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大學的康震老師,是一位深受廣大觀眾喜歡的文化專家,我本人也非常喜歡。他在央視《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中擔當點評嘉賓,廣為人知。
他講起中國傳統文化,聽起來真是一種享受。不過,近日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內容,發現康震老師出錯了。
原來在第5期的開場,康震引用了一個杜甫的千名名句作為開場贈語,他用的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此詩一說,有心的網友可能已經意識到康老師用錯了,事實上這句詩大多數人都用錯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杜甫的原詩:
《贈花卿》唐.杜甫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從表面來看,這首詩確實是一首看上去這首詩挺像是讚美之作,但是根據這首詩當時的創作背景來看,這首詩其實是一首諷刺詩。
杜甫此詩約作於公元761年,當時武將花敬定因在平叛立下大功,回到京城便居功自傲。在古代音樂禮制是有嚴格等級區分的,但花敬定卻逾越禮制,日日奏樂。
杜甫看不下去,所以才寫下這首詩來諷刺。該詩第一句中的「日紛紛」表明,當時的管樂之聲很多,顯得太過吵鬧,說明這首詩不僅僅是單純而讚美詩了,因為很少有詩人會用這樣的方式寫讚美詩。
後兩句中「天上」其實暗指天子,意思是這曲子唯皇帝能聽;「人間」指的是普通平民,意思是你花敬定再有功,也不是天子,怎麼能聽這樣的歌。
這首詩被說成是諷刺詩,不僅因為它的創作背景,因為當時杜甫贈送給花敬定的詩不止這一首,另一首《戲作花卿歌》,也同樣採用委婉的語氣來諷刺花敬定為人驕縱,居功自傲。而且,迄今為止,在文壇中絕大部分文學家、文史家,包括各朝代的文壇名家,都認為它是一首諷刺詩。
相信康老師肯定是知道這首詩原意的。他可能認為雖然這首詩千年前有諷刺意味,但發展到現在,完全可以靈活使用它。就像「執子之手,與之偕老」本來是形容戰友之間的情感,現在都當成了愛情詩。
所以也不能說康老師用錯了,只是如果康老師再稍微解釋一下就好了,免得引起觀眾的爭議。
《中國詩詞大會》讓我們通過閱讀詩詞知識,重溫那些曾經學過的古詩詞,本套書為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為基本宗旨,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我們相信,即使這個世界在歷經千年的滄海桑田,依然會有人像你我一樣為詩詞的美而沉醉!
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一個詩詞的世界、詩的世界。美的詩句是我們表情達意的經典話語,它們佔據著我們的心靈。甚至置換了我們的語彙統。
成為發自我們內心深處的本能語言。無論我們身在何方。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這些詩句。吟誦這些詩句。以此表達自己真切的感受。中國詩詞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成為每個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從2019年起,全國統一使用新編版的《語文》教材,其中一年級首次加入古詩詞,六年共有128篇,佔全部內容的30%,與原來的教材相比增加了87%,高中更甚,教育部將原有的14篇增加至72篇,比以前的數量增加了5倍。可見近兩年來對古詩詞的重視。
這本《飛花令》收錄了365首好詩詞,讓孩子一年365天品讀365首好詩詞感悟120餘位詩人得心路歷程玩轉傳統文化詩詞遊戲「飛花令」
伴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步伐在古典詩詞中,成就詩意的自己 」
低年級的孩子可以用它來背誦詩詞,做文化啟蒙。
高年級的孩子可以從中學習詩詞賞析,搞定語文的考試題。
它是一套可以讓孩子從小讀到大,反覆去閱讀的書。
現在一套4本《飛花令》只要79元,一本才不到20元。您平時少買一杯奶茶或者少吸一盒煙就能給孩子帶來很好的教育,可以培養孩子讀書的內在氣質的提升,而且這種氣質是以後花再多錢都不會不回來的。
點擊下面商品卡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