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2020-12-22 七叔的自留地

朝鮮人民軍輸就輸在沒有聽毛主席的話,當年毛主席曾多次提醒朝鮮,一定要多注意仁川這個地方,否則很容易功虧一簣,甚至局面會發生逆天反轉。

結果朝鮮還是沒聽,他們決定一口氣拿下釜山,完成朝鮮半島大一統。

韓戰其實是朝鮮在賭,他們賭的是美國不會支援韓國,或者說在美國全力支援韓國之前,朝鮮有信心一口氣收復南朝鮮,他們同樣賭的是即便這場仗打輸了,中蘇也不會坐視不理,至少維持在38線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南北分治

朝鮮半島曾一度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二戰結束前夕,美國跟蘇聯就朝鮮半島問題坐下來商量,最後決定以北緯38°為界,北部為朝鮮,由蘇聯扶持,南部為韓國,由美國扶持。

朝鮮半島的人民自從被日治以來,都渴望能完成大一統,結果二戰結束又來了個分家,當時就南北實力而言,朝鮮(北)無論工業、軍事等等,都遠超韓國一大截。

在綜合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朝鮮試圖統一朝鮮半島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朝鮮只需要打閃電戰,在美國還沒完全布防之前,將南部一舉拿下,再加上中國蘇聯的支持,美國大概率也不會真的出兵。

所以,朝鮮自從南北分治以來,就是在等一個機會。

韓戰爆發

1949年初,金日成其實就已經在謀劃武力大一統,他派出親信到訪我國,大意就是問「能不能把朝鮮族人員組成的幾個師交回給朝鮮?」

這其實就是四野的幾個朝鮮師,這批軍人在經歷過漫長的戰爭歲月後,早就變成了驍勇善戰的勇者之師,最後我方同意將幾個朝鮮師移交給朝鮮,總人數大概3.7萬人。

之後朝鮮又收回蘇軍中的朝鮮族人,並且花大代價採購了蘇聯一大批強力的軍事裝備及武器。

經歷過血與火錘鍊的勇者之師,再加上強大的武器裝備,當時朝鮮的軍事力量,確實足以傲視群雄。

再加上朝鮮本國常年打遊擊戰的一大批士兵,所以朝鮮對於武統朝鮮半島信心滿滿,唯一的變數就是「美國是否會支援韓國」或者「美國支援速度有多快」。

1950年6月25日,朝鮮大軍越過38線,向韓國發起總攻。

沒過幾天,朝鮮大軍就輕鬆佔領漢城(韓國首都),為了阻擋朝鮮大軍的進攻速度,韓國軍隊甚至不顧其他未撤離的軍民,直接炸毀了漢江大橋。

後來的江陵戰役、彌阿里戰役、漢江戰役、水原戰役等等,朝鮮人民軍完全就是以摧枯拉朽的姿態贏得了勝利。

即便美軍倉促派軍隊參與了水原戰役也不頂用,最後美軍反而死傷慘重。

朝鮮人民軍已經意識到,美國打算幫助韓國,所以他們要在美國徹底援助韓國之前,一舉收復所有領土。

就這樣,朝鮮人民軍佔領了南韓90%以上的領土,最後只剩下釜山這一片。

此時,美軍開始全面介入,最後在釜山地區,依靠地形優勢建立起防禦工事。

眼看勝利在望,無奈美軍介入,朝鮮還是慢了一步,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當時美軍防禦力量還不強,主動權仍然在朝鮮手中。

朝鮮人民軍敗北

其實自從美國介入的那一刻,朝鮮人民軍的局勢就很不樂觀了,因為不僅僅只有美國幫助韓國,還有其他15個國家,朝鮮人民軍面對的是整個聯合國軍,哪怕其他15國隨便出點軍隊,整合在一起,也夠朝鮮人民軍受的。

其實最關鍵的一環還是麥克阿瑟這位美軍遠東軍司令,如果打不開被朝鮮壓制的局面,聯合國軍也很難受。

所以麥克阿瑟就打算將支援大軍從仁川登陸,如果順利登陸,就能切斷朝鮮人民軍的補給路線,實現分割及反包圍。

如果支援大軍被朝鮮人民軍在仁川伏擊,就會嚴重打擊聯合國軍的士氣,可能聯合國軍會就此撤退,畢竟二戰剛打完,本國發展還來不及,誰都不想再死磕其他戰場。

當時朝鮮人民軍很著急,因為打了這麼久,士兵數量在不斷下降,蘇聯又沒有實際派兵支援,如果人民軍分散兵力去仁川駐防,首先一點就是,萬一聯合國軍不從仁川登陸,釜山這片兵力就會削減,到時候聯合國軍就會發起反擊。

不過當時毛主席分析完局勢之後,還是多次提醒朝鮮,一定要多注意仁川,但很可惜的是,朝鮮沒聽,所以當麥克阿瑟帶領大軍從仁川登陸,順利切斷人民軍補給之後,朝鮮大軍開始大面積潰敗,無奈之下只能不斷向北轉移。

最後輪到聯合國軍發起總攻了,朝鮮剩下的殘餘部隊,怎麼可能擋得住裝備精良的聯合國軍,所以滅國危機已然出現。

中國為什麼會參加韓戰?

其實中國本來不想參加韓戰,畢竟那會我國百廢待興,自己發展都來不及,何況再派大軍去朝鮮作戰。

但怎麼說呢,美國之前入侵臺灣海峽,阻擋了我國大一統的腳步,這時候又試圖將戰火燒到我國家門口。

而中國跟朝鮮自古以來就有深厚的友誼,如果朝鮮被佔領,我國東北一帶必定會受到資本主義的強烈壓制。

再加上當時我國各種重工業大多數都在東北,換做是你,在鄰居方面,你選擇朝鮮還是美國扶持的韓國?

所以,毛主席決定出兵支援朝鮮,最後在我國志願軍的強力支援之下,雙方的戰火地帶,最終又被推到了38線。

往後的事大家也都清楚,韓戰結束之後,雙方仍然各自發展。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我是七叔,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多多點讚,也可以隨手點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志願軍進入朝鮮前,朝鮮人民軍面臨著怎樣的局面?為何會兵敗釜山
    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在世界範圍內打出了凜凜國威、浩浩軍威。我志願軍戰士之所以入朝,是因為朝鮮人民軍兵敗釜山,被聯合國軍逆推戰局,從南到北,一潰千裡,我國再不出手,後果將難以挽回。 朝鮮人民軍在兵敗釜山後,就再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
  • 韓戰中,人民軍的戰鬥力是強還是弱?表現到底怎樣?
    很多人都想當然地認為,人民軍不過是打醬油的角色,但真實的情況顯然不是這樣。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先要明確一點,韓戰和抗美援朝戰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韓戰是指從1950年6月25日開始,而抗美援朝則是從1950年10月志願軍入朝參戰開始的,當然,只有在1950年10月以後,這兩個概念才可以合併。
  • 志願軍在10月份出兵朝鮮,從政治、軍事角度講,不早也不晚
    他們將向鴨綠江邊挺進,佔領整個北朝鮮。10月8日,中央軍委正式決定:出兵朝鮮。會議廳中的10個人被正式告知,做好一切準備入朝參戰。最終,從10月19日至10月22日,近20萬大軍分別從吉林輯安、安東鴨綠江大橋、長甸河口走出國門,抗美援朝。那麼,中央軍委為什麼會選在這一時期出兵呢?也許從美軍的視角解讀這個問題能更清楚。
  • 中國抗美援朝前,朝鮮已經把韓國打的找不到北了,可惜功虧一簣
    美國軍隊則一直追著朝鮮人民軍打,直接打到了鴨綠江邊,威脅著我新中國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這是朝鮮人民軍第一次對戰美軍。拿下漢城之後,金日成沒有驕傲,而是要一鼓作氣佔領釜山,為此,他們必須渡過漢江。但是漢江已經被炸毀,朝鮮人民軍只能強渡漢江。漢江對面的韓國守軍也是殺紅了眼,用機槍不斷的對著渡江部隊掃射,朝鮮人民軍傷亡慘重。
  • 韓戰:美軍沒想到,強大的裝甲部隊,竟被志願軍打得丟盔棄甲
    1951年,朝鮮戰場。「聯合國軍」發起秋季攻勢,準備靠其強勢的軍事進攻,來對朝中方面繼續施壓,以實現其在朝鮮停戰談判中的所提出的無理要求。而為了遏制「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對當時戰場上的部署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 抗美援朝,中國投入240萬志願軍,五次戰役分別投入多少?
    1950年,韓戰爆發,初期朝鮮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不料美軍很快趕赴朝鮮戰場,一度將戰場拉到鴨綠江邊境,已經威脅到中國的安危,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趕赴朝鮮。趕赴朝鮮的志願軍共240萬,從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是抗美援朝的第一階段,此階段中國志願軍以運動戰為主,部分陣地戰和遊擊戰相結合的方針,連續進行5次戰略性戰役。
  • 當年美國進犯朝鮮,新中國舉國支援朝鮮,蘇聯為什麼不敢出頭?
    為什麼會有韓戰這場戰爭的開端,是因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作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在美國、英國和蘇聯的協定下分裂成兩個國家:大韓民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當時朝鮮的最高領導人是金日成,或許是無法接受朝鮮的分裂,在1950年6月25日這天,金日成策劃了一場襲擊,朝鮮人民軍穿過分裂朝鮮的三八線意圖攻下漢城,韓戰就此爆發。戰爭爆發了,作為南韓的總統,李承晚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危急時刻他只想到做一件事,就是炸了漢江大橋來阻擋敵人前進的腳步。
  •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志願軍穿什麼?
    首批入朝部隊軍官都穿著朝鮮人民軍軍服——朝式帶折直筒帽、立領黃呢軍服、牛皮武裝帶、黃呢馬褲、黑色長統馬靴……志願軍幹部不帶軍銜肩章,師職以上穿將官服、團營職穿校官服、連排職穿尉官服,士兵有穿朝鮮軍服的,但絕大多數都穿解放軍軍服,都不戴帽徽、胸章……身穿朝鮮人民軍軍服的38軍首長(左起):軍長梁興初,副軍長江擁輝,政委劉西元
  • 金日成以命令口氣,要志願軍追擊,彭德懷:你自己帶人民軍去
    1951年1月8日,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結束後,中國國內掀起一片慶祝勝利的狂潮,《人民日報》連續三天刊登志願軍解放漢城的報導,國內男女老少齊動員,參軍的參軍,捐款的捐款,做炒麵的做炒麵,幾乎所有的軍民熱情高漲,並呼籲,志願軍再接再厲,一口氣將美軍趕下海。
  • 美軍和南朝鮮軍隊節節敗退,北朝鮮人民軍卻為何沒有攻下釜山?
    直到1950年7月23號,美軍第八集團軍的司令部才意識到有一隻北朝鮮人民軍的主力部隊正在沿著朝鮮的西海岸向釜山一帶推進。於是,這第八集團軍的司令部就立即命令把剛剛轉為預備隊的之前已經被擊潰了的美軍的第24師頂了上來。接到命令的美軍第24步兵師的在7月24號午夜時分,就命令他下轄的19團開始向釜山以西55公裡馬山以西27公裡處的晉州一帶運動。
  • 英勇朝鮮人民軍:曾將美等16國聯軍打的節節敗退,差點將韓國滅亡
    朝鮮人民軍近身搏殺美國炮兵1951年5月15日,美國五星上將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說「赤色中國並非尋求主宰世界的那個強大國家(暗指蘇聯),坦白地說,從參謀長聯席會議觀點來看,這個策略會讓我們在錯誤的地點
  • 抗美援朝時,第二批志願軍如何禦寒?周總理:全部用新棉花做棉衣
    在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幹預之下,韓戰全面爆發,我國為了保護自己的領土安全組建東北邊防軍,同時沒過多久我軍便快速組建部隊派志願軍出國,由於準備的時間比較短,因此準備也比較倉促。第一批進入朝鮮的我國軍官身上卻穿著朝鮮人民軍的軍裝,隨後進入朝鮮的各部穿著我軍的軍裝,這也是我軍第一次統一配發服裝。
  • 志願軍入朝作戰是如何對外公開報導的
    直到第一次戰役勝利結束後,新華社才以援引朝鮮新義州電臺廣播的形式,第一次公開報導了「中國人民志願部隊」入朝作戰的消息。在第二次戰役中,毛澤東在親筆為新華社撰寫的新聞稿中首次公開使用了「我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稱。從此,我國的新聞報導開始公開使用「中國人民志願軍」這一稱謂。◤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時受到熱烈歡迎。
  • 抗美援朝,美國為何寧願戰敗,也不用原子彈?美國:當時害怕極了
    在冷戰初期的國際形勢背景下,南北雙方都企圖以武力統一朝鮮半島,並且沿三八線兩邊各自屯駐軍隊。1950年6月25日凌晨4點,韓戰正式爆發,朝鮮人民軍以反擊南朝鮮侵略為由,越過三八線,大舉進攻韓國。它是冷戰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朝鮮人民軍在戰爭的前兩個月佔盡優勢,三天內就攻陷了韓國首都漢城,大韓民國國軍遭受巨大損失,不斷後撤。兩個多月後。
  • 18萬志願軍烈士為何長眠於朝鮮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有18萬餘志願軍烈士長眠於朝鮮。這些烈士為何安葬在朝鮮?四、志願軍總部決定全面做好在朝志願軍烈士安葬在籌建檜倉烈士陵園的同時,志願軍烈士陵園籌建辦公室也給全軍各單位發去電報,要求各軍將當年打仗時就地掩埋的烈士遺體重新起出,再集中妥善安葬。即使已回到國內的部隊,也要他們派熟悉情況的人重回朝鮮,做好這項工作。並一一填寫名冊,然後標上新埋葬的地形圖,集中上報。
  • 為什麼中國本來不想管,最後還是介入了韓戰?
    中國方面經過認真推敲情報之後得出結論,美國很可能會在仁川登陸,直接切斷朝鮮人民軍的後路。中國立刻提醒朝鮮,小心身後,趕緊撤退! 但金日成認為形勢一片大好,距離把韓國人攆下海只剩最後一步,分兵仁川就意味著放棄對釜山的進攻,會給被圍困的美韓軍隊留下喘息的機會。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一輛蘇制吉普車鳴著短短的喇叭聲在橋上緩緩超越長長的行軍序列,消失在朝鮮境內的暗夜中……連正在指揮部隊緊張渡江的40軍軍長溫玉成也不知道,車裡坐的就是彭德懷。一輛吉普車,一個參謀,一部電臺,兩名警衛員,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就這樣先於大部隊開赴前線。
  • 10張地圖,帶你回顧抗美援朝
    之後,美國派海軍空軍向打過三八線南部的朝鮮人民軍發起攻擊,同時,派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 7月,聯合國安理會在蘇聯缺席的情況下通過決議,組織聯合國軍介入韓戰,受美國統一指揮,麥克阿瑟任總司令。其中,美軍佔了全部的88%。
  • 麥克阿瑟在韓戰中的金句名言,句句都被志願軍和人民軍打臉!
    麥克阿瑟是一位徹底的反共反蘇分子,韓戰爆發後,他不僅在1950年8月份親自訪問臺灣,還稱只要蔣介石堅持抵抗共產黨人的統治,美國就會堅定不移地保衛臺灣。不過,麥克阿瑟在韓戰中的句句金玉名言,句句都被志願軍和人民軍打臉!
  • 老照片:黑白鏡頭中真實的抗美援朝戰爭
    (攝影/呂相友)我志願軍某部機槍連堅守253高地,與敵展開激烈戰鬥。(攝影/周德奎)1950年,美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侵朝戰爭,並不顧我國政府警告,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攝影/楊振亞)擔任突擊任務的「戰鬥模範連」的戰士們在強大炮火掩護下,穿過鐵絲網,向敵人衝鋒。(攝影/於學源)我志願軍某部搶佔華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