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很多的同學參加高考,在高考過後的學生們要面臨的 問題就是離開父母獨自去外地上學。剛到一個新地方需要時間適應,心裡對故鄉和家人也會非常的想念。在學校裡遇到的新鮮事物和同學,也讓他們心裡充滿了好奇心。
進入了大學的校門,就意味著要長大了,很多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在大學裡也會認識很多的同學。
在學校學生宿舍都要宿管阿姨,幫助同學們管理宿舍,為大家提供方便,他們還負責宿舍的開關門時間,但是有的宿管阿姨非常的貼心,幫助學生縫製衣服,這樣的一幕出現在了內蒙古某個學校裡。
在內蒙古財經大學,宿管阿姨讓很多的同學感到了家的溫暖。當大家走進宿舍的時候,看到在門裡有一個黑板。上面寫著溫馨的話語,提示同學們有需要修理的衣服可以拿過來給阿姨。讓同學們感覺心裡暖暖的。
上面的文字吸引了很多同學的觀看,有同學表示在家裡有父母寵著,在學校裡有宿管阿姨幫助自己,真的是非常的開心,幸福。
原來這是學校裡推出的一項義務縫補衣服的愛心服務,為了離家在外的學子可以找到家的溫暖,幫助他們縫補衣服,可以讓他們感到不那麼的孤單。
在12月5日中午的時候,一個大三的同學小張,去找她拿衣服,他還稱呼阿姨為樓媽媽,讓人感覺非常親切,此時阿姨正在縫製棉服。她的身後還放著好幾件衣服需要修理,都是同學們的。有的是扣子掉了,有的是衣服脫線了。
男同學平時運動量大,身上的衣服和鞋子更是容易損壞,男孩子們比較粗心,細活他們肯定不會做。衣服壞了一點縫一下就和新的一樣,如果扔掉就太可惜了。阿姨經常利用自己休息的事件幫助他們修理衣服。
宿管阿姨的這一舉動讓同學們都感到非常溫暖,他的兒子和學校裡的孩子們年齡相仿,她就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孩子看待,和孩子們相處時間長了,大家也都和她熟悉了,彼此之間非常的親切。
據了解這位阿姨叫做龐秀峰,但是大家都喜歡稱呼她為樓媽媽,讓人感到非常的親切。阿姨說校內的學生經常有孩子們衣服開縣的情況,她就想到了給學生們縫補衣服。目前她已經為上百位學生修理了各種衣服,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幫助孩子們樹立了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
學校裡有如此暖心的阿姨,讓孩子們感到非常的溫暖,就像是在家裡一樣,對於剛入學的同學來說更是一種安慰,他們的心裡也會感覺非常的溫馨。
這樣的暖心行動值得所有的學校去提倡,不但可以幫助同學們解決困難,還讓他們感到非常的溫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