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時節,憑江北望,宜城的天藍、水清、地綠,大美風光像一幅清麗畫卷映入眼帘。
今年1至9月份,我市優良天數達到250天,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為91.6%,PM10均值42.8微克/立方米,PM2.5均值31.0微克/立方米;
全市12個地表水國控考核斷面中,達Ⅲ類及以上水質斷面11個,Ⅳ類水質斷面1個,無劣Ⅴ類水質,全市地表水優良率為91.7%;
完成全市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完成238家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信息採集,持續開展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
「氣質」明顯提升,水質整體穩中向好,淨土工作常抓不懈,老百姓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十三五」期間,我市以共抓長江大保護為統領,實施生態環境「六大工程」,開展汙染防治「十大攻堅」,高標準高質量完成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
夕陽下的秦潭湖溼地公園。全媒體記者 江勝 攝
提「氣質」 多措並舉守護「安慶藍」
曾幾何時,每當碧空如洗的時候,「水晶天」「安慶藍」就會在朋友圈中刷屏。近年來,隨著我市藍天白雲的日子明顯變多,人們對此早已司空見慣,「霧霾」也成了過氣熱詞。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6.5%以上,PM2.5年均濃度控制在41微克/立方米——這是我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中對大氣環境的約束性指標。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從2018年開始,我市制定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持續開展控煤、控氣、控車、控塵、控燒,強化落實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工業大氣汙染治理、柴油貨車超標排放專項治理、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道路和施工場地揚塵防控、餐飲油煙整治以及秸稈禁燒等措施。
精準治汙,加快淘汰落後產能,推進安慶石化、華泰林漿紙等重點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實施懷寧海螺、懷寧上峰、阿爾博水泥等重點水泥企業提標改造;科學施治,利用「智慧環保」系統對202家重點汙染源實行實時監控、超標預警、應急反控等措施;聯防聯治,實行按月調度考核,開展跨部門聯合「零點執法行動」。
在全市上下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下,2019年我市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為 75.3%,今年截至9月份,這一數字達到91.6%,名列全省第4,空氣品質顯著改善,群眾的滿意度有了很大提升。今年我市突出揮發性有機物和機動車尾氣治理,有望實現PM2.5和優良天數比例雙達標。
抓整治 「活水工程」確保碧水長流
城市美不美,關鍵要看水。我市襟江帶湖,水系縱橫交錯,做好水文章,做優水生態,是提升千年宜城獨特品質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以來,我市人居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老百姓感受最深切的,莫過於昔日令人掩鼻而走的花亭河、大寨河等臭水河,今朝搖身變成了人們休閒散步的景觀帶。河水清清、綠樹蔥蘢,美麗水景真正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中。
這些改變離不開我市持續推進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
早在2016年,我市啟動了城市水系綜合治理研究,編制了市域901平方公裡,重點是中心城區195平方公裡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掀開了我市城區治水新篇章。
為突出水系連通,我市先後實施康熙河、順安河、潛江河以及「一湖九河」等骨幹河湖的治理,通過打通斷頭河溝、拓寬束水河道、優化水系布局,使城區水系向東與破罡湖、向南與長江、向西與石門湖、向北與石塘湖互連互通,初步構建「一城活水」的生態水網。
「淨水」是做好水文章的重點難點。通過實施汙水收集處理廠網一體化PPP項目,基本實現城區汙水全收集全處理;綜合採取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補水等措施,於2019年底完成城區10條黑臭水體整治;對處於城市水系末梢的石塘湖備用水源地全面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溼地治理與保護,建成總面積465公頃的康熙河、秦潭湖、神靈潭等生態溼地公園……
如今,石塘湖備用水源水質全部達標,湖中水生植物穩步恢復,石塘湖生態溼地已成為長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亮點工程。「一湖九河」水系連通工程生態效益顯著,城區10條黑臭水體整治後水質基本穩定,保水活水工作機制運行穩定,水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碧水長流成為現實。
強推動 切實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不僅改善了人居環境,也改善了老百姓生活。近年來,我市以解決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深入推進「三大一強」行動,加大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力度,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市政協主要負責同志任指揮長的汙染防治攻堅指揮部,高位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建立全市汙染防治重點任務清單,分別明確整改任務、時限、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按「一問題一方案」掛單整改、對單銷號,並成立督導、督核、督察三組駐點推動工作落實。
目前,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全部整改完成,「回頭看」反饋問題14個,已整改完成12個,其餘年底前完成整改;環保督察交辦1184件信訪投訴件,全部按期辦結。省級專題片披露的9個問題已整改完成6個,年底前全部整改銷號。
長江經濟帶警示片披露的8個問題中,白水湖侵佔湖面和溼地、石安菜湖侵佔溼地、新河水汙染直排、宿松和太湖三家畜禽養殖場等6個問題已整改銷號;江豚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基本完成,正在申請驗收銷號;小汪家衝垃圾填埋場問題整治接近完工,皖能中科二期建設和一期重建項目投用。
全面排查整治沿江「散亂汙」企業1664家,關閉或搬遷規模化畜禽養殖場546家,沿江1公裡重化工企業年底前全部退出;長江幹流漁船拆解任務提前一年半完成;長江岸線新增人工造林7980畝;長江安慶段江豚數量從130~150頭增加至180~200頭;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確保實現「六無四清」目標……
「十三五」以來,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我市正在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道路上向前邁進!
來源:全媒體記者 項珍 通訊員 趙君
原標題:《藍天碧水繪新卷 生態環境日益佳 ——安慶市「十三五」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綜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