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外側痛,怎麼搞定?

2021-02-12 阿拉善瓏祥綜合醫院

瓏祥康復微信號:阿拉善瓏祥綜合醫院

慧跑

膝蓋,是人體最為複雜的關節,也是下肢承重和運動的主要關節,因此非常悲催地成為運動中最易受傷,也是最難痊癒的關節。跑步傷痛中,膝傷最為常見,佔到所有跑步傷痛的1/4,其中以膝蓋前方疼痛和膝蓋外側疼痛最為常見。

膝蓋前方疼痛學名髕股關節症候群

膝蓋外側疼痛學名髂脛束摩擦

二者都被冠以跑者膝(Runners』 Knee),但事實上,膝蓋前方疼痛除了容易發生在跑者身上,羽毛球、登山、籃球等等運動項目的愛好者也會出現膝前痛,也就是說膝前痛並非跑者的「專利」。

真正的跑者「專利」——由於跑步引發且只與跑步有關的是膝外側疼痛,也即「髂脛束摩擦症候群(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ITBS)」,從嚴謹的科學角度而言,跑者膝專指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今天,我們教你一網打盡「跑者膝」。

今天,我們教你一網打盡「跑者膝」。


首先了解一下膝蓋和大腿外側的重要結構——髂脛束,髂脛束是闊筋膜張肌和臀大肌共同沿大腿向下形成的肌腱結構,也是連接骨盆和下肢強韌有力的結締組織。


膝外側疼痛學名「髂脛束摩擦症候群」,那麼髂脛束和誰摩擦呢?一般認為,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可以理解為股骨外側的骨性凸起)的表面不斷摩擦,引發了無菌性炎症。當膝關節反覆做高強度、長時間屈伸運動時,髂脛束在股骨外上髁前後來回滑動,這一「摩擦撞擊區域」在膝關節屈曲30度時最為明顯,也就是足剛剛觸地時。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足落地時膝外側疼痛最為明顯的原因。


過度的摩擦會使髂脛束充血水腫、增厚攣縮變硬,彈性降低、緊張性增強,更加加劇摩擦,導致惡性循環,越跑越痛。就這樣看來,似乎跑量大的跑友稍有不注意就容易產生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表現為非常典型的膝蓋外側局限性疼痛,疼痛定位準確,這一點不同於髕股關節症候群——疼痛定位模糊。


跑友往往反映剛開始跑步時一切正常,但跑一會兒就逐漸開始出現疼痛,並且越來越痛。這也是我們看到馬拉松比賽中後程,不少跑友只能選擇直腿行走、步態明顯異常的主要原因。因為疼痛在大約膝關節彎曲30度,足著地時最為明顯,為了減少疼痛,跑友只好減少彎曲,呈現直腿走路這一異常步態。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縱然非常折磨人,但一旦跑步結束,疼痛很快就會減輕消失,平日走路也沒有不適感,因此這個傷病不大影響日常生活。此外,由於髂脛束下端與髕骨外側緣和髕骨外側支持帶相連,也有跑友表現為膝蓋正中偏外一點的位置疼痛。


1. 壓痛

如果按壓膝外側關節線上方2-3釐米時,會引發疼痛,這個點也是摩擦最為明顯的部位。


2. 擠壓測試(Noble測試)

讓受試者側臥,檢查者將拇指置於膝關節外上方,另一手輕抓腳踝,使受試者做被動的伸膝動作。若受試者在伸直約30度時再現疼痛,提示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3. 髂脛束緊張度測試(Ober測試)

受試者側臥,患腿屈膝90度,外展、後伸、隨後下落,直至腳觸地。關鍵點來囉,此時大腿在下落過程中,要求膝蓋能自然接觸地面。如果此時你感覺大腿外側很緊張,拉住了膝蓋,導致膝蓋無法接觸地面,甚至無法超過身體正中線,這就意味著你的髂脛束太緊張了。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之所以折磨跑者是因為一跑步就痛,跑步結束就緩解,但再次跑步,重複出現疼痛。因此,光靠休息是無法解決這個惱人的問題,即使停跑時間再長,恢復跑步仍有可能再次引發膝外側疼痛。尋求更加積極的解決辦法才能有效克服這一傷痛。


1. 消炎鎮痛

可以採用塗抹非甾體類消炎藥(如扶他林),採用超聲、衝擊破、超短波、離子滲透療法等理療方式消炎鎮痛。

2. 康復訓練

除了消炎鎮痛,加強髂脛束放鬆和臀部肌肉訓練是促進康復最為重要的措施。怎麼做?看看接下來的第5條和第6條,這也是本文的重點所在。


3. 護具支持

當然,使用髂脛束保護帶也能起到一定支持保護髂脛束,緩解疼痛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將保護帶勒得過緊。



1. 冰敷

冰敷具有消腫鎮痛的作用,可以用於跑後緩解疼痛症狀,但冰敷僅僅用於長距離跑後應急處理,而不可以作為常規恢復方式,因為反覆冷的刺激收縮血管其實不利於患處的修復。


2.牽拉

加強髂脛束拉伸可以松解髂脛束緊張,從而減少繃緊的髂脛束和股骨表面的摩擦,但如下圖所示的牽拉方式許多跑友感覺牽拉感並不強烈。


3. 泡沫軸放鬆

所以,我們更建議跑友採用泡沫滾筒進行髂脛束滾揉放鬆,但是這個動作做不好反而加劇髂脛束緊張,主要是由於受力過大導致肌肉保護性痙攣。可以用手和一條腿將身體適度撐起,滾揉時切不可認為越痛效果越好,感覺舒適的力度才能放鬆髂脛束。


4. 網球放鬆

網球由於體積小巧,常常用於痛點持續按壓,如果你用網球滾揉大腿外側時,發現某些點(扳機點)特別疼痛,則可以保持網球固定不對,對扳機點進行持續按壓,從而消除這些痛點。

5. 按摩棒放鬆


我們還可以利用放鬆神器按摩棒對大腿外側進行按摩放鬆。


無論是髂脛束牽拉,還是泡沫滾筒軸放鬆,從循證醫學角度而言,這些方法均不是髂脛束康復最佳方法,僅僅為一種比較弱的證據,也就是說有效果但效果不是最佳,真正對於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最有效的方法是下面要講的康復訓練。


造成髂脛束緊張的最主要原因是臀肌,尤其是負責髖外展動作的臀中肌薄弱!臀中肌位於臀部外側,就是護士打針的部位。


由於髂脛束也有協助髖關節外展的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臀中肌力量不足。因此為了防止膝內扣,穩定膝關節的這一重任只能落在髂脛束身上了。幹了那麼多不是自己的活,天天超負荷工作又不給加工錢(髂脛束嚴格來說並不是肌肉,血液及營養供給較少),當然要抗議啦!所以不能怪髂脛束老是給你難受了……


因此,加強臀中肌訓練就顯得特別重要,練好臀中肌可以控制下肢骨骼的運動軌跡、骨盆的位置,並且確保髂脛束不會被「拉離」膝蓋或過度緊張。近年來隨著研究深入,臀中肌功能受到越來越多重視,所以練好臀中肌才能從根本上甩掉膝外側疼痛。


1. 側臥位直腿上擺

動作要領:側臥,將一側腿稍後伸,向上儘可能抬起至最高處,再控制其緩慢下落但不觸地。注意保持骨盆不動,腳尖朝前而不能朝上翻轉。

動作數量:16次1組,完成2-3組。


2. 貝殼式

動作要領:屈髖屈膝並腿側臥,發力將上腿如同貝殼打開。保證脊柱和骨盆不動。(小竅門:後背貼牆可以防止骨盆翻轉喲~)。

動作數量:16次1組,完成2-3組。


3. 仰臥挺髖

動作要領:仰臥挺髖是一個經典的鍛鍊大腿後群肌肉和臀肌的訓練動作,這兩塊肌肉是跑步時發力蹬地的主要肌肉,練好它們可以有效減輕髂脛束壓力。屈膝仰躺於瑜伽墊上,足跟靠近臀部,勾腳尖,用上背部和足跟作為支撐點將臀部儘量抬高。

動作數量:16次1組,完成2-3組。


4. 側臀橋

動作要領:側躺,肘撐地,臀部發力將軀幹抬起至身體成一條直線,緩慢還原至初始位置但髖部不要觸地。保證骨盆的穩定性,同時腰背挺直。

動作數量:一側完成20次左右,做2-3組。


5. 單腿下蹲

動作要領:單腿練習可以有效訓練下肢穩定性,緩慢下蹲至膝關節約45度。同時注意保持腰背挺直和骨盆的中立位。下蹲與站起的動作要緩慢且有控制,並保證下蹲時膝蓋方向與腳尖方向一致,切勿內扣。

動作數量:一邊完成12次左右,做2-3 組。


6. 髖部提拉

動作要領:這是一個看上去簡單,但實際上很能考驗肌肉控制能力的練習,單腿站立於一個稍高於地面的平面(以左腿站立為例)。首先將骨盆保持在中立位,緩慢下降右側腿,使骨盆向右傾斜。然後臀肌發力,使骨盆再次回到中立位(即僅靠臀肌力量使骨盆回位中立位)。注意是利用骨盆控制完成該動作,而不是軀幹側傾。

動作數量:16次1組,完成2-3組。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產生除了臀肌力量不足這一重要原因外,還跟7個因素有關。


1. 長短腿

排除結構性問題,長短腿往往與骨盆不正,一高一低有關,因此,加強臀中肌訓練本身也具有一定穩定骨盆,矯正長短腿的作用。


2. 扁平足、弓形足

兩種常見的足形異常,如扁平足和高足弓是多種跑步傷痛的,包括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誘因,因此,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對於糾正足形異常具有一定意義。


3. X形腿

X形腿也是造成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重要原因,女性更加容易出現臀中肌力量不足而加劇X形腿。腿長成什麼樣,很難完全矯正,但是通過合理的訓練可以代償腿型所帶來的膝關節負擔過大,並緩解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4. 越野跑、跑量過大

當然,頻繁的越野跑,特別是下坡跑,跑量過大,突然增加跑量,也是導致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重要原因。對於這些誘因,就只有通過減少跑量,減少下坡跑,遵循科學訓練原則來加以克服了,否則No Zuo,No Die。


5. 只沿跑道一個方向跑

最後一點,在塑膠跑道上跑步對於跑友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繞圈看似枯燥,但田徑場跑步有助於減少膝關節衝擊,也便於計算裡程,是間歇訓練的最佳場所。提醒一點,不必總是逆時針沿跑道跑步,時而順時針,時而逆時針,對於預防膝外側疼痛也很有幫助。


搞清楚「跑者膝」的重要類型——髂脛束摩擦症候群的上述1-7,你沒有理由再擔心膝外側疼痛!祝你早日甩掉困擾您的跑者膝!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阿拉善瓏祥綜合醫院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阿拉善瓏祥綜合醫院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膝蓋外側痛?
    一次搞懂ITBS髂脛束症候群成因、症狀、治療與預防無論你跑者或是自行車騎士,當你在跑步或騎車時,膝蓋外側突然刺痛或灼熱痛
  • 跑的時候膝蓋外側總痛?是膝蓋的問題嗎?你不知道的髂脛束症候群
    跑步時膝蓋外側疼的問題,通常各位都認為是不是膝關節跑壞了?擔心會不會影響到以後的跑步生涯或者日常活動!膝關節在一些時候雖然比較脆弱,但是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脆弱。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就是膝蓋外側痛不一定是膝關節出問題了,不過還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各位:膝蓋外側痛可能是髂脛束症候群引起的!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髂脛束是什麼,在哪裡?髂脛束是髂脛束是由緻密而堅韌的結締組織構成 。
  • 膝蓋外側疼痛?這是怎麼回事?怎麼辦?
    跑步時,膝蓋外側疼痛怎麼辦?很大程度上是患了髂脛束。髂脛束,可以說是跑者最害怕遭遇的膝蓋傷病之一了,因為患了髂脛束後,不僅跑不了,連走路腿都不能彎曲,上樓下樓更是難受。髂脛束綜合症(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也是跑步過程中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
  • 跑步膝蓋外側有點痛,髂脛束症候群怎麼辦
    髂脛束是一條由臀大肌及闊筋膜張肌延伸下來密度較高的筋膜組織,這條筋膜往下會連接到脛骨外側,可以幫助膝關節伸展及髖關節做外展的動作,在單腳站立的情況下可輔助臀中肌,提供髖關節與膝關節外側的穩定。臀中肌、臀大肌無力或髖關節不穩定,迫使闊筋膜張肌過度活化導致髂脛束張力增加,以維持髖關節與膝關節外側的穩定。膝關節的外翻與內翻。踝關節的不穩定,尤其是足弓較為塌陷或足外翻的情形。跑鞋選擇錯誤。
  • 腿彎膝蓋痛,是怎麼回事?
    為森麼覺得膝蓋好脆弱?膝蓋,簡直是運動損傷重災區,分分鐘感覺在中箭……為什麼你的膝蓋如此脆弱,受傷的總是它?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說這個問題!除了急性的膝關節損傷,日常不正確的體態、不正確的運動姿態、運動過度等,也會一點一點地磨損你的膝蓋軟骨,造成髕骨老化、骨關節炎、跑步膝慢性關節問題!
  • 膝蓋痛的簡易鑑別
    ●如果是痛在內側關節偏下方一點點的, 則是鵝足滑囊炎或是較輕度的內側副韌帶損傷。膝蓋前側疼痛Anterior knee pain — 膝蓋前側疼痛是膝蓋第二常見的疼痛位置。●通常膝蓋前側的疼痛是來自於股四頭肌(quadriceps)的各種狀況, 包括股四頭肌的肌肉傷害, 和髕骨連結的髕骨韌帶損傷, 髕骨和脛骨連結的韌帶捐傷。
  • 中老年人膝蓋一動就痛,是怎麼回事?用一個動作就能判斷~
    中老年人膝蓋一動就痛,是怎麼回事? 而我們最直觀的感受是,站立、走路的時間久了,或者只是跑了次步,膝蓋就隱隱發酸甚至作痛……這是不是代表膝蓋出問題了?
  • 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 運動真的傷膝蓋嗎?
    美國運動協會數據顯示,55% 的運動損傷都在於膝蓋,膝蓋當之無愧是身體最易受傷的部位,26%的成年人都有膝蓋痛的經歷。膝蓋傷了之後,什麼減脂增肌計劃都成了泡影...那麼,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運動真的傷膝蓋嗎?今天FitTime君就來說說,全身最易受傷部位——膝關節的那些事兒。
  • 李醫生康復《你永遠不想承受的痛》 ----膝蓋外側疼痛之髂脛束摩擦綜合症(ITBS)
    跑量較多的跑者每每談起膝蓋外側痛心裡總有一種無形的陰影,揮之不去,又極易復發。
  • 膝蓋痛,了解疼痛的真相.(謎: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今天要討論的是怎麼去找出膝蓋痛的真相!!周圍則有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股二頭肌(大腿後側),半腱肌(大腿內側),髂脛束(大腿外側),內外側副韌帶及前後十字韌帶...等軟組織 該如何分辨膝蓋痛?臨床症狀是膝關節內側下方、脛骨的上方會有疼痛(疼痛有時會反射至後大腿和背部),用手指按壓會感到壓痛,局部有腫、脹、積水,活動時會痛且越動越痛,上下樓梯困難和疼痛。若跑步後,有膝蓋內側疼痛的問題,則很有可能是此類問題。
  • 膝蓋痛是為啥?介紹6種膝蓋痛的常見原因
    膝蓋裡不舒服是怎麼回事?膝關節不能扭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是很多有膝關節疾病患者最想問的問題。對於他們來說,如果能根據膝關節疼痛的不同部位、疼痛的性質和程度,來進行區分,輕鬆知道自己膝關節出了什麼問題就好了。可是,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一個關節,據統計,僅僅是膝關節炎的種類,就可以列出一百多種。
  • 跑步2公裡膝蓋外側痛,可能是髂脛束綜合症!6個動作幫你康復和預防!
    隨著跑步的人越來越多,不少跑友開始追求更高的目標,速度越來越快、跑量越來越大,久而久之膝蓋和大腿外側就出現了疼痛。這種膝外側疼痛出現在跑步中會越來越痛,不得不讓你停下腳步,它就是髂脛束摩擦綜合症(ITBS)。
  • 跑步2公裡膝蓋開始痛,走路沒事,爬樓梯痛!到底怎麼回事?
    跑步時,膝蓋外側疼痛怎麼辦?很大程度上是患了髂脛束。髂脛束,可以說是跑者最害怕遭遇的膝蓋傷病之一了,因為患了髂脛束後,不僅跑不了,連走路腿都不能彎曲,上樓下樓更是難受。髂脛束綜合症(I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也是跑步過程中常見的一種運動損傷。
  • 膝蓋痛,到底是什麼病
    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接觸到最多的就是「膝關節疼痛」的相關諮詢。跑完步膝蓋痛,我是得了『跑步膝』嗎?下樓梯膝蓋下面痛,是不是髕骨軟化?...看到大家對自己疑問的描述,小編決定把有關膝關節疼痛最常見的一些情況給大家列舉一下,這樣在受傷之後自己也可以做一個初步的評估篩查,也讓大家對自己的「膝蓋」有更全面的了解。
  • 膝蓋外側疼痛的解決方法
    停下來後會稍微能感覺到膝蓋外側有摩擦,雖然走路問題不大,但上下樓很難受,膝蓋沒法彎曲,只能直上直下。這個非常拗口的詞語英文名叫Illiotibial band syndrome,簡稱ITBS,是跑步中最常見的傷病,也是最不被跑友了解的一種傷病。跑友一旦出現這種症狀,停跑2個月都算是比較正常的,這對跑者來說是相當痛苦的一件事情。如果這時你的下一場比賽即將到來,結果可想而知。
  • 膝蓋痛是咋回事?詳解6種膝蓋痛的原因!
    頸肩腰腿痛在線官方微信 ▲ 點擊標題下 頸肩腰腿痛在線 關注有問題 隨時留言解決你的疼痛
  • 跑步膝蓋痛?該怎麼辦
    讓你的朋友按住膝蓋上面一點的肌肉,向下推壓膝蓋骨,注意要從膝蓋外側向中心推,同時收緊你大腿肌肉。如果你感到疼痛,那就患跑步膝了。  1.經常做「蹲牆根」等鍛鍊股四頭肌的運動,另外一定要注重練習臀肌。  2.平時要注意好膝關節的鍛鍊,具體的方法有蹲馬步或者站樁都可以有效鍛鍊膝部力量,  3.適量的控制運動時間,做好跑前跑後的的熱身以及拉伸、規範跑步姿勢能做到事半功倍。
  • 【膝痛】一分鐘搞懂你的「膝蓋痛」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藍字「世界脊椎健康聯盟」快速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spine666【更多資訊】打開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你的「膝蓋痛」是怎麼回事?跑完步膝蓋痛,我是得了『跑步膝』嗎?下樓梯膝蓋下面痛,是不是髕骨軟化?...看到大家對自己疑問的描述,小編決定把有關膝關節疼痛最常見的一些情況給大家列舉一下,這樣在受傷之後自己也可以做一個初步的評估篩查,也讓大家對自己的「膝蓋」有更全面的了解。
  • 一運動就膝蓋痛,不是因為膝蓋,而是屁股?!
    不管你是跑步黨、舉鐵黨,回想一下,長跑、騎行或者練臀腿之後,是不是有過下面的感受:膝外側疼痛,嚴重時痛感上下蔓延;膝關節外側有明顯壓痛點,嚴重時髖關節外側也有;大腿外側緊繃;做膝關節彎曲的動作會痛… 這,就是困擾很多人的髂脛束症候群,它已成為膝關節外側疼痛的常見原因[1]。髂脛束在哪?髂脛束症候群是怎麼回事?泡沫軸滾滾髂脛束就好了嗎?
  • 剛跑完膝蓋不痛,到晚上卻痛起來了?
    問題:老王,我上周末跑了一個20公裡,跑完覺得還好,但是到晚上膝蓋外側卻開始有點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