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2公裡膝蓋外側痛,可能是髂脛束綜合症!6個動作幫你康復和預防!

2021-02-12 跑步教授

來源公眾號:慧跑

文/土豆

村上春樹有句話我很喜歡:「身體是每個人的神殿,不管裡面供奉著的是什麼,都應該好好保持它的強韌、美麗和清潔」。

為了讓身體保持健康,跑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隨著跑步的人越來越多,不少跑友開始追求更高的目標,速度越來越快、跑量越來越大,久而久之膝蓋和大腿外側就出現了疼痛。

這種膝外側疼痛出現在跑步中會越來越痛,不得不讓你停下腳步,它就是髂脛束摩擦綜合症(ITBS)。

  

髂脛束是位於大腿外側,連接骨盆和脛骨的強韌的結締組織。髂脛束的位置決定了它的重要性,它是髖、膝關節外側穩定的重要結構之一,也是人體直立的重要結構。

當我們站立時,不用下肢肌肉用力工作就能保持很長時間站立,其功勞就是因為髂脛束處於張緊狀態。

髂脛束的緊張可以維持我們長時間站立,但是這種過度緊張又會導致在跑步過程中,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不斷摩擦,從而引發炎症反應,導致膝蓋和大腿外側疼痛。

髂脛束症候群擁有以下症狀:

● 膝蓋外側及大腿外側疼痛,局部按壓有明顯疼痛;

● 開始多為跑步後疼痛,發展到後期跑步中都疼痛難忍;

● 跑馬的中後段,由於疼痛難忍無法屈膝,往往只能直著腿跑步;

● 不大影響日常生活,平時走路不痛,一旦跑步疼痛復發;

 

髖外展肌群尤其是臀中肌,是下肢運動特別是跑步運動重要的穩定肌。

但是由於大多數跑友髖外展肌群較為薄弱、力量不足,而髂脛束主要的功能是伸直膝關節,同時協助髖關節外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臀中肌力量不足。

因此維持穩定這一重任只能落在髂脛束身上,幹了那麼多不是自己的活,天天超負荷工作又不給加工錢,久而久之當然會出現問題。

臀中肌在什麼位置?

站直繃緊下肢肌肉,下圖白色圈所示意的位置,扁扁的甚至凹進去一些,這個位置就是臀中肌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護士打針的位置。

因此對於一名跑者來說臀中肌薄弱很可能是造成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主要原因。

穩定骨盆是治療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最有效的方法,臀部和髖部的肌肉能夠控制股骨的運動軌跡、骨盆的位置,並且確保髂脛束不會被「拉離」膝蓋或過度緊張。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動作來加強髖部和臀中肌,以此來幫助我們治療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1、側臥位直腿上擺

16次1組,完成2-3組;

側臥,將一側腿稍後伸,向上儘可能抬起至最高處,再控制其緩慢下落但不觸地。注意保持骨盆不動,腳尖朝前而不能朝上翻轉。

2、貝殼式

16次1組,完成2-3組;

屈髖屈膝並腿側臥,發力將上腿如同貝殼打開。保證脊柱和骨盆不動。(後背貼牆可以防止骨盆翻轉)

 

3、仰臥挺髖

16次1組,完成2-3組;

仰臥挺髖是一個經典的鍛鍊大腿後群肌肉和臀肌的訓練動作,這兩塊肌肉是跑步時發力蹬地的主要肌肉,練好它們可以有效減輕髂脛束壓力。

屈膝仰躺於瑜伽墊上,足跟靠近臀部,勾腳尖,用上背部和足跟作為支撐點將臀部儘量抬高。

 

4、側臀橋

一邊20次左右,做2-3組;

側躺,肘撐地,臀部發力將軀幹抬起至身體成一條直線,緩慢還原至初始位置但髖部不要觸地。保證骨盆的穩定性,同時腰背挺直。

 

5、單腿下蹲

一邊12次左右,做2-3 組;

單腿練習可以有效訓練下肢穩定性,緩慢下蹲至膝關節約45度。同時注意保持腰背挺直和骨盆的中立位。

下蹲與站起的動作要緩慢且有控制,並保證下蹲時膝蓋方向與腳尖方向一致,切勿內扣。

 

6、髖部提拉

16次1組,完成2-3組;

單腿站立於一個稍高於地面的平面(以左腿站立為例),首先將骨盆保持在中立位,緩慢下降右側腿,使骨盆向右傾斜;然後臀肌發力,使骨盆再次回到中立位(即僅靠臀肌力量使骨盆回位中立位)。

注意是利用骨盆控制完成該動作,而不是軀幹側傾。

注意事項:

1. 如果你確定有髂脛束摩擦綜合症,不要每天練,隔天進行;

2. 以上次數與組數僅為建議,應該根據個人能力進行調整,一般來說做到相應肌肉發熱發脹並有酸痛感為度;

3.如果強度不夠,可以1、2動作可以藉助彈力繩來增加阻力;

4.如果沒有膝外側疼痛,以上練習也可以用來預防髂脛束摩擦綜合症;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很多勞損性傷痛都是從小傷痛開始的,選擇忽視小傷痛,會逐漸使得傷痛積累到一定的量,最終量變形成質變,疼痛爆發讓跑者舉步艱難。

為了防止膝外側疼痛進一步惡化,少不了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跑步研習社精心為跑者打造《髂脛束損傷康復與防護》系列課:

詳解 膝外側疼痛的康復與防護;

一套 在家也能做的康復訓練;

一站 式解決髂脛束疼痛帶來的煩惱;

幫助你預防、減輕傷痛,離無傷跑更進一步!

髂脛束摩擦綜合症的康復與防護

9.5-9.7報名,優惠價49.9元

長按下方二維碼

立即報名!

 /長按二維碼/

點擊視頻,試聽看看吧!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開始康復訓練!

相關焦點

  • 李醫生康復《你永遠不想承受的痛》 ----膝蓋外側疼痛之髂脛束摩擦綜合症(ITBS)
    跑量較多的跑者每每談起膝蓋外側痛心裡總有一種無形的陰影,揮之不去,又極易復發。
  • 為什麼跑步跑到膝蓋外側痛——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康復系列(1)——症狀與原因
    不少跑友隨著跑量增加,漸漸出現膝蓋和大腿外側的疼痛不適,如果不停下奔跑的腳步,甚至會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那麼,他們可能就是患上了跑步者膝(runner’s knee)的一種重要類型——「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疼痛呢?繼髕股關節症候群康復系列10篇文章和小腿內側脛骨應力症候群康復系列4篇文章之後,小慧再次使出擅長運動康復的看家本領,推出針對系列文章,帶大家先走近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然後再遠離它!
  • 跑的時候膝蓋外側總痛?是膝蓋的問題嗎?你不知道的髂脛束症候群
    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就是膝蓋外側痛不一定是膝關節出問題了,不過還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各位:膝蓋外側痛可能是髂脛束症候群引起的!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髂脛束是什麼,在哪裡?髂脛束是髂脛束是由緻密而堅韌的結締組織構成 。
  • 跑步膝外側疼痛可能是因為這5個原因
    點擊☝ 藍字,關注慧跑天氣再熱也抵擋不住跑者想要跑步的心,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跑步這項運動當中,但是,在跑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運動損傷是最令跑者們頭疼的。 膝痛是跑步人群中最常見的損傷,膝外側和膝前側疼痛被跑者冠名為「跑步膝」,而今天我們著重談論膝外側疼痛—— 髂脛束摩擦綜合症(ITBS)。
  • 滾蛋吧,髂脛束綜合症!
    下面,小馬哥就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大家聊聊所謂的「髂脛束綜合症」到底是個神馬玩意兒。首先來看看什麼是髂脛束百科一下,看到一大段文字如下 髂脛束:是包繞大腿的深筋膜——闊筋膜的外側增厚部分。下面翻譯成人話 髂脛束就是位於大腿外側,連接膝蓋和臀部的一層筋膜的外側增厚部分,起自大腿外側臀部下面,止點在膝關節外側小腿上。
  • 跑步時,膝蓋外側疼痛.你需要全面了解「髂脛束症候群(ITBS) 」
    」的反饋,描述內容大多是「膝蓋彎曲疼痛,跑步時痛感增強」、「膝蓋外側凸起骨頭有壓痛及彈響」等。而根據最新的影像表達(例如MRI),髂脛束並不會隨著膝蓋的彎曲而移動,因此臀肌力量不足導致壓力下洩,在運動中改變了髂脛束的張力,也有可能導致髂脛束及周圍結構的異常。由於膝關節彎曲在25-30度左右時摩擦程度最嚴重,而騎行和跑步的膝關節彎曲角度又趨近於這個範圍(尤其是蹬車和跑步下坡),因此,這類人群一旦受到ITBS的侵擾,往往會在後面的運動生涯裡不斷復發,深受困擾。
  • 膝蓋外側痛,怎麼搞定?
    跑步傷痛中,膝傷最為常見,佔到所有跑步傷痛的1/4,其中以膝蓋前方疼痛和膝蓋外側疼痛最為常見。首先了解一下膝蓋和大腿外側的重要結構——髂脛束,髂脛束是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共同沿大腿向下形成的肌腱結構,也是連接骨盆和下肢強韌有力的結締組織。
  • 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
    很多的人在跑步後會抱怨膝外側疼痛甚至很多人認為是長時間的跑步運動導致的膝關節疼痛,花了很大的力氣去治療膝蓋疼痛,但是你知道你治錯了嗎
  • 【西瓜跑步學院】課件整理:《關於膝蓋那些事兒 -- 髂脛束篇》
    冬天過了一半,好多跑友發現,好好的膝蓋突然在某次跑步後又痛了,特別是膝蓋外側,休息幾天有好轉,然而一開始跑步又痛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是不是傷到哪裡了?今天,太醫就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庖丁解膝分析下原因。一般來說,膝關節外側疼痛是髂(qià)脛束摩擦綜合症造成的。那麼問題來了,髂脛束在身體哪個部位?又為什麼會造成摩擦?和什麼地方摩擦?為什麼會痛?
  • 跑步膝蓋痛,是髂脛束症候群?還是髕股關節症候群?
    圖片來源:Pixabay但你可能不知道跑步膝並不是一種病而是跑後膝蓋痛症狀的總稱>有可能是髂脛束症候群也有可能是髕股關節症候群康復的側重點也不一樣1 都是跑步膝,症狀有差異!具體表現為膝關節外側伸屈疼痛,在膝關節屈曲20°~30°或伸直時最為明顯,跑步時加重,股骨外上髁或其周圍疼痛,以刺痛為主,滑囊炎症加重時,疼痛放射至大腿及小腿外側。2 都是跑步膝,病因不一樣!
  • 膝關節外側疼痛(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該怎麼辦?
    這極有可能是遭遇了髂脛束摩擦症候群!很多跑友經常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情況,並且痛感時輕時重。開始多為跑步後疼痛,發展到後期跑步中都疼痛難忍。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如何去康復緩解。
  • 髂脛束綜合症
    髂脛束是膝關節穩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其近端連於髂嵴,與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相結合,遠端止於脛骨外側髁。
  • 跑完步膝蓋痛?不做運動損友,從了解髂脛束開始!
    而且,在跑步傷痛中,膝傷最常見,佔到所有跑步損傷1/4,其中,膝蓋外側-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最為常見,常被說成「跑步膝」。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髂脛束,是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共同沿大腿向下形成的肌腱結構,位於大腿外側,是連接骨盆和脛骨的強韌有力的結締組織。
  • 跑步2公裡膝蓋開始痛,走路沒事,爬樓梯痛!到底怎麼回事?
    跑步時,膝蓋外側疼痛怎麼辦?很大程度上是患了髂脛束。髂脛束,可以說是跑者最害怕遭遇的膝蓋傷病之一了,因為患了髂脛束後,不僅跑不了,連走路腿都不能彎曲,上樓下樓更是難受。髂脛束綜合症(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也是跑步過程中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
  • 乾貨|髂脛束摩擦綜合症運動康復的關鍵之匙
    它是一條厚且長的筋膜帶,起自闊筋膜張肌(髂嵴前外側緣),止於脛骨外側髁,是連接骨盆和下肢強韌有力的結締組織。當我們跑步時膝關節不斷彎曲伸直,會導致髂脛束在膝關節外側前後移動,不斷摩擦而產生疼痛,跑步時足部落地,膝關節彎曲30度時疼痛尤為明顯。
  • 髂脛束症候群的康複方法
    ,十有八九是髂脛束摩擦綜合症。 那麼什麼是髂脛束,髂脛束就是你大腿外側的一根筋膜,你的大腿外側是沒多少肌肉組織的,最主要的結構就是髂脛束,你可以把髂脛束想像成是一根巨大的橡皮筋,它連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是固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當你跑步時,這根橡皮筋就會和你的膝關節產生摩擦,摩擦久了摩擦過度,發生炎症,這時候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你就會覺得疼。
  • 有一種「膝蓋痛」叫做髂脛束症候群
    而經常跑步運動的,要注意這有可能是髂脛束症候群(ITBS)。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髂脛束就是你大腿外側的一根筋膜,可以這麼簡單地理解:你的大腿外側是沒多少肌肉組織的,最主要的結構就是髂脛束。你可以把髂脛束想像成是一根巨大的橡皮筋,他連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是固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當你跑步時,這根橡皮筋就會和你的膝關節產生摩擦,摩擦久了,摩擦過度,發生炎症,這時候髂脛束的滑動受到了阻礙,你就會覺得疼。ITBS幾乎佔到所有跑步所致損傷的12%。發生的原因有多種,比如跑步距離的增加、在高低不平的場地運動、過度內翻和髖關節外展力量不足,等等。
  • 和臀部膝蓋緊繃說再見!教你9種針對髂脛束(ITB)的瑜伽伸展練習
    你可能不太熟悉髂脛束,但是它在你的運動和日常生活中起著關鍵作用,特別是在跑步或跳躍等高強度訓練中,你的髂脛束在穩定臀部和膝蓋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它變得緊繃而疼痛,你很快就會發現。什麼是髂脛束?它是一條長長的結締組織,或叫筋膜,從臀部到膝蓋和脛骨沿腿的外側延伸。
  • 膝蓋外側痛?
    一次搞懂ITBS髂脛束症候群成因、症狀、治療與預防無論你跑者或是自行車騎士,當你在跑步或騎車時
  • 髂脛束綜合症康復訓練方法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俗稱跑步膝),很多跑步、騎行愛好者經常會出現膝關節外側疼痛的情況,並且痛感時輕時重,大腿完全彎曲或者完全伸直時痛感最強,類似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是髂脛束摩擦綜合症。 那麼什麼是髂脛束,髂脛束就是你大腿外側的一根筋膜,你的大腿外側是沒多少肌肉組織的,最主要的結構就是髂脛束,你可以把髂脛束想像成是一根巨大的橡皮筋,它連接了你的大腿和小腿,是固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當你跑步時,這根橡皮筋就會和你的膝關節產生摩擦,摩擦久了摩擦過度,發生炎症,這時候髂脛束的滑動受到阻礙,你就會覺得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