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下 高冷的東野和好玩的圭吾

2021-02-18 成都映象IMPRESSION

隨筆跟作家本身是最接近的,這種接近不見得是內心意義上的接近,但跟作者本人的性情是相當貼合的,所謂「文如其人」,這句話放在小說上不見得合適,但放在隨筆上,是比較恰當的。小說中的東野,有某種深不可測的詭異和陰鬱,但隨筆中的圭吾,幽默感十足,待人隨和親切(甚至跟人說話過於客氣而讓編輯們覺得詫異,因為他們跟太多個性狂傲的作家打過交道)。也許,正是東野圭吾性情上的這種坦率和平易,使得他的作品在不經意之間抵達了人性的幽微之處,仿佛一個懵懂的人誤闖進了一個禁忌之地。

【高冷的東野和好玩的圭吾】

文| 潔塵

在我的印象中,東野圭吾是一個智商和性情都相當高冷的人物,就像根據他的作品改編的系列電視劇《神探伽利略》的主演福山雅治的那個形象(東野和福山個子一樣高,1米80)。所以,當讀《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這部自傳隨筆集時,裡面那個不停自黑的喜劇主人公,實在是有顛覆效果的。


《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中文版書影

我給兒子推薦小說時,曾經隆重推薦東野圭吾。推薦原因之一,東野圭吾理工科出身,被稱為相當純正的本格推理作家。他的作品中有著理工科的學理基礎和縝密的邏輯推理。兒子是一個理科少年,我根據他的閱讀愛好,推薦東野圭吾是比較有把握讓他能夠有興致讀下去。推薦原因之二,在東野圭吾的作品中,有著豐滿的文學品質,有著對複雜人性的獨特呈現,人生絕境之中蘊含了生之為人的種種偏執的心酸。我特別喜歡的是《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

東野圭吾作品數量相當多。近些年因為他的中國粉絲劇增,他小說中文版的出版也緊跟其上。我是從《白夜行》開始接觸他的作品的。先是看了日劇《白夜行》,後來又看了日本版和韓國版的兩部電影《白夜行》,這中間讀了小說原著。這部作品陰鬱酸楚,張力很大,出人意料,動人心魄。《嫌疑人X的獻身》讓我再一次嘆服,從此自認是東野粉。

《白夜行》中文版書影

《嫌疑人X的獻身》中文版書影

《白夜行》日本電視劇版海報

《白夜行》日本電影版海報

《白夜行》韓國電影版海報

《白夜行》韓國電影版海報

《嫌疑人X的獻身》(韓國電影版海報)

但是,後來又看了他的好幾部小說,那種被震撼的印象一下子就減弱了。我到網上書店去搜,發現他的小說中文版已經有一種烏泱泱的態勢,這讓人相當疑惑。這麼多作品,不可能每一部都到達某種高度。也許,我後面連著看的那幾部恰恰是他的平庸之作。怎麼會寫這麼多啊?應該是職業作家吧。

在《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裡可以將這一切了解得很清晰。

東野圭吾畢業於家鄉大阪一所大學的電子工程專業,曾經在一家汽車公司供職五年,27歲時,因獲得推理小說界的重要獎項江戶川亂步獎一舉成名,之後就辭職定居東京,成為一個職業作家。當他剛剛來到東京時,責任編輯請他吃飯時面露詫異之色,認為他辭職的舉動太冒險了,太多的寫作新人貿然踏上職業作家的道路,然後就悄無聲息地湮沒了。東野對責編說,他仔細想過,江戶川亂步獎的獲獎作品《放學後》賣了十萬冊,但之後的作品沒有獎項的光環,一般只能賣出一萬冊。成為職業作家後,可以專事寫作,他準備一年寫三部小說,版稅收入差不多三百萬日元(這是1985年的版稅行情),跟他在公司裡上班的年薪差不多。責編一聽這才釋然了,明白這個年輕人是個思維細密、行事踏實的人。後面十來年的事實證明東野的預測基本正確。再後來,東野大紅,各種影視改編,就現在來說,可能光是中文版的收入也相當可觀吧。

但是,這其中作為職業作家的種種辛苦也是不言而喻的。我對這個概念相當敏感,因為我就是一個職業作家。成為職業作家,以寫作為生,除非成了塞林格,寫一本《麥田裡的守望者》就因不斷的再版拿一輩子的版稅,職業作家作品的數量其實也是其生計的一種保障。數量多了,就會把質量的平均值拉低,這誰都知道。但是,這個道理不能反推,不是說,數量少了,就能把質量推上去。有的時候,數量恰是質量的前提和鋪墊。

什麼人會成為職業作家呢?我想,首先是對寫作這件事本身非常痴迷。常年在寫字這樁手藝活上如同工匠一般地雕琢,沒有持久的愛慕和沉醉是不可能的。再就是,除了寫作這件事,覺得在其他謀生事宜上所要花費的各種成本過高,自認為不擅長或者划不來,於是乾脆待在家裡寫字算了。

東野在他這本自傳隨筆集中,一出場的口吻就好笑,「1958年,這一年的二月四日,圭吾出生於大阪市生野區。……」。後面也總是這種煞有介事的口吻,令人想起錢鍾書先生《圍城》中「兄弟我在英國的時候……」。讀這本書,有一個特別突出的感受,那就是東野圭吾渾然不覺的某種鬆弛以及這種鬆弛所帶來的滑稽效果。圭吾的鬆弛在於他非常現實地看待寫作這件事,對於自身文學準備不足的經歷和心態相當坦率,還呈現了對於榮譽的渴望以及事實上的毫不在乎,連看到美麗女演員時哈喇子似乎都要流出來的那種狀態他也毫不諱言。

隨筆跟作家本身是最接近的,這種接近不見得是內心意義上的接近,但跟作者本人的性情是相當貼合的,所謂「文如其人」,這句話放在小說上不見得合適,但放在隨筆上,是比較恰當的。小說中的東野,有某種深不可測的詭異和陰鬱,但隨筆中的圭吾,幽默感十足,待人隨和親切(甚至跟人說話過於客氣而讓編輯們覺得詫異,因為他們跟太多個性狂傲的作家打過交道)。也許,正是東野圭吾性情上的這種坦率和平易,使得他的作品在不經意之間抵達了人性的幽微之處,仿佛一個懵懂的人誤闖進了一個禁忌之地。

《東野圭吾的最後致意》這本書的書名就是說,這是東野圭吾的最後一本隨筆集。他覺得自己的隨筆寫得實在不怎麼樣(這是事實),在這本隨筆集之後,他不會再出隨筆集了,而是專注於小說寫作。這對讀者來說,是福也是禍。在其精品小說中的東野,相當高冷,令人仰望,我等東野迷期待這種仰望;遺憾的是,隨筆中那個二兮兮的、邋遢的、不講究的、好玩的、掏心窩子的圭吾,我們以後看不到了。

2015-9-8

相關焦點

  • 高冷的東野和好玩的圭吾丨森林精選
    小說中的東野,有某種深不可測的詭異和陰鬱,但隨筆中的圭吾,幽默感十足,待人隨和親切(甚至跟人說話過於客氣而讓編輯們覺得詫異,因為他們跟太多個性狂傲的作家打過交道)。也許,正是東野圭吾性情上的這種坦率和平易,使得他的作品在不經意之間抵達了人性的幽微之處,仿佛一個懵懂的人誤闖進了一個禁忌之地。
  • 東野圭吾與《11字謎案》:作家之路的轉折點
    東野圭吾與《11字謎案》:作家之路的轉折點 時晨 2020-01-08 13:31 來源:澎湃新聞
  • 薦書之懸疑小說篇:東野圭吾PK伊坂幸太郎
    東方依然也有名偵探形象,比如我國的狄仁傑,以及日本三大名偵探,包括江戶川亂步作品中的明智小五郎、橫溝正史作品中的金田一耕助、金田一和內田康夫作品中的淺見光彥。在那種十分鬱悒煩悶的心境下,讀了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讀這本書也沒什麼複雜的原因,不過是好友畢業不少書帶不走,就留給了我,《白夜行》是其中一本。但我仿佛在雜貨鋪裡淘到了寶貝一般,驚詫於這本小說的構思精巧和設計精妙,那種環環相扣和步步為營的情節,實在是刷新了我對懸疑小說的認知。
  • 在大自然裡打滾的設計師 本田圭吾
    於snowpeak任職期間,本田圭吾最重要也最賣座的設計為花費一年時間所設計出來的野外摺疊椅「Take! Chair」。除了鋁管之外整體採用竹集成材製作,在當時使用竹子來製作量產家具是一項大膽的嘗試,而竹子因成長快速又有環保天然素材的美稱,而由上套下的布料可簡單拆卸更換顏色或清洗。這把椅子以「Take! Chair」命名,便有另外一種「這是一把可以方便帶著走的椅子」的意義,而「Take」在日文裡可以發音成「竹子」,也帶有雙關含意,相當符合本田老師在生活中喜歡開玩笑的風格。
  • 黃小邪丨 東野的藍
    那天特別的詭異,最後一輛車到站時,阿尼和一個男孩有說有笑走下車,不一會她朝公司附近的小區走去。東野緊握拳頭,青筋暴露,一把甩開我追了上去。我也跟著追上去。「阿尼,你等等,我給你介紹下,這是我的新女友。」東野大聲喊住他們。 「哦,挺好呀。」阿尼轉過頭,不溫不火,轉身就要走。我和柯小北愣在原地。「怎麼辦?」我輕聲問。
  • 東野圭吾與阿部寬在哪裡擦出幾次火花?
    雖然淺居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不過她和加賀恭一郎的合影依然引起松宮的注意。與此同時,在道子遇害公寓的附近,一具焚燒後的屍體被人發現。現場的一件遺物令加賀激動萬分,因為這與他多年未曾謀面的母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 嘿嘿,老子是東野的林彪!
    在大軍南下的途中,由於道路溼滑,東野司令員林彪所乘坐的吉普車陷入了泥淖。於是林彪就下了車,站在路邊,一邊觀察開拔的大部隊,一邊思考當前的戰略部署。看到吉普車在原地打滑,出不來了,路過的一隊戰士,馬上過來幫忙,他們喊著號子,三下五除二就把汽車抬出了泥坑。幫忙的戰士中,有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夥子,甚是惹人喜愛。
  • 「詩囚」孟東野,為什麼會有如此悲涼的人生?
    「詩囚」孟東野,為什麼會有如此悲涼的人生?孟郊是中唐時期比較有名望的「苦吟」詩人之一,他與同時代的「詩奴」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寒」、「瘦」二字形象而又生動的體現出了,二人在詩歌創作以及人生之路上的坎坷經歷。
  • 讀東野圭吾,悟人生百態「經典語句摘錄」
    只希望能手牽手在太陽下跑步。——《白夜行》12. 在風暴過後,過去絕望地看不見的東西,如撥雲見日般清晰可見。——《白夜行》13.知道的越多,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心理壓力就越大。 ——《假面飯店》14. 愛與恨,通常只是一念之差。背叛,嫉妒,復仇,男女主間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 朝見周天子,為何規定王執鎮圭,公執桓圭?帶你探索玉圭的起源
    玉是皇權和神權的象徵符號之一,古代帝王覲見天神就手持玉器祭祀。而下圖壁畫中,天神也使用了玉圭和玉印作為其身份地位的象徵。」道教傳說裡,掌管天界的神仙叫做「玉皇大帝」。傳說中玉皇大帝住在玉虛宮中,他手裡拿著玉圭。
  • 遼瀋戰役,國軍守將範漢傑的疑兵之計被東野識破,錦州成甕中之鱉
    1948年9月12日爆發的遼瀋戰役,為達到將關外55萬國軍鎖閉在東北地區的戰略目的,解放軍東野40萬大軍從松花江北岸南下躍進近千裡路程,對華北和東北地區的咽喉要塞---錦州地區,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錦州國軍守將範漢傑所部15萬人馬則分布在錦州、錦西和葫蘆島一帶,其中10萬餘人在錦州核心區域,5萬餘人在錦西、葫蘆島地區。東野先遣兵團的冀察熱遼軍區3個獨立師包圍了興城,並一舉攻佔了綏中,徹底切斷了東北與華北聯繫的鐵路交通。
  • 東野的強勁實力顯露無疑
    東野當年有多強?蘇式、日式武器自然不缺,到了48年往後連精密的美械都大量裝備部隊了(50萬國軍被殲,尤其新1、新6等王牌軍的武器都歸屬了東野),更不要說100餘萬部隊之外,還有大量後備兵力可以調用(國軍的解放戰士,接近40萬人,多精通美械甚至炮術),由此可見當時的國軍為什麼如此懼怕東野入關的後果。其實從一個有趣的細節,就能證實出東野的強大實力,那就是東野戰士們標配的「狗皮帽子」。
  • 聯合國副秘書長維拉·松圭走進直播間為各國...
    圖說:聯合國副秘書長維拉·松圭。5月14日晚間,聯合國副秘書長維拉·松圭、盧安達駐華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奧、比利時駐上海總領事館商務領事林柏森、智利駐滬商務領事武德,紛紛走進天貓國際直播間為各國「國民商品」帶貨。當晚,盧安達大猩猩咖啡豆1秒賣出1.5噸,相當於過去一年的銷量。
  • 說說閱讀東野圭吾的小說的感受,聊聊東野,雷米,常書欣的區別
    在同學的推薦下,看過幾部東野的小說,主要有《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惡意》,《放學後》,《瀕死之眼》等小說,應該說,他的小說還是不錯的,還是值得一看的,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閱讀東野小說的一些感受。東野的小說同樣也具有這樣的特色,而且有的地方寫的很是精彩,精彩之餘,同時又表現了人性在某些時候,某種狀態下的思考和選擇,就如《嫌疑人X的獻身》的男主數學天才,我們猜到他會幫助女主,可真的從來沒想到,他會為了幫助女主去充當殺人犯,而這個殺人犯按照他的理解還是那麼理所當然,那麼未必是錯,這一切完全可能就是愛的力量,而這份愛卻深深地埋藏在心裡,直至最後,數學家的人設
  • 遼瀋戰役最慘烈的惡戰,東野命令:讓敵在我陣地前屍橫遍野
    一、戰略,高下立判1948年9月初,在東北的國民黨軍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加上地方保安部隊,共計55萬人馬。其中包括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中的新1軍和新6軍,裝備頗為精良,力量看似不俗。到10月2日,國民黨軍統帥部終於判定東野主力意欲攻取錦州。蔣介石與傅作義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達成了從華北調兵增援葫蘆島的協議,組成11個師之眾的東進兵團,集結在錦西葫蘆島。爾後,他又嚴令瀋陽廖耀湘率第9兵團的11個師又3個旅揮師西進,企圖以東西對攻解錦州之圍。蔣介石的如意算盤是,打得好,即可在錦州堅城下擊破東野主力,打通瀋陽與錦州間聯繫,扭轉東北戰局。
  • 80萬大軍不是小數目:48年東野秘密入關,為什麼能瞞住傅作義?
    東野入關將使華北敵我力量發生驟變,如果東野的進軍能做到出其不意,瞞過華北國民黨軍,顯然作戰效果將更加突出。1948年軍事科技還不發達,敵我兩軍都沒有衛星偵測技術,但要知道一個簡單事實:80萬人及大量輜重裝備進行大範圍轉移,非常顯眼,想保證行軍的隱蔽性幾乎是不可能的。
  • 最早的身份憑證——玉圭
    比如,通過不同尺寸的圭,顯示了上至天子、下到候位的不同等級,同時不同尺寸的圭加以不同的名稱(如鎮圭、桓圭、信圭、躬圭)等,也顯示了周室安邦理國的信念。不同名稱的圭是賦予持有不同權力的依據,如:大圭——周天子所用之物,長三尺,作用跟紡很類似,作記事備忘之用。
  • 宋冬野涉毒後首發新歌 宋東野涉毒事件回顧
    宋冬野涉毒後首發新歌,宋東野涉毒事件回顧。20日凌晨,民謠歌手宋冬野在微博上傳新歌《郭源潮》DEMO版,這是他涉毒後首發新歌。有幾句歌詞是:「其實你我都一樣,終將被遺忘,郭源潮。你的病也和我的一樣,風月難扯,離合不騷。層樓終究誤少年,自由早晚亂餘生。」不知道有沒有對自己涉毒被抓一事的暗自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