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進犯朝鮮,新中國舉國支援朝鮮,蘇聯為什麼不敢出頭?

2020-12-13 開史說

抗美援朝戰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參與的國際戰爭,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一舉奠定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為什麼會有韓戰

這場戰爭的開端,是因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作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在美國、英國和蘇聯的協定下分裂成兩個國家:大韓民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當時朝鮮的最高領導人是金日成,或許是無法接受朝鮮的分裂,在1950年6月25日這天,金日成策劃了一場襲擊,朝鮮人民軍穿過分裂朝鮮的三八線意圖攻下漢城,韓戰就此爆發。

戰爭爆發了,作為南韓的總統,李承晚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危急時刻他只想到做一件事,就是炸了漢江大橋來阻擋敵人前進的腳步。可惜這並沒有對人民軍的前進起到多大的阻礙作用,可見金日成對於拿下漢城的決心之大。異軍突起,南韓的國防軍隊和駐韓美軍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有效的防禦措施和部署,於是節節敗退。人民軍一路越戰越勇,先後攻下漢城、大田、木浦、晉州,把南韓國防軍和美軍逼退至釜山,此時的國防軍和美軍已經退無可退。

麥克阿瑟坐不住了

美國一看,這怎麼行,於是派出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帶著軍隊登上仁川,以人民軍的後方為突破口,予以沉重打擊。此時被逼退到釜山的國防軍見援軍來了,士氣大漲,趁機反攻。在這樣的雙重夾擊下,人民軍很快就支持不住,最後丟了漢城,重新回到三八線內。但是此時美軍和南韓軍隊怎麼肯輕易罷手,他們組成聯合國軍,一路北上拿下了平壤,最後到鴨綠江邊把整個朝鮮都佔領了。

金日成立刻向中國請求支援,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

看到這裡有人就要問了:當時中國剛剛建國,正是百廢待興的時候,怎麼就這麼上了前線,那當時綜合國力強盛的「老大哥」蘇聯幹啥去了?

蘇聯按兵不動

當時的蘇聯並沒有出兵。至於為什麼不出兵,蘇聯也是有苦衷的。

首先,蘇聯是當時社會主義國家的第一老大哥,如果貿然出兵對上以美國為首的十六個西方國家,一定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考慮到國際環境剛剛趨於安定,蘇聯不可能再次釀成戰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幹涉朝鮮統一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可能無端停止的,蘇聯一出兵就變成了世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戰爭,所謂神仙打架凡人遭殃,這對朝鮮的打擊可見一斑。

其次,作為和朝鮮相鄰的中國,假如朝鮮失守後,中國在東北亞的安全就令人堪憂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為了國家的安全利益,中國一定不會對朝鮮的請求坐視不理。相比之下蘇聯就安全多了,因此蘇聯肯定中國會先出手,所以袖手旁觀,靜觀其變。

最後,即使蘇聯穩坐社會主義第一大國的位子,但是整體實力還是弱於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如果蘇聯出兵,勝了還好,要是敗了,那蘇聯之前在二戰中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國際強國形象不僅會毀於一旦,還會給社會主義國家帶去負面影響,因此不管從哪方面來講,蘇聯都不可能真的和美國撕破臉。

既然蘇聯不肯出兵,事情又關係到國家安全利益問題,中國即使當時正處於建設時期,也得硬著頭皮上啊!慶幸的是長達三年的戰爭最終以中國和朝鮮的勝利畫下句號,西方國家無奈籤訂朝鮮半島停戰協議,中國一戰成名,也為自己換來了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相關焦點

  • 蘇聯誤判、美國插手、朝韓血仇:韓戰爆發的五國博弈真相
    揭露韓戰爆發的五國博弈真相:蘇聯誤判、美國插手、朝韓血仇蘇聯誤判:作為反擊法西斯侵略的西方戰場主要力量,蘇聯為同盟國的最後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韓戰爆發初期也是如此,原本中蘇約定共同出兵援助朝鮮,蘇聯承諾提供空中支援,中國則在陸地上動員大批的人民志願軍。然而,當彭大將軍橫刀立馬正要準備跨鴨綠江的時候,一封中央急電讓其頓時陷入緊張。原來,蘇聯為自保,沒有兌現發動空軍支援的承諾。
  • 美國已打敗薩達姆和卡扎菲,為什麼不敢動態度強硬的朝鮮?
    毫無疑問,這個肆無忌憚的國家就是常被人們稱為「世界警察」的美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最大的受益者,美國在近幾百年來,迅速發展成為了科技發達,經濟實力雄厚的超級大國。本來在二戰結束不久,有同為超級大國的蘇聯來與之對抗,美國不敢輕舉妄動。但蘇聯隨著「冷戰」的深入,很快暴露出諸多問題,解體之後便再也沒有誰能與美國匹敵了。
  • 美國和蘇聯在朝鮮都做了什麼,為何美國15年託管朝鮮的願望落空?
    而在三八線以南的美軍司令官則宣布美軍在朝鮮的政策為維持現狀,美軍進入南朝鮮以後立即解散了這些地區已經建立起來的親蘇聯的人民委員會,很快就復活了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一些殖民統治機構。1945年9月19號,美國佔領軍在原日本總督的基礎上建立了南朝鮮的軍政,把日本殖民機構原有的體制和行政機構在南部,朝鮮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這種情況下就突然出現了兩個朝鮮。
  • 韓戰爆發後,美國到底有沒有侵略我國的野心?
    在關於韓戰的種種爭論裡,「美國有沒有想侵略中國」這事兒,也是個向來討論極熱的話題。許多「票友」還扒出了韓戰期間美國政要的種種言論,激動推論出「美國沒想打中國」乃至「不該出兵朝鮮」的論調。甚至還有「票友」生出幸福暢想:倘若沒有出兵朝鮮,中美在新中國成立伊始就建交成功,國運豈不美得很?那這類「幸福暢銷」,真有這麼美?美國在當時,又到底有沒有侵略中國的野心?這就要先弄清楚一個問題:新中國當時想不想出兵朝鮮?答:一萬個不想!
  • 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韓戰其實是朝鮮在賭,他們賭的是美國不會支援韓國,或者說在美國全力支援韓國之前,朝鮮有信心一口氣收復南朝鮮,他們同樣賭的是即便這場仗打輸了,中蘇也不會坐視不理,至少維持在38線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南北分治朝鮮半島曾一度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二戰結束前夕,美國跟蘇聯就朝鮮半島問題坐下來商量,最後決定以北緯38°為界,北部為朝鮮,由蘇聯扶持,南部為韓國,由美國扶持。
  • 韓戰中,美國原子彈已經運到日本,為何最終沒投放?
    當時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僅僅只過了5年,朝鮮就爆發了內部的戰爭。美國毅然決然的參與到了這一場戰爭當中。這本就是朝鮮自己的內戰,但美國參與了,這一下朝鮮不得不求助中國了。
  • 韓戰誰贏了?為何一槍未發的蘇聯和日本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01 美國:現在韓國經濟好,所以我們贏了從戰後美國一些類似於克拉克等高級將領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絕非是韓戰的贏家,但同時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是輸家。其實美國這樣的說法還是有一定根據的。不過在對待韓戰的問題上,韓國絕不敢認為自己是最大的贏家。韓國的有識之士,普遍認為韓戰只不過是兩個陣營主導下的戰爭,至於韓國只不過是一個附屬的存在。當然韓國人還是將自己定義為正義的一方,所以跟隨在美國的後面韓國人也會將這場戰爭定義為「正義」的勝利。
  • 韓戰前傳:再讀蘇聯解密檔案
    在60年前的今天——1953年7月27日,在經過各種鬥爭之後,韓戰各方在板門店正式籤訂了《朝鮮停戰協定》,這標誌在歷時3年之後,韓戰終於落下了帷幕。在蘇聯解體後,當年的秘密檔案開始陸續解密,人們便有機會了解那些歷史真相,幫助我們通過這些檔案,來了解這場戰爭是如何爆發的。
  • 美軍攻打朝鮮,我軍為何要抗美援朝?只因麥克阿瑟一句話
    因此此時滿目瘡痍的中國是如何做到去朝鮮支援的呢?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和美軍的作戰之中。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大的戰勝國,美國向全世界展現了他那強大的軍事優勢。在決定抗美援朝之前,我們的領導人就沒有猶豫?當然是有的,對於是否支持朝鮮,援助朝鮮都是有著很大的猶豫的。
  • 蘇聯瞞著中國讓朝鮮開戰,軍委成員多數反對,毛澤東為何執意出兵
    毛主席的這種說法,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國當時的尷尬處境——因為此前毛主席剛剛訪問蘇聯,在蘇聯雙方從接觸到後來籤訂協議,整個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毛主席這次確實達到了目的,可雙方也鬧得有些不愉快,主權保住了,貸款也拉到了,但蘇聯和新中國的隔閡正越來越大。毛主席擔心的損害,主要還是蘇聯對於中國的態度發生轉變。
  • 韓戰時期,印度為什麼要批評美國,幫助中國
    7月8日,美國駐蘇聯大使柯克又收到印度駐蘇聯大使拉達克裡希南的密信,信中又提到中國的聯合國代表席位問題。 他認為,要解決朝鮮問題,美國需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返聯合國和安理會。印度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重返聯合國,這阻礙了朝鮮半島實現和平。 這當然來自尼赫魯的授意,印度的幾記連招讓美國非常生氣,斷然加以拒絕。
  •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新中國成立後,歷經百年戰亂,早已破敗不堪的中國終於迎來了新生,全國上下一片歡愉,無論是金戈鐵馬的軍隊統帥,還是飽受摧殘的勞苦大眾,都對和平生活充滿了希冀。然而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朝鮮卻深陷戰爭的漩渦,蘇聯和美國相繼從南北朝鮮撤軍後,南北朝鮮圍繞著祖國統一問題,爆發了韓戰。
  • 朝鮮和韓國為什麼會分裂,左右聯合執政為何會失敗?韓戰始末
    其實在朝鮮半島剛獨立的時候,美蘇兩國的態度是讓朝鮮的左右兩派合作,早在日本投降前的幾個月,美國、英國和蘇聯就在雅爾達秘密會議上面基本確立了由美蘇中英四大國託管朝鮮半島,1945年12月美國英國和蘇聯的三國外長在莫斯科公開宣稱,四大國託管朝鮮半島5年,這個方案一出,朝鮮半島舉國譁然,由蘇聯扶持的半島左翼勢力公開支持託管,而南邊的李承晚等人則發起了反託管運動,讓很多民族主義情緒很重的韓國人都投向了李承晚那一邊
  • 朝鮮戰役,美國三番兩次想把戰場推進到中國,為啥最後放棄?
    而且,除了麥克阿瑟之外,美國高官政要們也紛紛提出要對中國採取懲罰行動。麥克阿瑟然而,從始至終,韓戰期間,美國既沒有敢使用原子彈,更從未將戰爭規模擴大至中國本土。相反,美國一直在極力克制,即便在朝鮮戰場上不斷失利,美國也從未如麥克阿瑟叫囂的那樣,將戰場擴展至中國大陸。
  • 抗美援朝的起因-實則是蘇聯的「陰謀」和美國的狂妄
    史達林起初對朝鮮南北分治的現狀比較滿意的,但是又因為沒有得到北海道(至今俄羅斯和日本都對北海道有爭議)而耿耿於懷。在美國當時聲稱韓國不在美國太平洋防衛線內,以及美國沒有管蔣介石丟掉大陸,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美國也不會去管李承晚。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麥克阿瑟顯然忽視了年輕的新中國和她的軍隊,忽視了這是一支從來不畏懼任何強大對手的軍隊。遲於麥克阿瑟登上戰爭舞臺的彭德懷,絲毫不遜於這位「西方戰神」。他以關鍵時刻敢於「橫刀立馬」而著稱,被毛澤東譽為「彭大將軍」。1937年僅39歲的彭德懷已是八路軍副總指揮。
  • 抗日戰爭打的如此艱難,為何韓戰中國卻突然能對抗美國了?
    政權:國民黨僅僅是名義上統一,新中國中央實至名歸。 1,國民黨時期軍閥各自獨立,無法將中國國力發揮出來。 2,新中國政權實至名歸的對幾乎整個中國進行了統治,沒有分裂的軍閥,軍令暢通,保證了國家穩定。方新政府高效,政令統一,保證了政局穩定,使得新中國可以舉全國之力抗美援朝。
  • 朝鮮為什麼會出現三八線?
    1896年日俄密謀瓜分朝鮮,日本曾向沙俄秘密提出以三八線為分界線。但是因為利益的劃分不明確最終沒有實現,然而到了1904年日俄戰爭前夕,俄國也曾想做出決定,沙皇只控制38線以北北朝鮮區域,可以任憑日本在三八線以南任何地方登陸。但是南方當時的經濟實力不行,日本的利益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兩次劃分均因雙方利害衝突而未能實現。也使得朝鮮倖免於難。
  • 為什麼中國本來不想管,最後還是介入了韓戰?
    而此時此刻,美軍正在太平洋戰場和日軍激戰,嘴裡叼著衝繩這塊肥肉,美軍根本騰不出手去朝鮮半島分食兒。 遠在美國本土的國務院急了,催前線美軍趕緊在朝鮮半島南部登陸,可別讓蘇聯獨吞整個朝鮮。
  • 美國是如何把朝鮮和韓國分裂的?
    當年發生的那些細節,把時間拉回到1945年8月10日深夜,在美國五角大樓作戰會議廳燈火通明。美國各部門正在緊急召開會議,此次會議的主題是研究怎麼儘快在朝鮮半島北部接受日本軍隊的投降。當時的助理國務卿鄧恩提出,美軍應儘早趕到朝鮮北部,以阻止蘇聯控制朝鮮全境。當時有個陸軍參謀卻提出,美國軍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加上時間和空間的因素,美軍在蘇軍進入朝鮮北部地區之前想抵達朝鮮北部是比較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