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是一部描寫整個江湖以「門派」為單位的俠客們之間勾心鬥角,互相算計的小說。
小說一開頭就被青城派打的屁滾尿流的福州林家福威鏢局,其實也是門派之一。
很多人覺得福威鏢局太「弱雞」了,不能算「門派」。
這個思想要不得,「弱雞」也是「雞」,不能因為實力問題就搞歧視對待,這不符合我們公正客觀的原則。
況且,倘若原著「密議」一章中少林方正大師的話可信的話。
那麼福威鏢局的創始人林遠圖的武功很可能還在「天下第一」東方不敗之上;因為他所領悟的《葵花寶典》比魔教所得到的版本更加凝鍊。
但福威鏢局很明顯是「高開低走」,出道即巔峰之後,就是一代更比一代坑。
從林遠圖獨步江湖,震懾群小,到林震南被餘滄海的徒弟打的屁滾尿流,沒地方找牙,福威鏢局從崛起到衰落,只用了三代人的時間。
然而,直到被青城派突襲的時候,福威鏢局其實還在勢力擴張的路上,他們的「財務報表」也是一年比一年好看!
穩坐「嶺南第一大鏢局」寶座的林家,要錢有錢,要人有人。
無論是財力還是人力上,都遙遙領先於青城派的福威鏢局,為什麼會在面臨青城派的攻擊時,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不像門派的福威鏢局
其實之所以會有人覺得福威鏢局不算一個門派,除了林振南的武功太「弱雞」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福威鏢局的經營方式問題。
《笑傲江湖》裡的門派,大多都已經進入了「家人時代」,只有福威鏢局和金刀門這兩個門派,還停留在「家族時代」的階段。
名門正派如少林、武當、五嶽劍派,都是「公有門派」。
門派的所有資產是大家共有的,掌門人只是一個代管者,也就是說門派利益大於掌門人個人的利益。
而福威鏢局則不然,鏢局的所有資產世世代代都歸林家所有,林家的利益大於福威鏢局的利益。
名門正派的普通弟子只要能力足夠出眾,就非常有可能成為下一代的掌門人。
即使是傳承方式比較混亂的魔教之中,普通教徒也有通過自己的個人能力爬上「教主」之位的可能。
但福威鏢局永遠屬於林家的家族私產,即使林家人再怎麼白痴低能,鏢師們也不能取而代之。
福威鏢局的這種家族式的傳承方式,在《笑傲江湖》中其實已經非常落後了,以至於它彆扭的看起來甚至不太像一個江湖門派,更像一家會點功夫的富商大戶。
這種落後傳承方式帶來的第一個麻煩,就是沒有辦法從外界引進一流的人才,門派的高手幾乎全靠「自產自銷」。
然而林家的「闢邪劍法」又是「傳子不傳徒,傳媳不傳女」的家傳秘笈。
在整個江湖上只有林家福威鏢局和金刀門王家,還是純粹的「家族式門派」。
而且這兩個門派不但「近親繁殖」,在江湖上的實力也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百斤麵粉蒸壽桃——廢物點心特大號~
金刀門王家之所以沒有像福威鏢局被人「宰雞」一樣滅掉,是因為他們的掌門王元霸的腦筋還比較清醒;雖然嘴巴上牛的不要不要的,可實際上「慫」的一點臉都不要。
比如他明知道女兒女婿死於青城派之手,雖然嘴上說「定要報仇」,但卻總是「太忙」,騰不出手。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王元霸的兩個兒子在他們自己的地盤洛陽城外,被綠竹翁出手教訓以後。
王元霸能夠做到一看惹不起,勇敢的決定對綠竹翁「寬大為懷,不予追究」。
而且整部《笑傲江湖》中,除了劉正風之外,只有金刀門王家跟官府有交情。
王家之所以還能夠在江湖上「浪」,主要是因為夠慫夠懂事兒。
王元霸的宗旨其實就是「元王八」,甘心情願的做一個欺軟怕硬的老王八;惹的過的一頓暴打,惹不過的屙金尿銀叫「爸爸」。
相比之下福威鏢局的「扛把子」林震南就差多了,常年躲在幕後做生意,不跟人交手,他已經完全從一個「江湖人」,蛻變成了一個會點「三腳貓」功夫的「生意人」。
以商人的眼光混江湖走的通嗎?
江湖的核心競爭力
毫無疑問,林震南在《笑傲江湖》中經商的天分可以排第一。
論做生意的天份和才能,整部小說裡可以說無人可比。
但江湖畢竟不是商場。
馳騁商場的秘訣是請客吃飯,迎來送往。
而縱橫江湖的秘訣,是看拳頭的大小來決定要不要,有沒有資格請客吃飯,迎來送往。
商場之上金錢的多少是核心競爭力。
而江湖之中拳頭的大小才是核心競爭力。
商場鬥爭要財不要命。
江湖鬥爭不但要錢,還要命!
這一點從福威鏢局的創始人林遠圖身上,就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他之所以能夠創建福威鏢局,靠的不是四處請客吃飯「拉投資」,找「股東」。而是靠赫赫有名的「七十二路闢邪劍法」威震江湖。
在《笑傲江湖》裡,武功秘笈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生產力」。
誰掌握了最高級的武功秘笈,誰就擁有了縱橫江湖,號召群雄的吸引力。
在這一點上,福威鏢局確實有著先天性的重大缺陷;因為他們家傳的「闢邪劍法」,雖然有操作簡單,爆發力強的優點,但同時也有代價太大,不可持續發展的致命缺點。
因為這兩大缺點,林遠圖並沒有把「闢邪劍法」的「核心秘笈」往下一代傳。
也就是說,其實福威鏢局在第二代掌門人林仲雄的時候,就已經失去了立足於江湖的核心競爭力。
不過林仲雄時代雖然武功沒了,好歹眼界還在,他對江湖的理解和自身的定位還算準確,所以他一生之中都沒有大肆擴張福威鏢局的事業。
但林震南就不行了。
第三代掌門林震南從小就習慣了拿錢四處打點請客吃飯式走江湖,幾乎完全沒有感受過林遠圖「打江山」時的艱難困苦。
他就像溫室裡的老花朵,看起來老練精明,但實際上連一點江湖的腥風血雨都沒經歷過。
江湖人不經歷江湖的毒打,他就永遠長不大!
林震南就是因為沒有經歷過江湖的腥風血雨,所以他只知道「群英薈萃」為什麼那麼「脆」,卻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那樣紅!
他傻呵呵的以為,所謂「江湖」就是簡單的請客吃飯,送禮打點。
碰上了年年過節不收禮的餘滄海,他甚至連「腦白金」都不知道換一下試試。
人間最古怪的奇景,就是越傻的越覺得自己聰明。
林震南也不例外。
他能力和腦子在那個江湖上通通不夠用,但卻迷之自信的覺得自己很聰明。
林遠圖創下了福威鏢局四省的勢力範圍,林仲雄安守本份沒有進行勢力擴張。
而林震南就了不得,花著爺老子的留下的遺產,愣是用錢打通了六省的道路資源。
這種強爺勝祖的成功,讓林震南產生的一種錯覺:錢才是整個江湖中最具核心競爭力的東西,只要肯掏錢,整個江湖都會成為你的朋友。
兩代先輩給他留下的金錢和人脈,導致了他只見過要錢的,沒見過要命的。
用先輩留下的金錢和聲威獲取的擴張成功,又讓他誤以為那是自己的能力出眾。
以至於塔對自身實力和整個福威鏢局的實力都盲目自信,竟以為福威鏢局有著不輸於少林武當的實力。
如果說別的門派的「核心競爭力」是武功秘籍,那麼福威鏢局的「核心競爭力」就更加苛刻的是掌門人的個人能力。
掌門人林震南如此脫離實際,福威鏢局怎麼混的下去?
福威鏢局的滅亡啟示錄
林震南臨死前告訴令狐衝:
福州向陽巷老宅地窖中的物事,是……我林家祖傳之物,須得……須得好好保管,但……但他曾祖遠圖公留有遺訓,凡我子孫,不得翻看,否則有無窮禍患,要……要他好好記住了。
以此來看,林震南對「闢邪劍譜」的存在,心裡是早就有數的。
他之所以沒有去「違禁」觀看,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是一個「好孩子」,另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始終沒有認識到,武功對門派立足江湖的重要性。
錯過了重啟福威鏢局這艘老船「發動機」的一次機會。
而且在福威鏢局這種家族門派裡,「上行下效」效應遠比其他門派更加嚴重。
林震南精通送禮撒幣,於是福威鏢局裡的鏢師們也都沉迷此道。
小說開篇林平之誤殺餘人彥之後,跟從的史、鄭兩個鏢頭居然選擇拿銀子封勞德諾假扮的薩老頭的嘴,配合林平之文過飾非。
這種欺上瞞下又膽小怕事的惡習,又讓福威鏢局錯失了最後一次及早布防的先機。
從林震南到鏢師們,福威鏢局從上到下其實早就腐朽了。
而福威鏢局之所以還能在江湖上立足,其實主要還是林遠圖留下的赫赫威名,以及林仲雄守成有方留下的大量金錢。
大肆擴張的林震南,其實不過是在揮霍前人留下的資源,他自己無論是武功還是領導素質上,都沒有絲毫的進步。
看似輝煌的福威鏢局,其實內部早已腐朽不堪,餘滄海只是臉皮厚搶先下手而已。
如果餘滄海不下手,從嵩山派招攬的綠林道高手的實力來看,福威鏢局這麼盲目擴張,早晚也會被餵不飽的山賊寨主們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