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世紀時代

2020-12-26 迷迷糊糊梅睡醒

說到歐洲歷史上的「獵巫」,人們怎麼看?那是黑暗的中世紀,因為每個人都迷信,所以當發生意外或災難時,他們認為是女巫在做奇怪的事。當社區中有人被指控巫術時,被告人如何處理?被憤怒的人私刑還是通過某些審判程序定罪?

如果是後者,這是否意味著歐洲的司法制度也是迷信和非理性的?」畢竟中古歐洲就是那個黑暗時代,」很多人可能會想。然而根據共同的歷史階段,歐洲的中世紀時期大約是從公元到時間裡整整一千年,歐洲人都是迷信女巫嗎?

事實上雖然在漫長的中世紀,巫術案件時有發生,但真正的獵巫浪潮直到15世紀才出現。換言之,在普通人眼裡,可以等同於迷信和瘋狂的尋巫熱,其實是與所謂告別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黑暗時代同時代的產物。中世紀的最後一個世紀也是宗教改革萌芽的時期。在宗教改革橫掃歐洲之後,到了十七世紀,也就是說,在科學革命時代,本已消退的尋巫熱又一次捲土重來。

為什麼極端非理性的獵巫和理性主義在同一個時代發展?是近代早期社會「迷信的社會大眾」與「理性知識分子」的對比嗎?我們需要知道,無論巫術審判在現代人看來有多荒謬,司法制度從到十七世紀歐洲都有一定的規模。如果要在審判中找到對巫術的指控,那一定是當時的法律學者和其他知識分子也相信魔鬼和巫術。

世俗的人是如何參與這些巫術審判的?這是因為中古歐洲的審判制度有教會法庭和世俗法庭的區別,但自中古後期起,許多宗教犯罪也將由世俗法院審判。因此神學家、法學家和能夠檢查嫌疑犯和受害者身體的醫生都參與了巫術話語的建構,這些人經常對討論宇宙萬物秩序的自然哲學感興趣。

在十六世紀結尾出版的《論魔術》是早期現代歐洲巫術書籍之一,僅次於《女巫之槌》,甚至在新教地區非常流行。本書參考當時的自然哲學來分析魔法/巫術,其討論也反映了歐洲中妖魔主義的興起。嚴格地說,魔鬼理論不是來自中世紀的古老概念。基督徒不區分自然世界和超自然世界,對於各種超自然現象,他們並不經常從理論上討論這是上帝的筆跡,是魔鬼,以及撒旦的行為是什麼。

13世紀著名的神學家阿奎那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分為三類:自然的、超越的和超自然)。阿奎那及其同代人並沒有明確界定這三個範疇之間的界限,「超越自然」的分類只是另外兩個範疇之間的一個模糊地帶。如果我們要解釋神學家眼中的「超越自然」與「超自然」之間的區別,我們可以說「超自然」是屬於上帝的範疇」,他不受自然法則的限制,然而「超越自然」的事物似乎超越了自然法則,但他們並非來自上帝的幹預。如果把再繼續展開來解釋,可以說有些超自然現象實際上是由自然力和規則產生的,卻被誤認為是超自然現象,因為人們不理解他,有些可能是由上帝和自然之外的某種力量引起的——比如魔鬼。

因此在文藝復興時期,宗教改革和隨後的科學革命時期,自然哲學家試圖解開各種自然奇觀和看似不自然的現象的原理,試圖找出這些超自然現象背後的自然規律。同時,基督徒也被不同的宗教派別和真實性未知的「奇蹟和奇蹟」所困擾,他們渴望找出一套方法來區分奇蹟的真實性,或者至少定義何謂真正的奇蹟和真正的狂喜經歷

在中古時期末期,神學家們引用醫學觀點,認為疾病容易導致幻覺和幻覺,這使人們認為他們見過聖徒、聖母瑪利亞甚至耶穌頓悟。除了疾病,他屬於自然因素,可以用超自然經驗來解釋,還有另一種可能:魔鬼做好事。這個時代的神學家關心如何定義真正來自上帝的行為,除了定義超自然和「超越自然」的區別外,他們主要關注魔鬼和魔法。

十二世紀以後,許多神秘主義者(大多數是女性)採取了嚴格的禁慾方法,比如長期禁食,有些人甚至身上有傷口。有些傷口是由禁慾者自己造成的,他們被支持者認為是虔誠的表現,以及禁食和禁慾行為引起的疾病,有些傷口看起來像奇蹟,也被認為是上帝恩寵或聖徒的象徵。

在中世紀歐洲人世界觀中,雖然巫術確實存在,但只有上帝能夠超越或改變自然法則,魔鬼比上帝還低,僅限於自然法則。換句話說。宇宙的運行總是遵循固有的規律,不受巫術和其他力量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藝術、文化、傳承與創新,中世紀修女為何推動了時代進步?
    不過,在中世紀西方的新群體中我們發現了非常特殊的現象,那就是在普通婦女還處於社會底層、相夫教子的時候,修女們已經掌握了那個社會較高層次的文化知識,這不得不讓人心生疑惑,為何西方世界對修女管控竟如此鬆懈。其實,這只不過是處於神學的需要,可是最後卻無心插柳柳成蔭,中世紀修女成為了那個時代藝術文化的傳承者和開創者,為我們後世留下了無數璀璨的精彩遺產。
  • 「上帝之紅,君權之黃」——凝聚中世紀時代色彩的玻璃花窗
    引言古老的歐洲大陸文明,誕生出了很多的文化瑰寶,在羅馬帝國消亡之後,歐洲進入到了一個黑暗的中世紀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曾經古羅馬,古希臘文化中,那些古典的藝術技藝瀕臨失傳,人們的文化生活似乎倒退到了洪荒時代。但是在這中世紀之間,也留下了很多工藝成就方面的遺產,其中,中世紀藝術的最高成就就是那哥德式的建築風格。
  • 中世紀黑暗時代:是誰把歐洲推向地獄?基督教也有很大「功勞」
    中世紀的黑暗時代,暴力而骯髒,是誰把歐洲推向了地獄?雖背後有諸多因素,不過歐洲人當時所信奉的天主教也有很大的"功勞"。 環境反映著時代的生存條件,精神追求,可見當時的歐洲人生活狀態有多頹敗,簡直是要倒退回進化以前的狀態,或者說原始人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尚且比較文明。 生活在惡臭環境下的歐洲人,毫無風水可言,風水一種運氣,大概即便他們擁有上帝,上帝也會對他們敬而遠之,不過瘟神倒是樂於光顧。
  • 中世紀的服裝和面料,中世紀人們穿什麼
    在中世紀時代,就像今天一樣,時尚和必要性都決定著人們的穿著。除了文化傳統和現有的材料之外,時尚和必需品在中世紀以及歐洲各個角落都是各不相同的。畢竟,沒有人會期望8世紀海盜的衣服與15世紀威尼斯人的衣服有任何相似之處。所以當你問「中世紀男人(或女人)穿的是什麼?」 準備自己回答一些問題。他住在哪裡?如果沒有他住在哪裡?
  • 為何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年代?
    一,中世紀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中世紀始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公元476年),最終融入文藝復興和探索時代(地理大發現)中。 西方歷史學家將歐洲分為三個時代: 古典時代:古希臘和羅馬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交相輝映。)
  • 「中世紀」的建構與解構——兼論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理論與實踐的困境
    現代意義上的「中世紀」概念萌發於文藝復興時代,一般認為義大利早期著名人文主義者彼得拉克(1304-1374)是主要的奠基者。他把羅馬皈依基督教之前的歷史稱為古代,將皈依後直到他那個時代稱為近代,並把這段歷史概括為野蠻與黑暗。他還認為,雖然自己所處的時代仍然延續了衰退,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個更好的時期。這種對歷史的新看法被後來的知識分子繼承和發展,成為現代認識的基礎。
  • 歐洲中世紀的等級制度
    到18世紀末,中世紀文化已經被融入18世紀的新價值觀;換句話說,到浪漫主義時代的初期,人們心目中的中世紀首先是騎士精神的世界。浪漫主義者傾向於認為,&34;一詞純粹意味著&34;。二、貴族是社會要素中的第一要素自浪漫主義時代以來,歷史研究已經民主化。然而,習慣在政治經濟方面去研究中世紀晚期的學者不能不反反覆覆注意到這樣的事實:當時的文獻尤其敘事文獻對貴族階級及其忙忙碌碌的生活給予的關注實在是多得多,這個事實和我們&34;的理解並不吻合。
  • Steam中世紀生存模擬新作《走向中世紀》新預告公布!支持中文!
    《前往中世紀》(Going Medieval)是由Foxy Voxel開發,The Irregular Corporation發行的中世紀生存模擬類遊戲,Foxy Voxel近日發布了遊戲新的預告和截圖。
  • 中世紀的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概念:文藝復興是一個歐洲的歷史時期,這個歷史時期覆蓋了15-16世紀、造就了從中世紀到現代的轉變。除了標準的時間劃分,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會把文藝復興的時間範圍拉長。開始於14世紀、結束於17世紀。
  • 盔甲,中世紀的男人裝
    中世紀盔甲演化圖鑑 中世紀通常指自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15世紀到17世紀)這段時期,通常特指西歐。中世紀的歐洲並不太平,那時候被稱為「黑暗時代」。戰亂不止,戰爭催生了軍備競賽。鏈甲護腿 中世紀的盔甲受到宗教影響深遠,特別是十字軍時期尤為明顯。十字軍,即由天主教士兵組成的軍隊,曾參與十字軍東徵。
  • 歐洲中世紀生活與今日世界重塑
    歐洲漫長的中世紀被歐美歷史學家看作是黑暗時代,那是一個被神權和王權所統治的時代。翻看世界地圖我們不難發現整個歐洲和中國國土面積相當,但就是在這樣的國土面積中卻存在大大小小几十個不同宗教信仰的國家,有些信仰基督教,有些信仰天主教,有些信仰東正教。
  • 國產「中世紀」主題遊戲之光——《中世紀君主》測評「手帳測評...
    連結: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8244二、中世紀的統治在塞繆爾E芬納的著作《統治史(卷二):中世紀的帝國統治和代議制的興起 》第八章中,詳盡的將中世紀時期封建制度下的統治進行了梳理
  • 在中世紀走上人生巔峰!開放沙盒《中世紀王朝》獲85%好評
    「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打開Steam,點進「模擬」這個分類,映入眼帘的遊戲題材各異,這些遊戲仿佛一個個小世界,允許玩家在其中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體驗各式各樣的生活,坐在電腦前就能夠體驗不同時代
  • 歐洲中世紀獵殺女巫是怎麼一回事?生逢黑暗時代,獨身女子的噩夢
    歐洲中世紀為什麼要把女巫趕盡殺絕?說起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基督教一直沒有放鬆對於思想方面的壓制,宗教裁判所採取「上扛下打」的政策——下,是神學和科學之爭,是瞄準與神學較勁的人文主義者;上,是針對宗教基本盤,歐洲大陸不乏本土原始宗教,宗教與宗教之間也存在著爭奪解釋權的問題,解釋權決定信仰,信仰召來信眾,信眾帶來利益,利益這塊蛋糕,誰會願意與別人分享?
  • 為什麼有關中世紀的所有的電影都顯得暗淡無光呢?
    這是因為在大眾文化中有一個刻板的概念,很多人認為中世紀時期是每個人都生活在絕對貧困中的時代,穿著看起來像是由6歲的孩子縫在一起的衣服,並且一生中幾乎不洗澡,身上散發著臭味。所以為了渲染於中世紀時期的困苦,深色濾過的電影象徵性地反映出每個人的生活多麼暗淡。
  • 盤點十款經典中世紀題材遊戲
    歐洲中世紀是一個神秘的時代,直至現在,這個時代依舊是人們爭論不停的對象。在遊戲和電影中,王位、領地的爭奪為這個時期則帶來了迷人的故事。
  • 手繪:中世紀背景的插畫,你會喜歡哪一幅?
    中世紀(Middle Ages),指從公元5世紀後期到公元15世紀中期,是歐洲歷史三大傳統劃分(古典時代、中世紀、近現代)的一個中間時期。始於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終於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滅亡,最終融入文藝復興運動和大航海時代(地理大發現)中。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一——日耳曼人
    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滅亡,可看做是中世紀的始點。終點是什麼時候呢?有人定義在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1453年;也有人把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看成新時代的開端。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說中世紀是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之間。大體上講,中世紀是從5世紀末到15世紀末長達一千年的歷史。
  • 中世紀城市與歐洲文明成型
    從11世紀到16世紀,歐洲進入了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城市共同體自治時代。在這幾個世紀裡,歐洲文明逐漸成熟,文明的諸多特徵也基本形成,因此中世紀城市必然與歐洲文明的成型有著深刻的、有機的密切聯繫。中世紀城市培育和發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體觀念和自治意識、自由和平等觀念等,孕育了市民階級這一新的社會力量,並預構了近代國家的政治形式。
  • 中世紀服裝美學,碾壓時尚圈
    ,刺繡因此經歷了一段沉潛,直到英國的伊莉莎白一世登基後,才有了復興的跡象。但真正的中世紀睡衣其實簡單得多。,穿睡衣入睡,隔天醒後,直接套件布裡歐特,睡衣就成了內衣(chemise)。畫中婦女正在脫下外袍,露出白色的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