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之父」留美學術男神錢學森

2020-12-09 南兒好優秀

看!這裡是月球!

古人在詩中寫道:「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

如今這份豪情正在變成現實。不久前,「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器一個猛子扎到了世界最深處,中國深潛創造了新的記錄。

而就在2020年11月24日凌晨,嫦娥五號也起了一個大早,一飛沖天!去月球出趟差。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人到預定環月軌道。

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此次國旗展開也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獨立展示,為祖國感到自豪!

仔細觀察,中國探月工程的標誌,也就是LOGO,會發現,那上面有兩個腳印,其實我國這麼多年的探月之路就是一不一個腳印踏實走過來的。

我們也有幸見證,中國航天科技前行的每一步人們常說,把一件事情重複做,持續的堅持和積累,時間會給出答案,中國探月在正確的道路上堅守最初的夢想,蓄積向上的力量,最終也驚豔了所有人。

講到中國航天夢,離不開所有中國航天人的努力,在這裡不得不講到錢學森。

錢學森,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於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他不僅是美國人心中傑出的科學家,也是中國政府推為楷模的模範人物;他不僅把中國從核威脅中解脫出來,而且他的智慧和才華,被美國人認為「不管在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

他叫錢學森。你一定聽過他,但是我希望從這篇文章開始,你可以重新認識他。

一代學術男神錢學森

1934年,錢學森從國立交通大學畢業(今天的上海交通大學),據說他在學校裡是學神。

他在畢業時還考取了「庚子賠款獎學金」中唯一的一個航空留學生。這個獎學金全國只有20個名額。

很多中國科學家早年公費留學,錢學森也成為了其中之一。

1935年錢學森來到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在加州理工錢學森延續了學霸神話。

不過,1937年,除了讀書之外少有社交活動的錢學森,加入了一個神奇的組織:加州理工的「火箭小組」。在當時,很少有人認為火箭是一個值得投入力量研究的科學領域。

而正是錢學森當時加入的這個5人小組(後來他們被認為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5位創始人),證明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可能的。

我們的民族之所以能夠安定地,在這世界佔有一席之地,是因為有過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科學巨匠。

1947年,錢學森學成後第一次回國,在高校演講,他用諾獎得主尤裡的一句話結束自己的演講:「我們要消滅眾生的困苦和匱乏,帶給他們愉悅和美麗。」

對於任何一個中國人來說,我們所能看到的,是一個天賦異稟的科學家,一心投身於國防建設,領導中國的飛彈和火箭研究。

錢學森留學歸來,為國獻力,贏得所有人的尊重。

中國家庭每年以百億元投入海外留學,受國際關係變化、新冠疫情等影響,各種因素動搖著後疫情時代下的留學生群體。

新冠是一個挑戰,但留學生和留學家庭如何面對這一挑戰,在後疫情時代中看到更遠的未來,並能更大程度上決定留學生的人生前景和成長方向。

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我們都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念,去做自由而有用的人才。

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喜歡可以點讚關注交流!

相關焦點

  • 特大好消息: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中國成為世界一流航天大國
    今年是非常特殊一年,也是中國科技突飛猛進的一年,今年最後半個月中國航天傳來了振奮國人的好消息。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好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小劇場」上演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近月制動、著陸器攜上升器分離等等,全過程一看就懂。▼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飛行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天!嫦娥五號發射成功,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這是「嫦娥五號」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第一步!▲阿波羅15號帶回的月土樣本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說,「嫦娥五號」將實現我國4個重大首次的突破: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大力士」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升空 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一舉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 航天四院產品全力護航長徵五號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央廣網西安11月24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榮元昭)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將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精準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大幕開啟,歷時16年的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迎來收官之戰。
  • 濱海造「胖五」成功搭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在濱海新區總裝製造,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級,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推力運載火箭,被親切地稱為「胖五」火箭,運載能力位居世界現役火箭前列,足以將目前人類研製的最重無人探測器之一——嫦娥五號直接送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 恭喜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北京時間11月24日成功發射
    恭喜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北京時間11月24日成功發射,距離嫦娥一號發射已經13年,人類從未停止對星空的仰望與探索。此次為拍攝創意片#探月生命之花#獻給偉大的航天工作者,一代代航天人自主創新,只為成就中國的探月工程。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重返地球中國航天的詩和遠方
    繞月飛行了3星期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重返地球。據央視媒體報導,帶有2公斤月壤採樣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於1時59分,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面搜索隊抵達返回器著陸點前,一隻「玉兔」成功搶鏡。新世紀年代初的神州號載人飛船重返地球便在此降落。此次,由於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體積僅為載人飛船返回艙的七分之一,因此回收任務困難得多。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多長時間到月球+返回地球時間
    2020年11月24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
  • 嫦娥五號發射,英媒和航天大V很興奮!歪果網友卻在評論區吵起來……
    華輿訊據英倫圈報導 昨晚(北京時間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中國航天教父「「錢學森98歲因病去世,2個子女現狀如何?
    隨著文昌嫦娥五號的發射,中國的航天建設成了世人關注的焦點,而咱們能夠取得今天的地步,離不開一大批在背後為了中國航天奉獻一生的科研人才,尤其是給中國航天打下堅實基礎的錢學森先生。錢學森在新中國成立前去了美國學習,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因為當時國內還一片動蕩不安,所以他選擇了留在美國任教和搞科研。可他一直心繫著祖國,在得知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回到祖國懷抱。錢學森被稱為「中國航天之父」,在他的幫助下,中國終於有機會見識一下廣闊無垠的宇宙。
  • 中日航天探測器採樣返回,嫦娥五號技術難度不如日本隼鳥二號?
    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而在6個多小時後,12時35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預計嫦娥五號返回器會在12月中旬,帶著大於2公斤的月壤和月巖返回內蒙古四子王旗降落場。
  • 美國曾強力封殺中國,如今嫦娥五號發射成功,腆著臉要求分享技術成果
    24日一大早,嫦娥五號成功發射的消息就在網絡刷屏。11月24日4時30分,伴隨著神州大地的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運送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一次空間活動,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作者 郭超凱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降落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採取約2公斤重的月球土壤樣品。此次發射正值凌晨破曉時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四點原因。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點開音樂觀看全文感受恢弘↑)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24日 4 時 30 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胖五」飛天 箭指星辰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夜空中畫出一道金色的弧線,託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一飛沖天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NASA沒有祝賀,但恬不知恥提出一個要求
    在2007年,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奔赴月球,中國探月工程經歷13年即將迎來探月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在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探測器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嫦娥五號探月成功,六七十年代,太空宣傳畫什麼樣?
    ……一直是人們好奇的問題,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就是我們熟知的太空神話,也是太空探索的萌芽。然而隨著近期嫦娥五號的成功探月,舉國歡慶的同時,月球對於我們也將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雖然早已知道嫦娥只是神話,取樣的科學價值無疑更具實用性。六七十年代,探索技術有限,人們是怎樣幻想太空的呢?圖為1962年,乘坐飛艇遨遊太空。
  • 51Talk小學員用英文喊話世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11月24日凌晨4點30分,隨著一束烈焰劃破黑夜,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冉冉升空,「長五」送「嫦五」,中國探月工程再次實現新的突破,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屆時將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