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時期,也是美蘇冷戰時期。美國扶持南朝鮮(今韓國),蘇聯扶持北朝鮮(今朝鮮)。
這其實是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爭奪世界霸權的一個悲慘戰爭。
1951年5月15日,美國五星上將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說「赤色中國並非尋求主宰世界的那個強大國家(暗指蘇聯),坦白地說,從參謀長聯席會議觀點來看,這個策略會讓我們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與錯誤的敵人進行錯誤的戰爭。」
其實,志願軍入朝前,北朝和南韓在「三八線」附近就發生了了大大小小約兩千多起的糾紛,直到1950年6月25日,兩國發生大規模衝突。北朝宣稱南韓軍隊跨過「三八線」向北進攻,說這是美帝國主義挑釁引起的,北朝要開展抗美衛國戰爭。
在得到史達林允許後,朝鮮內閣首相金日成下令軍隊越過三八線,發動了對韓國的突然進攻。韓軍準備倉促,節節敗退,僅三天,漢城(今首爾)就失守了。韓軍高層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慌忙炸毀漢江大橋,且中途還搭進去了不少軍隊,韓軍形勢危急。
1950年6月26日,美國就命令駐日的美空軍支援韓國,還一手遮天的集合了所謂的16個國家的「聯合國軍」,企圖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
擁有著保家衛國決心的朝鮮軍隊戰鬥力爆棚,一路推到釜山,這時朝鮮已經佔領朝鮮半島90%的土地,92%的人口。美聯軍和韓軍由於釜山是最後防線,退無可退,才堅守。
我認為當時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肯定沒少讀我們的《三國演義》,為什麼?仁川登陸戰其實就是三國最典型的一個戰術——後方突擊,搗碎後援輜重,切斷敵方補給。三國裡典型的就是官渡之戰裡曹操襲擊袁紹糧倉了。
1950年9月15日,麥克阿瑟登上旗艦麥金利山號親自督戰,在美英三百多艘軍艦和五百多架飛機的掩護下,美軍成功登陸仁川,從朝鮮軍隊後方突襲,切斷朝鮮半島的蜂腰部一線,朝鮮軍隊腹背受敵,且還沒有補給,大敗。韓軍迅速奪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島嶼。"聯合國軍"乘勢反擊,仁川登陸部隊與釜山部隊會合後,一日之後就重奪了漢城。
其實,日軍也有參戰的,二戰後,美國為了與蘇聯爭奪世界霸權,秘密與日本媾和,韓戰時,美國曾命令日本向朝鮮派出了秘密掃雷部隊,這也是日軍二戰後的首次國外出兵。
雖然有蘇聯的援助,但朝鮮人民軍當時可是直接將美國所謂的「聯合國軍」和韓軍打的節節敗退,雖然最後在仁川失敗,但也是戰功赫赫了。
值得一提的是,戰爭爆發後,毛澤東曾多次提醒朝鮮主席金日成和朝鮮人民軍,指出仁川將會是美國登陸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