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在韓戰中的金句名言,句句都被志願軍和人民軍打臉!

2021-01-15 醒著的歷史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的時候,已經70歲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正在日本當「太上皇」,當然了,他那時的真正職位是美國遠東軍司令和駐日盟軍總司令。7月8日,麥克阿瑟出任幹涉朝鮮半島事務部的聯合國軍總司令。

麥克阿瑟在美國軍史上飽受爭議,一些人認為他是狂妄自大的吹牛大王,一些人認為他是偉大的愛國者。但從在韓戰中擔任不到一年的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慘敗經歷來說,麥克阿瑟最大的特點的確是自負,而且自負到了極點。

事實上,麥克阿瑟在1950年7月8日被杜魯門任命為聯合國軍總司令,但不到一年,便在1951年4月11日被杜魯門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國和聯合國的政策」而解除職務。

麥克阿瑟是一位徹底的反共反蘇分子,韓戰爆發後,他不僅在1950年8月份親自訪問臺灣,還稱只要蔣介石堅持抵抗共產黨人的統治,美國就會堅定不移地保衛臺灣。不過,麥克阿瑟在韓戰中的句句金玉名言,句句都被志願軍和人民軍打臉!

當美國遠東軍參謀長阿爾蒙德告訴麥克阿瑟人民軍越過三八線襲擊韓國的消息時,麥克阿瑟滿不在乎地說,「這大概只是一次武力偵查,對付這點小事對我來說真是小菜一碟。」不過人民軍僅用三天就佔領了漢城,麥克阿瑟只得氣急敗壞地命令炸掉韓軍倉皇南逃時沒有完全炸毀的漢江大橋。

在韓軍從漢城南撤的同時,麥克阿瑟大言不慚地告訴記者,「給我兩個師我就能守住朝鮮。」杜魯門答應了他的要求。麥克阿瑟又狂妄地宣稱,「人民軍一見到我們,就會狼狽逃竄。」不過,人民軍在1950年7月5-21日的烏山戰鬥和大田戰鬥中,不僅讓最早到達朝鮮的美24師損失了7305人,還俘獲了該師師長迪安。

美軍於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成功登陸,並在29日佔領漢城後,麥克阿瑟對李承晚說,「上帝安排美國人是勝利者,亞洲人是打不過美國人的,可能亞洲人腿短。」當美軍於10月7日越過三八線後,麥克阿瑟在威克島首次與杜魯門見面,杜魯門對美軍越過三八線會導致中國共產黨派部隊入朝作戰表示擔憂,麥克阿瑟說,「中國人是亞洲人的思維,他們是懦弱的。他們敢過江,我就會讓他們遭到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屠殺。」

麥克阿瑟的話當然被志願軍的第一次戰役狠狠打臉了,先是40軍118師在溫井全殲韓6師兩個營、120師在溫井至雲山的公路上狠揍了韓1師一頓,接著118師又北上把那支曾到達鴨綠江邊被韓國譽為「在鴨綠江邊洗刷刀槍」的韓6師7團全部殲滅。當然了,最打臉麥克阿瑟的自然是號稱美國「先驅師」、「長勝師」的美騎1師的騎8團在雲山之戰中幾乎被39軍全殲,而增援騎8團的騎5團團長詹森也被39軍王扶之343團擊斃。

直到此時,麥克阿瑟仍然嘴硬,即使看到了被美軍抓獲的幾名志願軍俘虜,他仍然不相信中國軍隊已經入朝作戰。麥克阿瑟在1950年11月4日向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保證說,「有許多合乎邏輯的理由證明這樣的事不會發生,而且還沒有得到足夠的證據說明中國出兵這種可能性在目前是站得住腳的。」麥克阿瑟的「中國通」情報處長威洛比幫腔說,「我早就說過,北京無非是在虛張聲勢。」

1950年11月上旬,麥克阿瑟督促西線的第8集團軍和東線的第10軍發起了聖誕節攻勢。11月21日,美7師先頭部隊抵達鴨綠江邊的惠山津小鎮,第10軍軍長阿爾蒙德特地感到那裡拍攝了一張眺望中國東北的照片。麥克阿瑟因此而欣喜若狂,而在第8集團軍在24日開始全面進攻後,麥克阿瑟激動地親臨清川江邊激勵沃克和阿爾蒙德。

麥克阿瑟口若懸河地對記者說,「我左翼部隊的強大攻勢將勢不可擋,任何抵抗將是軟弱的和毫無希望的。我右翼部隊有強大的海空軍的配合,將處於非常有利的地位。左右兩翼在鴨綠江邊的會合,在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戰爭的結束。」麥克阿瑟還回答記者說,「聖誕節前讓孩子們回家!」

等待麥克阿瑟以及美第8集團軍和美10軍的當然是志願軍的第二次戰役,志願軍在西線的清川江戰役打殘美2師,重創美25師。而在東線的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不僅讓美軍最強的陸戰1師損失慘重,還成建制地消滅了被譽為「北極熊團」的美7師31團。

麥克阿瑟終於垂頭喪氣地承認「爆發了全新的戰爭」,他終於認識到志願軍在西線有至少5個軍,而在東線有2到3個軍。在聖誕節攻勢遭受慘敗後,麥克阿瑟深刻發現自己有關中國的知識一夜之間全部過時了,他表示,「必須從這樣一個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在完全新的情況下,和一個具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強國進行一次完全新的戰爭!」

在志願軍的前三次戰役中遭受恥辱性的失敗後,麥克阿瑟叫囂空襲中國東北,封鎖和攻擊中國沿海,並啟用臺灣的國民黨軍隊入朝作戰。他要求華盛頓再給他4個師,並向華盛頓攤牌說,「要麼同意我擴大戰爭,要麼大伙兒都乖乖地滾出朝鮮!」杜魯門當然沒有同意麥克阿瑟擴大戰爭的要求,但新任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一有機會就實施反攻」的計劃加上麥克阿瑟的危言聳聽讓杜魯門再次硬氣了起來,杜魯門決定暫緩談判計劃而繼續打下去。

當然了,李奇微雖然發現了志願軍的「星期攻勢」和「月夜攻勢」秘密,並在1951年1月25日對志願軍發起了全面反攻,但志願軍在後勤補給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採用「西頂東打」的戰術,通過西線慘烈的漢江阻擊戰和東線的橫城反擊戰,延緩了麥克阿瑟和李奇微的反攻。但由於砥平裡戰鬥的失利,志願軍被迫撤退到三八線以北轉入防禦。李奇微也不敢貿然越過三八線,因為新入朝的志願軍部隊正陸陸續續地趕來。

志願軍的退卻讓麥克阿瑟又自吹自擂起來,他說美軍之前的撤退是「一種巧妙的戰略行動,因為它拉長了中國人的後勤線。」麥克阿瑟還厚顏無恥地把李奇微的功勞歸功於自己,他說,「現在的局勢證明了我的戰略的有效性!」

不過,這或許是麥克阿瑟的最後表演了,麥克阿瑟在1951年發表了一篇狂妄的聲明,他赤裸裸地說,「如果聯合國改變它力圖把戰爭局限於朝鮮境內的容忍決定,而把我們的軍事行動擴展到赤色中國的沿海地區和內部基地,那麼赤色中國就註定有發生軍事崩潰的危險……」

這份聲明當然意味著麥克阿瑟政治生命的即將結束,1951年4月11日,麥克阿瑟被召回國,而由李奇微接替他出任美國遠東軍司令、駐日盟軍總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這其實就是四野的幾個朝鮮師,這批軍人在經歷過漫長的戰爭歲月後,早就變成了驍勇善戰的勇者之師,最後我方同意將幾個朝鮮師移交給朝鮮,總人數大概3.7萬人。之後朝鮮又收回蘇軍中的朝鮮族人,並且花大代價採購了蘇聯一大批強力的軍事裝備及武器。
  • 韓戰中,人民軍的戰鬥力是強還是弱?表現到底怎樣?
    很多人都想當然地認為,人民軍不過是打醬油的角色,但真實的情況顯然不是這樣。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先要明確一點,韓戰和抗美援朝戰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韓戰是指從1950年6月25日開始,而抗美援朝則是從1950年10月志願軍入朝參戰開始的,當然,只有在1950年10月以後,這兩個概念才可以合併。
  • 麥克阿瑟晚年談韓戰:如果按照我的計劃來打,美國早贏了
    麥克阿瑟是美國陸海空三軍中獲得勳章最多的將軍,也是美國將軍中唯一一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的人。麥克阿瑟被美國國民稱之為"一代老兵",麥克阿瑟是美國最年輕的準將、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其三個"最年輕"的經歷堪稱美國戰爭史上的奇才。
  • 麥克阿瑟認為韓戰若實施我的戰略計劃,美國必勝!真是這樣嗎
    這是一句中國的諺語,但用來形容,世界現代軍事史上極富爭議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也是相當的貼切。這位麥克阿瑟有著相當厚重的軍事資歷,他曾參加過一戰和二戰,後來還在韓戰中擔任美軍遠東軍司令,指揮和協調聯合國軍兵進朝鮮。他更是美國著名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在美國他有著無上的功勳,在美國人民的心中,對他的支持率一度比起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還要高。
  • 戰爭初期,人民軍為何能如此強悍?
    如果不是麥克阿瑟帶著所謂「聯合國軍」從仁川登陸,美軍開始全面介入韓戰,估計韓戰早就結束了。霸氣的眼神(影視)而當時,解放軍有一些成建制的朝鮮部隊,比如抗戰中我軍著名的朝鮮義勇軍,他們有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多年的戰爭經驗,他們返朝後也都成了人民軍實戰經驗豐富的基層骨幹。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一輛蘇制吉普車鳴著短短的喇叭聲在橋上緩緩超越長長的行軍序列,消失在朝鮮境內的暗夜中……連正在指揮部隊緊張渡江的40軍軍長溫玉成也不知道,車裡坐的就是彭德懷。一輛吉普車,一個參謀,一部電臺,兩名警衛員,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就這樣先於大部隊開赴前線。
  • 鏡頭裡請看:韓戰中的美軍
    軍事科學院編著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爭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著的《抗美援朝戰爭風雲錄》和韓國出版的《韓戰》對「聯合國軍」從不同立場、不同角度做了簡要介紹,於江欣對「聯合國軍」做了深入研究,在《軍事史林》雜誌上也發表文章加以論述,筆者綜合各種資料,並採訪的有關專家,對韓戰中的「聯合國軍」內幕進行系統披露,以飧讀者。
  • 志願軍進入朝鮮前,朝鮮人民軍面臨著怎樣的局面?為何會兵敗釜山
    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在世界範圍內打出了凜凜國威、浩浩軍威。我志願軍戰士之所以入朝,是因為朝鮮人民軍兵敗釜山,被聯合國軍逆推戰局,從南到北,一潰千裡,我國再不出手,後果將難以挽回。 朝鮮人民軍在兵敗釜山後,就再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
  • 英勇朝鮮人民軍:曾將美等16國聯軍打的節節敗退,差點將韓國滅亡
    韓戰時期,也是美蘇冷戰時期。美國扶持南朝鮮(今韓國),蘇聯扶持北朝鮮(今朝鮮)。這其實是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爭奪世界霸權的一個悲慘戰爭。其實,志願軍入朝前,北朝和南韓在「三八線」附近就發生了了大大小小約兩千多起的糾紛,直到1950年6月25日,兩國發生大規模衝突。北朝宣稱南韓軍隊跨過「三八線」向北進攻,說這是美帝國主義挑釁引起的,北朝要開展抗美衛國戰爭。
  •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會戰鬥力極強,殲敵60000多人
    然而,當我們系統的研究韓戰的歷史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對韓軍是一邊倒的進攻優勢。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10萬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南下,向韓軍邊防部隊展開進攻。僅用三天時間,朝軍就佔領了韓國首都漢城。
  • 美為何沒對志願軍動用原子彈結束韓戰?這些忌憚足以掀翻美國
    當今社會因為核武器的誕生,世界格局進入了恐怖的平衡,大國之間對於戰爭都保持著克制,這個平衡的要素就是兩個國家都有核武器,然而在韓戰的時候,這種平衡是不存在的,美國的實力對於當時剛成立的新中國可以說是單方面壓倒性的實力,既沒有先進的飛機大炮,更沒有毀天滅的的原子彈,那麼為啥抗美援朝期間,美國為何沒有對入朝作戰的志願軍動用原子彈呢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這時朝鮮人民軍的主力正全力準備圍殲釜山地區的殘敵,然而隨著戰線的延長使人民軍的後方出現了很多守備空虛的薄弱環節。麥克阿瑟正是看到了這點才決定在仁川登陸以切斷朝鮮人民軍的退路和補給線。仁川戰役成為了韓戰的轉折點之一:在此之前朝鮮人民軍可謂是勢如破竹,然而仁川戰役使人民軍陷於腹背受敵的局面。
  • 為什麼中國本來不想管,最後還是介入了韓戰?
    兩國憲法都明確表示本國是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權,擁有對整個半島的聲索權,半島局勢自然劍拔弩張。 在統一朝鮮問題上,金日成和李承晚都在暗自籌備,但年輕氣盛的金日成更強勢,也更迫不及待。
  • 韓戰,一個死在戰俘營的美軍士兵遺骸的故事
    一整天都泡在蘆葦蕩裡練習泅渡的周文江爬上了岸。就像被迎面而來的子彈擊中,他被江南的秋色驚呆了:金紅色的暮色籠罩天地,兩隻羽毛豔麗的野鴨在空中比翼翱翔,一群光屁股孩子在蘆葦蕩裡嬉水,一張張笑臉在夕陽中晃動,閃爍著祥和純淨的光。
  • 麥克阿瑟,一生戎馬,折戟朝鮮戰場,晚年承認中國是強大對手
    圖|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八天後,在朝鮮戰場被志願軍打的意志消沉的麥克阿瑟,在告別演講中,不得不承認:中國,50年前是完全沒有團結意識,分裂成很多團體互相爭鬥。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說了這樣一句話:誰要和中國陸軍開戰,他的腦子一定是有病!麥克阿瑟在生前所撰寫的回憶錄中,在談及韓戰時,麥克阿瑟寫了這樣一句話:中國人介入戰爭後,美國軍隊遇到了從未有過的強大對手。
  • 韓戰:美軍沒想到,強大的裝甲部隊,竟被志願軍打得丟盔棄甲
    1951年,朝鮮戰場。「聯合國軍」發起秋季攻勢,準備靠其強勢的軍事進攻,來對朝中方面繼續施壓,以實現其在朝鮮停戰談判中的所提出的無理要求。而為了遏制「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對當時戰場上的部署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 韓戰中美軍的「六個沒想到」_騰訊新聞
    面對強勢的美軍,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中國政府做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志願軍以非凡的勇氣和戰略戰術打贏了戰場戰爭。自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軍,先後發起5次戰役,一舉收復了朝鮮北部廣大土地,此後又發起了多次進攻戰役,沉重打擊侵略者,迫使聯合國軍不得不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 韓戰誰贏了?為何一槍未發的蘇聯和日本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當然美國的主流觀點一直認為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和志願軍打了一個平手,不過有一個美國人卻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便是美國的前總統歐巴馬,當時在韓戰停戰60周年的紀念日上,這位美國前總統發表了一番「新奇」的講話。在這次講話中,他陳述了一個新的觀點,認為美國才是韓戰的最大贏家。
  • 經歷二戰洗禮,美軍已達巔峰,為何在朝鮮半島一敗再敗?
    剛開始,美軍敗在了人民軍的手下,到了後來,美軍又連續被中國志願軍擊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美軍在二戰後經歷了大規模裁軍,在二戰的高峰時期,美軍總兵力達到了1100萬人。可恰恰隨著二戰的結束,美國國內和其他國家一樣開始了大規模裁軍,很多擁有作戰經驗的軍官和老兵都被裁撤。到了1950年韓戰爆發前,美軍總兵力僅有150萬人。
  • 韓戰時期麥克阿瑟竟有此想法:投26顆原子彈炸中國
    為了抗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支援北朝鮮人民的正義事業,10月19日,6個軍共18個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雄糾糾地奔赴朝鮮戰場。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志願軍擊碎了麥克阿瑟「回家過聖誕節」的叫囂,「聯合國軍」傷亡達3.4萬餘人,被迫從鴨綠江邊撤至三八線附近。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大規模出兵參戰和美軍的慘敗,引起了美國的震驚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