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詩詞大會誤用杜甫千古名句,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失誤這麼低級

2020-12-15 解憂文史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五期,選手們吟唱的腳步神遊而至白帝城,來到這座詩書璀璨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激揚文字,刻霧裁風,一較高低。

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是由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他自號白帝,故而得名。然而,白帝城的舉世聞名卻不是因為公孫述,而是得益於歷代詩人的登臨吟詠: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陸遊等,都在這裡留下輝煌巨篇。

所以,白帝城又被譽為「詩城」。詩詞大會將這一期的主題定在這裡,是非常詩意的選擇。節目開場時,主持人龍洋這樣介紹白帝城:李白從這裡出發,輕舟飛揚,沿江東下,一往無前;杜甫在這裡遠眺,夔門天高,落木蕭蕭,舉酒賦詩,千古壯哉!

是的,有關白帝城最經典的詩篇,就出自李杜二人。公元759年,李白因牽扯進永王李璘案而被流放夜郎,但行至白帝城時突然遇赦,他驚喜交加,寫下《早發白帝城》的豪放篇章;公元767年,56歲的杜甫漂泊至夔州,來到白帝城外的高臺,寫下了老病孤愁的《登高》。

《早發白帝城》被譽為七絕第一,《登高》被譽為七律第一。一座城誕生兩個第一,詩城之譽名不虛傳。正因為如此,說怎樣的開場詩才能鎮住白帝城的氣質,就成了一個不小的挑戰。令人尷尬的是,著名文化學者康震的開場詩聽得人渾身不舒服。

康震說:巴山蜀水,古稱天府,物產豐饒,人傑地靈,如果套用一句杜甫的詩來說,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啊。不說假話,當小解聽完這段之後,腦海裡浮現出的只有兩個字:尷尬。而且,不止是一層尷尬,他在境界和內容上都犯了十分低級的錯誤。

首先第一點,康震引用杜甫《贈花卿》中的這一名句,無非是想表達「此只應天上有」,人間沒個幾處,來讚美巴蜀的珍貴。然而,杜甫描寫的是音樂,而康震想要讚美的是地方,二者的可通用性很低;還有,康震的轉折太快了,沒有一點緩衝的過渡,讓人很難get到他的點,而是感覺莫名其妙。

第二點更尷尬,那就是作為博士生導師的康震,難道不清楚《贈花卿》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嗎?唐肅宗上元二年,大將花敬定因平叛有功,居功自傲,進入川蜀胡作非為,甚至他還目無朝廷,公然僭用天子音樂。在古代,禮樂制度非常嚴格,各階層分級使用不同的音樂,但花敬定太狂,竟使用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音樂。

所以杜甫才寫下《贈花卿》予以暗諷,「只應天上有」啥意思?那不就是只有天子才能聽嗎?你一個在人間遊蕩的將軍,就不要這麼放肆了。假如有人質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誰說杜甫一定是諷刺了,說不定真是單純的讚美呢?好,我們再來看另一首杜甫寫給花敬定的詩。

題目為「戲作」,整首詩皆是委婉的諷刺,末尾兩句最為明顯:你這麼牛叉,皇帝怎麼不叫你去守衛京都呢?杜甫也沒精神分裂症,不會一會兒讚美,一會兒諷刺的,所以這兩首詩都表達了對花敬定的不屑與嘲諷。

《贈花卿》流傳千古,杜甫的創作目的自然不是什麼秘密,相信有點文學功底的人都清楚,但康老師卻用描寫音樂的諷刺詩來讚美巴蜀之地,這個錯誤太低級,簡直讓人想笑。當然,這並非康老師第一次跌落神壇。

在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康震還曾創作過一首詩:大江東去流日月,古韻新妍竟芳菲。雄雞高歌天地廣,一代風流唱春暉。

平仄格律至少有五處錯誤,內容上也凌亂雜糅,生拼硬湊,不堪入目。只有說咱們的康老師勇氣可嘉,敢於在億萬觀眾面前展示自己的這一首「趣」詩。不過,當他念這首詩時,衝著那一股繪聲繪色的勁頭,這個最佳表演獎還是得頒給他的。

通過一系列文化節目而爆紅的康震老師,或許被捧上神壇太久了,知識儲備告急,對新東西嚼不動了,吃不消了,所以才鬧出這一二三的笑話。就是不知道,他還能安安心心地在上面待上多久。

相關焦點

  • 詩詞大會康震:錯用杜甫千古名句開場,這首詩大多數人都用錯了!
    師範大學的康震老師,是一位深受廣大觀眾喜歡的文化專家,我本人也非常喜歡。他在央視《經典詠流傳》、《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中擔當點評嘉賓,廣為人知。他講起中國傳統文化,聽起來真是一種享受。不過,近日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的內容,發現康震老師出錯了。
  • 北師大教授康震,在詩詞大會上即興創作,一首七絕讓自己跌落神壇
    為了積極響應號召,弘揚傳統文化,2016年央視自主研發了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在當年的6月播出,在這一年可謂是大紅大紫,節目還捧紅了四位妙語連發的評委老師——康震、蒙曼、酈波、王立群。
  •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深情點評桃花春風,令董卿面比花紅,畫面真美
    康震老師在點評《中國詩詞大會》的時候,總是深入淺出,幽默風趣,但是也有一個毛病,總是被人吐槽,那就是他的眼睛老是一直盯著董卿,而且是點評多長時間就盯多長時間!這讓觀眾有點受不了啊,董卿是大家的,康老師你怎麼能夠一直看呢?不過這也不怪康老師,誰讓董卿在《中國詩詞大會》中優雅知性,舌燦蓮花,永遠都是笑語盈盈,腹內有書氣自華!
  • 中國詩詞大會:俄羅斯才子答題,令董卿笑容綻放,引出妙絕名篇!
    中國的詩詞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它不但吸引著我們,一代代的前僕後繼,而且它還徵服了很多的外國朋友,為之痴醉著迷!在第四季的《中國詩詞大會》舞臺上,就有這麼一個外國選手,來自俄羅斯的帥哥大衛,他把「通中國」變成了自己的使命。大衛是詩詞大會的老朋友,他不但帥,而且還非常的有才。
  • 詩詞大會王立群點評《月下獨酌》,康震認為他的理解錯了,誰高明
    在品賞古詩詞時,很多人都說「1000個人心裡有1000個哈姆雷特」,所以怎麼理解都是對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必!在近幾年的文化圈,很多經典古詩詞都被歪解得令人瞠目。當紅女詩人餘秀華,把千古名作《登鸛雀樓》解釋得讓人看不下去。
  •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聖杜甫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並且意義深遠的名句,從這些詩句當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中唐時期的唐朝是怎樣的,有下層百姓的種種疾苦,有翻騰江水一般的豪邁氣勢。
  • 中國詩詞大會:小童誤解孟郊故事,讓董卿花枝亂顫,引出神童詩
    董卿老師也邊笑邊說:「我沒說你啊!」康震老師更是笑的失態的說:「他以為你說他呢,他以為說他是小螃蟹呢,哈哈哈哈」。蒙曼老師也笑,不過邊笑邊對子揚大聲的說:「你長大後,一定會成為欽差大臣。這個小朋友啊,『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長大一定要做欽差大臣,還要著紅袍。」
  • 詩詞大會:「但願人長久」的「長久」指什麼?百人團裡91個都錯了
    這些字句的意思,其實語文老師在上課時都是講過的,只是很多人認為讀古詩詞只需要背千古名句就可以,用不著摳字眼。如今,我國掀起了一場國學熱潮,電視上也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節目,像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就是一檔非常不錯的節目。
  • 詩詞大會康震用「此曲只應天上有」開場,觀眾不信他竟會犯這種錯
    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吸引了不少詩詞愛好者的目光,但眼尖的觀眾發現這一季其實是有不少失誤的。首先主持人龍洋連續說錯話,比如用「黑雲壓城」來形容失明的大學女生,讓觀眾表示「情何以堪」。不過作為觀眾,咱們也是能安慰自己的,畢竟嘉賓還是咱們最愛的康震、蒙曼、王立群等人,能聽到這些老師的點評也是一種享受。不過在近期的節目中,連康震老師都被指用錯了詩,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在第5期的開場,康震引用了一個杜甫的千名名句作為開場贈語,他用的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詩詞大會蒙曼:多數人理解錯了
    隨便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喜愛禪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宋代有個志南和尚,寫過這樣一個千古名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詩句很美,但是這「杏花雨」和「楊柳風」到底何意?很多人都不懂。其實杏花雨指的是清明那段時間下的雨,那時正是杏花開放之際,所以這個時節的雨在古詩中常被稱為杏花雨。同樣的,楊柳風也是特指早春時的風。
  • 詩詞大會12歲小選手遇到肉麻情詞,康震耐心講解,重點卻不方便講
    語文老師的難處,在《詩詞大會》第5季中,嘉賓康震老師也遇到了。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來自少兒團的12歲小選手周胤好就遇到了首肉麻情詩題,當時的題目要求划去兩句詩中的錯誤項:A.其實題目很簡單,答錯的人也不多,畢竟這是一個千古名句。但主持人龍洋還是讓康震老師講解一下這首詩,對著一位12歲的小朋友講這樣一首肉麻情詞,也確實有點兒為難康震了。讓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詞:《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詩詞大會蒙曼點評蘇軾「蔞蒿滿地蘆芽短」,康震都接不上話,厲害
    近些年,頻頻出現在央視詩詞大會等多檔文化節目中的蒙曼,最擅長的就是從歷史人文的角度來賞析唐詩宋詞。但不知為何,近兩年她卻受到了一些質疑。比如有人說她自己不會寫詩詞,甚至有專家公開指出她理解錯了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等詩句。不過,在近期剛結束的《中國詩詞大會.中秋詩會》上,她倒是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龍洋康震狂說五字,蒙曼老師大送春色
    其實龍洋的開場白,是緊緊扣著詩詞大會第五季的「五」字的,也算是突出重點。接下來聽她怎麼介紹兩位老師的出場。「歡迎康震和蒙曼兩位老師!兩位老師陪伴我們的節目,已經走過五季的時間了。在二維的帶領之下,我們感受了詩詞的五彩斑斕;也品味了詩人的五味人生;對於今年兩位的點評,我們也是無比的期待!
  • 詩詞大會:獄警哥哥自救,引出王立群老師「第一次」,配合完美!
    若要用一種酒,形容《中國詩詞大會》裡的男士點評老師們。那麼康震老師,應該是劍南春,濃鬱芬芳,入口純正;酈波老師,應該是桂林三花酒,柔和清雅,綿甜怡暢;而最最有學識的王立群老師,就是國窖茅臺,醇厚細膩,滿庭溢香!這篇文,不寫劍南春,也不寫桂林三花,我要好好寫寫我們的國酒茅臺。王立群在詩詞大會上,一直是個低調的存在。
  • 詩詞大會高手兩次都答錯,太難
    辦了5季的詩詞大會,顯露出我們在品讀古詩詞時犯的不少毛病。有太多的詩詞,我們在讀它們時都是想當然地望文生義。這種錯,不只是我們犯,就連嘉賓和主持人也是一樣。百人團共有91位選手理解錯了蘇軾的「但願人長久」,他們中很多人認為這詞寫的是愛情。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作為唐朝詩歌的扛鼎之人,詩聖杜甫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一生悲苦,少年時期想博取功名,卻屢試不第。晚年時,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終於結束了漂泊的生活,得以在成都定居下來,並建起了自己的「杜甫草堂」。而在這個時期,杜甫也拜訪了成都的武侯祠,第一次祭拜到了自己的偶像諸葛亮。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真的能用上為人低調這個詞的大詩人,大概只有杜甫了。如果按人物性格來看,杜甫頗有點兒如今的IT技術男的感覺。他為人話不多,行事穩重,看見好友李白做人太張揚,他還專門寫了句「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來勸他。不願飛揚撥扈,就是杜甫的性格。但再悶的技術男,到關鍵時候該出手時,也還是得出手,杜甫也一樣。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有這麼一首唐詩,全詩短短四句,有水平也有千古名句。這樣的詩,作者本應被我們大家記住。但是很多人在讀此詩時,都不願意提及作者。這是為何?在解開這個謎團之前,讓我們先品一品這首詩:《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經典詠流傳》康震點評吸粉無數
    作為《中國詩詞大會》和《經典詠流傳》的嘉賓,康震的點評已經成了很多觀眾追節目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不少學生粉絲的「追星方式」,就是立志「考上北師大研究生」,成為他的學生。  給《中國詩詞大會》作畫  登上央視舞臺讓康震火了,他滿溢的才華再也「擋不住」了。《中國詩詞大會》節目現場,他作畫助力「看畫猜詩」環節。
  • 詩詞大會評委老師抗疫方式不一般,酈波每天寫詩,康震留鬍子?
    詩詞大會第五季已經結束很長一段時間了,裡面的幾位評委老師也是憑藉五季以來的詩詞大會為人熟知。他們不僅散播了詩詞知識,也激發了無數朋友們熱愛詩詞。詩詞大會上從第一季到第五季的評委老師有:王立群、康震、蒙曼、酈波、楊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