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用來罵人的一首詩,如今被很多人用來誇人

2020-12-18 有畫說藝術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是「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如今很多人常常拿來形容那些美好的歌曲音樂、用來誇人。但是這個句子真的是在誇讚、是在表揚嗎?

這句詩呢,出自於杜甫的《贈花卿》: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畫像

首先咱們先看「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一句,那這句的大致意思就是在講:這首曲子,只有在天上才聽得到,在人間,是很少能夠聽見這樣優美的曲子。

這乍一聽呢,的確是在誇讚說自己聽到了世間少有的音樂。

但是我們細細來分析一下,啊,這個句子裡的「天上」是帶有兩層意思的,這第一層就是表面的「天上」的意思,然後另一個意思是,是指「皇宮」。

杜甫像

那「人間」,指的其實就是「民間」。所以啊,這裡面隱含的意思就是:這首曲子只有在皇宮裡能聽見,在民間是聽不到的。

再來看一下,這首詩的詩名,叫作《贈花卿》。也就是說,這首詩是杜甫想要送給一個叫「花卿」的人。

那這個「花卿」是誰呢?據史料所記載,這個「花卿」指的應該是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花敬定。

贈花卿

這個花敬定呢,平定過叛亂,立過功,所以有點居功自傲,驕橫囂張,擅自在民間享用這個只允許在宮廷演奏的音樂。

杜甫的這句「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裡面所說的「曲子」,指的就是天子所用的音樂。

古代講究等級秩序,天子、官員、百姓所用音樂是不一樣的,而且不能亂用。那麼杜甫曾經在長安為仕,自然對天子樂禮相當熟悉,所以他一聽到花敬定享用的樂曲,就大為驚駭——一個小小的武將居然敢享用皇家樂曲?

杜甫舞臺劇照

所以,這首詩實際上是在罵這個花敬定,僭用天子音樂,不守禮儀秩序,同時呢,也在隱晦地指責這個花敬定目無法紀、囂張跋扈。

杜甫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文人,在當時,遵守封建禮儀制度是為人臣子的基本要求,花敬定雖然有功,但也不能逾越君臣的禮儀紅線。

花敬定一方面擅自僭用君樂,一方面在成都作威作福魚肉百姓,在杜甫看來,他這種破壞「君臣父子」綱常的胡鬧不僅應該受到同僚的指責、在民間囂張跋扈胡作非為更應該被朝廷加緊約束。

古代宮廷禮樂

所以杜甫還寫過另外一首詩,同樣也是罵這個花敬定的,叫《戲作花卿歌》,裡面寫到:

「李侯重有此節度,人道我卿絕世無。既稱絕世無,天子何不喚取守京都。」

這裡可以很明顯看到杜甫對花敬定的不滿,他說:像花敬定這樣的人,皇帝應該把他調回京城,嚴加管教,不要讓他留在成都,到處惹是生非!

天子禮樂

現在我們再回到杜甫「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少人誤以為這首詩就是在誇讚音樂的美好,被很多人當成了誇人的話。

那,我們現在就明白了,實際上杜甫並沒有任何誇獎和表揚的意思,而是在批評和諷刺花敬定的,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也都把杜甫這句罵人的詩當成了誇獎的句子呢?

相關焦點

  • 罵人的最高境界是誇人,杜甫的這首「諷刺」詩,被多少人用來誇人
    像王楊盧駱、七絕聖手王昌齡、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鬼李賀、詩佛王維等文學史上著名的文人,也大多集中在唐代。上面所列舉的這些文人,也都寫過很多諷刺朝政、抨擊時局的詩詞,且都成為了經典,讓他們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了史冊之上。說到諷刺的是,其實是分很多種的。
  • 杜甫一首「罵人詩」,短短4句話,不帶一個髒字,後兩句你經常用
    古代的詩人也是人,他們也會不開心。他們也是會罵人的,只不過他們就算是罵人,也是比我有文化的那種罵人。就像我們現在說的,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唐朝的大詩人杜甫,我們的詩聖寫過的一首詩。杜甫的一首諷刺力作,罵人於無形之中,以至於讓很多人都以為是誇人的,就是這首《贈花卿》。《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 杜甫有一首罵人詩,短短28字卻沒一個髒字,沒點文化還以為在誇你
    不過和以上兩位皇帝直白的罵詈之詞比起來,接下來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罵人詩」,就文雅得多,甚至沒點文化水平的,還一位這是一首「誇人詩」,不信您接著看。 這首詩的作者大家絕對熟悉,他就是「詩聖」杜甫,此詩很短,不過28字,前兩句描寫了當時杜甫所見之景,啊,美妙悠揚的樂曲整日飄蕩在錦城上空,蕩漾在錦江波上,最後悠悠升騰入白雲之間。
  • 這首罵人詩,許多人認為是誇女人天生麗質,還誕生了一成語
    就如很多文人,沒有資格向當權者獻言獻策,但是他們可以寫詩反映民生疾苦。如果詩寫得好,流傳廣,可能就會被當權者看到聽到。同樣,文人也可以通過詩歌,向百姓揭露朝廷的醉生夢死,引導廣大群眾的輿論對統治者進行監督,當然,可能這個監督力度很小,但卻不容忽視。當然,古代不像如今言論自由。
  • 杜甫一首罵人的詩,表面上是讚美,其實句句是諷刺
    杜甫一首罵人的詩,表面上是讚美,其實句句是諷刺 2020-11-30 10:09
  • 杜甫的一首「諷刺」詩,婉轉空靈,卻一直被誤解成讚美詩,太無奈
    罵人不帶髒字,在詩詞中比比皆是。比如曹植罵曹丕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紅樓夢》裡,曹雪芹罵孫紹祖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清代詩人文映江的「眼晴長在屁股上,只認衣冠不認人」……這些都是「罵人」的名作,沒有一個髒字,卻含義透徹。
  • 杜甫最狠的一句話,全句不帶一個髒字,卻讓人啞口無言無從應對
    古代很多文人,實際上都是很會罵人的,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大家都覺得他是文質彬彬的,根本就不會罵人。但是像杜甫這樣的人,其實是很會罵人的,但是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他罵過一句話就是全句不帶一個髒字,但是讓李白聽了以後都沒辦法說。
  • 杜甫這首詩短短28字誇了4個人,卻罵了一群人,最後一句非常解氣
    臺灣著名作家蔣勳曾經說過,他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喜歡過杜甫,可是到了五十歲,卻非常愛杜甫。李白是詩仙,仙人當然看不見人間疾苦,所以可以看到李白的詩大多是很浪漫灑脫、豪邁奔放的。而杜甫是詩聖,這個聖是心懷天下的寬廣。
  • 杜甫罵人最狠的一句話,文化人的雅罵就是與眾不同,沒人能夠反駁
    才力應難誇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戲為六絕句》都說這罵人是件有傷風雅的事情,但是,如若把這罵人罵得儒雅些,不帶半點「髒」字,倒也是個本事。
  • 這梗可用來罵人難看傻笨or誇人呆萌可愛
    這梗可用來罵人難看傻笨or誇人呆萌可愛時間:2020-05-04 15:46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土豆精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可用來罵人難看傻笨or誇人呆萌可愛 看似精明傲嬌(精),實則很土 很憨/呆萌、矮胖醜、皮膚黃或黑 長得像土豆(土豆),讓人覺得很逗(豆)的人。
  •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
    詩仙李白寫了一首懟人詩,詩聖杜甫也寫了一首,兩首讓人無言以對盛唐時期,以詩歌最為著稱,而在這一時期,詩歌卻以李白為首,故曰其為詩仙。當然詩仙之名也是名副其實,千古絕句朗朗上口,只不過詩仙也有情緒,有情緒就會喝酒,喝酒之後詩意就會大發,比如那一首「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將進酒》氣勢磅礴,不過也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心煩之事,遇到一些看不慣的人,醉意上了梢頭,一時不爽,寫了一手懟人的詩,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懣之情。「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 杜甫罵人最含蓄的一首詩,全詩13句全是讚美,沒點文化還看不懂
    文化人罵人,通常不是噼裡啪啦的髒話連篇,而是偷偷地蹭來蹭去。這是值得古人學習的。比如"詩聖"杜甫,他總是擔心唐朝的命運和天下人的命運,總是關心現實,而且走來走去見多識廣,罵人的水平非同一般。杜甫直接罵人、含蓄罵人、罵人的方法頗有意思。這些都可以在杜甫的詩中找到。今天我們就好好談談古代知識分子是如何罵人的。
  • 這首詩開頭第一句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世用來形容私密事
    對古詩詞,很多學家往往評論某一首詩「有句無篇」或「有篇無句」。有句無篇意為一首詩有警策之句,卻在結構上不夠渾融;而有篇無句則是結構渾融,感情貫通,但缺少了點睛之筆,沒有傳世佳句。上等好的詩詞往往是有篇有句,甚至很多詩詞往往開篇就是驚豔之句。
  • 杜甫有兩句名詩,罵人不帶髒字,常被誤用作誇人,你中招了嗎?
    杜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語言通俗,人人會背,卻鮮有人懂它的真實含義。這首詩就是被收錄到小學語文課本裡的《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詩中,「錦城」即錦官城,代指成都;「絲管」是弦樂器和管樂器的合稱,這裡泛指音樂。
  • 杜甫最不願提及的一首詩,全篇吹捧一名將,2年後,名將卻投降了
    唐朝是中華歷史上最為鼎盛的王朝,無論是文化還是外交,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從而也誕生了杜甫這位詩人,寫下了無數憂國憂民,膾炙人口的詩句,然而即便是這一位大詩聖,也有十分尷尬的時候,《投贈哥舒開府翰二十韻》這一首,可以說是讓杜甫最最不願提及的一首詩了,在詩文中,他賣力吹捧一位大將,然而只過了兩年,此人就已經叛國投敵了。
  • 成語改頭換面什麼意思螞蟻莊園 可以用來誇人面貌一新嗎
    成語「改頭換面」可以用來誇人面貌一新嗎?這是螞蟻莊園10月26號今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很多用戶還不知道答案,本文小編會為大家詳細介紹10月26日今天螞蟻莊園課堂小雞飼料答案。 今天的問題是: 成語「改頭換面」可以用來誇人面貌一新嗎? 不可以,是貶義詞 當然可以 答案:不可以,是貶義詞 答案解析:改頭換面,是指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動,其內容卻依然如故,含貶義,不是誇人哦。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改頭換面孔,不離舊時人。」 小夥伴們快去領飼料吧!
  • 一天一首古詩詞:杜甫《泊嶽陽樓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一首經典的唐詩,人人都會背,有一句詩用來形容大器晚成的人!
    那麼中唐詩人賈島的這首《劍客》,也是這麼一首有趣的詩,特別是第一句,它同樣令人讚嘆,現在也是時常用來形容用功的人,這樣的作品應當說也是最值得一讀,只要能夠理解透詩句中的意思,再運用到現實生活中,無論是對於自己的表達能力也會大有好處。《劍客》唐代: 賈島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 一首什麼樣的詩,竟讓詩聖杜甫讀之流淚?
    讀「漫捲詩書喜欲狂」則喜不自禁,讀「從此無心愛良夜」則惆悵失落,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則既悲且怒…… 唐詩中很多反映現實、表達悲情的詩讀來不僅僅情緒為之感染,甚至還催人淚下。比如戰爭詩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寫生活困頓的「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還有悼亡的「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等等都是催人淚下的名句。
  • 杜甫被困長安,寫下最深情的一首詩,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
    眾所周知,杜甫憂國憂民,被譽為一代「詩聖」,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杜甫也是一代情聖。  他和妻子楊氏做到了真真正正的「一生一代一雙人」。  古代大多文人都十分風流,例如白居易,雖然他這一生都在懷念初戀情人湘靈,但這並不妨礙他尋花問柳,尤其是晚年,家中豢養了大量的歌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