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0年,疫情反覆、奧運延期、經濟縮水、支持率下跌讓安倍壓力重重,如今,他的健康狀況又引發全世界關注。
8月17號上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前往醫院就診,引發外界關注。首相官邸未正式對外說明原因。近來安倍身體亮紅燈的傳言不斷,8月初更被傳出在首相官邸吐血,讓此一行程特別受到關注。
日官房長官菅義偉隨後出面否認,並強調安倍的身體很健康,沒有問題,是在醫院接受常規體檢。
安倍在醫院待了約7.5小時,傍晚返家。媒體詢問健康狀況,安倍僅回答「大家辛苦了」。
往年這個時候,安倍通常都會去山梨縣休假避暑,但今年,安倍直到上周都還在首相官邸內,處理應對日本新冠肺炎疫情。
常年與疾病作鬥爭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近些年,一直被疾病折磨。
第一次當選首相辭職後,他接受了媒體採訪:
「疾病讓我感到每隔30分鐘就需要讓自己的腸道休息一下。有時,整個晚上我都無法安然入睡。」「而且,偶爾病情出現了惡化,我一天之內就要去30多趟衛生間。妻子也曾流著眼淚懇求我退出政壇。」
2015年9月,《周刊文春》爆出猛料,稱安倍於當年6月「在洗手間吐血」。雖然消息未經證實,但自那之後,關於安倍吐血的消息已經先後傳了5輪。
這還不是最「爆炸」的新聞。同樣是在2015年,日本《郵政周刊》稱安倍突然將主治醫生由日比紀文換成了高石官均。
消息一出輿論瞬間炸鍋,因為高石官均是日本著名的腫瘤專家。一時間,「安倍結腸炎恐癌變」的消息喧囂塵上。
到了2017年,關於安倍健康狀況的新聞又一次登上了各方媒體頭條。
11月5日,正在日本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來到埼玉縣打高爾夫球,不經意間發生了這樣一幕……
如圖所示,穿白色衣服的真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事後,日本醫學博士米山公啟猜測,安倍一直服用的結腸炎治療藥物中有大量的類固醇,它的副作用很強,甚至可能導致精神類疾病症狀出現。同時,米山公啟還猜測,隨著安倍年紀漸大,他的小腦機能可能已出現降低的情況。
面對這一幕,川普用一句玩笑一筆帶過:「你(安倍)比任何體操選手都厲害。」而安倍則說,川普誇我「身體柔軟」。
▼
如今,健康狀況頻出的安倍,
身體狀況到底怎樣了?
日本民眾又有哪些聲音?
來看鳳凰衛視駐日本記者李淼的獨家觀察。
李淼:
日媒:安倍晉此前曾連續147天執行公務。自民黨議員:安倍身體狀況已經到達到極限。日媒:安倍或舊病復發,健康狀況堪憂。安倍突然體檢,或令日本政壇不安。2007年安倍曾因「潰瘍性結腸炎」被迫辭職。為應對新冠疫情,安倍今年假期僅有兩天。
▼
今年以來,擺在安倍面前的難題一個比一個棘手。
日本第二季度經濟萎縮創紀錄,有分析認為,「安倍經濟學」成果已經化為烏有。
日本疫情反彈或為變異病毒
從8月份開始,日本的第二波疫情可謂是來勢洶洶,先前連續幾天的單日新增確診數都超過千例,而最近幾天雖然有所回落,但依舊每天有上百例的新增。
截止8月17號的19點,日本的累計確診已經超過了5萬6千例。而更人憂心的是。根據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最新研究發現,6月以來在日本擴散的新冠病毒,是變異後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類型,情況可以說是相當嚴峻。
而目前日本各界正在積極的應對疫情,但這種積極卻沒有辦法挽救經濟方面的消極。
GDP大跌27.8% ,"安倍經濟學"增長清零
日本知名餐飲企業吉野家宣布關閉150家門店,廣受中國遊客喜愛的藥妝店松元清關停超過50家店鋪。
另外,在疫情期間,日本八大車商一度全部出現停工停產的情況,5月份汽車廠商在日本國內產量同比降幅超過六成。
而根據日本二季度的GDP數據顯示,日本二季度實際GDP環比萎縮7.8%,按年率計算為萎縮27.8%,大大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在2009年第一季度創出的17.8%降幅,為195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差表現。
安倍自2012年上任之後,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為代表的安倍經濟學一度推動經濟恢復活力。不過隨著外部貿易環境的改變,2019年底,日本經濟已經步入萎縮,一場疫情,更令GDP連跌三個季度,幾乎抹去了安倍經濟學以來全部增長。二季度的實際GDP總規模已經下跌到2011年以來的最低。
為了提振經濟,安倍政府選擇繼續加碼財政刺激政策,有關的預算規模超過234萬億日元,相當於GDP的40%。但由此帶來的財政赤字也將大幅擴大。評級機構惠譽預計,今明兩年的日本政府的公共債務顯著增加,GDP要到明年第四季度才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來自研究機構的分析也認為,由於消費稅增加影響,日本經濟的復甦能力已經減弱,而在老齡化、逆全球化環境衝擊及疫情仍然反覆的背景下,日本經濟的復甦仍然面臨重重阻力。
有專家表示,日本經濟目前的狀態可以說是跌得很深,但反彈很弱,現在只能寄望於冬天的第三波疫情不要那麼猛烈。
五眼聯盟或變六眼?日防相表"忠心"
也許是因為經濟下行,奧運會延期......根據日本經濟新聞的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最近在接受採訪時,再度表達了和「五眼聯盟」擴大合作的渴望。「五眼聯盟」是二戰後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組成的情報共享機構。
河野太郎透露,日本已經在「不同場合」與「五眼聯盟」進行過情報共享,「如果這種共享能夠持續下去,那麼日本就可能被稱作其中的『第六隻眼』。」
但美國《外交家》則分析,雖然五眼聯盟已經和日本有多次非正式合作,出於對日本政府嚴格控制共享情報能力的擔憂,日本仍然不太可能成為「第六隻眼」。來看鳳凰衛視記者李淼的獨家觀察。
李淼:
日本二季度GDP創1955年以來最低值日本東京、大阪及衝繩等地疫情依舊嚴峻。
其實,疫情對於各國首腦來說都是難以逃避的巨大壓力,但安倍的處境可謂雪上加霜。
最讓安倍恐慌的還是民眾的不信任。
5月25日,就在安倍興奮地宣布全國「解封」的當天,話題「再見安倍」進入日本社交媒體熱度榜前十。
到了7月,安倍內閣的支持率降至43%,已連續2個月出現支持率低於不支持率的情況。
「再見安倍」話題頻頻上熱搜
去年11月20日,安倍以累計在任天數2887天成為日本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那時的他可能並不知道,接下來的2020年對他來說,會是如此艱難的一年。
8月17日,有在野黨議員毫不客氣地指出:「日本目前新冠病毒的感染持續擴大,不應該產生政治空白(首相失去執政能力)。」立憲民主黨的部分少壯派議員則表示:「如果真的身體不舒服,就應該更換首相。
有分析認為,
「安倍經濟學」成果已經化為烏有,
是不是太悲觀?
對此,你怎麼看?
來源:鳳凰衛視資訊臺、全媒體大開講
編輯:林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