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誣陷將軍謀反,皇帝決定處死士兵,將軍反而求情皇帝將其升官

2020-12-22 騰訊網

士兵誣陷將軍謀反,皇帝決定處死士兵,將軍反而求情皇帝將其升官

說起郭靖,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太出名了,就算沒看過小說的,電視劇也看過了,不知道被翻拍了多少次。正因為電視劇深入人心,以至於很多人誤把郭靖當成了歷史人物。

其實,歷史上沒有郭靖這個人物,不過倒是有另一個人物——郭進。名字差一個字,不過兩個人挺像的。郭靖剛出生就失去了父親,母親帶著他流浪到了草原,所以說郭靖的出生很低的。後來郭靖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大俠。

與郭靖很像,郭進也是出身貧賤,幼年時的經歷已無從知曉,想必吃過不少的苦、磨過不少的難。後來郭進流落到巨鹿,成了一名下人。郭靖獲得了絕世武學,郭進卻練就了一身本領。

郭進長得身強力壯,膂力超群,身手不凡。他雖出身低下,卻充滿豪俠之氣,「倜儻任氣」,好打抱不平,喜好結交朋友,大家都喜歡跟他玩,而且還喜歡喝酒、賭博、逞強鬥毆。這樣的人雖然招人喜歡,但這種性格也容易惹事,很快他就因為替人出頭惹了事,結果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謀出路。

當時正值五代十國,群雄並起,兵戈不息,各大軍閥都在招兵買馬,以壯聲勢。郭進因為一身的力氣和功夫,所以就投了軍,投奔到了駐守在太原的河東節度使劉知遠手下。劉節度很欣賞他的身手,便留在帳下當了侍衛。

因為五代十國,政權更迭頻繁,所以郭進後來又在後漢及後周為官,跟著柴榮一起打天下。當時北宋皇帝趙匡胤也在柴榮手下,所以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後,對郭進信任有加,任命他為洺州防禦使、兼西山巡檢,可以說是位高權重,足見趙匡胤對郭進的信任。

而郭進也盡職盡責,在西山巡檢的崗位一幹就是十八年,直到死去。在鎮守西山期間,郭進功勳卓著。

在北宋對戰北漢的一系列戰鬥中,郭進總是衝在最前面,為趙匡胤排憂解難,曾經三戰三捷,擊退對手,把北漢的士兵打的找不到回家的路。

眾所周知,趙匡胤當上皇帝後,通過杯酒釋兵權收回了石守信等將領的兵權,但郭進卻沒有受到影響。

當然郭進之所以沒受到影響:一是邊關需要郭進來防守,且無人能替代他的位置;二是郭進忠厚老實,對朝廷忠心耿耿,從未做過值得懷疑的事情。

郭進不僅勇於和善於用兵,厚賞部下,而且治軍極嚴,因此所部戰鬥力非凡。《宋史》記載:(郭)進有材幹,輕財好施,然性喜殺,士卒小違令,必置於死。

可見郭進治軍嚴厲,所以有些士兵就對郭進很有意見。有一天,一個小兵因為不滿郭進,跑去告御狀,他向趙匡胤皇帝說掌握了郭進謀反的證據。趙匡胤當然不相信這件事,於是大聲呵斥怎麼回事。

結果小兵當場直哆嗦,前言不搭後語。闖蕩多年的趙匡胤,當然明白了前因後果。其實,此士兵正是因犯錯被治軍嚴厲的郭進打了一頓。所以小兵一直懷恨在心,久久不能忘懷,幾杯酒下肚,決定誣陷郭進有謀反之心,但被趙匡胤一眼識破。

隨後趙匡胤遣使將誣告者押回西山,交由郭進處死。郭進考慮了一晚上,決定給士兵一個機會。於是郭進對誣告他的小兵說:你敢告我,相信有膽氣,如今可免你死罪,令你帶一支人馬迎敵,若能掩殺來寇,照樣薦舉給朝廷,如果戰敗,你可自投河東去罷。

結果小兵二話沒說帶上一支部隊,就對敵軍發起進攻,而且作戰十分勇猛,最終取得了勝利。

郭進也履行了承諾,不僅免除他的死罪,還寫奏摺給趙匡胤:此人作戰勇敢,請求陛下給他升官!

最後趙匡胤得到了批准。

此事在歐陽修的《歸田錄》中也有類似記述。由此可見,郭進治軍雖嚴,卻賞罰分明,並善以權謀用人,以德報怨,部下誣告他,皇帝都要殺此人,他卻為此人求情,難怪他能得到部下的信任,部下都被其折服。

而透過這些事跡,不難發現郭進所具有的傑出將帥品質,正因為如此,郭進得到了趙匡胤的充分信任,被長期委以西山防務重任。

不過郭進的結局不怎麼好,被人誣陷,被皇帝猜忌,不得已上吊自殺。郭進死時,年僅58歲,正是戰場經驗豐富、可以施展軍事才能之時,但死不得其所。實在可惜。郭進之死其實是北宋政治軍事制度的犧牲品。

實際上,宋朝類似的悲劇性名將還有楊業、嶽飛、狄青、宗澤、曲端、張憲、餘玠等等許多位,都因遭到當權者的各種猜忌,或積憤而死,或蒙冤被殺,或不明暴亡。或許,這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皇帝下令處死將軍,士兵偷偷加了幾個字,結果將軍成為新皇帝
    帝王歷來都是多疑的,總擔心這個那個的想要謀奪自己的皇位,不過皇帝這種想法也是無可厚非得,畢竟那個位置誰都喜歡,皇帝也是從那個時候過來的,他贏了所以做了皇帝,一將功成萬骨枯,皇帝是絕對不會允許有人動搖他的地位,一旦發現絕對扼殺在搖籃當中。
  • 皇帝下旨處死郭威,趙匡胤:別急,聖旨上改幾個字就行
    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將功成萬骨枯!皇帝,在古代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位置,它代表著無上的榮耀以及權力。但也正因為如此,這些君王常常會「疑神疑鬼」。在中國歷史上就有這麼一位帝王,因為懷疑自己手下的將領謀反,便下令將他處死。可不曾想,這位將軍卻利用了他的聖旨,顛覆了他的政權,自己取而代之成為皇帝。根據記載,給這位將軍出主意的人,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卒。他向將軍建議,在原來的聖旨上加幾個字,改變其中的含義。
  • 古代人生怎麼當皇帝?升官當皇帝攻略[多圖]
    既然是玩古代風格的遊戲,大家自然是想要體驗當皇帝的感覺,這款遊戲中有皇帝的玩法嗎?待會小編就會給大家分享當皇帝的技巧,有想要玩皇帝的玩家,能通過下面的攻略了解應該如何在遊戲中升官。古代人生升官當皇帝攻略首先很明確的告訴大家目前遊戲裡是不能當皇上的。
  • 皇帝送來10車肉,霍去病寧願放臭也不給士兵吃,26年後方知他高明
    他少年得志,弱冠之年就已經取得了前無古人的巨大軍事成就,將盤踞在帝國西北方的草原民族打得幾近亡國滅種。有一次皇帝大手一揮,賞賜給了他手下軍隊好幾十車酒肉。然而他卻毫不領情,不經沒有將酒肉分給士兵,而且他還故意將這些酒肉放到發臭發爛,最終扔掉。他就是漢朝赫赫有名的冠軍侯霍去病。
  • 權臣讓皇帝禪讓,小皇帝說:你做夢,我氣數未盡,權臣上位後慘死
    從秦朝創立到清朝滅亡,兩千多年來封建社會共誕生了500多位帝王,除了歷史書上記載的皇帝外,還有很多自稱皇帝的初望人士,但開國皇帝的歷史都有記載,但今天所說的這位皇帝的存在感很低。這個人就是隋末大鄭皇帝王世充。
  • 對皇帝忘恩負義的亂臣:造反之後還,留下了一句話流傳千古
    但是有那麼一個人,他沒有實才,貪財好色,但是深得皇帝重用,但是卻背地裡做著賣國的買賣,事情敗露之後皇帝念在舊情才沒有殺死他。但他卻恩將仇報,不僅將皇帝殺死,還自立為王,此人就是隋末時期的奸臣: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出生於將軍世家,地位十分顯赫。他的爺爺宇文盛,是北周時期的大將軍,封為上柱國。
  •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說這句話的皇帝故鄉教堂美酒無數
    原文標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說這句話的皇帝故鄉不僅教堂美酒無數,還是低調的戶外天堂來源:氧分壓環球潛旅(ID:blue_EAN)作者:格瑞普哥哥今天咱們來聊一聊法國普羅旺斯和義大利託斯卡納之間的地中海第四大島
  • 羅馬皇帝︱卡利古拉:喋血街頭的荒誕暴君
    在卡利古拉重病期間,他最信任的將軍背叛了他。禁軍統領馬克龍是卡利古拉繼位的第一功臣,卡利古拉繼位後也對他十分器重。然而在卡利古拉重病期間,馬克龍因懼怕卡利古拉死後帝國群龍無首,秉著不吊死在一棵樹上的心態,他開始支持提筆略的孫子哥梅勒斯繼位卡利古拉。在痊癒後,得知此事的卡利古拉無比震怒。他立刻下令將哥梅勒斯處死,並逼迫馬克龍自殺,才將這一場奪權風波平息下來。
  • 大臣貪汙入獄,在監獄哭喊:我要謀反,皇帝:趕緊將他官復原職
    大臣貪汙入獄,在監獄哭喊:我要謀反,皇帝:趕緊將他官復原職 導語:1688年,即康熙27年,清廷太子太傅納蘭明珠被康熙下令捉拿。聖旨剛剛頒布,包圍在納蘭明珠家門外的士兵就迅速動手,只一會功夫就抄了納蘭明珠的家,納蘭明珠則被下放死牢。
  • 歷史上最搞笑的皇帝
    歷史上最搞笑的皇帝,五胡十六國時期南燕有一個人叫王始,他的一生都是離不開搞笑二字,他也成功的把一生活成了喜劇。在幾十個兄弟時就稱王稱帝,開始了慢慢搞笑人生路,這真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沒有權利、沒有背景、沒有勢力每天過過皇帝癮也是很爽。
  • 珍妃堂兄、從一品伊犁將軍…卻因何命喪邊疆,慘死街頭?
    很快,李鴻章授意其心腹——御史楊崇伊反參「文廷式企圖支持珍妃奪嫡,取代隆裕皇后;反對慈禧聽政,支持光緒皇帝自主朝綱」。慈禧藉機下旨,以「交通宮闈,擾亂朝綱」的罪名,將文廷式革職,永不錄用。珍妃因受文廷式之託向光緒進言主戰而受懲,與瑾妃雙雙遭廷杖、從貴妃降為貴人。
  • 【美文殿堂】朕與將軍解戰袍/淮上
    「五年前,我父親策劃謀反的時候,曾經勸說家人跟他一起舉兵,天儀為了勸阻他,就在他面前自盡了……」我慢慢地說,頓了一頓,「——因為這件事,後來謀反之事曝光,陛下念在她對帝國忠心的分上,只賜死了我父親一人,家人無涉……」 帳中一片靜寂,蠟燭燃燒發出輕微的噼啪聲。 「是嗎。」
  • 古代將軍為何不是八塊腹肌,反而個個啤酒肚,這才是軍官真實樣子
    今天去博物館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古代的畫像很多都是大肚子,尤其是看那些武將的畫像時,也許會發現,武將們普遍都是身材魁梧,膀大腰圓,尤其那肚子,挺得老大,就連唐太宗李世民、朱元璋等武將出身的皇帝也都是如此
  • 古代最憋屈的開國功臣:只因乳名太搞笑,就被皇帝下旨處死
    古人也有乳名,但在通常情況下都不會用到,有些乳名聽著還不錯,但有些就略顯尷尬了,唐朝的一位開國功臣,只因乳名太搞笑,就被調出京城,後來還被皇帝下旨處死了,要多憋屈有多憋屈。這位命運悲催之人就是李君羨,家境還算不錯,本可以過著舒適的生活,但不甘平庸的他,投奔到了瓦崗寨,成為李密手下的一名小將。
  • 秦兵馬俑為何沒有「將軍」?「將軍俑」又是怎麼回事?
    相對於一般士兵俑,它的損毀重點集中在頭部,恐怕難以用激情犯罪來解釋。誰和它有不共戴天之仇?項羽的軍隊恐怕難辭其咎。老九的頭殘碎,足移位,中間這一大部分卻比較完整,尤其是甲衣四周的彩繪。在狹窄空間內既要保證彩繪不脫落,又要保證三五人的力氣足夠一次將其抬起,我想不出周全的挪移辦法。
  • 秦兵馬俑為何沒有「將軍」,「將軍俑」又是怎麼回事?
    相對於一般士兵俑,它的損毀重點集中在頭部,恐怕難以用激情犯罪來解釋。誰和它有不共戴天之仇?項羽的軍隊恐怕難辭其咎。老九的頭殘碎,足移位,中間這一大部分卻比較完整,尤其是甲衣四周的彩繪。在狹窄空間內既要保證彩繪不脫落,又要保證三五人的力氣足夠一次將其抬起,我想不出周全的挪移辦法。
  • 將軍打了勝戰,乾隆卻賜他一杯毒酒,誰知將軍一激動,一口喝完了
    在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皇帝掌握了最高的生殺大權,臣子既要賣命為他辦事,又要每天擔心自己的項上人頭,畢竟「伴君如伴虎」,誰也不知道皇帝哪天突然就和你翻臉了。這不,一位將軍辛辛苦苦打了勝仗歸來,皇帝不賞賜他也就算了,竟然還讓人帶了一杯毒酒「賞」給他,原本萬念俱灰的將軍看了看來人,突然哈哈大笑起來,然後一口喝完了酒,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後來將軍死了嗎?
  • 漢武帝踞廁見衛青:西漢大將軍面對皇帝卑躬屈膝,實有難言之隱
    因為說衛青名譽不顯並非源自司馬遷本人的觀察和判斷,而是衛青的嫡系部將蘇建親口告訴司馬遷的:太史公曰:蘇建語餘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願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皇帝之所以能九五稱尊,是因為手握賞、罰二柄,官員的升遷黜陟都得由他一張嘴說了算。可要是這升遷黜陟不由皇帝而被大臣操控呢?
  • 傀儡皇帝扳倒權臣有多難?歷史上僅3位皇帝做到了,名字家喻戶曉
    但秦始皇最後能夠成功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他是個懂得隱忍的人,儘管大臣們一個個對他的存在如同虛設,反而讓秦始皇明白了哪些人是適合留在身邊的,哪些人是一些危險人物,隨著自己的勢力與民心慢慢擴大,他便是動用皇權清除了各種覬覦皇位的人,像嫪毐被處死,呂不韋被流放,都體現了秦始皇穩準狠的手段。可見能夠在歷史中留下名字的皇帝,很少會是泛泛之輩。
  • 成吉思汗有一支神秘精銳部隊,隨便挑一個普通士兵,都是將軍級別
    在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中,有一支神秘精銳部隊,隨便從裡面挑一個普通士兵,都是將軍級別。這支神秘部隊,不僅是成吉思汗作戰時的核心,也是他管理手下將領們的法器。這支部隊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怯薛軍,按照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成吉思汗的護衛軍或禁衛軍。這支部隊有什麼特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