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立體聲丨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安徽「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

2020-12-26 生態環境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十三五」時期,是安徽生態環境質量

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

發展最好的五年

12月21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九場),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賀澤群,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羅宏,黨組成員、副廳長項磊到會,介紹安徽「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武瀟主持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現場

新聞發布會主要內容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的重要階段。五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將汙染防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環境汙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都取得重要進展。這五年,是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態文明體系更加完善。

一是生態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從大氣環境質量來看,截至11月底,全省PM10平均濃度58.5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18.8%,年均值第一次穩定達到空氣品質二級標準;14個未達標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同期下降28.8%,好於「十三五」考核目標;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從水環境質量來看,截至11月底,全省106個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4%,好於考核目標9.5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其中,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90%,創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平。近期,省統計局專項民意調查顯示,全省生態環境滿意率首超九成,也為歷年來最高。

二是生態環保齊抓共管格局構建成型

成立由省委書記、省長擔任雙主任的省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和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的多個生態環保工作領導小組等重要議事協調機構,生態環境保護領導機制堅強有力。省委常委會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多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時間研究貫徹落實措施。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赴各地暗訪督導和專題調研生態環境工作。在全國首創建立省級領導包保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工作制度,形成四大班子共同推進突出環境問題整改的良好局面。印發實施《安徽省省直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安徽省黨政領導幹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推動出臺《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等重要制度,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十三五」期間,我省已形成了從環境保護「小環保」到生態環境「大環保」轉變;從主要抓汙染物總量減排,向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注重生態修復轉變;從以監督企業為主,向「督政」與「督企」並重轉變。各地各部門認真履責,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已經形成。

三是長江大保護成效突出

省委、省政府嚴格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等重要指示,把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作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一號工程,落實「1515」三道防線和「禁新建、減存量、關汙源、進園區、建新綠、納統管、強機制」7項舉措;全面實施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專項攻堅行動,梳理排查出「23+80+N」共1747個突出問題,建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指揮長的領導推進機制和「點對點」「長對長」問題整改責任制。截至11月底,已完成整改1597個,佔比91.4%。突出沿江幹支流生態修復,進一步優化岸線資源配置,努力將馬鞍山等地打造成長三角的「白菜心」。在池州市率先開展全域入河排汙口排查監測溯源整治同步實施試點,在合肥市建立入河排汙口「排長制」,提升長江入河排汙口治理能力。大力推進港口碼頭等汙染治理,嚴格保護沿江飲用水水源地,落實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時,對馬鞍山市薛家窪生態園建設給予充分肯定。

四是三大保衛戰強力推進

藍天保衛戰方面,強化控煤、控氣、控塵、控車、控燒「五控」措施。全省在用141臺火電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正式實施《安徽省水泥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92條在產生產線全部達到排放要求。建成開發區集中供熱項目29個,完成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替代76臺、提標改造121臺;淘汰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10034臺。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建立覆蓋全省1800家企業VOCs重點排放企業管理清單。開展柴油貨車攻堅行動,全省範圍內的黃標車全部淘汰,提前實施機動車「國六」標準,編碼登記非道路移動機械6萬餘臺。整治建築施工揚塵項目1481處、整治混凝土攪拌站346個。連續多年超額完成長三角區域秋冬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任務。秸稈露天焚燒和煙花爆竹燃放得到全面控制。

碧水保衛戰方面,全面落實「水十條」,重點推進城鎮汙染、農業農村汙染、水源地汙染、工業汙染、船舶港口汙染治理。深入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全省231條城市黑臭水體,已完成整治218條,完成率94.4%。全面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設區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提升至94.9%,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率90.4%,劃定「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1286個。以全省水質國考斷面為基礎,建立地表水生態補償斷面121個,基本實現全省主要水體全覆蓋。進一步規範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管理,63個縣(市、區)依法調整了畜禽養殖禁養區,取消478個無法律法規依據劃定的禁養區。推進鄉鎮政府駐地及省級美麗鄉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全覆蓋,完成4300個建制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啟動全省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

淨土保衛戰方面,優先保護耕地土壤環境,突出工業汙染場地治理與修復,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完成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即將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基本摸清土壤環境家底。公布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名單702家,督促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責任。建立疑似汙染地塊251個、汙染地塊44個,公布汙染地塊風險管控或治理修復名錄,加強部門聯動監管,強化建設用地準入管理。組織實施12個土壤汙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項目。加強重金屬汙染物排放控制,對納入全省重金屬全口徑清單的422家企業實行動態管理。持續開展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共排查461家相關企業,列入整治清單的95家企業完成整治任務。建立固體廢物汙染防控長效機制,基本完成「清廢行動2018」中1788個問題以及「清廢行動2019」中245個問題的整改。完成全省「十三五」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減排目標任務。開展尾礦庫摸底排查,完成全省192座尾礦庫環境基礎信息核實調查。

五是生態保護修復力度空前

聚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突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著力打造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全面推進全國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建設,健全「五綠並進」體制機制,林長制改革寫入新修訂的《森林法》和黨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將林長制從安徽推向全國。堅持問題導向,因河施策,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紅線約束,開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建立監管平臺,啟動勘界定標試點。深刻汲取秦嶺違建別墅等教訓,深入開展「綠盾」專項行動,大力推進揚子鱷、江豚等保護區問題整改,查處違法違規問題1433個。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創建,形成一批具有示範推廣價值的實踐模式,宣城等1市10縣(市、區)成功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嶽西等4縣(市、區)被命名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馬鞍山等1市23縣(市、區)被命名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淮北市礦山生態修復成果顯著,被授予「第十屆中華環境優秀獎」。

六是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日臻完善

法治保障持續加強。推動修訂《安徽省環境保護條例》《巢湖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安徽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安徽省機動車排氣汙染防治辦法》等地方法規規章。出臺《巢湖流域城鎮汙水處理廠和工業行業主要水汙染物排放限值》等3項地方標準和安徽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推動發布省級「三線一單」。完成所有行業排汙許可證發放工作任務,累計發放排汙許可證超過1.1萬張。督察制度嚴格執行。出臺《安徽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實施辦法》等。開展兩輪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督察全覆蓋,共下沉核查點位6503個,交辦信訪舉報11235件,被督察市立行立改,辦結督察信訪件10302件,佔比91.7%。2020年,進一步聚焦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對合肥等6市開展專項督察,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智慧監管體系加快構建。建成「數字江淮—生態環境」平臺,整合歸集40個生態環境業務系統。在全國率先推動重點汙染源自動監控設備安裝、聯網、運維監管「三個全覆蓋」,已有2212家重點排汙單位與省級監控平臺聯網。啟用安徽省「綠盾」遙感點位違法違規問題整改調度系統。順利完成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生態補償推廣實施。鞏固形成「新安江模式」,新安江水質連年達到補償條件,累計獲得補償資金57億元,新安江流域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實踐地。謀劃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探索市場化、多元化補償新路徑,促進上下遊共同發展。複製推廣「新安江模式」,拓展實施大別山區水環境、全省地表水斷面、滁河流域、沱湖流域和環境空氣品質生態補償機制。協同構建長三角共保聯治機制。與蘇浙滬聯動實施長三角大氣和水汙染防治協作,一體化落實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任務,聯合保障重要活動期間空氣品質,成功承辦2019年度協作會議,持續加強跨區域汙染聯防聯治、預警應急和聯合執法,積極參與長三角生態環境共保規劃制定,大力夯實長三角綠色發展基礎。「環境有價,損害擔責」成為社會共識。推動出臺《安徽省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實現全省16個市案例實踐全覆蓋,累計辦理87起賠償案件,賠償金額達1.295億元,池州月亮湖水汙染環境損害案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十大典型案例」。機構改革穩步實施。完成省市縣生態環境部門改革和「1+4」生態環境監察機構設置,建立生態環境監察專員制度。16個市均設立了基層生態環境保護機構。在全國無核省中第一家建立跨區域輻射監測機構。掛牌成立我省首家生態環境損害司法鑑定專業機構,填補省內空白。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美好生態環境的追求,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深入落實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精神,打好長江生態保護攻堅戰、綠色低碳發展持久戰、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主動戰,發揮綠色生態潛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區,推動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

來源:安徽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這五年安徽生態環境有哪些成就我們把它濃縮成五分鐘~~
    這五年安徽生態環境有哪些成就我們把它濃縮成五分鐘~~ 2020-12-21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長江流域地表水水質達到有監測以來最好水平
    12月21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介紹安徽「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 許夢宇 攝中新網合肥12月21日電 (記者 張強)記者21日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1月至11月,安徽長江流域地表水水質達到有監測以來最好水平,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84%,優於國家考核目標6.7%,比「十三五」初提高了17%。「十三五」以來,長江幹流(安徽段)水質基本穩定,達到Ⅱ類。
  • 環保立體聲丨《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明年起施行 守護好吉林的...
    12月17日上午,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顧恩大介紹,《吉林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收官 「十三五」、起航「十四五」的時間點上出臺對於基本建成美麗中國「吉林樣板」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新修訂的《條例》有哪些重點內容呢?
  • 安徽省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
    記者昨日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獲悉,「十三五」時期,我省始終將汙染防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努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環境汙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截至11月底,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5.9%,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好水平。
  • 方降龍會長出席中華環保聯合會安徽省辦事處成立大會並致賀詞
    安徽環境新聞網訊    2020年12月5日,中華環保聯合會安徽省辦事處成立大會暨生態環境保護、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核心座談會在合肥召開。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季昆森、安徽省政協原副主席王鶴齡出席會議並作主旨發言。
  • 「十三五」我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
    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0月2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中有8項已提前完成,還有1項指標是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預計今年底也將完成。
  • 環保立體聲丨內蒙古自治區召開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新聞發布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於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決策部署,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審定的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方案要求,自治區組成12個督察組,於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分4批完成了對12個盟市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正在制定...
    中國環境報訊 記者劉曉星 12月22日北京報導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莊國泰說,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抓緊研究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頂層設計。他是在國務院新聞辦22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作出這一表示的。莊國泰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超額圓滿完成。
  • 甘肅: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大文章
    (黃帆 攝)人民網蘭州6月3日電(黃帆)6月2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美麗中國 生態甘肅——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新聞發布會。甘肅省生態環保督察專員蔡桂星介紹了2019年度甘肅省生態環境狀況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調查情況。
  • 【圖文實錄】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0年第二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例行...
    9月4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0年第二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全市2020年第二次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為了讓社會各界及時了解我市生態環境質量狀況以及中央和省級環保督察組反饋的環境問題整改落實和環境信訪問題辦理情況,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不斷增強全市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環保立體聲丨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汙染防治攻堅戰專題新聞發布會
    今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汙染防治攻堅之年,在汙染防治攻堅戰即將收官之際,廣大社會公眾高度關注全省生態環境工作,為增進社會公眾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了解,特別是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經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同意,省生態環境廳今天組織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年度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 我國「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水平不斷提高 有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2日訊 10月21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國新辦舉行的「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期間,是我國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地增強。
  • 環保立體聲丨《山東省貫徹落實〈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
    10月15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邀請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省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張中英、省財政廳二級巡視員李學春介紹《山東省貫徹落實〈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
  • 環保立體聲丨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1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交流,首先感謝各新聞媒體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注、支持和理解!今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省生態環境廳堅持兩手抓、兩促進,一方面系統部署疫情防控相關環保工作,堅決守住環境安全底線,一方面主動謀劃助推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具體措施,並於今年3月4日印發《江西省生態環境廳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生態環境工作6條措施》(以下簡稱《6條措施》)和《江西省生態環境廳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20條措施》,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統籌推進「戰疫情」「促發展」有關要求
  • 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全體會議在京舉行
    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全體會議在京舉行 2020-12-0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省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19)》發布
    安徽省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會近日發布《安徽省環保產業發展狀況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近年來,安徽環保產業保持快速發展,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作出了較大貢獻,江淮大地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並有所改善。
  • |《洛陽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 主要內容有哪些?
    日前,洛陽市印發《洛陽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從環境空氣品質、水環境質量、土壤汙染防治、美麗鄉村建設、環境風險防範等方面採取具體舉措
  • 兩會看環保 生態環境內容重點梳理
    生態環境作為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切身感觸的領域,一直以來都是兩會頗受重視的一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多次提及生態保護,顯示出對環保工作的重視。此外兩會的「部長通道」環節,生態環境部新部長的亮相與熱點回應也讓人對環保的未來充滿信心。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此前做出了怎樣的成績,接下來還需要做什麼工作?
  • 幫扶案例 • 安徽篇④丨合肥市優化環評服務,助力項目落地
    」欄目,介紹各地生態環境部門落實「六保」任務、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兩個正面清單」效能、幫助企業和地方政府解決環境治理方面問題和困難的典型案例,今天,我們推出安徽省的典型案例第四篇,供大家參考借鑑,汲取相關經驗。
  • 無錫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發布(附全文)
    據悉,《無錫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已經印發。根據規劃,無錫市的重點任務為總體目標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切實管控好環境風險,著力拉長農村環保工作短板,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新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