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半島,勢如破竹!戰爭初期,人民軍為何能如此強悍?

2020-12-23 歷史雜談驛站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一度瀰漫全世界的硝煙已經散去。但是在東亞朝鮮半島上,卻似乎並沒有迎來自己的新生:日本人走了,但又來了蘇聯和美國,雖然當時名義上叫做 "託管"。

南韓士兵(影視)

而當時朝鮮半島名義上還是一個國家,但其實已經被一分為二,南北兩方在蘇美這兩個大佬的幫助下,南方單方面建立政權(韓國宣布建國比朝鮮早),北方宣布建立了朝鮮。而這兩邊誰都不服誰,因此在1950年前,雙方軍事力量其實已經爆發了無數次武裝衝突。

最後到了1950年,雙方不再小打小鬧了,韓戰大規模爆發。至於到底是誰先開的第一槍,雙方一直是爭論不下,已經成為了一筆爛帳。因為這要面臨一個兩難辯證:如果無論戰鬥規模大小,誰先開火就是誰先動手!那就是南韓先動手。

驚慌的南韓士兵(影視)

而如果要說大規模進攻就是誰先動手,那就是北朝鮮。不過,確實南韓武裝挑釁在先,1949年蘇軍撤出朝鮮後,韓國軍隊就不停地在三八線挑釁,而且每次都是韓國軍隊先開火,所以非要說是「北朝鮮先進攻」確實也有失公平。

而開戰後,朝鮮人民軍戰鬥力讓世界刮目相看: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人民軍就已佔領朝鮮半島90%的土地和92%的人口,一度將美韓聯軍逼到了釜山港。如果不是麥克阿瑟帶著所謂「聯合國軍」從仁川登陸,美軍開始全面介入韓戰,估計韓戰早就結束了。

傲視半島(影視)

人民軍為何有如此強大的戰鬥力?其實朝鮮人民軍從建軍的第一天起就深受蘇軍、日軍以及解放軍的影響,可以說是三者的混合體。朝鮮半島南北分立時,在我國和蘇聯的支援下,北朝鮮得以迅速建立起一支完備的人民軍武裝力量。

兵源強悍,數量不足!

在兵源方面,由於朝鮮曾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五十年之久,許多當地朝鮮人有在日軍服役的經歷。另外還有很多抗日時期的朝鮮抗日武裝,他們也有著豐富的遊擊戰鬥經驗。這些人成為最初人民軍建軍時的骨幹來源。

霸氣的眼神(影視)

而當時,解放軍有一些成建制的朝鮮部隊,比如抗戰中我軍著名的朝鮮義勇軍,他們有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多年的戰爭經驗,他們返朝後也都成了人民軍實戰經驗豐富的基層骨幹。而且這些成建制的解放軍朝鮮籍部隊編入人民軍,甚至不需要再整編,只要改個番號就行。

韓戰初期,原解放軍這些部隊無疑成了人民軍的主力王牌,憑藉多年戰場上歷練出來的戰術和經驗,打得南韓軍隊毫無還手之力。當時人民軍中一共有七支部隊被授予「近衛」稱號,其中就有四支來自於原解放軍朝鮮籍部隊。

潰退的南韓士兵(影視)

人民軍第4步兵師第18步兵聯隊,在烏山重創美軍先頭部隊史密斯特遣隊,也創下朝鮮戰場首次打敗美軍的紀錄!而這支部隊其實就是由原解放軍47軍轄下朝鮮族官兵組成。

但開戰時朝鮮人民軍總兵力也就十三萬人,其中原解放軍朝鮮師轉過來的也就四萬多人,雖是精兵,但數量還是不足。特別是在戰爭中後期,經歷過無數苦戰中的不斷消耗,而補充上來的新兵,當然和這些骨幹老兵沒法比,從而導致人民軍戰鬥力大不如前。

日式武器看不上,崇尚全蘇械化!

除了兵員方面外,那就是武裝裝備了。當時蘇聯是大力支援北朝鮮武器裝備,從槍枝、火炮,到軍用卡車,坦克飛機是應有盡有,如北朝鮮就曾用40噸稀有金屬從蘇聯換回150輛T-34/85坦克和幾個師的裝備。

奪路而逃(影視)

另外朝鮮半島以前就是日軍長期苦心經營的後方基地,日本戰敗後在朝鮮也遺留下眾多日軍武器裝備和物資。但朝鮮人民軍好像根本看不上眼,他們從一開始就喜歡全蘇械化的道路。

而那些日軍留下的裝備物資,除了大部分支援給了當時解放戰爭中的東北民主聯軍外,只留了少部分給朝鮮的二線警備部隊作為訓練使用。

其實除了兵源以外,和許多人想像的剛好相反,解放軍對朝鮮人民軍的影響其實遠不及蘇軍,甚至還不及殖民者日軍。比如說,雖然編制體制是蘇式的,但各級編制的稱謂卻是軍團、師團、旅團、聯隊、大隊等典型的日式稱謂。

但當時朝鮮人民軍畢竟是由蘇聯顧問一手組建訓練出來的,人民軍也默認將全盤蘇化作為建軍方向,而朝鮮人民軍的編制、裝備、訓練及戰術基本上都是前蘇聯模式,條令是翻譯的蘇軍條令,部隊也特別重視政治教育。

向戰俘做思想工作(影視)

也可能是因為受蘇聯的影響太大,朝鮮人民軍士兵在作戰時往往異常勇猛,死戰不退!而指揮員意志堅決,但有時卻戰術相對刻板。一旦進攻受挫,戰鬥力下滑迅速,特別是敵軍仁川登陸後,人民軍前後判若兩人,軍官甚至會喪失自上而下的控制和指揮,給人感覺一潰千裡。

而志願軍入朝作戰後,和人民軍中的原解放軍部隊一樣,作戰表現得更加靈活和實用。1952年的中朝聯軍全線反擊時,一線志願軍7個軍和人民軍1、3軍團,先後對60個目標攻擊77次,最後鞏固佔領17個點,卻全部是志願軍的戰果。

到1953年時,人民軍經過兩年多的動員和整訓,兵力已經擴編到45萬人,裝備也已經恢復到戰爭初期的人民軍水平,其戰鬥力雖然比志願軍剛入朝時提升很大,與開戰初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畢竟時過境遷,擴編後的人民軍骨幹老兵少,新兵多。

《歷史雜談驛站》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為何會戰鬥力極強,殲敵60000多人
    然而,當我們系統的研究韓戰的歷史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對韓軍是一邊倒的進攻優勢。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10萬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南下,向韓軍邊防部隊展開進攻。僅用三天時間,朝軍就佔領了韓國首都漢城。
  • 韓戰初期,朝鮮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將韓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
    總的來說,在韓戰初期,朝鮮人民軍一路摧枯拉朽,將南韓軍隊打得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那麼問題來了:朝鮮究竟有多少兵力,為何能將韓國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呢? 我們本文就來解決一下這個問題!看一下在韓戰初期,南韓軍隊和朝鮮軍隊的各項實力對比,看看南韓軍隊為何會被打得節節敗退!
  • 韓戰初期,為什麼朝鮮軍隊能勢如破竹,雙方實力對比如何?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時,朝鮮軍隊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突然越過「三八線」向韓國發動突襲,韓戰全面爆發。讓當時很多人都始料未及的是,朝鮮軍隊在戰爭初期勢如破竹。僅僅過了三天時間,韓國首都漢城(今首爾)就失守了。韓國軍隊幾乎被打得潰不成軍。到了7月末,朝鮮已經佔領了朝鮮半島90%的領土,控制了92%的人口。
  • 明代抗倭援朝,日軍初期為何橫掃朝鮮半島,4點原因很重要!
    明朝萬曆年間,朝鮮半島爆發了一場抗擊侵略的戰爭,戰爭一方是豐臣秀吉率領的日軍,另一方是中、朝聯軍。這場歷時7年的戰爭,參戰三國的叫法各不相同,日本稱之為文祿·慶長之役,朝鮮稱之為壬辰倭亂,我們更熟悉歷史書上的名字:東徵御倭援朝,或者說抗倭援朝。 這場戰爭以平壤戰役為轉折點,分為前後兩個階段。
  • 韓戰中,人民軍的戰鬥力是強還是弱?表現到底怎樣?
    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裡,志願軍的總兵力基本上都在一百萬上下。可以這麼說,志願軍的規模基本上是人民軍的三倍左右,而殲敵數只有人民軍的兩倍左右,如果從投入兵力和殲敵數的比例來看,志願軍還不如人民軍。這個結論似乎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數據就是如此,事實也是如此。今天人家為什麼會對天朝少了點敬畏,不那麼完全唯命是從,這個原因應該說是有很大關係的,只有真正在戰場上打出來的神武威武,才會讓人真正敬服。
  • 韓戰爆發後,看似強大的南韓軍隊,怎麼就不堪一擊呢?
    兩國的野心都非常大,一心要徵服對方,統一半島。可是誰也不服誰,雙方持續爆發了無數次的武裝衝突。一直到1950年,雙方再也不願意偷偷摸摸這麼幹了,直接爆發了韓戰。至於誰先開的第一槍,已經成為了一筆爛帳。
  • 韓戰:朝鮮為何三天就攻佔了韓國首都?只因朝鮮有秘密武器
    1950年6月25日凌晨4時,朝鮮人民軍突然越過「三八線」對韓國發起全線進攻,韓戰爆發。除了在春川遭到韓軍第6師的頑強阻擊從而讓韓軍第6師和第8師逃出包圍圈以致打亂了全殲韓軍主力的計劃外,人民軍一路勢如破竹,秋風掃落葉般地沿著議政府一線挺進漢城(今首爾)。6月27日下午,人民軍順利佔領了漢城並繼續向南推進。這樣,朝鮮人民軍從越過「三八線」到佔領漢城只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基本實現了戰略目標。
  • 經歷二戰洗禮,美軍已達巔峰,為何在朝鮮半島一敗再敗?
    經歷二戰洗禮,美軍已達巔峰,為何在朝鮮半島一敗再敗?作者:軍事帥哥經歷了第二次世界的洗禮,美軍的規模達到了巔峰。可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這支在二戰中血戰德日兩軍的優秀軍隊竟然在朝鮮半島上一敗再敗。剛開始,美軍敗在了人民軍的手下,到了後來,美軍又連續被中國志願軍擊敗,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美軍在二戰後經歷了大規模裁軍,在二戰的高峰時期,美軍總兵力達到了1100萬人。可恰恰隨著二戰的結束,美國國內和其他國家一樣開始了大規模裁軍,很多擁有作戰經驗的軍官和老兵都被裁撤。到了1950年韓戰爆發前,美軍總兵力僅有150萬人。
  • 朝鮮人民軍為什麼會兵敗釜山?我國志願軍為什麼要抗美援朝?
    朝鮮人民軍輸就輸在沒有聽毛主席的話,當年毛主席曾多次提醒朝鮮,一定要多注意仁川這個地方,否則很容易功虧一簣,甚至局面會發生逆天反轉。結果朝鮮還是沒聽,他們決定一口氣拿下釜山,完成朝鮮半島大一統。南北分治朝鮮半島曾一度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在二戰結束前夕,美國跟蘇聯就朝鮮半島問題坐下來商量,最後決定以北緯38°為界,北部為朝鮮,由蘇聯扶持,南部為韓國,由美國扶持。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1948年8月15日美國的扶植下的李承晚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大韓民國政府,同年9月9日朝鮮半島北部成立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國土和民族的分裂使三八線兩側的交通、電訊和人員物資的交流被切斷。從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韓雙方在「三八線」附近一共發生了2000多起糾紛。這種武裝衝突的不斷升級終於誘發了1950年6月25日韓戰的全面爆發。
  • 同樣都是被美國入侵,為何越南半島與朝鮮半島歷史結局完全不同?
    然而這兩場反共戰爭,卻有著南轅北轍的結果,那就是越南人民軍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最終推翻了越南共和國,並統一了越南全國。而韓戰結局未能解決朝鮮半島南北統一問題,直到60年後的今天,朝鮮半島依然是分裂的兩個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 塞爾維亞:巴爾幹半島的強悍民族,米洛舍維奇死後為何更團結?
    歷史 古代斯拉夫人進入巴爾幹半島後,在這裡建立很多斯拉夫國家,其中塞爾維亞就是其中一個。在古代,塞爾維亞是一個很強悍民族,當時可以說是靠打出來的民族。奧斯曼帝國強大後,塞爾維亞被迫受其統治。不過此後塞爾維亞人發生了變化,有部分人轉信了伊斯蘭教,但大部分塞爾維亞人依舊信奉東正教。
  • 韓戰爆發時,朝鮮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打得韓國落花流水?
    仁川登陸的成功,「聯合國軍」的勢如破竹,眼看即將打到鴨綠江岸的幾乎已不可逆轉的趨勢,使眼前這場韓戰幾乎成了他個人展示軍事天才的舞臺。麥克阿瑟顯然忽視了年輕的新中國和她的軍隊,忽視了這是一支從來不畏懼任何強大對手的軍隊。遲於麥克阿瑟登上戰爭舞臺的彭德懷,絲毫不遜於這位「西方戰神」。
  • 志願軍進入朝鮮前,朝鮮人民軍面臨著怎樣的局面?為何會兵敗釜山
    我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新中國的立國之戰,在世界範圍內打出了凜凜國威、浩浩軍威。我志願軍戰士之所以入朝,是因為朝鮮人民軍兵敗釜山,被聯合國軍逆推戰局,從南到北,一潰千裡,我國再不出手,後果將難以挽回。 朝鮮人民軍在兵敗釜山後,就再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
  • 北朝鮮人民軍為何稱韓國陸軍為「朝奸」部隊?這與日本有何關係?
    北朝鮮人民軍為何稱韓國陸軍為「朝奸」部隊?這確實和日本有關係!說起朝鮮半島和日本的關係,我還是從朝鮮半島的高麗王朝說起。高麗王朝建立於公元918年,當時的中國為五代十國時期。高麗王朝先後向中國的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遼、金、蒙古(元朝)稱臣。
  • 不倦的「戰爭機器」:斯巴達勇士為何如此強悍?你看看他們的童年
    那麼對於後世而言,為什麼在那個殘酷的戰爭年代,斯巴達人有著鋼鐵一般的鬥志?他們就好像一臺全副武裝的戰爭機器。在他們的理念之中,要麼勝利、要麼戰死,沒有第二種選擇。溫泉關之戰,在付出2萬名波斯士兵的生命後,薛西斯為何感慨?李奧尼達和他的斯巴達勇士們為何被歷史銘記?
  • 麥克阿瑟在韓戰中的金句名言,句句都被志願軍和人民軍打臉!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的時候,已經70歲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正在日本當「太上皇」,當然了,他那時的真正職位是美國遠東軍司令和駐日盟軍總司令。7月8日,麥克阿瑟出任幹涉朝鮮半島事務部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在美國軍史上飽受爭議,一些人認為他是狂妄自大的吹牛大王,一些人認為他是偉大的愛國者。
  • 韓戰爆發前的實力對比,韓國為何會一敗塗地
    戰爭一開打,韓國國防軍就呈現潰敗之勢,朝鮮人民軍節節勝利。6月27日漢城失守,撤退過程中韓國高層炸毀了漢江大橋,將大量軍隊白白送給了朝鮮。7月20日人民軍佔領大田;7月24日佔領木浦;7月31日佔領晉州。韓國國防軍和美軍一直退到了釜山,此時朝鮮人民軍已經佔領了朝鮮半島90%的土地,92%的人口。
  • 美軍派遣兩個師,幫助防禦大田,結果卻被北朝鮮人民軍徹底打敗!
    說完美軍這方的力量咱們再來說一說北朝鮮人民軍。北朝鮮人民軍自從1950年6月25號發起了對南方的作戰後可謂是節節勝利,這會兒正準備發起大田戰役。為了確保大田戰役的目標能夠達成,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部親自組織指揮這次戰役,並且還成立了方面軍司令部,統一指揮北朝鮮人民軍下轄的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