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貼士】巴甫洛夫的狗實驗

2021-02-18 上海大學心理輔導中心

巴甫洛夫的狗實驗解釋和說明許多人類行為,包括恐怖症從何而來,你為何不喜歡某種食物,什麼是你情緒的來源,廣告是如何發生作用的,為何在面試或考試前你會感到焦慮,是什麼引起你的性慾……而由實驗得出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也被應用於生活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20世紀70年代初,人們通過巴甫洛夫條件反射技術解決了在牧場中狼捕殺羊的問題。牧羊人首先向狼提供含有少量氯化銼的羊肉(非條件刺激)狼吃了羊肉以後,便感到頭暈、噁心,並開始嘔吐(非條件反應)。待狼痊癒後,人們把這些食肉動物與活羊放入同一圍欄中。狼起初想攻擊羊群(條件刺激),但當它們聞到羊身上的氣味時,便停止了攻擊,並儘可能地遠離羊群。當人們把圍欄打開時,狼竟迅速地逃了出去(條件反應)。現在這個方法被普遍運用於牧場中。

除此之外,經典條件反射理論還被廣泛應用於行為醫學領域,如以此為基礎推導出來的許多心理治療理論,包括厭惡療法、系統脫敏感療法、泛濫療法、爆炸療法等治療方法。

還有證據顯示應用巴甫洛夫原理可以改變免疫系統的活動。阿德和庫恩給白鼠提供白鼠喜歡的含糖精的水,隨後,他們將這種糖水與一種可減弱老鼠免疫系統能力的藥物注射建立聯繫。隨後,只給這些白鼠提供糖水,白鼠也會出現免疫力抑制的徵兆。

如果同樣的策略對人類有效,而且現在有理由相信確實有這種可能,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只需通過把人置於非藥物條件刺激中,就可以提高人對疾病的抵抗力(一種條件反應)。比如,你著了涼或得了流感,便可以把有助於提高自己免疫系統反應的音樂CD放入播放機內,音樂響起,作為一種條件反應,你的抵抗力會因音樂的刺激而增強,由此治癒疾病。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波林(E.G.Boring)所說:「條件反射的資料構成了這巨大的研究,以致它的歷史,也就是學習實驗心理學史」,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對於當時深陷泥潭中的心理學的科學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助於推動心理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而由實驗得出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也成為了支撐現代心理學發展的基礎理論之一。美國行為主義者華生、格思裡、赫爾以及斯金納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響,可以說沒有巴甫洛夫的狗的實驗,就不會有後來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及其學習理論和行為醫學。

相關焦點

  • 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實驗
    他的研究多以狗為被試,在實驗中他和助手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研究人員在給狗餵食時,狗會分泌唾液,此時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反覆多次之後,狗只要看到食物,即使沒有吃到,也會分泌唾液,甚至尚未看到食物,只看到食物容器或聽到研究人員的腳步聲,都會分泌唾液。這個現象引起了巴甫洛夫的好奇,為此,他專門設計了一個實驗,這便是著名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狗進食的搖鈴實驗)。
  • 巴甫洛夫的狗
    巴甫洛夫設計了一種工具,可以用來直接收集從狗的唾液腺體分泌出的唾液。然後他用這個工具測量狗分泌了多少唾液。他先把拴著的狗拉進籠子,用一根管子接到它的唾液分泌腺體上。然後這位科學怪人開始測量唾液的量。即使是好萊塢奇才也難想出這種怪異的情景。巴甫洛夫很可能對自己的這個研究結果很滿意,但是有一天,奇怪的事發生了——即使有時食物沒有出現,狗仍然分泌唾液。怎麼回事?還有其他東西會導致唾液分泌?
  • 巴甫洛夫的狗和斯金納的鼠
    中國EAP學院第二期心理諮詢師」雙成季」•李不言EAP嫡傳師資班擴展閱讀巴甫洛夫的狗和斯金納的鼠
  • 巴甫洛夫,俄羅斯生物學的絕唱|賽先生
    然而,誰能想到,這些發現僅僅是巴甫洛夫開創性工作的前奏?在對消化生理的研究中,巴甫洛夫發現實驗動物往往在看到、聞到食物的時候消化液就開始增加分泌了。從20世紀初,巴甫洛夫又開始研究神經的高級活動,第一次發現大腦皮質功能的活動規律。這一次,他在狗的腮部開了個小孔,用一根細細的導管安在它的一個唾液腺上。
  • 巴甫洛夫和他的狗,與把妹之間的關係┃心理學
    那麼繼續……巴甫洛夫與他的狗(條件反射)伊凡·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醫師、高級神經活動學說的創始人條件反射理論的建構者,條件反射是巴甫洛夫研究狗的消化腺分泌時意外發現的,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初中生物學課本中的內容:
  • 【教綜實驗】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階段一:在餵狗食前幾秒鐘
  • 巴甫洛夫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和氣質類型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氣質分四種類型,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常考考點,主要以選擇題和判斷題形式出現,分值雖小,但出題頻率高,需要著重記憶,具體分析如下:(教綜19天速學班1.1元於10月20日開課)針對神經系統強度的特點,巴甫洛夫把神經系統類型劃分為強型和弱性
  • 這款離經叛道的二次元手遊,指著鼻子罵我是「巴甫洛夫的狗」
    與此同時,它也在以自身為代價展開一場實驗——你是要接受這樣的商業化手遊,還是選擇轉身離開?如果你選擇接受,遊戲就會正常地繼續下去,潘多拉系統也會持續運作;如果你選擇離開,遊戲就會關掉,儘管潘多拉還存在,但《映月城》或許會因為流失玩家而陷入低迷,甚至消失;如果你都拒絕,轉而選擇破壞潘多拉,屏幕上就會閃回之前的遊戲畫面,然後循環播放一隻電子狗重複行為的動畫。是的,這是一隻「巴甫洛夫的狗」。
  • 常識普及:了解人類行為的經典心理學實驗
    以上內容來自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書籍《了解人類行為的50個心理學實驗:從巴甫洛夫的狗到羅夏墨跡測驗》。在這本書中,你會看到所有你聽過的經典實驗。作者還通過簡單設計,讓你可以在朋友之中重複測試相關實驗。書中還會介紹每個心理學實驗對我們現代生活的啟發和影響是什麼,可以幫助你更好地運用實驗成果來提升自己。02心理學實驗有很多是用動物做測試,再把結果擴展到人類身上。
  • 那些被心理學家拿來做實驗的動物紛紛表示:再也不相信人類了!
    巴甫洛夫之「經典條件反射」今天為大家介紹的第一位用動物進行實驗的心理學家是俄國(前蘇聯)的巴甫洛夫(Pavlov,1849-1936)。好吧,其實巴甫洛夫從未 「承認」 自己是心理學家、而是生理學家。但
  • 教招重要考點: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作用理論
    巴甫洛夫通過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這是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這種反應叫無條件反射,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是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如果在狗每一次進食時發出鈴聲,一段時間後,狗只要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是作為中興刺激的鈴聲由於與無條件刺激聯結而成了條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後人稱之為「經典條件作用」。
  • 「100名心理名人錄」新行為主義的創始人、心理學了的馴獸大師—斯金納
    美國心理學會(PAP)發布的一百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名單中排名第一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
  • 「暗黑心理學」小艾伯特實驗(4)
    「你就是你的大腦」巴甫洛夫的狗以「零食「」為條件;小艾伯特以「恐懼」條件。1957年,華生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的褒獎。  艾伯特被介紹給一隻可愛的兔子,一隻興奮的猴子,一隻友善的狗和一隻好奇的小白老鼠。他表現出對所有這些動物的興趣和興趣-尤其是那隻急躁的老鼠-甚至用兩隻手把狗的腳託起來。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四大實驗"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後來,每次給狗進食時打開紅燈、想起鈴聲。一段時間後,狗只要看到紅燈亮或者聽到鈴聲也會分泌唾液,這是作為中性刺激的鈴聲由於與無條件刺激聯結而成的條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後人稱之為「經典性條件作用」。
  • 【小學】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第一步:(1)給狗餵食物,狗會本能的分泌唾液,這種本能叫做無條件反射。同時引起該反射的食物叫做無條件刺激。(2)在狗面前搖鈴,狗不會有任何反應,這種不會引起任何反射刺激叫做中性刺激。第二步:在給狗搖鈴的同時出示食物,重複多次。在這個過程中狗仍然會分泌唾液,但是此時還是因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