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女人是一枝花,青春時嬌豔綻放,步入中年也將如同花期將至,開始慢慢走向衰敗。
也有人說女人是一壇酒,年輕的時候甘甜清冽,經歷歲月的窖藏,即便是老了也依舊醇厚濃香。
女人到了中年,到底是一朵花還是一壺酒,其實都全在自我的把握,人生這短短的修行,生命賦予我們最公平的時間,有的女人歷久彌新,而有的女人則開始慢慢腐爛。
中年的女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沒錢,也不是變老,中年女人最大的悲哀,是做不到放下。
聰明的女人,人到中年時,不會害怕衰老,反而越活越好,光彩照人。這樣的女人,贏在了心態上,她們不爭,不搶,不將就,不強求,學會斷舍離的人,更容易去掌握自己的人生,這才是女人聰明的活法。
何為「斷舍離」?
「斷」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是指捨棄多餘的廢物,「離」是指脫離對物品的執念。
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收拾物品來了整理自己內心的混沌,讓人更舒服的生活。清心寡欲,清空雜念,給自己的人生提速。
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時間軸永遠是現在。
只有對當下的自己合適且必須,也確實在用的東西,才會留在自己的空間裡先診斷出物品從你身上掠去了多少能量然後通過篩選物品的行動,實現自我完善。這就是斷舍離的精髓!
中年女人的斷舍離應該從哪裡開始?
萬事開頭難。只要開始第一步,嘗到甜頭,就好辦了。等生活變得輕鬆自在,就會愛上斷舍離所帶來的變化的。
1.分區域「作戰」
家裡的臥室、廚房、客廳等,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進行。挑選一個你認為最容易下手的地方開始。
建議首先是廚房。丟掉過期的調料食材等、丟掉那些有些損壞又沒完全壞的鍋、還有生鏽的或者洗不出來的瓶瓶罐罐等等。
半年之內用過的東西才留下來,其餘的都丟掉。廚房的煥然一新會讓你有繼續「斷」下去的動力。
2.對付最難的衣櫃
衣櫃應該是女人最難做取捨的地方,每一件都曾是心頭好。這一柜子的衣服,不僅佔據了你家裡的空間,也佔據了你的大腦的思考空間,讓你的精力和思緒無法外放。
把每天挑衣服的時間省出來去感受生活,去感受大自然,去學習,去變年輕。僅僅留下最近一年穿過的衣服,其餘的不需要再留了。
3.鞏固成果
家裡變得空間大了,沒用的東西再也看不到,觸手可及的都是自己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連帶著自己的時間也變得多了,以前家裡讓你操心的很多小事不存在了。
你會發現自己對這個家的「掌控權」回來了。保護這份權力能天長地久,就要做到「斷」。
需要你以後,對所有新增的東西都要說「NO」,家裡的東西只有新舊交替,不再有新增。
4.豐富精神世界
物質世界的「斷」「舍」成功後,就要關注精神世界了,要改變長久以來對物質的貪念和依戀的習慣,精神世界就要足夠豐富。通俗的來說,也就是要有得忙。
每天拿出1-2個小時的時間去學習新事物,跑步、畫畫、樂器、讀書等等,保持大腦的情形,更加真實地去感受生活。
5.認真工作
「斷」「舍」「離」成功地將你從紛繁的物質中解脫出來後,你也努力地豐富著自己精神世界了,這時候,一定還要切記一件事:認真工作。
工作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直接途徑,是社會對你的認可,也是你體現存在感的最佳方式。
用中年女人的閱歷,帶上認真而陽光的心態,丟掉生活中的「不需要」,拾回少女時代的純真與簡單。
斷舍離,是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一種果斷的生活智慧。
梭羅在《瓦爾登湖》裡說:
「我們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了什麼,多餘的財富只能夠買多餘的東西,人的靈魂必需的東西,是不需要花錢購買的。」
人的一生,剛開始總是在做加法。讀書,學習,考試,工作,認識各種各樣的人,行過很長的路,才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等低頭靜下來的瞬間,想想自己需要什麼,學會「斷舍離」,給生活留白的空間。
女人活到極致,一定要懂得通過整理、捨棄,來調整自己的內心,要懂得「簡」。
特別是女人過了40歲,就應懂得堅持什麼,放棄什麼。倘若你能真正做到這些,人生必定會一番新的美景,痛苦之後便是涅槃重生。
斷舍離本來是一種行為法則,亦是一種行為哲學,就是面對人生的各種貪念要斷然捨棄,被日本整理顧問山下英子運用到收納整理方法中。
隨後日本心理學家川火田伸子在親自實踐斷舍離,認識到其對精神層面的影響後,致力於該方法的普及。
如果你時常感覺忙碌,時常感覺到辛苦,不妨看一下《斷舍離》這本書,相信你也能從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體驗。生活周而復始,「斷舍離」則猶如人生的新陳代謝。
現在下單,還送二本《人生三境》,這本書闡述了三種為人處世的境界。
低得下頭,沉得住氣,積蓄能量成就一番事業。
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成功與幸福就在身邊。
看得透人,想的開事,在雲淡風輕中享受生命的芬芳。
三本書恰逢出版社活動,僅需59元,折合下來一本還不到20塊錢,也就是普通人的一頓飯錢,可以讓我們學會捨得的智慧,開啟生活的新篇章!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官方正品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