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罵人詩,許多人認為是誇女人天生麗質,還誕生了一成語

2020-12-11 國風美詩文

詩歌,在古人心目中有著極高的文學地位和社會意義。「詩言志」,小者可以抒發一己之悲歡離合、理想抱負,大者可以抒發對家國天下的憂患關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詩歌甚至是文人另一種參與政治、引導輿論的方式。

就如很多文人,沒有資格向當權者獻言獻策,但是他們可以寫詩反映民生疾苦。如果詩寫得好,流傳廣,可能就會被當權者看到聽到。

同樣,文人也可以通過詩歌,向百姓揭露朝廷的醉生夢死,引導廣大群眾的輿論對統治者進行監督,當然,可能這個監督力度很小,但卻不容忽視。

當然,古代不像如今言論自由。古人因為詩歌而下獄的不在少數,比較著名的像「烏臺詩案」。所以古人一般是寫「諷刺詩」,諷刺詩的精髓,在於含而不露。如果表露得太直白,可能詩還沒傳出去,自己就遭殃。

而且太直白,就與罵人無異,不是詩歌藝術了。一般來說,諷刺詩都是用「借古諷今」的手法,更含蓄一點的,則是名褒實貶。讀起來像是誇人,但仔細品味,才發現是罵人,可即便發現了,也沒有證據。

就如杜甫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送給花敬定,這首詩明明是諷刺花敬定的,他可能還激動著感謝杜甫贈詩呢。

中唐時期,有一位叫做張詩人曾寫過兩首詩諷刺楊玉環姐妹恃寵而驕,其中第二首,許多人卻認為這是誇女人的,並且後來還誕生一個成語,專門形容女子不加粉飾。詩為: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此詩說的便是楊玉環的三姐。楊玉環被唐玄宗封為貴妃之後,備受恩寵。對此,白居易一首《長恨歌》已有體現,「三千寵愛在一身」。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她的兄弟姊妹「皆列土」。

這並非白居易為了寫詩順暢而編造的。楊玉環得寵之後,其堂兄楊國忠被冊封為衛國公,她的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也就是詩中說的這位。

楊玉環天生麗質,她的幾個姐妹也都非常美麗,據一些史書記載,虢國夫人在唐玄宗那裡也非常得寵,二人關係曖昧。

首句張祜便用「承主恩」來形容虢國夫人收到的恩待。這個詞表面上看來沒有什麼問題,是誇她地位尊崇,能夠受到皇帝的優待。但女子能承皇帝的恩,一般都是妃子,虢國夫人並非嬪妃,卻受如此待遇,很明顯是諷刺。

第二句,像是在平淡的敘述一件事:虢國夫人清晨騎著馬進入了宮門。這句看似不帶主觀情感,實則有斥責之意。古代的皇宮,不是隨便能夠進入的,除了平時上朝,一些位高權重的官員,也要經過允許才能進宮。

而虢國夫人並非官員,只是楊貴妃的一個親戚,卻能夠自由出入戒備森嚴宮中,可見侍衛對她的熟悉,唐玄宗對她的恩寵。更過分的是,她還可以騎馬入宮門,這在古代,一般都是立了極大功勞,或者資歷很老,聲望很高的官員才有的特權。

由此,可管窺虢國夫人恃寵而驕的程度。

三、四句是連貫的,表面上看,是寫虢國夫人和楊玉環一樣,天生麗質,不屑於濃妝豔抹,學那些依靠打扮來吸引唐玄宗的嬪妃,只是淡淡畫了下眉黛,素麵朝天去朝見唐玄宗。

但詩中「汙顏色」可見,虢國夫人不是不屑化妝,而是擔心化妝會影響她本身的姿容。同時,如果化妝見唐玄宗,想以美貌邀寵的意味更加明顯,這樣反而會引起唐玄宗的反感。

虢國夫人不施粉黛,可能還會吸引到唐玄宗,這就像現在「宮鬥劇」常用的招數:明明非常在乎皇帝,卻極力掩飾,裝作不在乎,若即若離的樣子,皇帝反而吃這套。

所以她的不化妝,便是一種刻意邀寵的行為。張祜這兩句詩的描寫,看似誇虢國夫人素麵朝天就非常美貌,但實際是諷刺她,簡直就是宮鬥戲的精彩細節,那些嬪妃宮鬥時的心機體現。

諷刺虢國夫人,也就是諷刺楊玄宗沉湎酒色,不理政務,最終導致安史之亂。《古唐詩合解》說,這首詩罵人罵得太厲害,不過因為詩寫得好,倒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此詩最後一句後來誕生了「淡掃蛾眉」這個成語,便是形容女子素雅淡妝的樣子。脫離這首詩的語境,這個成語是可以用來誇人的。

另外,因為這首詩曾出現在杜甫的詩集中,一些人認為這是杜甫的詩作。雖然杜甫寫了很多諷刺詩,但他的諷刺詩多從大處落筆,並且杜甫「必不作此佻語」,所以後世判斷,這首詩的作者應該是張祜無疑。

相關焦點

  • 古人用詩詞優雅罵人,看看這3首詩,第三首罵得也夠狠的!
    許多人覺得古人看上去都更君子禮儀,應該不會不開心就罵人吧,其實並不是,古人也是會罵人的,只是他們罵人也許比較優雅一些,下面我們看下這三首詩詞,看看古人是怎麼用詩詞罵人的。第一首是詩經裡面的小雅巧言,這首詩主要是揭露讒言禍國讓人悲憤的行徑。你看,「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 杜甫有一首罵人詩,短短28字卻沒一個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不過和以上兩位皇帝直白的罵詈之詞比起來,接下來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罵人詩」,就文雅得多,甚至沒點文化水平的,還一位這是一首「誇人詩」,不信您接著看。 這首詩的作者大家絕對熟悉,他就是「詩聖」杜甫,此詩很短,不過28字,前兩句描寫了當時杜甫所見之景,啊,美妙悠揚的樂曲整日飄蕩在錦城上空,蕩漾在錦江波上,最後悠悠升騰入白雲之間。
  • 杜甫用來罵人的一首詩,如今被很多人用來誇人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是「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如今很多人常常拿來形容那些美好的歌曲音樂、用來誇人。但是這個句子真的是在誇讚、是在表揚嗎?所以啊,這裡面隱含的意思就是:這首曲子只有在皇宮裡能聽見,在民間是聽不到的。再來看一下,這首詩的詩名,叫作《贈花卿》。也就是說,這首詩是杜甫想要送給一個叫「花卿」的人。那這個「花卿」是誰呢?據史料所記載,這個「花卿」指的應該是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花敬定。
  • 大器晚成的他46歲進士及第,寫下平生唯一快樂詩,還誕生兩個成語
    古代的讀書都是經過科舉最終成為人生贏家,進入到官場從此生活就有著落,也就實現了人生理想,所以科舉是古代讀書人唯一的出路,有的人可以從十幾歲考到幾十歲,堅持下來的原因,那就是還有著一絲希望。這種堅持有人成功了,有人還是失敗了,但是無論怎麼去評說,至少這些人的堅持是最最值得肯定,也最值得我們學習。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熱門
    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李白成名很早,名滿天下,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杜甫一生不得志,在當時只是名氣不大的普通詩人,元稹、白居易發現了他的價值,才使得他能與李白並駕齊驅。但是,這並未影響二人的友誼,他們相知相識,還共遊齊梁,留下過許多佳話。
  • 史上4句罵人的「狠話」,罵人從不帶髒字,沒有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現代人罵人的詞可以說是層出不窮,什麼樣的字眼都有,罵人的時候很爽快,過後就覺得粗俗無比,有的人還暗自後悔,自己怎麼會說出這樣的字眼。這諷刺也是一種藝術,古人不是不罵人,也不是不說「狠話」,而是他們罵人從不帶髒字。說是「指桑罵槐」,還有些直白,真正的「狠話」,沒有點文化,罵起來的時候還以為是在誇讚。說起諷刺,腦海中最先想到的就是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尤其是在諷刺S小姐時,說她是「局部真理」,因為真理都是赤裸裸的,而S小姐只是局部赤裸。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但是,這並未影響二人的友誼,他們相知相識,還共遊齊梁,留下過許多佳話。杜甫每每回憶李白,滿滿都是小迷弟對偶像的崇拜。他讚美李白的才華:「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他思念與李白交往的生活:「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他也刻畫了李白的形象:「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
  • 《詩經》中的這首諷刺詩,全文無一髒字,卻罵人罵得最狠!
    如李白的《古風》五十九首,白居易的《賣炭翁》、《秦中吟》,杜甫的《兵車行》等,都是刺向黑暗現實的利刃。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鄘風·相鼠》,便是一首很經典的諷刺詩。它出自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是《詩經》中罵人罵得最狠、最直接、最露骨的一首。據記載,漢代的儒家們曾說它:「嫌於虐且俚矣!」,即語言之粗鄙是《詩經》中所僅有。那麼,身為一首諷刺詩,它究竟諷刺了什麼呢?
  • 才子夜裡被風雨吵醒,在牆上寫首僅有7字的小詩,誕生個常用成語
    所以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古詩字數最少便是三言詩,每句應該有3個字。但實際上在文學史上還有著「兩言詩」,就像出自《吳越春秋》的《彈歌》一詩,全詩便只有「斷竹,續竹;飛土,逐宍」四句,每句只有兩個字,但它卻概括出了製造和使用彈弓的過程,又表現出了古人與自然鬥爭的豪邁氣概。 其實古詩的創作自由不僅體現在每句詩的字數上,同時也體現在這首詩總共有幾句。
  • 120個讚美女子的成語,教你誇人誇出水平來
    是啊,賈寶玉有一個愛「紅」的毛病,喜歡這世間一切美麗的女子。曹雪芹搭建了一個大觀園,將鍾靈毓秀的女子都一一展現。怎樣形容她們呢?小編推薦120個誇讚女子的成語,見了你喜歡的女子,可以用來誇一誇。出水芙蓉 沉魚落雁 方桃譬李 國色天香光豔逼人 耀如春華 瓊花玉貌 人面桃花天生麗質 桃羞杏讓 鶯慚燕妨 傾國傾城窈窕淑女 般般入畫 姿容絕代 花顏月貌姑射神人 濃桃豔李 嬌豔欲滴 妍姿豔質朱唇粉面 盡態極妍 豔冠群芳雙瞳剪水 秋波流轉 含情凝睇 星眸微嗔
  • 絕代佳人這個成語的出處,來自這首詩,佳人難道就只是美女嗎?
    說起絕代佳人這個成語,你會想起哪首詩呢?這個成語在哪首詩中出現過?在說絕代佳人這個成語詩之前,小編和大家先來聊聊佳人。說起佳人,我們第一個反應就是美女了。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指的是這個意思。看完以上佳人的意思及相關的詩詞出處,我們回到絕色佳人的成語上來,有沒有想起這首成語詩呢?絕色佳人的成語詩來自詩聖杜甫,這首詩的標題為《佳人》,我們來看看這首詩。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 杜甫這首詩短短28字誇了4個人,卻罵了一群人,最後一句非常解氣
    這是我們從杜甫的作品中窺見的聖,而杜甫在詩中這樣形容自己:「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確實也貼切。但這樣一位心懷天下,心胸寬廣的大聖人,在他41歲的時候發過大火,也因此寫下一首最毒的詩。該詩短短28個字誇了4個人,卻罵了一群人,最後一句非常解氣。
  • 罵人的最高境界是誇人,杜甫的這首「諷刺」詩,被多少人用來誇人
    有的直抒胸臆、破口大罵,這種是諷刺詩的下乘之選;有的諷刺詩就比較高級了,罵一個人的時候,被罵的人聽不出來,仔細琢磨後才知其用意。比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一句詩廣為流傳,通常被我們用來讚美歌聲或演奏的樂曲動聽。其實,它出自杜甫的一首絕佳諷刺詩《贈花卿》。
  • 杜甫想念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每一首都是深情告白,千年來感動多少人。公元747年,也就是在他們分別後的第三年,杜甫又一次想起了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這首詩名為《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 晏殊這首詞讀來肝腸寸斷,還誕生了兩個成語,我們現在還經常引用
    北宋時期的文壇百花齊放,誕生了無數的詩詞名家,例如範仲淹、歐陽修、蘇軾、秦觀、王安石、柳永、周邦彥等等,那都是當時最了不起的詞人,這些人的作品,無論是文學性,還是思想性,那都是達到了極高的水準。其實除了這幾位之外,還有一位詞人晏殊,那也是不應該忽略,他也是大名鼎鼎。
  • 怎樣誇女生好看?杜牧的這首詩,短短4句,堪稱誇人典範!
    怎樣誇女生好看?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模式。不過要論誇女生的浪漫程度,我想誰都比不上文人筆下的詩歌。譬如,漢代音樂家李延年創作的樂府詩《李延年歌》中就有「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之句。
  • 宰相向柳永求詞,柳永句句清狂,把自己誇得天花亂墜,誕生一成語
    從書院走向秦樓楚館的柳永,這才發現那燈紅酒綠才是他真正自由之所求。他寫下詞作供歌姬演唱流傳,而歌姬的多情繾綣又刺激他寫下更多作品,如此循環往復,才奠定了柳永在文壇的超高地位。關於柳永的成語還有另外一個:白衣卿相,後世通常以此來稱呼這位失意的人間過客。
  • 《全唐詩》的反面教材,作者被人編成成語來罵,這一成語人盡皆知
    生吞活剝,一個極其殘忍的成語,生的吞下去、活的剝開來,聽上去就是野蠻人幹的事兒,讓人一下子回溯到了遠古時期那個茹毛飲血的時代。而今,這個成語又經常被用於動物世界,用以表現它們無以復加的狂暴與野性。然而,最開始的「生吞活剝」卻完全不是這般模樣,那時的它稍顯青澀,文氣縐縐,又帶點一絲痞性。這個故事要從唐代說起。都說文人相輕是自古有之,殊不知這文人相慕更是普遍現象,乃至遠更甚之。
  • 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李白在當時就是全民偶像,唐玄宗親自宣召他入京,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汪倫對他敬仰萬分,從皇帝到平民,各個階層都膜拜他的身影,傳頌著他的作品。杜甫則不同,他的詩歌流傳並不廣泛,也不是眾星捧月的偶像,他沒有「鬥酒詩百篇」的天賦,只能以勤能補拙,終成大器。杜甫的地位,那還是在他去世幾十年後,被元稹、白居易不斷推崇之下才樹立起來的。
  • 古人「罵人」都如此優雅,看看這3首詩,最後一首罵得夠狠!
    在生活中,肯定有很多小夥伴在生氣的時候就會罵人,但是語言就比較的粗俗了,今天小編來和大家學習一下怎樣優雅的罵人!孟子曰: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連持不同見解的讀書人都要罵,可見中國自古有讀書人罵人的傳統。真的是長見識了!1.荏染柔木,君子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