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噸重的鯨魚,若不小心睡著會沉到海底嗎?它們竟然是站著睡的

2020-12-13 奇點使者

筆者-小文

在自然界中,有一種我們無比熟悉的生物,它是站著睡覺的,那就是幾千年前就被人類馴服的馬。

很多人感到好奇,為什麼馬能夠直立地睡覺?難道它們不會感到疲倦或者突然倒下嗎?科學家認為,馬站立睡覺的天性是從祖先野馬中流傳下來的。

生活在草原上的野馬,由於體型容易引起肉食動物的注意,又由於寬闊的草原幾乎沒有任何遮擋物,因此它們需要經常保持警惕,這也是為什麼馬需要站立睡覺的原因。

而在競爭激烈的自然界中,馬早就學會了四蹄交替支撐的方式,因此,馬不會因為疲倦而倒下,最重要的是,相比起肉食動物,馬一天只需要睡6個小時就能補充體力了,而如果是深度睡眠的話,僅需要2小時即可。

而除了馬以外,還有一種在深海當中的大型生物,也是站著睡覺的,它就是鯨魚,在潛水員的拍攝下,偌大的鯨魚群給人一種無比震撼的感受。

我們都知道,鯨魚是現存的最大生物,海洋是它們的家園,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鯨魚不是魚,而是一種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因此,即使鯨魚能夠自由地在深海中遨遊,但每過一段時間,它們就要浮出水面呼吸新鮮空氣,否則的話,鯨魚就會窒息而死。

或許很多人僅僅在紀錄片中看見過鯨魚的身影,並不知道真正的鯨魚有多大,而據科學家研究,一條成年鯨魚的體長最大紀錄可以達到33米,也就是11層樓高。

如此巨型的生物,雖然鯨魚看似皮糙肉厚,但它們也非常脆弱,在虎鯨的攔截下,鯨魚很快就會喪生於虎鯨的利齒之下。

而且,鯨魚龐大的體型也成為障礙之一,無論鯨魚走到哪裡,它們都會化身為一個大型「靶子」,因此,鯨魚的周圍是危機四伏的。

而在漫長的進化當中,鯨魚也學會了調節睡眠來避免天敵的襲擊,在進入睡眠之後,鯨魚由於體內的浮力可以垂直地站立在水中,既不會下沉也不會因此上升。

最重要的是,鯨魚採取的是左右大腦輪換睡眠的方式,即使它們睡著了另一半大腦也可以控制身體,而特殊的睡眠方式使得它們成為睡眠依賴性最小的哺乳動物,每天沉睡的時間只佔全天時間的7%左右。

相關焦點

  • 一百多噸重的鯨魚,睡著後會一直沉到海底嗎?其實鯨魚聰明的很
    筆者-小文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哺乳類,它們生活在海洋當中,活動範圍在100米到深海200米不等,主要以海洋中的鱗蝦和烏賊作為食物,據統計,一條成年鯨魚每年至少會吃掉2億噸鱗蝦。一頭成年鯨魚的體重相當於30頭非洲象,它們的體重最大可以達到198噸以上,體重超過33米,而鯨魚的存在也讓不少人感到好奇,如此巨大的生物一旦在海裡睡著,不會一直下沉到海底深處嗎?
  • 鯨魚會吃人類嗎?如果不小心被鯨魚吞下,人還能逃生嗎?
    說起海洋中最大的動物,非鯨魚莫屬,而且還是地球最大的生物之一,就拿藍鯨來說,成年藍鯨的體長一般在22米到33米之間,有些甚至更長,而它那龐大的身軀有上百萬重,這樣的大傢伙每天都需要吃大量的食物,才能維持生命,一口下去能吞下200萬隻磷蝦,每天,而要達到飽腹的狀態,一噸至少要吃下5噸的食物
  • 鯨魚,這些海洋巨人,它們會影響人類文明的歷史嗎?
    專家們宣布2030年將是全球溫室效應最致命的一年,但是如果他們幫助了我們,這個災難將不會發生鯨魚,這些海洋巨人卻能夠大幅降低甚至阻止大氣中溫室氣體的積累,它們會影響人類文明的歷史嗎?溫室效應據外媒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網站稱,全球氣溫比之前升高了,溫室效應正在迅速發展成全球性災難從1880年到1970年代末幾乎百年時間,大氣溫度以每年1-1.8攝氏度的溫度上升,但誰也不知道氣候系統是不是線性變化的,最小的變化也會使氣候系統陷入混亂,
  • 若人被鯨魚吞下,身上恰好帶著一把刀,可以劃開鯨魚身體逃出嗎?
    鯨魚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同樣也是海洋當中最大的動物,一隻成熟的藍鯨長度可以達到30米,重量達到30噸以上,數百個人圍在一起都抱不動它,就是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卻終日以磷蝦為食,這是因為它們的食管僅僅有10釐米的寬度,太大的東西它們就算吞進了嘴裡也咽不下去。
  • 海洋中最大的4種鯨魚,你知道幾種?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創造了很多物種,而有一些動物則以大而聞名於世,說起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大家一定會想到鯨魚,可是這種巨型生物又分很多種,你知道哪幾種最大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一看。第一名:藍鯨藍鯨作為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地球上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它們可以長到35米,重量更是可以達到180噸。
  •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章魚、蠕蟲正在蠶食軀體
    科學家拍到罕見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章魚、蠕蟲正在蠶食軀體鯨魚是世界上體型最龐大的生物,一條鯨魚的死亡,所造成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要深遠,伴隨隨著鯨魚的軀體沉入海底,大量的生物會以此為食。甚至會誕生新生物,於是就有「一鯨落萬物生」的說法,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就拍到罕見的「鯨落」畫面,鯨屍沉至海底後,大量的生物在此繁衍生息,從拍攝下來的畫面。我們可以看到,這句體鯨屍已被蠶食的只剩下骨架了,一群食骨蠕蟲正在消耗著骨骼上的脂肪,在現場還發現很多生物,其中,包括蟹類,海鯰魚,多毛類和深海章魚等。
  • 藍鯨一天吃8噸磷蝦,海洋裡的磷蝦會被吃光嗎?
    或許因為鯨魚不是魚,所以它們直接把蝦米一口吞吧。看過一部BBC關於海洋的紀錄片,拍到藍鯨在捕食磷蝦的畫面,又壯觀,又美麗。海洋裡的磷蝦是許多魚類和鬚鯨的主要食物,每年在海洋中就被消耗了許多。除此之外,人類也會捕食磷蝦作為食物。海洋中的磷蝦到底有多少,竟然扛得住那麼多捕食者和人類的捕撈?有一天它們會被吃絕嗎?
  • 會在夢中被吃掉嗎?
    它們睡覺的時候不會閉眼,魚腦子裡也沒有新皮質需要通過睡眠來進行恢復,所以只是進入了類似睡眠的生理休息狀態。小一點的魚睡覺的時候會找掩體,比如珊瑚礁、海底植物下、巖洞和縫隙中,或者乾脆將自己埋到沙子裡躲起來。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被捕食,也不怕被水衝走了。
  • 鯨魚為什麼喜歡躍出水面?是因為生命要終結了嗎?
    鯨落,鯨魚為什麼在死前會有向水面一躍的這個行為呢?有人說,鯨落是鯨魚給大海最後的溫柔,最後在海底形成生命的綠洲。但是,鯨魚為什麼會在死前有向水面一躍的習慣呢?鯨魚向水面躍起這個行為在鯨魚的幼年時期體現得更為頻繁一些,成年的鯨魚也會有這個習慣,總之,鯨魚水面躍起的這個行為與生命走向終點沒有關係,但是,對於這種行為的科學解釋,到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說法。
  • 鯨魚在海裡怎麼哺乳?雌鯨魚有乳房嗎?
    鯨魚表面光禿禿,看不出有乳房,難不成把奶擠到海裡,那也太浪費了吧,今天,我們以座頭鯨為例,來談談鯨魚哺乳這件事。 海裡怎麼餵奶? 感動海洋的座頭鯨媽媽 鯨魚媽媽在哺乳的前幾個月都是不進食,每天輸出這麼多奶,卻不吃東西,幼崽僅僅依靠吃奶就能在幾個月裡長到接近一噸,等到座頭鯨寶寶有了一定的長途旅行的能力以後,母子會開始一場4500公裡的長徵,這對鯨魚母子是一次偉大的試煉。
  • 亞馬遜雨林發現鯨魚,體重達到10噸左右,它是從何而來?
    說起海洋,大家能夠同時想起鯨魚和鯊魚,鯨魚身為最大的哺乳動物, 鯨魚的死亡都能給海洋帶來很大的好處,讓海洋中的生態環境更加完善,眾所周知,鯨魚是海洋中的生物,可是科學家在研究亞馬遜雨林的時候,卻有了意外的發現,在亞馬遜雨林中竟然看到了鯨魚的身影,為何鯨魚會出現在這裡呢?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為何鯨魚很少傷害人類?科學家給出答案,三觀都被顛覆了
    虎鯨的身長超過8米,體重僅僅9噸,它們的性格非常兇猛,是海洋中的肉食性動物之王,企鵝、海豹等都是他們的食物,而且一些小型鯨魚,包括大白鯊在內,也都是它們的獵食對象。
  • 你知道鯨魚是怎麼睡覺的嗎?它們一次只休息半個大腦
    鯨魚主要是通過頭頂的氣孔來進行呼吸,它們在水下其實是在「憋氣」,所以它們要浮到水面上來換氣。這也就意味著,鯨魚必須要在清醒的前提下才能進行,它們的每一次呼吸都需要經過思考。如果它們長時間不呼吸,那麼它們將會因缺氧而失去生命。鯨魚的呼吸機制,似乎為我們的問題增加了更多的難度。那麼,鯨魚到底究竟是怎麼睡覺的?
  • 我國科學家首次在南海海底發現「鯨落」!
    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南海海底發現3米長的「鯨落」!鯨落到底是什麼?說起鯨落,其實不難想像,它和鯨魚應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說起鯨魚,映入腦海的首先就是它那無比龐大的身軀,而其中的「藍鯨」被認為是已知的地球上生存過的體積最大的動物,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和一艘巨型船隻差不多。那麼鯨落和鯨魚有什麼關係呢?它是怎麼引起的呢?
  • 無價的「便便」:我們為什麼要保護鯨魚
    圖片版權© Wade & Robyn Hughes鯨魚和碳捕獲在其漫長的一生中,鯨魚能夠通過進食把碳積累並儲存在自己體內。有些鯨魚重達200噸,平均壽命70年,而弓頭鯨的壽命據估計更是長達268年。鯨魚死亡後,其屍體以及體內封存的碳一併沉入海底。
  • 乘坐高鐵不小心睡過站,怎麼辦?
    不過話說回來,可能是因為高鐵太快太舒服了,有時候很容易出現一些尷尬的事情,好的,比如你在高鐵上不小心睡在車站了,需要再買一張票再回去嗎?畢竟返程票可能小几十,還是比較苦惱的,沒錢有可能回去嗎?首先,高鐵不能隨意停,即使到了一個站,也不會停在該停的站,所以,發現自己已經誤站後,一定不要驚慌失措,讓自己冷靜下來,畢竟你慌也沒用,然後你就可以去跟售票員說明你的情況了!你可以直接告訴他你因為睡覺或者其他原因誤站了,然後列車員會聯繫高鐵站的工作人員,然後安排你在下一站下車,坐最近的公交車回去,到了高鐵站後,可以讓車站工作人員幫你打「誤乘」這個字!
  • 振華30:「海底穿針」,功夫了得
    原標題:振華30:「海底穿針」,功夫了得   5月2日,由世界最大單臂全旋迴起重船「振華30」進行吊裝沉放,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後12米的接頭在約29米深的海底成功著床。它的對接成功標誌著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全線合龍,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也將迎來全線合龍。
  • 同樣是哺乳動物,為什麼鯨魚能下潛水下2000米,人類卻會被壓扁?
    也就是說,在那裡你每平方米需要承受970噸的重量。這對於人類來說,完全是達不到的。其實幾千米的位置,常規的潛艇外殼也已經達到深潛極限,更別提人類弱小的身軀。可是為什麼同樣哺乳動物的鯨魚,卻能生活在深海而不被水壓壓扁呢?鯨魚的深潛極限又是多少?這還得從鯨魚的肺說起。
  • 常常睡不飽嗎?小心你會「瘦」不了!
    為了戰勝肥胖、促進健康,臺灣衛生福利部告訴我們每周要運動150~300分鐘、天天要攝取5蔬果。但不可諱言,啃著芹菜蘋果,在跑步機上度過漫漫長夜的男女們,並不是每個都擁有健美的體態。運動節食卻瘦不下來的朋友其實並不少。費盡心力卻不見體重改變,這教人怎能不自暴自棄,怨嘆別人的遺傳和體質都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呢?甚至聽從謠言、誤信偏方,害得自己傷財又傷身的例子也不少見。
  • 鯨魚明明是哺乳動物,不呼吸就會死,那它們是怎麼在海裡睡覺的?
    我們知道,鯨魚雖然表面上看上去是魚的樣子,它擁有流線型的身體,靈活的魚鰭和厚厚的脂肪,然而鯨魚卻不是魚,而是一種哺乳動物,不用魚鰓而是用肺來進行呼吸,這也就是鯨魚經常會在海面現身的理由。那麼既然如此,鯨魚在大海裡到底是怎麼睡覺的?總不能睡一會兒,就到水面上換一下氣吧?煩都煩死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