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東京審判紀實

2022-01-02 山東省人民檢察院

根據網絡資料整理

東京審判是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戰犯的國際審判。這些人中包括東條英機、松井石根、土肥原賢二等對中國和亞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戰犯。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由中、美、英、法、蘇、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印度、菲律賓11國指派的11名法官組成。中國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國方面參加東京審判,任中國駐國際法庭法律代表團團長,首席檢察官和首席法官。

東京審判指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東京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首要戰犯的國際審判。

1946年1月19日,遠東協軍最高統帥部根據1945年12月16—26的莫斯科會議規定,發表了特別通告,設置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同時頒布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其內容與英、美、蘇、法4國在倫敦籤署的《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基本相同。

甲級戰犯板垣徵四郎

中國委派法學家梅汝璈為法官。由11國檢察官組成的委員會於1946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起訴書。被告28人,除松岡洋右等3人已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外,實際受審25人。起訴書控告被告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犯有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

審訊自1946年5月3日開始。1948年11月12日法庭宣布判處東條英機、廣田弘毅、土肥原賢二、板垣徵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絞刑,木戶幸一等16人被判處無期徒刑,東鄉茂德被判處20年徒刑 ,重光葵被判處7年徒刑 。7人絞刑於1948年12月23日在東京巢鴨監獄執行。

自1950年起美國不顧世界輿論的反對,將判刑的首要戰犯陸續釋放出獄。

這次審判並不能代表所有被侵略國家人民的意志。但確認侵略戰爭為國際法上的犯罪,策劃、準備、發動或進行侵略戰爭者列為甲級戰犯,是對國際法戰犯概念的重大發展。

審判論定

向哲浚在法庭上陳詞

1:日軍入侵並佔領南京是事先預謀的。

2:在日軍佔領後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20多萬人。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燒棄了的屍體,投入到長江,或以其他方法處分的人們計算在內。

3:日軍在佔領南京期間對南京進行了強姦、搶劫、毀房屋等戰爭行為。

參與法官

美國:約翰·派屈克·希金斯(John P. Higgins) 麻省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密朗·C·克萊墨爾將軍(Major-General Cramer) 於1946年7月代替希金斯

中國:梅汝璈律師;立法院立法委員 (吳學義法律顧問)

英國:派屈克·德富林勳爵(Hon Lord Patrick) 蘇格蘭最高法院法官

蘇聯:伊凡·密切葉維支·柴揚諾夫將軍(Major-General I.M. Zarayanov) 最高軍事法院成員

加拿大:愛德華·斯圖爾特·麥克杜格爾(Edward Stuart McDougall) 前法官,加拿大省最高法院

法國:亨利·柏奈爾(Henri Bernard) 巴黎首席檢察官及首名軍事法官

澳大利亞:威廉·韋伯爵士(SirWilliam Webb) 澳洲最高法院法官;法官團主席

荷蘭:貝爾特·羅林(Professor Bert R?ling)烏特勒支大學法學教授

印度:拉達賓諾德·巴爾(Radhabinod Pal)加爾各答大學法學院講師;曾提出異議

紐西蘭:艾裡瑪·哈維·諾斯克羅夫特(Harvey Northcroft) 紐西蘭軍法處長

菲律賓:德爾芬·哈那尼拉(Colonel Delfin Jaranilla) 律政司;最高法院成員

審判經過

東京審判現場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代表天皇,參謀總長梅津美治郎大將代表大本營陸海軍部,在美軍戰列艦「密蘇裡號」的甲板上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

1946年1月19日,經盟國授權,駐日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頒布了《特別通告》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憲章》,宣布在東京正式成立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準備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

1946年4月2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英機等28名甲級戰犯正式起訴。5月3日,法庭召開第一次公開會議,開始審理東條英機等戰犯的罪行。3日至4日,首席檢察官基南宣讀42頁的起訴書,歷數了自1928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被告所犯的反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等。

1946年5月,由中、美、英、蘇、澳、加、法、荷、新、印、菲十一

鈴木啟久等8名侵華日本戰犯低頭認罪

個國家組成的遠東軍事法庭對日本28名甲級戰犯進行審判。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3日開始,到1948年11月12日結束,前後持續兩年多,共開庭818次,有419名證人出庭作證,受理證據4336份,英文審判記錄48412頁。整個審判耗資750萬美元。從1948年11月4日起宣讀長達1231頁的判決書,到12日才讀完。判決書肯定日本的內外政策在受審查的時期(1928—1945年)內都是旨在準備和發動侵略戰爭。

受審戰犯

東京審判28名被告前十位是: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板垣徵四郎、廣田弘毅、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荒木貞夫、平沼騏一郎、重光葵。

遠東軍事法庭從1946年5月3日第一次開庭起,到1948年1月2日審判完畢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受審的25名日軍甲級戰犯

審判期間開庭818次,審判記錄共48412頁,有419人出庭作證,有779人書面作證,受理證據4300餘件,判決書長達1213頁。

國際法庭於1948年11月4日開始宣判:判處東條英機、板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廣田弘毅、木村兵太郎及武藤章絞刑1948年12月23日執行。

相關焦點

  • 全新《東京審判3》你還能看到些什麼?
    原創 敖雪 紀實人文頻道第一集《歷史的判決》本集聚焦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主體判決書,通過具體案例詳細解析了東京審判對日本戰犯提起的三大類罪行2015和2016年連續兩年,我所在的外語紀錄片團隊製作了兩季共6集《東京審判》系列紀錄片。從審判的緣起、組織經過到中國代表團所做的貢獻與努力,全面地介紹了東京審判兩年半庭審的整個過程。
  • 高文彬:他全程參與了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從法律的角度認定了日本發動戰爭的侵略性和非正義性,通過審判日本主要戰犯,公開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戰爭暴行,尤其是侵華14年間所犯下的罪行。民盟盟員、百歲老人高文彬,作為17名中國代表之一,全程參與了東京審判,是的東京審判歷史見證人。
  • 東京審判:每一個中國人都應了解這段歷史!
    東京審判中國法官梅汝璈之女、與梅小璈合編《梅汝璈東京審判文稿》的梅小侃也來到論壇現場,與不少海外東京審判研究者深入交流。  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院研究員顧若鵬(K·Barak)著有代表作《從人到鬼,從鬼到人:日本戰犯及中國的審判》等。他說,很長一段時間內,東京審判研究在中國內地是被忽視的。
  • 東京審判:大多數日本甲級戰犯為何能逃脫死罪?
    同盟國分別在歐洲和日本進行了紐倫堡審判和東京審判。 東京審判持續了兩年半,12個國家參與,開庭818次,庭審記錄多達48412頁。而最終的判決書多達1212頁,光宣讀這份判決書就用了7天。 在這份看似很長的判決書上,不少戰犯的名字並沒有列在上面,事後,更有不少甲級戰犯被過早地釋放,無數軍人和人民的鮮血都白流了。
  • 日本體育紀實漫畫作品展在東京舉行
    在日本體育紀實漫畫作品展上,門脅正法(左一)與主辦方負責人交流。人民網東京11月24日電(記者 劉軍國)日本體育紀實漫畫作品展11月24日在東京開展,日本知名漫畫原創作家門脅正法拿出了30多年創作生涯的精品,並分享了他的創作歷程。
  • 口述 高文彬:我所經歷的東京大審判
    他找出一疊收拾得整整齊齊的資料提供給記者做參考,依稀可見他當年在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辦事處做秘書時的風格。「很可惜,當年我從日本帶回國的很多資料和照片,現在都找不到了。」時年25歲的高文彬作為中國檢察官辦事處的翻譯和秘書,參加了舉世矚目的東京大審判,現在他卻成了在世的唯一一位親歷東京大審判的中方代表團成員。
  • 在東吳法學院原址追思這裡走出來的校友——東京審判全程親歷者...
    此前一天晚上,東京審判親歷者高文彬先生的追思會在他的母校東吳法學院原址(今崑山路146號)舉行。這場追思會由東吳大學、蘇州大學上海校友會,蘇州大學上海校友會法學分會,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上海財經大學黨委統戰部共同發起,現場聚集了多位教授、學生、法律工作者,深切緬懷這位對中華民族作出了突出歷史貢獻的老人。
  • 《審判之眼:死神的遺言》新角色公布 東京地檢署的女檢察官
    《審判之眼:死神的遺言》新角色公布 東京地檢署的女檢察官 2018-11-15
  • 東京舉辦體育紀實漫畫作品展
    新華社東京11月24日電(記者王子江 楊光)日本體育紀實漫畫作品展24日在東京大學附近的SHANBARA藝術空間開展,日本知名漫畫原創作家門脅正法拿出了30多年創作生涯的精品,並分享了他的創作歷程。在展出開幕式上,門脅正法說:「東京奧運會延期了,大家對體育的關注度有所降低,希望通過體育原創漫畫的展覽,讓民眾更加了解體育和漫畫的意義,也讓他們對奧運會更加關心。」
  • 見字如人,聽法官訴說審判背後的故事
    •哈那尼拉,展示了他們在東京審判中如何以公正嚴謹的專業精神,為最終的判決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歷時兩年半的東京審判,為戰後和平的國際秩序奠定了基礎,也為我們留下了眾多史料和記錄。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東京審判的11位法官中,有5位法官寫下了主體判決書之外的個人意見書,其中就包括澳大利亞法官兼庭長威廉•韋伯、菲律賓法官德爾芬•哈那尼拉,以及在以後的相關文字中留下了重要意見和看法的中國法官梅汝璈。
  • 99歲高文彬去世:「東京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的珍貴回憶
    他找出一疊收拾得整整齊齊的資料提供給記者做參考,依稀可見他當年在日本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辦事處做秘書時的風格。「很可惜,當年我從日本帶回國的很多資料和照片,現在都找不到了。」時年25歲的高文彬作為中國檢察官辦事處的翻譯和秘書,參加了舉世矚目的東京大審判。
  • 視頻|挖掘獨家影像文獻《亞太戰爭審判》即將開播
    為紀念中國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承制的中宣部重大項目八集系列紀錄片《亞太戰爭審判》,將於8月31日起登陸東方衛視。《亞太戰爭審判》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戰後各同盟國對日本BC(乙丙)級戰犯審判的大型紀錄片,展現了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犯下的暴行以及戰後國際社會以法理精神懲治戰爭罪行的歷史,填補了該領域內的影視空白。
  • 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高文彬逝世:享年99歲
    他是東京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最後一位全程親歷者,為日本戰犯定罪發掘了至關重要的證據;同時,他也是權威法學詞典《元照英美法詞典》的編撰者之一。  他就是我國著名國際法學者、上海海事大學教授高文彬。昨天凌晨,高文彬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  「我這一生大概就這樣兩件事情:一是東京審判;一是大詞典。」高文彬曾這樣概括自己的人生。
  • 東京大審判最後一位中國代表高文彬去世,享年99歲;他曾揪出「百人斬」元兇
    東京審判適用英美法程序,同時,法庭的官方語言使用英文和日文,因此,需要繼續增派相關專業人員。當時的東吳大學是國內唯一一所教授英美法課程的學校,於是,高文彬的老師、上海著名律師劉世芳,把滿懷熱情且英文極好的高文彬推薦給向哲濬。經過測試,高文彬等5位翻譯被錄用。他們於1946年5月15日在上海江灣機場乘坐美國軍用運輸機飛往日本東京。
  • 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起映
    10月25日,系列電影中又一部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接力起映。影片由導演郝蘊執導、著名演員張涵予傾情獻聲,以首次獨家披露的真實影像、中美韓朝四國珍貴的戰場紀實畫面,以及抗美援朝攝影隊耄耋老兵的採訪口述,生動揭秘抗美援朝崢嶸歷程。日前,電影曝光起映海報,宣布起映並陸續登入全國院線,與《金剛川》、《最可愛的人》攜手再掀抗美援朝觀影新高潮。
  • 揭秘:上海紀實頻道上星前後的幕後故事
    2009年,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成立獨資子公司——真實傳媒有限公司,獨家運營紀實頻道內容生產和整合營銷。2012年起紀實頻道實行24小時全天候播出,並於2013年正式實現高標清同播。紀實頻道目前已成為中國紀錄片領域領先的內容提供商,紀實頻道現擁有紀錄片總庫存量23800小時,2013年生產的自主版權節目達到了760小時。
  • 東京審判之謎:28名甲級戰犯是如何選定的?
    東京審判(資料圖)國際檢察處在1945年底先後分批逮捕了一百餘名的日本主要戰犯(「甲級戰犯」),對他們進行了普遍的偵訊,錄取了大量的口供,並且在偵訊過程中還以「罪嫌不足」為藉口擅自陸續釋放了好幾名犯人。
  • 深白設計∣沐葉·別院
    【方案實景圖∣花園】【方案實景圖∣主人房】【方案實景圖∣客人房】【方案實景圖∣廚房】【方案實景圖∣主衛生間】
  • 溥儀英語水平起碼專業八級:能英譯四書五經 東京審判無需翻譯
    時隔20多年後,溥儀作為證人參加了東京審判,面對法官的英文質詢,對答如流,不需要戴同聲傳譯的耳機。由此可見,溥儀的英文水平絕對是一流的。當然這跟莊士敦這種興趣教學的方式有著很大的聯繫,這也是現在英語教育值得借鑑的地方。溥儀雖然有著一流的英文水平,但是他在辦戶口的時候,登記員給他寫得學歷卻是初中。試問一個初中生能英譯《四書五經》?能跟英國法官對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