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記者為你講述親歷戰爭史: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被全殲的

2020-12-21 中宏網山東

中宏網山東10月23日電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中,一次成建制的全殲美軍「北極熊團」是個奇蹟。因為這個本是美軍陸戰七師的31團,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入侵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獲此殊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美軍王牌部隊,卻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畔,被我所在的志願軍第27軍「包了餃子」,徹底、乾淨、全部殲滅。那麼這個奇蹟是怎樣得來的呢?我作為該軍《勝利報》社戰地記者見證人,過去在出版紀實文學《鴨綠江告訴你》中有了全方位情況的報導,現在我著重圍繞著我軍武器裝備處於絕對劣勢和饑寒交迫的情況下,是怎麼樣把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北極熊團」全殲的,突出宣揚這個奇蹟的前因後果和烈士們情願為勝利自我犧牲的壯烈故事。

美帝殘暴何所懼

1950年11月7日,我跟隨第27軍直屬隊乘悶罐車廂來到了安東市(今稱丹東),得知美軍和韓軍佔領了朝鮮首都平壤後,繼續向北長驅直入,其西線距中、朝邊界鴨綠江只有30公裡,有一個韓國營距中朝邊界僅有五華裡,戰火很快就燒到鴨綠江邊。我志願軍第一批秘密入朝已打響了第一次戰役,殲敵15000人,大煞了美帝的侵略野心。但美帝驚魂稍定之後,竟判斷「中共志願部隊不超過五萬人,裝備低劣」,很不服氣,仍企圖發動新的進攻。美帝為了炫耀美軍武器裝備的絕對優勢,動搖我志願軍參戰的鬥志,在我27軍出國前後接連進行了兩次滅絕人性的殘暴大轟炸。第一次是軍直屬隊進駐安東的第二天,我來到未曾見過的鴨綠江邊。我左顧右盼,原來朝鮮的新義州市就在對岸,同我國安東市只一江之隔,一切清晰可見,街上行人川流不息,車水馬龍,一排排樓房坐落得別致有序,被霞光映出金黃色的輪廓,倒映在江中,就像一幅優美的風景畫……突然,遠處高空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我看清了,約有100多架美國轟炸機和噴氣式戰鬥機,有規則地在上空排了好幾層,鋪天蓋地地由南向北急速飛來,馬達聲響徹天空,震撼大地。出我意外,來勢兇猛的美機並沒有襲擊我國安東,卻直飛朝鮮新義州市上空,像是早就選定了目標,只轉了幾個圈兒,就從高空俯衝下來,先由東至西,再由南到北,交織著對新義州市展開了地毯式的轟炸,各種炸彈似滂沱大雨,傾盆而下,各種槍炮似毒蛇吐信,閃閃噴火。剎那間,響聲震耳欲聾,地動山搖,僅10幾分鐘後,整個新義州市就變成汪洋火海,只見那些扶老攜幼的倖存者從火海中跑出來,直奔鴨綠江大鐵橋來我國安東市求生,但因鐵橋容納不下,不少弱者掉落江中淹死,慘不忍睹……第二次是11月12日,我跟隨本軍第一梯隊79師237團3營七連,通過鴨綠江上遊的臨江水泥大橋,經一夜急行軍來到朝鮮東北部的中江鎮,待部隊吃過早飯上山隱蔽之後,美軍又對中江鎮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轟炸,剎那間木質結構的房屋建築藉助西北風燃起了熊熊大火,最終全鎮變成了一片燃燒的灰燼。我因為一聽有敵機空襲,馬上離開村鎮到河灘,見一顆炸彈向我方位下落,立即打了三個滾兒,一聲巨響,我被炸彈爆起的沙土活埋,沒有負傷,掙扎著從沙土堆中拱了出來,倖免於難。不幸的是我三營在屋內開會的營連領導幹部等20多人,除教導員負重傷被搶救出以外,其餘全部在燃燒彈襲擊下面目全非,壯烈犧牲……面對著美帝這兩次滅絕人性的大轟炸慘劇,我深知第27軍不是畏縮不前,喪失鬥志,而是更增強了對美帝的深仇大恨,一定要與其決一死戰,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因為我第27軍(前身稱為九縱)誕生於膠東天福山及各地抗日起義的烽火中,是著名敢打硬仗勝仗的英雄部隊,抗日戰爭時期,許世友領導的十三團令侵略日軍聞風喪膽;解放戰爭時期,許世友首任九縱司令員,在濟南戰役榮獲了軍委授予的「濟南第一團」獎旗。渡江戰役九縱改稱27軍,聶鳳智任司令員,又獲得了軍委表彰最先登岸的英雄部隊。總之,這支部隊始終不忘黨領導天福山起義的初心,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徹底消除由於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種種苦難,然後再把我們曾經具有燦爛文化的祖國復興強大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共產主義社會。為了實現這個遠大的目標和夢想,第27軍一代接一代傳承了我黨我軍前赴後繼、不怕千難萬險的奮鬥精神。

滿懷仇恨奔死敵

夜幕漸漸降臨,同志們掩埋了烈士的遺體,擦乾了悲痛的眼淚,告別了一片空無一人的中江鎮廢墟,懷著與美帝決一死戰的仇恨,又開始了夜行曉宿的大進軍。儘管美機依然在狂轟濫炸,冰天雪地路難行,睡雪坑,我27軍僅有的15輛運輸汽車,入朝第一天就被炸毀12輛,剩下的3輛也沒有安全到達終點,於是又使部隊的糧、彈補給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凍傷、斷糧現象頻頻發生。然而我目睹對敵怒火燃燒的本軍各部隊,硬是克服種種艱難困苦,兩周後就來到了長期湖畔,與兄弟部隊26軍、20軍分工協作,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二次戰役,立即同美軍展開了分割、包圍和反分割、包圍的慘烈廝殺,並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戰鬥的第三天,當我來到長津湖畔80師堅守的冰雪山林陣地,天已大亮。眼下整個戰場一片沉寂,只有遠處零星的槍炮聲和美機的轟炸掃射聲。打過仗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另一次更加劇烈的苦戰即將到來。我走訪饑寒交迫的幾個連隊才明白,我軍這時彈快盡、糧已絕,已無力向敵人發起攻擊,只好等待後續援兵的到來。當務之急是解決飢餓問題。我有幸走訪的連隊,炊事班從後方山村買了些土豆,煮熟後送到前線來,每人只能分得兩個土豆,我放進嘴裡才知道,土豆早已凍成了冰蛋子,牙雖好也咬不動,無奈把它放進夾肢窩裡讓它融化,那知我也飢餓難耐,半小時就拿出來放進嘴裡,還是咬不動它,結果只好用牙把它啃成冰碴碴,好長時間才把兩個土豆報銷了。聽說五連吃的飯,是用未經碾壓的穀子做的,半生不熟也能暫緩飢餓。最令我感嘆不已的是,當時擔任副排長的老鄉戴慶奎說:「他所在的連隊已斷糧一周,也就吃了三個土豆,餓急了不得不用刺刀去挖掘凍土,尋找草根兒或令人作嘔的食物充飢……生活如此艱苦,但是大家的情緒仍很高漲。我來到一班,發現大家正在討論吃苦的價值。班長說:「我們今天在這裡吃苦,為的是祖國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值得!」於是大家就把話題轉到將來我們國家富強了,人民生活會如何如何的好。有的說,到那時,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吃麵包,喝牛奶,天天像過年一樣……

饑寒交迫創奇蹟

突然,寂靜的戰場槍炮聲大作,我本以為是一貫崇尚唯武器論的美軍,既有大量的飛機、大炮、坦克配合陸軍作戰,又有充足的防寒保暖衣被和各種花樣繁多的食品罐頭,興許是他們的侵略野心不死,企圖趁我軍饑寒交迫之際再來一次大反撲!哪知原來是美軍被我九兵團三個軍的分割、包圍嚇破了膽,擔心繼續呆在長津湖畔兇多吉少,於是各部隊就慌張地誰也不管誰,只顧各自逃命,掙脫我志願軍各部隊的分割包圍,向南逃竄。得知敵人要逃竄,只見我軍第27軍一聲令下,饑寒交迫的部隊立即如虎嘯獅吼衝啊殺啊奔向山下,分頭向駐守美軍第七師31團的新興裡發起猛攻,第一天該團就被我27軍打亂了營,上校團長當場被擊斃,中校副團長也相繼負重傷死去。最終我27軍大獲全勝,不僅全殲了「北極熊團」全部,還將配合「北極熊團」作戰的32團一個營,榴炮營全部,以及戰車部隊的大部分,共計斃、傷、俘敵人5065人,並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可喜的是美軍「北極熊團」的團旗,也被我27軍239團三營通訊班長張積慶打掃戰場時獲得,當時他不知這是個啥東西,就把它當作包袱皮用了,後被營長畢庶陽發現,認定是「北極熊團」團旗,便把它作為重要戰利品上繳了。我聞此信息也專程去看了它,一塊一平方米大小的綢布,旗中部有一隻鷹,鷹兩爪一抓橄欖枝,一抓一支箭,上方有一隻北極熊的圖案。現已成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所有這一切都充分證明,全殲「北極熊團」的奇蹟和其他兄弟軍對逃竄美軍的大量殺傷的威懾,迫使整個東線的美軍全都嚇破了膽,扔下自己的大量傷員、屍體於不顧,爭先恐後地逃到了後方的元山市,還怕不保險,接著又都登上了元山港口外停泊的軍艦……到此時東線我第二次戰役結束。鑑於東線我第九兵團有力地配合了西線我軍的作戰,毛澤東主席和志願軍司令部都給第九兵團發了嘉獎令。毛主席在嘉獎令中說:「你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戰略任務。」

圖為美軍「北極熊團」團旗

美軍膽寒敗無疑

有人會問,那麼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被27軍全殲的呢?我不想全面介紹各部隊英勇頑強靠夜戰、近戰、步槍、手榴彈與敵人拼殺授獎的大量單位和個人,只想講講使我最受感動、永生難忘的五個為戰爭勝利情願自我犧牲的壯烈故事。

故事1:在圍殲新興裡「北極熊團」的時候,村頭有個獨立家屋是敵人的火力點,我步兵要衝進新興裡,受其所阻傷亡嚴重,80師炮兵團九二步炮連五班長共產黨員孔慶三,奉命將九二步兵炮拉到距離獨立家屋約幾十米的地方,準備架炮射擊。但丘陵雪地凹凸不平,天寒地凍不能做工事,一條炮架尾落了地,另一條炮架尾卻懸空著,無法開炮。在一切辦法都無濟於事的情況下,孔慶三隻好用自己的軀體做炮架了,嚴肅而堅定地對全班下令:「開炮!」同志們很清楚,這炮的後坐力巨大,這樣開炮就意味著孔慶三的死亡,誰能忍心去執行這樣的命令?一炮手遲疑地望著班長說:「班長,你……」孔慶三當然知道這樣做的後果,但是為了完成任務,為了戰爭的勝利,哪裡還顧得上生死,他再次堅決命令炮手說:「打!打!別管我,完成任務要緊,快!」隨著步兵炮一聲巨響,剎那間,敵人據守的獨立家屋被摧毀了,30多名敵人倒在血泊中,我突擊部隊迅速衝上去,7名敵人被俘,其餘全部被打死。孔慶三則為這個勝利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戰後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我受英雄精神的感動,戰後冒著敵機數次空襲,在野外防空洞口外,完成了《人民英雄孔慶三在戰鬥中》的木刻作品。其中一次敵機轟炸掃射,把刻木刻用的小方凳打殘,木刻刀具散落多處,坐的背包也被子彈穿了四五個洞,幸虧提前迅速鑽進防空洞內,才倖免於難。

圖為作者在抗美援朝戰場防空洞口刻出的《人民英雄孔慶三在戰鬥中》木刻作品

故事2:苦戰了三晝夜殲敵90多人的240團三連,再向新興裡內敵人發起攻擊時,只剩下兩個排的兵力,仍然要求擔當主攻山下三座房子的任務。當攻下第一座房子後,受到了三面數倍敵人的夾擊,但指導員臨危不懼,迅速炸毀了一輛敵人的坦克,又乘勝奮不顧身向第二座房子衝去。戰鬥異常慘烈,連長倒下去了,指導員也倒下去了,接著副指導員和其他20多個同志又倒下去了。戰士們見狀怒不可遏,一齊衝上去同敵人廝殺在一起,終於打下了第二座房子和兩座地堡。這時全連雖然只剩下16個人,但在副排長馬日真的率領下,繼續冒著敵機和炮火的封鎖向第三座房子發起了進攻,子彈打光了,就甩手榴彈、拼刺刀,終於將第三座房子變成了廢墟。當營長趕來時,身負重傷堅守第三座房子的戰士王德哽咽的說:「俺連的任務完成了,房子都打下來了。」接著又流著眼淚說:「營長,全連只剩下我一個人……」我深深讚佩三連烈士們情願同困獸猶鬥的「北極熊團」同歸於盡,也不能讓他們逃之夭夭的自我犧牲精神!

故事3:239團三營七連副班長沈永福在攻擊新興裡戰鬥中,當他擊斃了8名美軍,要向另一股敵人衝擊時,不幸右腿負了重傷,鮮血染紅了雪地,昏迷過去了。一陣劇烈的槍彈聲和「隆隆」的坦克轟鳴聲,把沈永福驚醒,他隱約看到緊跟坦克後面有一大片美軍,這肯定是要掩護部隊突圍逃命,頓即忍著腿部劇烈的傷痛,端起衝鋒鎗向敵人開火,只見美軍紛紛倒下。接著又打了幾個點射,發現沒有子彈了,只見一輛敵人的坦克扭轉方向,徑直向他開過來,顯然是要置他以死地。但此時他的傷腿已失去知覺,躲閃已不可能,看來只好與敵人的坦克同歸於盡了。他摸出了身上最後一顆手榴彈,竭盡全力爬進身邊一個彈坑內,一動不動地等待時機。敵坦克駕駛員肆無忌憚地開來坦克,想把他碾成肉醬。哪知當敵坦克那鋼鐵軀體壓向他的一剎那,他將手榴彈塞進了坦克履帶,「轟」的一聲,坦克停止了前進,沈永福也停止了呼吸……我深為這位副班長胸懷全局的高尚品德和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而感動,戰後我同樣在野外冒敵空襲完成了《捨身炸敵坦克》的木刻作品。

圖為作者創作的《捨身炸敵坦克》木刻作品

故事4:最最使我心靈受到震撼的是,242團5連的英雄群體。他們在本軍圍殲新興裡「北極熊團」的時候,受命在新興裡西4公裡處一座斷橋附近,擔負阻擊敵人來援的任務。因為冰天雪地無法做工事,全連只能在雪坑裡布下陣來,槍口一齊對準前方,隨時準備迎擊來犯之敵。由於饑寒交迫,寸步不離陣地,全體官兵由凍麻、凍傷到凍死,一直蹲守在酷冷的雪坑裡,但戰鬥隊形依然完整,每個人手握武器,保持著準備射擊的姿勢。結果全連100多人化作了一座晶瑩的群體冰雕……我雖然沒有親臨目睹現場,但烈士們一心一意死守陣地,誓死奪取戰役勝利的高尚全局觀念和大無畏的自我犧牲精神,一直是感動催我奮進的榜樣,即使今年95歲了,仍然還在老有所為傳承紅色革命基因奉獻社會。

故事5:在全殲「北極熊團」之前,我曾到80師堅守的山林冰雪陣地,在走訪饑寒交迫的連隊時,發現有一班自發地在討論吃苦的價值,我聽後深為大家不忘建黨初心的精神所感動,為了人民的幸福和國家的富強,什麼挨餓受凍啊,流血犧牲啊,都認為是很有價值的啊!無尚光榮的啊!他們是多麼好的人民靠山啊!是多麼好的國家棟梁啊!然而當全殲「北極熊團」之後,我再次尋找這個討論吃苦價值的一班時,得知他們已經全部壯烈犧牲了。聞此信息我痛心不已,一直到抗美援朝被我軍打怕了的美帝在停戰談判協議上簽了字,給祖國換來了70周年的和平建設,使祖國人民由站起來、富起來,我在傳承紅色革命基因講到當今我們祖國的美好形勢是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時候,總要眼在流淚,心在流血,長津湖畔一眼望不到邊的烈士們的遺體仿佛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說完以上這5個壯烈的故事,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北極熊團」儘管武器裝備絕對優於我軍,但他們是帝國主義殘暴侵略的不義之戰,作戰部隊不知為誰而戰,就怕我軍的夜戰、近戰、拼刺刀、手榴彈,一看我軍英勇頑強衝上來就被嚇破了膽,只想怎麼樣保命要緊,哪裡還有誓死與我軍拼殺的精神,只好各顧各的逃命了。這就是美帝國主義侵略戰爭必敗的根本原因,同樣也是我27軍取得全殲「北極熊團」奇蹟的壯烈場面。

當然,侵略成性的美軍是永遠不會認輸的。抗美援朝回國後的1994年8月6日,我去北京採訪當年抗美援朝任我27軍軍長的彭德清時,得知他在抗美援朝回國四年後擔任交通部長期間,曾率代表團訪問美國,接待他的一位美國客人在談起韓戰時說:「你們中國軍隊不行,武器太差啦!」彭軍長立刻頂上去說:「戰爭勝敗不完全取決於武器,你們美軍第七師「北極熊團」,不一樣被我軍全殲了嗎?「對方啞言好久才說:「對,對,這我知道,確實如此!」原來他在韓戰期間曾是美國情報機關的一位處長,很了解當時的戰況,當他知道全殲美軍「北極熊團」的第27軍軍長就是彭德清部長時,緊緊握著彭部長的手說:「久仰,久仰。」於是,對彭部長的接待更加熱情起來。彭部長知道那處長早已從情報機關退役了,便問道:「既然過去我們是對頭,那你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對方笑著說:「不打不成交嘛!」(作者 抗美援朝戰地記者 孫佑傑 圖片來源 山東省退役軍人廳)

相關焦點

  • 美軍「北極熊團」怎樣被全殲?聽95歲抗美援朝戰地記者孫佑傑講戰時...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秦文 濟南報導「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中,一次成建制的全殲美軍「北極熊團」是個奇蹟。因為這個本是美軍陸戰七師的31團,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入侵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獲此殊榮。」講到抗美援朝的經歷,戰地記者孫佑傑在煙臺御花園老年公寓向記者娓娓道來。
  • 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圖片由作者提供「滴滴答答」……電報聲穿越朝鮮戰場,將一份重大消息傳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新興裡南逃敵,為27軍冬拂曉全殲於新垈裡、後浦一線,大部分被殲斃,俘150餘。汽車、坦克全部繳獲。」彭老總拿著這份來自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的電報興奮地說:全殲美軍一個整團,應該嘉獎第9兵團、嘉獎第27軍。與此同時,戰鬥捷報飛進中南海,擺在毛澤東的辦公桌上。
  • 志願軍第27軍,血戰長津湖,美軍王牌師團「北極熊團」被團滅
    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志願軍憑藉超乎常人的戰鬥意識,給予了裝備精良的美軍多次沉重打擊,讓其徹底意識到中國志願軍不好惹。入朝3年,中國志願軍中不僅有聞名遐邇的「萬歲軍」第38軍,也有一支在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戰鬥中,創下唯一一個全殲美軍師團的王牌勁旅,志願軍第9兵團第27軍。
  • 血戰長津湖打敗美軍「北極熊團」
    王庭芝回憶,為防敵機轟炸,他們根本不能起火燒飯,連隊連續數日未吃過一頓熱飯。戰士們自帶的乾糧吃光了,炊事班的同志就到被敵機炸塌的民房周圍地洞裡去找土豆,然後想辦法燒熟了送到陣地,每個戰士只發兩個。等到了士兵手裡,土豆早已凍成了冰球球,不用說牙齒咬不動,就是拿刺刀也捅不碎。大家只好將凍硬的土豆放在胳肢窩裡慢慢地焐,等它化凍後再吃。開水是喝不上的,因為一有火光,就會引來敵機轟炸,渴了就地抓把雪來嚼。
  •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殲滅的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的部隊
    老周摘要:在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殲滅了美軍「北極熊團」,這也是在整個戰爭中,志願軍唯一一次殲滅美軍團級建制的部隊,被殲的美軍號稱「北極熊團」的第31團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在抗美援朝的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殲滅了美軍「北極熊團」,這也是在整個戰爭中,志願軍唯一一次殲滅美軍團級建制的部隊,被殲的美軍號稱「北極熊團」的第31團到底是一支怎樣的部隊?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抗美援朝中率部全殲美軍 「北極熊團」
    事後,徐海東充滿感激地對詹大南說:「小詹,這次要不是你後果不堪設想,你是好樣的!」據《解放軍報》2014年刊文介紹,詹大南是一代名將。在直羅鎮戰役中,他率部擊斃國民黨109師師長牛元峰。參加百團大戰,他率1個營全殲日軍140餘名。抗美援朝二次戰役中,他率部全殲美軍1個加強團(號稱「北極熊團」),創造了一次戰鬥全殲美軍1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
  • 這支來自中國的「特種部隊」 首戰即端掉美軍「北極熊團」指揮部
    志願軍老戰士告訴你【這支來自中國的「特種部隊」 首戰即端掉美軍「北極熊團」指揮部】紀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中有一支「特種部隊」,入朝首次作戰就端掉了「北極熊團」的指揮部。志願軍老戰士李昌言就來自這支部隊。 回憶起70年前的那場戰鬥,李昌言坐在家中的床上向記者講述起那個夜晚。
  • 詹大南要來個甕中捉鱉,於是北極熊團團長被擊斃,團旗被繳,為何
    韓戰第二次戰役,東線戰場,第9兵團於1950年11月27日,全線反擊,一夜之間,美陸戰1師被切成5段。第27軍的任務是同時向被包圍的敵人發起攻擊,副軍長詹大南負責指揮第80師(加上242團),圍殲新興裡的美軍。
  • 詹大南:毛主席九次點名,全殲「北極熊團」,培養了一個安徽狀元
    事後,徐海東充滿感激地對詹大南說:「小詹,這次要不是你後果不堪設想,你是好樣的!"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詹大南已擔任第二十七軍副軍長,1950年12月30日晚,美國陸軍步兵第7師31團,號稱美軍陸軍最精銳部隊之一的「北極熊團」被圍困在新興裡。
  • 麥克阿瑟在韓戰中的金句名言,句句都被志願軍和人民軍打臉!
    但從在韓戰中擔任不到一年的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慘敗經歷來說,麥克阿瑟最大的特點的確是自負,而且自負到了極點。事實上,麥克阿瑟在1950年7月8日被杜魯門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但不到一年,便在1951年4月11日被杜魯門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國和聯合國的政策」而解除職務。
  • 韓戰中美軍的「六個沒想到」_騰訊新聞
    一是首殲美軍騎一師第八團。面對美軍的強勢,志願軍計劃在戰爭的初期,以防禦作戰為主。沒有想到美軍依仗絕對的優勢,不僅一路向北殺來,而且發展到孤軍深入、以團或營為單位分頭冒進,美軍犯了兵家大忌。志願軍立即改變計劃,發揮運動戰的長處,集中優勢兵力,各個圍殲。志願軍計劃首戰在雲山圍殲南朝鮮第一師,麥克阿瑟發現志願軍的計劃,急調美軍騎一師馳援。
  • 炮兵——抗美援朝戰爭中步兵進攻的傑出配角
    抗美援朝期間任朱光師(炮二師)29團8連偵察兵、班長等,回國後從連長一直幹到師長,1985年離休;王佩民,88歲,河南平輿縣商業系統退休幹部,1952年補充到炮兵第二師29團三營7連當炮手,1953年7月19日在金城反擊戰中負傷於600高地,左腿被敵飛機投下的炸彈擊中,是韓玉方等戰友現場包紮、急救,然後轉到戰地醫院才保住性命。
  • 保家衛國筆為槍 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新華社記者
    70年前,韓戰爆發,在這場二戰結束後最大規模的國際戰爭中,新華社作為唯一在中國人民志願軍中建立分支機構的國內新聞單位,共派出了100多位記者、編輯及工作人員赴朝  耳邊是隆隆的炮聲,頭頂是美軍偵察機
  • 八一廠戰地攝製組:用生命和膠片真實記錄抗美援朝戰爭
    志願軍官兵在朝鮮軍民的大力協助下,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憑著異常頑強的戰鬥意志,一次次將敵人炸毀的運輸線恢復起來,為前線提供了有力的物資保障。 為了真實地記錄「鋼鐵運輸線」上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跡,中央軍委決定拍攝一部戰爭紀錄片。八一電影製片廠接到命令後,馬上選調精兵強將,組建一支攝製組,再次赴朝鮮拍攝。
  • 韓戰:土耳其軍「王牌旅」兵敗如山倒
    土耳其旅不僅能吃苦,而且還是「百裡挑一」的精兵強將,南朝鮮出版的《韓戰》一書,做了這樣記載:「土耳其政府於1951年7月25日在首都安卡拉創建即將派往韓國的步兵旅,任命塔辛·亞基希準將為旅長,塞拉爾·羅拉上校為第241團團長。
  • 美軍笑臉相迎「南朝鮮軍」過橋,卻反被全殲?都是同膚色惹的禍
    「……中國人見人就殺,直接用刺刀捅死……」這是一本名為《朝鮮戰場中的美國陸軍》的戰史書籍中,一段對戰場上中國志願軍的描述。此次戰鬥雖然只打了三天,可結果是令志願軍將領頗為滿意的,39軍大挫美軍王牌部隊美軍騎兵第1師,滅了其囂張氣焰,很大程度壯大了志願軍的戰鬥決心。其中,115師345團的表現不得不好好誇耀一番。 1日下午3時,美軍騎兵第一師8團已經和南朝鮮軍完成換防,同時志願軍偵察兵也發現了南朝鮮軍有後撤跡象,便計劃提前發起進攻。
  • 時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戰地攝影記者黃寶善:以鋼鐵意志拍攝《鋼鐵運輸...
    時任八一電影製片廠戰地攝影記者黃寶善:以鋼鐵意志拍攝《鋼鐵運輸線》來源:解放軍報作者:王超 藺芳帥 賈鵬責任編輯:李晶2020-10-24,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 梁興初前線被美軍黑人團嚇退貽誤戰機,彭總大發雷霆,罵其為鼠將
    先把美軍的厲害渲染了一番,什麼飛機大炮之類,又說到淅川地區,正被一個團的黑人美軍佔領,大概幾千人,楊大易一聽大驚,這可是重大軍情,莫非志願軍司令部的情報不準,美國黑人可不是吃素的,他們比韓國軍隊,裝備好,火力強,而且志願軍此前從未和它交過手,對對手情況一無所知。
  • 尋訪侵華戰爭倖存者的日本記者:受右翼批評,仍執著於真相
    本文講述了兩位成長於戰後不同年代的日本記者,他們在五十年內先後多次到中國採訪侵華戰爭尤其是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堅持把親歷殘酷戰爭的中國普通人的故事,講述給日本民眾,喚醒他們對歷史真相的探尋。鏡相欄目首發獨家非虛構作品,如需轉載,請至「湃客工坊」微信後臺聯繫。
  • 美媒稱解放軍很難登陸臺灣,臺戰地記者:打3萬發飛彈也沒用
    《福布斯》雜誌日前報導稱,解放軍發動對臺戰爭,幾乎不可能登陸臺灣,引發各界的討論。曾經採訪過伊拉克戰爭的臺灣戰地記者梁東屏表示,要發動渡海戰爭不是那麼容易的,美軍從科威特陸路打到巴格達都要20幾天,即使解放軍打了3萬發飛彈也沒辦法登陸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