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也覺得一個人吃飯是一件看起來特悲慘特孤單的事。直到高中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才讓我從此對一個人吃飯這件事改了觀。
如今,很多時候我都很享受,突然很想吃什麼的自己和當下的自己一拍即合,一轉身立馬大步瀟灑地奔向心中所想,不用等人,不用排隊等位,因為一個人哪裡都可以坐,不需要拘束,不需要考慮太多,也不用尷尬地找話題聊或者回答別人無聊的問題。
一個人,自在隨風,一身輕。
那種一個人欣喜無比的走在去吃飯的路上的感覺,就是有一種把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的爽。
以前讀高中的時候,我們班裡有一個吃飯特別慢的女同學,是真的吃得特別特別的慢。我從來不見她在吃飯面前為了什麼匆匆忙忙,我曾想得比較誇張,也許外面地震、著火,可能她都要吃完再起身走。
因為吃得很慢,基本上很有耐心的室友也不可能每天都陪著她吃,我常常見她一個人端著飯盒孤單的身影,一個人坐在靠窗邊那裡慢慢吃,從周邊全是人,吃到清潔阿姨準備出來打掃衛生,她可能才吃完,慢慢悠悠的在收拾飯盒。
我與她未熟悉之前,也曾看著她落寞的背影,身邊人紛紛離去的場面,以為她被落下的感覺,心裡想必也不好受吧。
有一次,我終於忍不住問她:「你每次吃得這麼慢,到陪你吃的人都走光了,沒想過稍微吃快點跟上他們嗎?現在都沒人陪你吃飯了,你不覺得孤獨嗎?」
她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大,那一刻我才意識到也許我問了一個很可笑的問題,她疑惑的慢慢放下手中的筷子,很認真地跟我說:「其實我並不強求別人為了我刻意放慢吃飯速度,我也不喜歡為了別人去加快自己的速度。一個人吃飯我可以冷靜思考很多事情,可以認真享受到食物的美好。比起跟別人一起吃,我常常覺得一個人吃飯更開心。」
她笑我認真的納悶她的孤單:「我就是想一個人好好吃個飯怎麼了?「
我當時只能聳聳肩訕訕地走開。
後來才開始慢慢的體會到,一個人吃飯原來真的是一件很值得歌頌的,而不是孤獨、寂寞和迫不得已的事。
離開校園,脫離了原本一起生活的集體,更多時候自己一個人吃飯。
心情不好的時候,更想著要好好對待自己。
腦海裡靈光一現的那家餐廳那幾個菜,那一家的火鍋小龍蝦,或者路邊的那一家小攤的烤串,說走就走,直接殺到那裡開吃的時候,那種心情竟然會想要去見一個喜歡的人一樣愉悅無比。
一個人想吃什麼就徑直的走起,味蕾專注食物本身,完全不用擔心氣氛尷尬刻意找話題出來跟人聊,時間充裕,無人催趕,自由支配。
那種一個人吃到好吃的東西的快感,與自身的各種感官享受到的快樂,實在好過與一群融不入的人吃飯體會到的孤單。
好好吃飯本身就是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態度,而一個人好好吃飯,就更應該值得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