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路易十六的加冕禮:馬車重達1.5噸,耗資是教士年俸的70倍

2020-12-14 無名狂客

1775年6月,路易十六前往蘭斯舉行加冕禮,他所乘坐的這輛嶄新的馬車重達1.5噸,至少耗資5萬裡弗,這個數字相當於大部分教區教士年俸的70倍。按照「最虔誠的基督教國王」(Rex Christianissimus)版畫上所描繪的那樣,馬車車廂四周裝飾著代表波旁家族的百合花,代表法國與那瓦爾國王的紋章,以及一些純金的小雕像。香檳省總督波旁公爵向路易十六呈交了蘭斯城的鑰匙。

路易十六身著紫色天鵝絨和貂裘,在大教堂中接受塗油禮,所用的聖油是法蘭克人第一位國王克洛維於496年在蘭斯受洗時就曾經使用過的。路易十六宣誓保護教會、消滅異端;接著大主教叮囑他要向窮人布施,為富人樹立一個榜樣,同時要維護和平。隨後20歲的國王在19歲的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的陪同下,向2400名患有瘰癧病(是一種發病於頸部淋巴腺體的結核病)的人張開手,這些人專門趕來希望通過「國王的觸摸」來祛除這種被稱為「國王的罪惡」的病。

歷經八個世紀,波旁王朝已經編織出除了俄國之外的歐洲最大的王國。這個國家是由各式各樣的特權拼湊而成的,隨處可見層累而成的歷史和傳統。從國王的臣民所說的語言到管理臣民的法律和法庭,從地方行政管理到教會體制,從各級稅收到各種度量衡,公共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帶有歷經八個世紀的國家形成的印記以及與新併入的省份之間的妥協。特權帶有地方性。

不僅某些城鎮和省份享有諸如在稅收水平上的特權地位,而且教會和貴族在整個王國境內共同享有的特權決定了他們如何繳納稅收和接受司法審判,並且反過來他們又決定其他人如何繳納稅收和接受司法審判。 生活在18世紀法國的居民有兩個最重要的特徵,即他們當中有97%的人既是天主教徒也是「蒙上帝恩典的、法國與那瓦爾的國王」路易十六的臣民。

坐落在凡爾賽的宮殿令人嘆為觀止,其中的700間房屋和宮殿前575米寬的花園大部分都是在路易十四統治下的1710年完成的,這座宮殿象徵著擁有絕對權力的國王的力量——為了臣民的幸福只對上帝負責的國王。他的繼承者路易十五以及路易十六繼續著這種展示王權的舉動。

相關焦點

  • 記仇的法王路易十六,卻成全了美國,這裡面藏著怎樣歷史故事?
    當時駐法的美國外交官富蘭克林,就找到了法王路易十六,雖然國內形勢不穩讓法王有些猶豫,但是想到過去的仇恨,還是促使法王決定給予美國幫助。獨立戰爭爆發一年後,也就是在1776年法國就給美國人30萬支槍,100噸火藥,300多門大炮,20萬套軍服的支援。第二年又援助了100多艘船的物資。
  • 賈伯斯與路易十六
    賈伯斯與路易十六,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人,到底有什麼關係呢?我們都知道,賈伯斯的蘋果手機之前,手機的樣子是五花八門的,有直板的,翻蓋的,旋蓋的,從鍵盤上看,有純數字的,也有全鍵盤的,甚至也有個別手機,比如多普達,已經開始支持手寫筆功能。
  • 楊靖︱「病夫」當國:路易十六與法國大革命
    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林·亨特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家庭羅曼史》一書中斷言:法王路易十六之「肉體」疾病在法國人心目中也是「國體」有疾的隱喻或影射。與乃祖路易十四「朕即國家」、以及路易十五「朕死後哪管洪水滔天」的豪邁氣度不同,法王路易十六自幼年起一直循規蹈矩,寬厚仁慈,堪稱數百年來好大喜功而風流成性的波旁王朝之另類。
  • 榮耀時刻:拿破崙的皇帝加冕禮
    凱旋而歸1804年11月,在加冕禮的前一天,拿破崙在杜伊勒裡宮接見了坐在寶座上的元老院議員們,他們給他帶來了關於帝國的正式公民投票結果。從1804年5月帝國成立到6個月後的加冕典禮,一套全新的宮廷服裝被設計、製作和採用。這需要大量的工作,時裝業的工匠們不得不從裡昂來帶到巴黎,為慶典製作所有的服裝。如果儀式本身被遺忘了,這些時尚服飾也不會被遺忘,他們將引領歐洲未來幾十年的趨勢。
  • 被路易十六毀掉的「凡爾賽宮殿」
    凡爾賽宮是由當時法國中興時期,自號太陽王的路易十四,他在位的時候法國可是打遍整個歐洲,幾乎沒有遇到對手功績,這點跟同時代的康熙媲美。但是當他功成名就時建立了自己的豪華宮殿凡爾賽宮。為了在法國建立了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王國,他把大貴族集中在凡爾賽宮居住,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集中於他的周圍,以此強化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的決策權。
  • 她出生青樓,是私生女,卻成了法王路易十五最後情婦
    讓娜·貝庫,杜巴利伯爵夫人是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是恐怖統治時其中最知名的受害者之一。也是法國最後一個有強大影響力的"非合法女統治者"。
  • 劃時代的作品,路易十六委託之作-《荷拉斯兄弟之誓》賞析
    《荷拉斯兄弟之誓》的創作者是雅克·路易·大衛,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熟悉?沒錯,就在前幾天我們剛剛講過他的另一個名作《馬拉之死》。雅克·路易·大衛是一位很值得好好說說的畫家,他的筆下誕生了不少經典名作,除了我們已經提到過的《荷拉斯兄弟之誓》和《馬拉之死》外,《拿破崙一世加冕》也是他的作品。
  • 路易十六,他是一個講理的人,卻活在了一個不講理的時代
    路易十六他是一個講理的人,卻活在了一個不講理的時代。他有心想要革命,他的妻子包括當時的貴族都不接受革命,發動革命的人又沒有一個完善的體制,也沒有很好的頭腦。導致法國大革命看上去就和恐怖主義一樣。法國人推翻的不是某個具體的君王,是君權神授的意識,這和坐在王位上的人是誰無關。
  • 因為妻子和御林軍,路易十六死於法國大革命
    法國社會大致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教士,包括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長等;第二等級是貴族,包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之類。這兩個等級是統治階級,其他都是第三等級。    路易十六時期,因為援助美國獨立戰爭,法國政府缺錢,國王只得召開三級會議,企圖向第三等級加稅。
  • 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
    1774年,在祖父路易十五去世後,路易十六繼位成為法國國王。登基後的路易十六1788年8月8日,由於經濟蕭條,全國局勢的惡化,路易十六決定在1789年5月5日召開全國性的三級會議。5月5日第一次會議由路易十六親自主持。法國中層階級和下層階級對法國貴族及法國君主專制愈發不滿,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瑪麗·安託瓦內特則成為了舊制度的代表人物。
  • 作為歐洲歷史上第二位被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真的罪有應得嗎?
    (弗朗索瓦·密特朗)1774年5月,20歲的路易十六從祖父路易十五手中接過了王冠,彼時的法蘭西正處於內外交困之中,整個國家千瘡百孔、搖搖欲墜。而隨著糧食歉收和債務危機導致王朝的統治癒發動蕩,路易十六召開「顯貴會議」,試圖向特權等級徵稅,遭貴族抵制而再次失敗。無可奈何的他只能於1789年召開中斷了175年之久的三級會議以謀求解決財政窟窿。
  • 路易十六:想當鎖匠的善良皇帝,體恤百姓卻為何被送上斷頭臺?
    就在一切計劃的差不多使團準備成行的時候,法國大革命爆發了,法國的君主路易十六被推上了斷頭臺。一般被民眾打倒的帝王大多是暴虐無道,但平心而論,路易十六或許算不上明君,但也談不上是昏庸的亡國之君。其實早在路易十六之前,他老爸路易十五就把國家財政禍禍乾淨了,奢侈的生活,眾多的情婦,再加上官僚買賣導致的腐敗橫行,國家財政入不敷出,甚至連路易十六的婚禮都是借錢舉辦的。等路易十六繼位的時候,王朝已是風雨飄搖。路易十六生性懦弱,或許不太適合統治已經千瘡百孔的王國,但他已盡力去做了。
  • 假如路易十六那個時代瑪麗女王有這個,可能就不會「敗光」法國了
    14歲就成了法國王儲妃,19歲加冕王后。美貌,身份,地位,財富,她一樣都不缺。我們先來看看瑪麗的嫁妝:在那個工薪家庭全家的衣服平均價值三十裡弗爾的時代,瑪麗·泰蕾莎女王為她的小女兒準備了四十萬裡弗爾的嫁妝。每一件衣服都是MADE IN FRANCE,相當於把巴黎時裝周的走秀款統統打包。不為別的,只為女兒嫁到法國之後,能通過法王及其廷臣們的檢驗。
  •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為何被網友戲稱為「美國國父」?
    說起路易十六,很多人並不陌生。這位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命喪斷頭臺的君主,甚至在日後被袁世凱拿來嚇唬溥儀、逼其退位。然而有趣的是,這位法國君主卻被我國網民稱為「美國國父」,這是怎麼回事呢?路易十六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初生牛犢的美國在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和英國打作一團。但剛剛從民兵脫胎而來的美軍哪裡是英國紅衫軍的對手,於是美軍毫無意外地被英軍按在地上摩擦。
  • 「天問」的答案,將由這個70米口徑,重達2700噸的「大鍋」來接收
    不過,火星雖然是地球的鄰居,但是距離地球非常遙遠,月球距離地球平均約38萬公裡,讓我們覺得已經非常遙遠了,然而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候也在5400萬公裡之外,最遠的時候可達4億公裡,相當於地球和月球之間距離的140到1050倍,所以火星與地球之間的通訊也將是個大難題,以光速傳播的無線電信號,單向傳輸也需要3~22.2分鐘才能到達,而發往火星的探測器上由於體積的限制
  • 見證歷史:這把槍出現的時候,法王路易十六還沒上斷頭臺呢
    這是一把製造於1780年前後的法國燧發槍,見證了波瀾壯闊的法國大革命以及殘酷的拿破崙戰爭,跟隨其歷代主人親歷了法國近代前的一段重要歷史。手槍全程18釐米,其中槍管長7釐米,槍管內無膛線,口徑為1釐米袖珍手槍在當時的法國社會很普及,因為不管是決鬥也好,暗殺也罷,這種小巧易攜的武器都能很好地滿足人們的一切需要。 另外,這種袖珍手槍還是防身佳品此槍堪稱是居家旅行的必備良品,尤其是在法國路易十六被拉上斷頭臺咔嚓以後!
  • 泰國國王耗資十億泰銖的加冕儀式到底啥樣?
    這是泰國王室時隔69年,再一次舉行新王加冕大典。66歲的泰王哇集拉隆功在其父蒲美蓬2016年10月去世兩個月後繼位,由於全國服喪期長達一年,加冕儀式延後至今。王室衛兵鳴放禮炮慶祝哇集拉隆功登基據路透社,加冕儀式由一系列複雜、隆重的傳統儀式組成,總計耗資1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2.11億元),每項儀式都寓意著國泰民安、長治久安。
  • 5月26日——拿破崙二次加冕,法蘭西民族的驕傲
    1805年5月26日,拿破崙在米蘭加冕為義大利國王。而早在一年前,法蘭西共和國改名為法蘭西帝國,同時拿破崙加冕稱帝。對於這兩次加冕,歷史爭議紛多,貝多芬在聽到其稱帝的消息後,憤然把獻給他的英雄交響曲的題詞給劃掉。
  • 「凡爾賽文學」一點也不凡爾賽:路易十四一天到晚都在幹什麼?
    1631年,路易十三在這裡修建了第二個城堡,內飾更加豪華,但總的建築費用也不超過4萬裡弗爾。年幼的路易十四曾在凡爾賽打獵。23歲執政的路易十四,權力欲望極強,曾發表著名的「朕即國家」言論。他親政期間廢除了首相制,只表面上分權給六位親自選定的大臣,決定權仍在國王本人,史稱太陽王。1661年9月5日,財政大臣富凱建造了豪華的沃城堡引得路易十四不滿而被逮捕。
  • 世界最胖女人重達1.5噸,被小18歲的富豪娶回家,被寵成了公主!
    在她的眼裡,胖才是最美,蘇珊娜在追求變胖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通常對於一名女性來說,一天攝入的熱量正常值為2000卡左右,但蘇珊娜為了變胖,一天要攝入熱量高達18000多卡,幾乎是普通人的10倍。因此,她在2004年時,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是世界上最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