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獲「魚籠子」 瀏陽北盛守護藍天碧水

2020-12-13 金臺資訊

人民網長沙12月11日電 拆除「地籠」,沒收「三無」船隻,對企業、養殖戶汙染情況開展日常巡查。近期,瀏陽市北盛鎮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辦、河長辦、綜合執法大隊等多部門聯合對域內汙染防治重點監察對象開展了聯合執法,並對撈刀河流域的「三無船」和「地籠」進行了集中整治。

撈刀河發源於瀏陽市石柱峰北麓社港鎮周洛村,作為貫穿北盛鎮的河流,是北盛人的『母親河』,更關係到瀏陽經開區及流經鄉鎮40萬人的「水缸子」。

「地籠」不僅對水生動物影響巨大,而且還會導致上遊漂浮下來的水草、垃圾等雜物堆積,給河道行航帶來安全隱患。聯合執法小組負責人表示。歷經5小時的整治,此次行動共收繳魚籠子上百個,魚舟2條。

此次執法行動只是北盛鎮開展的藍天保衛戰聯合行動的一個現場,當天,聯合執法組兵分4隊,分別趕赴撈刀河、域內餐飲店、養殖廠、重點行業企業等地,就漁政、油煙淨化排放、汙染防治等方面進行了監督執法。

在星光有色金屬粉末製造廠生產車間內,聯合執法人員對汙染防治設施進行了細緻檢查,並要求該企業定期維護汙染防治設備,確保正常運轉。

「我們會定期上門進行檢查,如果有投訴,會邀請第三方機構來檢測,一旦排放超標,會從嚴查處。」執法人員表示。

環境美不美,關鍵要看水。

近三年來,北盛鎮積極落實「河長制」,按照就近就便原則,將全鎮河段和小微水體劃分為112個網格,並明確責任人,確保池池有人管,渠渠有人看;推行「河長 專業公司 義務巡邏隊」三方共治機制,由河長負責日常巡查,專業公司負責河道日常保潔,志願者協助開展巡查和清潔,已累計開展巡河890餘次,清理河道垃圾160餘噸,轄區內河道、山塘渠壩等小微水體得到了有效管護,水質顯著提升。

首先,北盛鎮強力推進雨汙分流建設項目。按照長沙市截汙管網建設調度要求,我鎮興盛路修建1000米雨水管網,目前已全面完成,計劃3年內全面完成集鎮的雨汙合流管網整改。

其次,北盛鎮嚴抓企業排汙監管,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辦每月對沿河工業企業排汙進行監管,並建立監管臺帳,定期開展重點行業企業集中執法。今年以來,共開展80次日常巡查,有效遏制企業非法排汙行為。

在水環境治理方面,北盛鎮多措並舉,重拳治水,碧水保衛戰見成效:今年以來,撈刀河烏龍陂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北工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先後召開20次專題會議,總河長、分管河長制領導現場指揮調度,緊緊圍繞「截汙」「提標」下功夫,針對河流域截汙治理共投資400餘萬元,撈刀河水質得到有效改善。(周奕廷)

相關焦點

  • 守護碧水藍天 擦亮生態底色
    守護碧水藍天,是金霞擦亮生態環境治理的底色。紅網時刻長沙12月9日訊(記者 餘惠芳 通訊員 申雲峰)從湘江風光帶一路向北,天藍水碧、青山蔥鬱,風光如畫。一直以來,守護碧水藍天,是金霞擦亮生態環境治理的底色。
  • 為守護碧水藍天貢獻一份力量
    為守護碧水藍天貢獻一份力量 2020-12-04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同飲撈刀水,共享北盛藍,北盛開設24小時環保投訴熱線共護藍天碧水!
    (環保執法)為打贏特護期藍天保衛戰,10月31日上午,北盛鎮黨委、政府召開大氣汙染防治特護期工作推進會,會議指出,我鎮將加強大氣汙染環境監管執法,持續抓好嚴控揚塵汙染、渣土汙染,特別是針對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的行為,將持續高壓政策
  • 社港鎮立足源頭治理守護一泓碧水
    撈刀河這一泓碧水的背後,離不開社港鎮所作出的努力。「原來有村民住在河邊,養殖、生活汙水直接排放進了河裡,影響環境。」社港鎮周洛村黨總支書記徐嬋娟介紹,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周洛村積極開展退養工作,取得了成效,「全村30戶村民都退出了養殖,沒了養殖汙水,我們村裡的水越來越清澈。」
  • 【「格格」網事㉖】瀏陽北盛:環境美百姓樂 撈刀河畔鄉村振興...
    美麗的瀏陽北盛鎮。北盛鎮供圖瀏陽市北盛鎮自明代以來就是江南著名「糧倉」。落眼便是「綠淨春深好染衣」的森林、一望如碧的長空、悠然流動的白雲、白鷺飛舞的漠漠水田,黃鸝鳴囀的陰陰夏木,一派天人圓融的和諧。隨著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的北擴東進,北盛鎮作為「園區主戰場、金陽新中心」的地位日益凸顯。聚焦「服務經開區,建設金陽城,打造新中心」,近年來,北盛鎮立足自身實際,面向園區發展,跑出了北盛加速度。堅持黨建引領,按照「就地、就近、就便、就熟」原則,把全鎮劃分為1468個微網格,覆蓋12個村11391戶61280人,推動基層黨建與社會治理同頻共振。
  • 湖北襄陽雪後初霽,碧水藍天,萬裡無雲
    話說昨日(15號),襄陽還是大雪紛飛,沒想到,今天的湖北襄陽,就迎來了一個大晴天,可謂雪後初霽,遠遠望去,碧水藍天,萬裡無雲,分外好看!
  • 只有瀏陽才有的小碗蒸菜——蒸火焙魚
    1 瀏陽地處湖南省東部羅霄山脈北段,東鄰江西省宜春市銅鼓縣、萬載縣,南接萍鄉市和醴陵市、株洲市,西倚長沙市,北靠平江縣。古縣誌記載,瀏陽一直盛產三樣:煙火、菊花石、相思鳥。如今,煙火、菊花石都享譽國際,與之一起聞名的,還有生意興隆的瀏陽蒸菜。作為瀏陽人,總會被問到同一個問題:什麼菜是瀏陽蒸菜裡面最好吃的菜品?瀏陽兒女都會不約而同地回答:蒸火焙魚。2 中國地大物博,江河流域寬廣,有河湖的地方就會有魚,有魚的地方就會有把魚焙乾來吃的習俗,但味道卻完全不一樣。
  • 「碧水共藍天一色」成深圳靚麗名片
    深晚記者在市生態環境局採訪時獲悉,2020 年上半年,深圳五大河流水質全面達標,全市河流水質明顯改善;深圳上半年 PM2.5 平均濃度為 18.5 微克 / 立方米,為有監測數據以來最低水平;深圳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在全國 168 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四,"碧水共藍天一色"的新畫卷正在鵬城大地徐徐展開。▲"半城綠色半城藍"描繪深圳生態畫卷。
  • 藍天碧水繪新卷 生態環境日益佳 ——安慶市「十三五」全力打好...
    全媒體記者 江勝 攝提「氣質」 多措並舉守護「安慶藍」 曾幾何時,每當碧空如洗的時候,「水晶天」「安慶藍」就會在朋友圈中刷屏。近年來,隨著我市藍天白雲的日子明顯變多,人們對此早已司空見慣,「霧霾」也成了過氣熱詞。
  • 碧水藍天,幸福加「靚」!這樣的昌平,愛了!
    碧水藍天,幸福加「靚」!這樣的昌平,愛了! 陽光從樹中穿過暖暖的打在身上深呼吸清新的空氣入肺入冬後的昌平城藍天依然是
  • 撈刀河畔聞得見的清新 瀏陽永安舉行2020清潔地球淨河行動
    人民網長沙9月30日電 金秋9月,撈刀河水緩緩流淌,廠房與農田錯落,一幅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美景圖在瀏陽永安鎮徐徐鋪開。 9月29日,瀏陽市永安鎮舉行了2020清潔地球淨河行動,本次活動主題為「共護碧水撈刀河 同築魅力永安家」, 活動由長沙市生態環境局瀏陽分局、瀏陽市河長辦、瀏陽市永安鎮人民政府主辦。
  • 延安:高效快捷處理油泥汙染 全力守護聖地藍天淨土
    延安:高效快捷處理油泥汙染 全力守護聖地藍天淨土 2020-10-21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慧監管守護碧水藍天!煙臺市企業排汙智能管控平臺正式啟動
    下一步,煙臺市生態環境局將以企業排汙智能管控平臺為依託,擴大「智慧環保」應用,提高環境監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守護煙臺的碧水藍天。
  • 瀏陽道吾山天湖現桃花水母
    「哦豁姐」表示,希望大家一起保護桃花水母和其生存的水體環境,讓精靈們自由生長,「畢竟,瀏陽環境好,才能讓這種美好持續。」大家小心翼翼地翻開石頭,一條黑褐色的「魚」慢悠悠遊出來了。定睛一看,還有4條腿。「娃娃魚!」小孩們反倒一眼認出,頓時一掃失望情緒,都興奮不已。這條娃娃魚體長一尺左右,身體軟軟的、癟癟的。「爸爸,娃娃魚是保護動物,不能抓的!」孩子義正言辭,張先生也覺得這是一次教育孩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好機會。
  • 《湖南日報》:以法治力量推進環境保護 把碧水藍天寫進美麗桃江
    遠方,青山如黛;近處,一彎碧水緩緩流淌。一橋橫跨薄霧瀰漫的江上,勾勒出「美人窩」的詩意輪廓……這裡是桃江縣桃花江鎮資水江畔,12月11日清晨,桃江法院院長曹雪平再次來到這裡,相較於幾個月前,近期已無漁船打撈痕跡。
  • 天津藍天碧水等五大環保工程實施
    今年天津制定了五大環保工程,即以改善城市空氣品質為重點的「藍天工程」,以控制保護飲用水源為重點的「碧水工程」,以控制擾民源和創建噪聲達標區為重點的
  • 幸福就在藍天碧水間(央視《新聞聯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2020年,各地注重生態環境治理,努力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現在三峽壩區藍天白雲成為常態,吸引客人來這裡休閒小住成了新的增長點。今年,宜昌市沿江134家化工企業,關停、改造、轉產任務全部完成。企業的員工也轉了型,以前在化工廠工作的杜鵑,現在做起了花卉生意。擦亮藍天、保衛碧水,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茅洲河是深圳最大的一條河流,由於大量工業和城市汙水超負荷排放,茅洲河成了「墨水河」。
  • 美麗中國 • 雲南篇丨碧水藍天 美麗彩雲南
    美麗中國 • 雲南篇丨碧水藍天 美麗彩雲南 2020-12-19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嘴山:讓青山常在碧水長流藍天永駐
    五年來,石嘴山市緊緊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快星海湖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鞏固提升賀蘭山生態恢復治理成果,狠抓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保衛戰,讓青山常在、碧水長流、藍天永駐。
  • 藍天碧水美如畫 綠色湘潭「養成記」
    藍天白雲下,蓮城一江兩岸風景如畫。藍天保衛戰——讓每次呼吸都新鮮還記得,2013年元旦剛過,一場霧霾席捲湘潭,成為市民「無法呼吸之痛」。這一年,霧霾像個不速之客,不時造訪,人們談霾色變。全年365天,45天重度汙染,4天嚴重汙染,35天中度汙染,空氣品質優良率僅為51.2%。心肺之患,病在天上,根在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