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繼福,廣東惠州城區人,曾任解放軍某大學政委、正軍、少將,國防大學國防研究系修業。現為國家註冊高級書法家,受聘中南海國禮藝術家,曾任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書畫藝術鑑賞家。其書法有「童子功」基礎,六歲進私塾習書,臨摹顏真卿、趙孟頫等諸帖。小學就在鄉間舉辦的校際書法聯賽獲第一名。長期堅持臨池,研修王羲之、米芾、張遷、乙瑛等碑帖。上世紀七十年代,受周總理面示,隨政府貿易代表團出訪東南亞、東西歐和非洲多國,加深了國際多元文化的底蘊。其書法在參加全國性賽事中,屢獲金獎、一等獎,入編《新中國美術家大典》等書籍,作品為人民大會堂收藏。歐陽中石老師評其書法「柔中有剛,秀中見奇,乃筆爽爽而有神助」。鄒德忠老師讚賞其書法「在諸多書體上均臻於妙境」。先後在北京宋莊、深圳、中華世紀壇、杭州、北京琉璃廠、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書法展。
書法作品欣賞
《中國夢》
《中國夢幸福年》
雄強健勁 氣韻並舉林繼福書法賞析
初遇林繼福先生是在一次他的作品展覽上.當時我是剪彩嘉賓。只見其作品氣韻並舉,平正嚴謹,沉著率直,質樸剛健。後來才了解到原來林繼福先生是位軍旅書法家,系原獸醫大學政委,少將軍銜,他為人謙和、熱情,不僅有正直剛強,光明磊落的品格,也有悲天憫人、濟世助人的情懷。他尊崇先人品後藝品的準則,不論是朋友、同事、書畫界同仁,提起林繼福先生的為人無不讚賞有加。「字如其人, 字品如人品」,這應該是林繼福先生與書法最貼合的標籤。
從他的行草書作品中看到,他對線條的駕馭是非常得心應手的。他書法線條的流動具有奔馳縱橫的氣勢,將剛與柔、方與圈、枯與溼、虛與實竭盡變化地交織在一起,繚繞牽絲,遊刃有餘,顯示出他對線條的領悟和把握。其行書作品《嶽陽樓記》四條屏,墨色古雅,線條靈動,如沐春風,如泛秋光,給人以灑脫秀俊之意。《鐵馬雄風》 ,《寵辱不驚》,結體強化了造型功能,使中宮緊密而四面舒展。《阿房宮賦》 的長卷,更是能看出林繼福先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字勢在規矩中馳聘,奔放而不失法度。因而,他的行草書沒有扭曲變形、搔首弄姿,而是恣性地凸現和自然地發揮。
林繼福先生主攻行、草,兼擅隸篆,井且在諸多字體上均臻於妙境這的確來之不易。
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三點:
第一,自幼酷愛書畫,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第二,師從著名書法家吳未淳、王志安研修王羲之、米芾、張遷、乙瑛等碑帖,深得其精髓,能夠博採眾長於一身:第三,一心向藝、不事張揚。只有遠離功利和世俗,才能在藝術本體上卓有建樹。縱觀這些作品,在老辣中富有新鮮活潑的生機,在疏淡中彰顯質樸茂密的風神,在筆鋒得意處盡顯功力的爐火純青,在圓潤豐腴中透露豪邁氣度。每一幅作品皆有雄渾剛健之氣勢,疏朗灑脫之神韻,珠聯璧合,相映生輝,是我推崇的正大氣象、雅俗共賞之書風。
林繼福先生博學多才,我寥寥數語只是管中窺豹,難概全貌。做個參考吧!
——中書協理事-鄒德忠
《一帶一路造福世界》
《紅軍精神萬古流芳》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大愛典範》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羆》
《誓斬瘟神戰役必勝》
《得山水清氣極天地大觀》
《絕對聽從黨的指揮建設世界一流軍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滕王閣詩 》
《盛世書風多浩氣,晚年池墨大精神》
《輝煌豐碑》
《盛世創舉》
《鴻圖國韻》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草書《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
小篆《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
《杜甫·望嶽》
《勵精圖治再創輝煌》
《謙遜》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上善若水》
《風華正茂》
《精氣神》
《篤》
《誠》
《福》
《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