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發揮數據技術優勢,驅動運動科技行業創新升級

2021-01-10 澎湃新聞
持續發揮數據技術優勢,驅動運動科技行業創新升級

2021-01-08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期,上海體育學院和美國運動醫學學會聯合發布了《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 中國健身趨勢調查旨在通過在線問卷的方式詢問國內健身行業的從業人員來預測未來一年的中國健身趨勢,為國內健身相關的企業、俱樂部、高校、醫療機構調整未來一年的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設備研發提供參考。運動科技平臺Keep作為該報告的數據支持機構,為本次報告提供了部分數據支持。 

2020年新冠疫情不止對民眾的生活,對全球健身趨勢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顯示新的趨勢變化,功能性運動、在線健身、家庭健身類目都頗為火熱,後疫情時期,大眾對健身的熱情持續火熱,對教練的專業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根據前20個消費趨勢分析中可以看出,像Keep為代表的新一代運動品牌,印證了很多在未來發展中無限潛力。憑藉其創新性的發展,

順應行業發展趨勢,Keep業務滿足大眾運動健身新需求

《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顯示,減肥、減重仍是國內健身人群的第一訴求;居家健身場景成為國際新興趨勢;健身教練的職業培養將成為重要發展風向。

 

根據歷年報告數據,減重運動已經連續4年進入前20名,並且連續兩年排在第1;同時健康飲食和有氧運動在2021年排位靠前。這與Keep正在打造的運動科技生態不謀而合,目前Keep已經數據、內容和產品的全面打通,圍繞用戶「吃穿用練」四大場景進行產品布局,推出以內容驅動的智能硬體、滿足多維飲食訴求的輕食、Keep課程同款健身器械等消費品。同時,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為用戶量身定製全套智能訓練計劃,制定科學化訓練方案,幫助有減重、減脂需求的用戶達到目標。

在家庭健身這一賽道,Keep也依託自身優勢率先完成布局——發布了智能單車和K2跑步機,並在今年疫情初期開始發力線上直播健身業務,通過軟硬體的迭代和升級,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運動解決方案,讓用戶在家也能暢享淋漓痛快的運動樂趣。

今年的中國健身趨勢排名前20名中,3個與運動健康從業人員的培養和發展相關的趨勢均有上榜。其中,運動與健康從業人士培訓與認證排在了第3位,健身專業人士的許可排在第10位,僱傭認證健身專業人士排在第15位。 國內的運動健身公司也加大了對教練群體的人才培養投入,以Keep為例,今年針對線上直播內容,建立起一整套「Online Koach 培養體系」,幫助線下教練轉型線上,不僅為教練提供體系化的職業培訓,還將為其配置複合型運營策略支持,全方位提升教練影響力,打造 「健身領域的李佳琦」。

面對時代變化與用戶增長帶來的多樣化需求,Keep以內容為基礎、以數據做支撐、以技術為抓手,提供全方位的運動服務,不斷刷新國民運動體驗。

運動健身大數據深度應用,Keep領跑運動科技賽道

作為《2021年中國健身趨勢》調查的數據支持機構,Keep的大數據優勢也被業內高度認可。

數位技術爆發式增長刺激市場升級,用戶也不再滿足於產品的功能性需求和標準化服務,而是追求"更好的體驗"。Keep擁有2億用戶,每天產生750萬條運動數據,基於豐富的數據內容,Keep反向賦能用戶,不斷優化完善產品,為用戶創造更極致的產品體驗。

通過大數據算法,Keep 的產品和內容可以更精準的匹配用戶的個人運動喜好及目標, 還可以實現日常訓練時平臺和智能硬體的打通,管理每次運動健身過程,實現效果數據化。

與此同時,通過發揮業內領先的數據積累和優勢,Keep也為行業和社會提供了前瞻性數據支持。從與聯合新華社客戶端發布的年度健身報告、到疫情期間國人云健身的趨勢解析、到聚焦「她時代」的女性居家運動生活報告、再到全民健身日的國民運動健康趨勢報告,為體育健身事業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與決策分析,助力全民健身發展。

在全新的機遇與挑戰面前,Keep希望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推動網際網路+體育的發展,為國民提升智能化運動健身服務。

 

 

關鍵詞 >> 運動數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牢記囑託發揮優勢 持續強化科技創新
    劉國中在全省科技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牢記囑託發揮優勢 持續強化科技創新 恢復窄屏 發布時間:2020-09-30 08
  • 值得買科技CTO劉峰出席2020數字經濟產業峰會:以科技驅動消費升級...
    他提到,星羅的優勢在於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商家尋找合適的KOL推廣,同時通過大樣本的數據採集和大數據分析,為商家商品以及KOL提供精準連接和匹配建議;利用信息技術的創新,促成商品和媒體之間的高效精準匹配,助推消費升級,而這也是星羅本次獲獎的關鍵。
  • 創新引領 科技驅動 科技城市建設運營的鑫苑實踐
    在鑫苑構築的科技園區、科技小鎮中,空間是載體,以創新研發為引領,連結全球資源,實現優勢產業導入,助力產業升級,為各個區域持續創造社會經濟效益,才是靈魂。眾所周知,產業的導入、孵化和運營並非一朝一夕之力,而是需要久久為功,鑫苑何以能在這一領域乘風破浪?
  • 技術引領、創新驅動,正中科技重要成果登上權威期刊
    日前,石家莊正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中科技」)在技術創新板塊再次取得重要進展。權威學術期刊《玻璃搪瓷與眼鏡》刊登了由正中科技董事長、總經理與東華大學教授級高工蔣偉忠聯合署名的文章。文章以《新型搪瓷拼裝罐的發展與應用》為題,介紹了正中科技自主研發生產的搪瓷拼裝罐的特點、性能、優勢、工藝和成功案例等。
  • 百勝旗下餐廳利用創新科技,持續升級用餐體驗
    百勝中國利用業界領先的數字科技不斷提升消費體驗,驅動增長,優化運營效率  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紐交所股票代碼:YUMC及聯交所股票代碼:9987)旗下品牌持續利用數位化新技術,不斷提升顧客用餐體驗,驅動增長。
  • ...鄭州這五年|創新引領 科技驅動 科技城市建設運營的鑫苑實踐
    在鑫苑構築的科技園區、科技小鎮中,空間是載體,以創新研發為引領,連結全球資源,實現優勢產業導入,助力產業升級,為各個區域持續創造社會經濟效益,才是靈魂。眾所周知,產業的導入、孵化和運營並非一朝一夕之力,而是需要久久為功,鑫苑何以能在這一領域乘風破浪?
  • 長亮科技籤約華為:共築鯤鵬產業新生態,驅動金融科技再創新
    毫無疑問,華為與長亮科技在金融領域開放融合,共同推動金融科技領域的創新應用孵化,不僅為金融行業提供了數位化轉型和升級的新方式和新路徑,也會催生出更多領先的金融科技能力,進而引領中國金融核心科技實現新一輪的變革與創新。
  • 星羅榮獲「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大獎,值得買科技驅動消費...
    他提到,星羅的優勢在於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商家尋找合適的KOL推廣,同時通過大樣本的數據採集和大數據分析,為商家商品以及KOL提供精準連接和匹配建議;利用信息技術的創新,促成商品和媒體之間的高效精準匹配,助推消費升級,而這也是星羅本次獲獎的關鍵。
  • 海南:以科技創新驅動橡膠木加工產業轉型升級
    「得益於生物高分子改性技術的應用,橡膠木『搖身一變』,性能增強。」寶聯公司副經理雷盼盼介紹,相較於傳統橡膠木,高分子改性橡膠木具有阻燃、耐磨、防腐、防蟲以及硬度高等優良特性,且性價比極高,已成為木結構建築構材的優良原料。  橡膠木華麗變身的背後,是企業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
  • 領先行業技術優勢,新銳品牌日本由利和雲鯨升級產品驅動發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掃地機器人是消費品,更是科技品——技術創新是引爆消費需求、打開行業天花板的核心變量。隨著掃地機器人行業逐漸進入渠道深耕階段,行業發展重心也逐步從渠道驅動轉向產品驅動和技術驅動,技術領先性也將會是未來行業競爭的焦點。
  • 匹克舉辦125未來運動科技大會 科技創新掀起國貨新浪潮
    2020年12月5日,匹克體育在北京黑糖藝術中心舉辦以「敢為人先 登峰造極」為主題的匹克125·未來運動科技大會。作為首個中國運動品牌科技大會,匹克向大眾展示了最新的科技創新成果——全新的產品、全新的行業解決方案以及全新的共創行動。
  • 科技驅動創新發展 克諾爾迎來在華運營二十周年
    克諾爾商用車公司高層分享了克諾爾在華持續發展的成功之道,探討汽車產業在「新四化」變革的新形勢下,商用車行業如何順應時代潮流,以科技驅動創新,智慧賦能新發展。並組織到會嘉賓參觀其位於重慶江北新區的生產基地。
  • 專訪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發揮上海優勢,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
    隨著5G技術發展、金融基礎設施和制度體系的完善、智慧城市建設持續發力,特別是新發展格局中戰略連結功能的發揮,上海在全球金融科技格局中,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契機,在面向市場的技術開發、應用研究上不斷深化發展,正著力在基礎研究上尋求更大的突破。
  • 聚焦科技創新 創金合信創新驅動股票基金12月11日發行
    對於競爭格局階段性穩定的行業,選擇競爭力強,且能持續擴大優勢的公司更重要。   具體來看,周志敏認為,數位化代表了科技行業的未來創新趨勢,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優質賽道。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積極改造人類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並不斷湧現一批行業巨頭。
  • 發揮AI和大數據積累優勢,擁抱保險科技3.0時代——專訪水滴公司CEO...
    原創 羅葛妹 天下銀保編者按:保險科技是「保險+科技」的深度融合,也是驅動保險業轉型升級轉型的重要引擎。「科技+保險」是保險數位化的支撐,也是保險業融入數字經濟浪潮的必由之路。
  • 2020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十大科技驅動榜樣出爐
    科技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助推器,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紡織科技的每一次進步,都源於行業企業的拼搏不息,正是有了這些不畏艱難、勇於開拓的先鋒榜樣,才有了紡織行業的整體向前。  十大科技驅動榜樣  安莉芳集團  科技亮點:安莉芳不僅擁有40多項創新專利技術,還引進國際領先技術打造了高度智能的山東工業園,今年,智能物料倉也正式上線投入使用。安莉芳敏銳把握政策和行業趨勢,積極投身智能製造浪潮,是中國服裝智能製造的先鋒典範。
  • 以工匠精神驅動企業技術創新
    專注投入的員工比普通員工更容易在工作中激發創意、開拓創新。  另一方面,一線工人的技術創新有利於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創新要求工匠要具有開放性思維品質, 這是「 匠心」的顯著特徵。持續不斷的創新創造精神與既有的工匠精神是一脈相承的,而「永不滿足」「敢於自我否定」的創新精神可以促進工匠精神的提升。工匠精神所展現的不僅是「德」「道」等職業品質,更包含精巧的工藝和高超的技能。
  • 夯實技術基礎驅動創新發展 百融雲創持續助力金融數位化轉型
    網際網路 相關關鍵詞 近日,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在京召開,此次論壇的主題是「立足金融為民 弘揚科技向善
  • 首發丨微影資本更名惟一資本,瞄準技術與內容雙輪驅動的創新項目
    如果從最顯而易見的LP結構和投資方向上來看,2017年以前,微影資本的LP主要為微影時代的股東以及自然人,2017年之後,則以機構投資人為主,包括前海母基金、中金啟元、長江經濟帶產業母基金、上海報業旗下的眾源母基金、歌斐資產等等;從投資方向上看,微影資本不再僅限於文化傳媒行業,並不再承擔微影時代CVC的職能,媒體生態變革下的技術服務和消費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和新技術對應用場景的改造
  • 創新連結未來 金螳螂聚合優勢 EPC業務持續發力
    (原標題:創新連結未來 金螳螂聚合優勢 EPC業務持續發力) 從金螳螂近期經營數據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