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2020-12-14 美詩美文

有這麼一首唐詩,全詩短短四句,有水平也有千古名句。這樣的詩,作者本應被我們大家記住。但是很多人在讀此詩時,都不願意提及作者。這是為何?在解開這個謎團之前,讓我們先品一品這首詩:

《渡漢江》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這首詩,五言四句,二十個字,估計很多人都會恍然大悟:原來是這一首,小時候讀過。估計還有不少朋友能夠背出後兩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一個「怯」字寫得真情出;「不敢問來人」,以反筆寫出苦況,令人為之動容。歷代詩評家都對這首詩讚賞有加,其中有評論家指出「五絕中能言情,與嘉州『馬上相逢無紙筆』同妙,這是將這詩的水平提到了岑參的高度。

大家或許也注意到了,筆者在引用這首詩的時候,並未列作者姓名。這是因為關於這首詩的作者目前尚有爭議:一說是李頻之作,一說是宋之問之作。歷史上的古代詩評家,多數認為作者應該是後者。因為相比李頻,宋之問的才華似乎更加可能寫出這首詩。

我們來認真品味一下這首詩。首句嶺外起,音書斷,言簡意賅,一下子就讓讀者進入詩情、詩境。這是一首懷念家鄉的抒情詩。次句,以冬春交替,寫飄零之苦,亦頗為動人。最妙乃三四兩句,三句以反說寫內心的複雜心緒,最後一句,從期待到緊張,真實地反應了一位遊子內心的糾結情思,語言真摯動人。「近鄉情怯」一詞,就出自此詩。

這首詩寫得高妙無窮,甚至連詩聖杜甫都曾刻意模仿。不過杜甫的模仿,並未超越原詩。我們看看杜甫當年寫了什麼:

《述懷》(節選)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

同樣的思念家鄉,同樣用反語,但杜甫之「畏」始終不如宋詩之「怯」動人。宋之問之詩才,由此可見一斑。杜甫不僅模仿宋之問,而且還很推崇宋之問。宋之問對詩的文字的精研,深刻影響了杜甫,以至於杜甫寫出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名句。杜甫對宋之問的推崇和尊敬,還因為宋之問和杜審言關係很好。宋之問、杜審言同為近體詩的推動者。而杜審言,就是杜甫的祖父。

既然宋之問如此有才,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提他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這個人在歷史上人品不佳。在初唐詩人中,宋之問的人品差是出了名的。其中最為世人所不齒的劣跡至少有三樁:為了討好武則天的近臣張易之,他居然不顧文人氣節,為之端壺倒尿;為了將「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據為己有,他竟然害了自己的親外甥;為了依附武三思等人,他出賣朋友,導致張仲之全家喪命。如果上述事跡都是真的,那麼宋之問無疑堪稱劣跡斑斑,人品拙劣。

自古至今,我們讀詩詞時,並不僅限於讀懂字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擁抱古人的情懷。宋之問這首詩,雖然水平很高,但這樣的人品確實是讓人不感恭維。正因如此,這首千古名作目前只入選冀教版等少數地區性的語文課本,在學校用得最多的人教版及北師大版課本中,並沒有收錄。

其實早在多年前,就有不少網友認為這首詩應該入選小學課本,畢竟它既有名句,又誕生了成語。而之所以一直沒收錄,和家長及老師的態度有很大關係,不少家長堅決不同意,他們認為像這種品行差的詩人,不管詩寫得多好,都不值得傳誦。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
    杜甫評價諸葛亮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杜甫被稱為「詩聖」,盛唐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膾炙人口,而且其中一些經典的詩作更是成為了唐詩裡的千古名篇。感嘆間,千古名作《蜀相》就此而生。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 杜甫這四首詩,豪邁氣概絲毫不輸李白,每篇都有千古名句
    ,即便是在科舉不中的情況下,他也是一笑置之,繼續去遊山玩水,又何來一生都不快樂呢?最後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堪稱是千古名句,既寫出了泰山的高峻,雄視一切的雄姿和氣勢,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 2、《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擿,軒楹勢可呼。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李白狂、劉禹錫豪、白居易做事張揚,杜牧風流任性,王勃囂張得很,個個都不是低調的主兒。真的能用上為人低調這個詞的大詩人,大概只有杜甫了。如果按人物性格來看,杜甫頗有點兒如今的IT技術男的感覺。他為人話不多,行事穩重,看見好友李白做人太張揚,他還專門寫了句「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來勸他。不願飛揚撥扈,就是杜甫的性格。
  • 杜甫流落成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說到杜甫,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歌風格沉鬱頓挫。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杜甫這種詩歌風格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原因便是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經歷了各種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加上杜甫本來就崇尚儒家的仁愛精神。
  •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
    杜甫的一首千古名句,被李煜進行「深加工」,一看就知道詩聖輸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詩聖杜甫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並且意義深遠的名句,從這些詩句當中,我們可以窺探到中唐時期的唐朝是怎樣的,有下層百姓的種種疾苦,有翻騰江水一般的豪邁氣勢。
  • 蘇軾水平很高的詩,入選小學課本後孩子不太懂,卻讓不少家長淚目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首這樣的詩作,詩名《贈劉景文》。這是一首入選小學課本的七言絕句,在多年的教學中筆者發現,這首詩孩子們因缺少生活閱歷其實是不太懂的,但卻有不少家長表示這首詩讓他們淚目。因為人到中年的家長們來說,這首詩字字字句句都寫進了他們的心坎裡,讓我們看看全詩:《贈劉景文》北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提起這首七言絕句的知名度,不用筆者多說。
  • 唐伯虎畫了只雞,順手題了首詩,不料流傳千古,還入選小學課本
    畫上題詩,是唐伯虎畫作的一大的特色,這在明清兩代很流行,然早在魏晉時期,就有題畫詩的雛形。當時的文人,常為畫扇、屏風題詩,許多學者將之視為題畫詩的起源。不過還有部分學者,認為題畫詩起源於杜甫,在其留存的一千多首詩中,有二十多首題畫詩。
  • 杜甫想念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有人喜歡李白的浪漫瀟灑,也有人喜歡杜甫的沉鬱頓挫,關於兩人誰是「詩壇一哥」的爭論,千年來都沒有定論。雖然後世經常有人為這兩位爭吵不休,但是在杜甫的心中,李白一直是他的偶像。李白比杜甫年長11歲,兩人第一次在洛陽相遇時,李白已經是天下聞名懂得大詩人,而杜甫還是默默無聞的小青年。
  • 有學者建議李清照這詞收入課本,但因為其中兩個字一些家長不同意
    卓文君、蔡文姬、魚玄機、上官婉兒,個個都不簡單。但論作品的文學水平,卻無一人能達到李清照的高度。在各種宋代詞人的排行榜中,李清照的名氣沒有跌出過前5,甚至在很多人看來她就應該排在蘇軾和辛棄疾之後,位列第3。可是這樣一位才女,入選課本的作品卻並不多。小學課本中僅有《夏日絕句》;初中課本有《如夢令》和《漁家傲》;高中有《聲聲慢》和《一剪梅》。
  • 杜甫一首「罵人詩」,短短4句話,不帶一個髒字,後兩句你經常用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的一些詩人應該都是彬彬有禮,應該都是儒雅的君子,我感覺他們應該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我覺得他們是不應該動怒的。其實,是我想錯了。古代的詩人也是人,他們也會不開心。他們也是會罵人的,只不過他們就算是罵人,也是比我有文化的那種罵人。
  • 杜甫詩一直被模仿很難被超越,李商隱酒席隨手仿一首,成千古名作
    由於李商隱的詩格調新穎,又趨於隱晦迷離,所以他的詩是難於索解,更難於模仿的。不過有意思的是,李商隱雖然極具個人特色,也幾乎不拾人牙慧,但是卻做了一次致敬式的模仿。他致敬的對象,就是詩聖杜甫。杜甫的詩一直被模仿,但卻很難被超越,但李商隱的詩一出,幾乎以假亂真,忽悠了很多人,成為了一首千古名作。
  • 李白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吹捧楊貴妃,有兩句成為千古名句
    李白寫詩實在太厲害了,我們教科書裡有多篇他的作品,這也說明李白在中國文學上的崇高地位。一千多年過去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無數人給他極高的評價。事實上,李白在古代就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杜甫直接誇讚道:「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辛棄疾也高度稱讚:「當年宮殿賦昭陽,豈信人間過夜郎。
  • 白居易16歲寫的一首詩,太經典,最後兩句被李煜化用成千古名句
    確實,這四首古詩都收入了小學教材,成為兒童啟蒙必背的古詩。今天,隱娘想說的詩,是白居易的《草》。白居易的《草》,全名《賦得古原草送別》,背後有一個「居長安不易」的故事流傳甚廣,詩的最後兩句被南唐後主李煜化用成千古名句。
  •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世用來形容私密事
    對古詩詞,很多學家往往評論某一首詩「有句無篇」或「有篇無句」。有句無篇意為一首詩有警策之句,卻在結構上不夠渾融;而有篇無句則是結構渾融,感情貫通,但缺少了點睛之筆,沒有傳世佳句。上等好的詩詞往往是有篇有句,甚至很多詩詞往往開篇就是驚豔之句。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西施、貂蟬、王昭君和楊玉環,每一位都有著非常多的故事與歌頌的詩文,「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也被後世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自古英雄愛美人,「四大美女」就更不用說了,各路文人墨客都寫下了讚美她們的詩詞歌賦,就連「詩仙」李白也是如此。在李白一生數之不盡的創作裡,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就是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而其中兩句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在李白一生數之不盡的創作裡,寫得最肉麻的一首詩,就是全篇把楊貴妃吹上了天,而其中兩句卻成就一對千古名句。 ..楊玉環出生在公元719年,身在一個宦門世家,她從小就獲得了良好的教育,並且對音律和舞蹈展現出了驚人的天賦。十五歲時精通琵琶,容貌驚人,音律舞蹈造詣極高。白居易曾在《長恨歌》中稱讚她道「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 這個詩人在全唐詩只留下一首詩,卻寫出有情人不成眷屬的千古名句
    《全唐詩》輯錄了幾乎全部流傳下來的唐詩,大約有50000多首。有的詩人如白居易,一人就佔了2700多首;有的詩人如張若虛張繼等人,只有很少的詩篇流傳下來。其中還有一位詩人,《全唐詩》中只有他一首詩,卻寫出了有情人不成眷屬的千古名句,流傳千古。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詩詞大會康震:錯用杜甫千古名句開場,這首詩大多數人都用錯了!
    原來在第5期的開場,康震引用了一個杜甫的千名名句作為開場贈語,他用的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從表面來看,這首詩確實是一首看上去這首詩挺像是讚美之作,但是根據這首詩當時的創作背景來看,這首詩其實是一首諷刺詩。
  • 康震詩詞大會誤用杜甫千古名句,怎麼也沒想到,這個失誤這麼低級
    正因為如此,說怎樣的開場詩才能鎮住白帝城的氣質,就成了一個不小的挑戰。令人尷尬的是,著名文化學者康震的開場詩聽得人渾身不舒服。康震說:巴山蜀水,古稱天府,物產豐饒,人傑地靈,如果套用一句杜甫的詩來說,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啊。不說假話,當小解聽完這段之後,腦海裡浮現出的只有兩個字: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