒」字,倒也是個本事。泱泱華夏幾千年,文化自是博大精深,這古代的士人,一般都是謙謙君子的模樣很講究自己的形象,在這罵人上,也是極為講究的。
  • 宋真宗不務正業,愛鑽研文學詩詞,他的這首《勸學詩》你一定讀過
    或許你對宋真宗趙恆並不熟悉,但是他的這首《勸學詩》你一定聽說過!作為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的存在感屬實有點低,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留下一首千古名篇。寫到這裡,我們也不賣關子了,簡單了解完他的個人信息我們開始正式分享這一首《勸學詩》,廣為流傳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出自他的筆下,而作為皇帝寫出這樣的詩詞其目的是為了鼓勵讀書、崇尚文化、發展科舉,從而幫助他招賢納士,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培養了諸多參政治國的賢才能人。
  • 史上4句罵人的「狠話」,罵人從不帶髒字,沒有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在一般人眼中,古人都是文雅的,說話文縐縐,也沒見過說「狠話」的,最多就是諷刺兩句。這諷刺也是一種藝術,古人不是不罵人,也不是不說「狠話」,而是他們罵人從不帶髒字。說是「指桑罵槐」,還有些直白,真正的「狠話」,沒有點文化,罵起來的時候還以為是在誇讚。
  • 百家號鼠你紅,3首關於春節的古詩詞,讓人領略古人的春節感受
    春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古代自然有很多關於春節的詩詞流傳下來。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看看3首關於春節的古詩詞,讓人領略古人的春節感受,發現古代春節裡的多樣思緒。第1首,《田家元日》:昨夜鬥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
  • 李白罵人最狠的一首詩,不帶髒字,讀完直呼過癮
    風靡一時的豫劇《七品芝麻官》中,有這樣一句臺詞「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李白也曾有過類似的詩句,「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大意就是既然你們不通時務,還不如回家種田去。這一句出自他的《嘲魯儒》。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
  • 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
    提起辛棄疾的這首詞,很多人最熟悉的應該是第一句「醉裡挑燈看劍」。但這首詩我們真的讀懂了嗎?今人讀古人詩詞,最大的忌諱在於「望文生義」,由此會產生諸多誤解。雷海為對這首作品的理解,沒有停留於字面意義。接著雷海為提出疑問,沙場資源本來就少,何以用如此名貴的牛犒勞三軍;何以用文人的「瑟」去鼓吹軍樂,畢竟瑟在古代樂器中屬於優雅的一類,為何不用樂聲更雄渾的樂器?這與邊塞軍隊的實際情況是不相符合的。能看到這一點,證明雷海為是有一定的真實力的,對此解釋其實也很牛。他說,這是因為,其實這些場景,並非寫實,而是作者的「夢境」。這樣的解釋,可謂一語破的,說到了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