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運動就膝蓋痛,不是因為膝蓋,而是屁股?!

2021-02-10 即刻運動Official

運動久了,

誰都有些蠢蠢欲動的「老毛病」,

總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犯病」,

比如膝蓋不舒服、

肌肉特別緊繃。

不管你是跑步黨、舉鐵黨,

回想一下,

長跑、騎行或者練臀腿之後,

是不是有過下面的感受:

膝外側疼痛,

嚴重時痛感上下蔓延;

膝關節外側有明顯壓痛點,

嚴重時髖關節外側也有;

大腿外側緊繃;

做膝關節彎曲的動作會痛…

 

這,

就是困擾很多人的髂脛束症候群,

它已成為膝關節外側疼痛的常見原因[1]。

髂脛束在哪?

髂脛束症候群是怎麼回事?

泡沫軸滾滾髂脛束就好了嗎?

今天就來扒一扒。

 

 

髂脛束,

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髂脛束是什麼?一塊肌肉?不!

事實上,它是「一條」厚厚的筋膜。

上方連接闊筋膜張肌、臀大肌,

下與脛骨上端相接。

可以把髂脛束想像成一根巨大的橡皮筋,

它連接了我們的大腿和小腿,

是穩定膝關節的重要結構。

 

圖片來源:[2]

 

 

 

 

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

 

 

 

髂脛束跨過了髖關節和膝關節。

當我們的膝蓋伸直時,

髂脛束會移動到股骨外上髁的前方,

當膝蓋彎曲大於30度時,

髂脛束會移動到股骨外上髁的後方。

 

 

當膝蓋從彎曲到伸直時,

髂脛束會在大腿外側前後移動,

正常情況下不會產生疼痛,

但是當髂脛束過度緊繃,

再加上長時間運動,

就很容易出現摩擦、發炎、疼痛。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多見於長跑、橄欖球、自行車、

舞蹈家、軍人及其他運動者。

 

 

為什麼會出現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那麼,

為什麼會出現髂脛束摩擦症候群?

很多人都會覺得,

髂脛束摩擦症候群是因為髂脛束太緊繃,

所以只要放鬆髂脛束就有用,

但事實上,髂脛束緊張的根本原因,

並不是髂脛束本身。

 

 

臀大肌、臀中肌、闊筋膜張肌,

都和髂脛束連接,

並負責穩定下肢的作用。

走路、跑步時,

臀大肌、臀中肌原本應該負責骨盆的穩定,

減少骨盆的搖擺晃動;

然而,當臀大肌、臀中肌無力時,

穩定髖關節的工作,

就會由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負責,

導致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過度工作,

引發髂脛束症候群。

比如在跑步時,

下圖左為正常單腳承重的狀態,

下圖右為臀中肌無力,

發生了骨盆傾斜,

闊筋膜張肌收縮,

髂脛束被拉長,

以穩定膝關節。

圖片來源:StanfordMedicine

 

如何有效緩解髂脛束症候群?

 

 

 

一提到髂脛束的疼痛問題,

很多人都只會讓你去滾泡沫軸,

然而現實是:

髂脛束是緻密的結締組織,

按摩、拉伸不會讓它產生什麼變化。

要解決髂脛束的問題,

並不是去直接松解髂脛束,

從根本原因入手,

激活、加強臀肌,

減少闊筋膜張肌代償;

放鬆闊筋膜張肌等緊張肌群。

 

 

自測一下你的臀中肌弱嗎?

 

 

首先測試一下臀中肌的力量,

側臥,髖關節垂直地面,

抬起上側的腿,

抬到與地面呈30-45°時候的時候,

稍微向後伸展一些。

 

 

保持這個姿勢不動,

如果沒法堅持到60秒,

就說明你的臀中肌太弱了,

需要加強力量。

 

  

加強過弱的臀中肌

 

 

動作1

側臥髖外展

動作要點:

側臥,保持骨盆垂直地面,將上側的腿抬起,控制抬腿的速度,動作不要太快,下落的過程注意控制。注意:動作過程中,始終保持骨盆的穩定,每組10次,重複3組。

 

動作2

坐姿髖外展

 

 

坐於凳上,

膝蓋上方套上彈力圈,

分別在上身豎直、上身前傾、上身後仰,

3個不同角度下做髖外展動作。

 

 

以上3個角度的髖外展,

每組10次,重複3組。

 

 

 

放鬆緊張的肌群

 

 

 

闊筋膜張肌放鬆


 

動作要點:

側臥位,用肘關節支撐,膝蓋不適的那側腿置於下方。上面那條腿繞到下面那條腿前面,並踩在地面上,置泡沫軸於闊筋膜張肌處來回滾動按壓揉,保持1分鐘,重複2-4組。

 

 

闊筋膜張肌拉伸

 

動作要點:

側身站於牆邊,需要放鬆闊筋膜張肌的那條腿在牆側,手扶牆壁以作支撐。另一側腿交叉置於需要放鬆的腿的前方,保持要放鬆腿的足部穩定。慢慢下沉身體,使髖部倚靠向牆壁。保持10秒,回到原來姿勢並重複3次。

 

 


臀大肌放鬆

 

動作要點:

坐在泡沫軸上,雙手置於身後墊子上,支撐一部分體重,在臀大肌部位前後滾動。可以通過單獨滾動放鬆單側腿來加強放鬆強度。

 

Tips:

以上這些拉伸,

即使不經常跑步、登山、運動,

對於久坐的人,

也是非常有益的。

 

 

>>> 最後的最後 <<<

 

 

我們的身體,

冷不丁會出一些「小問題」,

這時候與其盲目的「病急亂投醫」,

找到根本原因,

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如果今天的文章對你有幫助的話,

別忘了一鍵三連~

  

[1]丁谷淵, 史申宇, 凌曉宇,等. 髂脛束症候群的臨床診治研究進展[J]. 中國骨傷, 2018,031(010):965-970.[2]Baker R L ,Souza R B , Fredericson M .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Soft Tissue andBiomechanical Factors i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J]. Pm & R the Journal ofInjury Function & Rehabilitation, 2011, 3(6):550-561.

你喜歡就好。

相關焦點

  • 一運動就膝蓋痛?!其實不是膝蓋,而是屁股!
    運動多了常常膝蓋疼痛、肌肉緊張無論你是跑步、舉鐵還是打球,回想一下,每每長跑、騎行或者練臀腿之後,都感覺:膝外側疼痛,嚴重時痛感上下蔓延;膝關節外側有明顯壓痛點,嚴重時髖關節外側也有;大腿外側緊繃;做膝關節彎曲的動作會痛…
  • 腰疼、膝蓋痛的真正原因,不是運動,而是髖關節太緊
    膝蓋也不太舒服。腰疼、膝蓋痛?你可能下意識覺得是「運動傷膝、傷腰」,然而,事實上,這些表象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的髖關節靈活性出了問題!髖關節是連接大腿骨與骨盆的關節,作為典型的球窩關節,髖關節能做多種運動,包括:前屈/後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
  • 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 運動真的傷膝蓋嗎?
    美國運動協會數據顯示,55% 的運動損傷都在於膝蓋,膝蓋當之無愧是身體最易受傷的部位,26%的成年人都有膝蓋痛的經歷。膝蓋傷了之後,什麼減脂增肌計劃都成了泡影...那麼,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運動真的傷膝蓋嗎?今天FitTime君就來說說,全身最易受傷部位——膝關節的那些事兒。
  • 一運動就膝蓋痛?是什麼原因
    一說到運動,相信大家一想到的就是跑步,因為跑步可以說是最簡單的運動了,抬腿就能跑,既能瘦身減脂,又能提升心肺功能,鍛練身體,促進健康。
  • 一運動就膝蓋痛是得了膝關節疾病嗎?
    但是久不運動,突然開始運動,身體有點不樂意了。我一運動就頭暈...我一運動就膝痛...人在運動的時候血液供給四肢比平時快且多,所以會導致腦部暫時缺氧,造成頭暈,久不運動,疲勞和睡眠不足的人突然運動時常會這樣,但是為什麼一運動就膝痛?我是不是膝關節有問題?膝關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疼痛可能是膝關節發出的健康求助信號,需要引起重視。但是一運動就膝痛,並不能完全確定是哪種膝關節疾病。
  • 膝蓋外側痛?
    、伸直的運動被往前、往後拉扯,功能包括:1.對膝蓋的外部方面提供靜態穩定性。每當膝蓋伸直,髂脛束會向前移動至股骨的外上髁的前面,而當膝蓋彎曲大於30度, 髂脛束會向後移動至股骨外上髁的後面;當膝蓋反覆運動,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不斷摩擦,發炎而產生疼痛現象,即為ITBS。簡而言之,ITBS是由髂脛束反覆穿過股骨外上髁所產生的傷害。
  • 膝蓋越運動越痛 ,這樣做可以告別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
    可能發生於單側,也可能雙側都會痛。尤其當這項活動需要動到膝蓋的機會愈多,像是打籃球,爬樓梯、蹲下、跑步、跳躍、爬山,愈常需要彎曲膝蓋的活動,就愈容易感到膝蓋疼痛。假使以維持膝蓋彎曲的方式久坐不動,之後也容易感到疼痛。休息和冰敷可能會暫時緩解,但也容易復發。我們先花點時間來看膝蓋這個重要的關節。要有健康的膝關節,骨頭、軟骨、肌腱、韌帶可說是缺一不可!
  • 跑步的時候膝蓋痛是因為什麼?長期跑步如何保護膝蓋?
    跑步的時候膝蓋痛是因為什麼?長期跑步如何保護膝蓋?[山東省立醫院袁林]近年,周圍的人不論男女,都喜歡上跑步這種健身方式。現在各個公園,健身步道不僅僅是早上可以看到帶著耳機,聽著音樂跑步的人了。然而,如何健康地跑步也是一門學問,很多人盲目地加入跑步大軍,稍不注意就會造成肌肉酸疼等跑步損傷問題。數據報告顯示,17%的運動愛好者都會受到膝蓋痛的困擾,其中女性發病率62%,男性發病率38%。
  • 為什麼運動減肥會膝蓋痛?運動減肥膝蓋疼痛怎麼辦
    有些人的意志力非常強大,具有頑強的精神與毅力,他們會強忍著酸痛繼續進行運動。實際上,如果我們膝蓋出現酸痛現象,證明我們的身體已經出現了運動損傷,這個時候必須要適當的減少甚至停止運動,否則可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為什麼運動減肥會膝蓋痛?   關節損傷:我們之所以要減肥,正是因為體重超標,體重超標就意味著我們的身體將對膝關節產生強大的壓力。
  • 為什麼跑步膝蓋會痛?也許是屁股的鍋!
    有一千種拒絕跑步的理由,上面這個可能是最「正當」的理由了。絕大多數跑者,選擇跑步是為了更加健康的身體,而不是捂著自己的膝蓋大叫:跑步誤我!關於跑步是不是真的傷膝蓋,我們做過詳細的解釋,答案當然是:不!不過從結果上看,喜歡跑步的同學們,的確容易受到膝蓋的困擾。
  • 天氣一冷膝蓋就痛?做好這些,膝蓋遠離疼痛!
    不是頭部,也不是腹部,而是膝蓋!膝關節作為人體承重最大的關節,僅靠一個狹小的接觸面支撐著整個身體的重量,局部熱量容易散失,溫度常比身體其他部位低。4、運動過度的人群運動過度、姿勢不當,都會給膝關節造成傷害。
  • 膝蓋痛了怎麼辦?
    膝關節退化,現在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日常生活由於不良的姿勢、承載太多重量、營養不足、傷後處理不當,都會導致膝蓋痛
  • 女性運動膝蓋痛的迷思
    在過去研究發現在運動場上女性的膝蓋疼痛比例較高在過去,不管是文獻或是搜尋數據我們都會傾向思考是女性骨盆較寬較大
  • 膝蓋痛的最有效復健運動
    人們遇到膝蓋疼痛的狀況時,一般直覺上會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休息別動。  因為運動能增強膝蓋附近的肌肉,除了更穩定關節,也保持住肌力的強度,如果再搭配適當的伸展還可維持肌肉彈性,增加柔軟度。不過,並非所有動作皆適合膝關節發炎者,例如一般常見的深蹲與硬舉,需要使膝蓋彎曲,反而會加劇症狀。  因此Vijay建議,在不痛的前提下,進行單腳直立抬腿、平躺單邊提腿以及小腿蹬提這3種動作,對膝關節發炎者來說是相當安全又有效的復健運動。
  • 膝蓋痛的運動誤區和適宜運動方法
    因為,上山的時候,膝關節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的時候,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衝的力量,這樣的衝擊會加大對膝關節的損傷。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很容易造成傷害。  劉彥醫生說,喜歡運動的人,常常被「跑步百利唯傷膝蓋」這句話嚇得敬跑步而遠之。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也不一樣。
  • 腳、膝蓋、 屁股會痛的看這裡!
    不少骨關節疾病或劇烈活動後,會出現膝蓋痛、腳痛和髖關節痛的症狀,如果不是疾病性的疼痛可以通過下面這6個簡單的練習,就能幫助你緩解疼痛,感覺舒適。
  • 深蹲膝蓋痛是用錯肌肉!這樣深蹲不傷膝蓋
    在我們的經驗中,除真的已經關節內或是軟組織受損造成疼痛的案例,通常膝關節會痛,並非真的由運動造成,而是由於: 常生活姿勢不正確,導致關節肌腱韌帶已經亮黃燈!         人體由腳到頭的關節環環相扣,腳踝如果走路歪斜,膝蓋與骨盆也不可能會在正確中立位置;長期駝背,往下連結骨盆也會歪。日常生活時,因為動作活動範圍有限,所以磨損發炎症狀不明顯,但運動的動作大,不正確的姿勢引起其他部位代償,很容易讓失衡體位造成的關節傷害症狀突顯!
  • 走路走久了膝蓋痛,上樓梯時膝蓋痛,是滑膜炎嗎?醫生一文說清楚
    大家都認為是檢查出現了問題,原來不是這樣的,是最近這段時間她們經常在跳完舞之後還走很長時間的路,覺得這樣可以幫助身體鍛鍊好。但是不多久她們就出現膝蓋經常疼痛,站不了多長時間,歇息過後還是得不了緩解,連上樓梯的時候都出現膝蓋疼,所以廣場舞也跳不了了,她們的孩子就先帶她們去醫院檢查了,這幾天就沒有出現在廣場上。不少人都在猜測她們可能是得了滑膜炎。真的是這樣的嗎?
  • 拉腿筋舒緩膝蓋痛
    膝關節退化,現在已經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日常生活由於不良的姿勢、承載太多重量、營養不足、傷後處理不當,都會導致膝蓋痛。
  • 膝蓋痛自療法
    30歲~40歲膝關節周圍的髕骨軟骨,出現早期輕度磨損,在這段時期內要避免劇烈運動50歲以上 膝關節會感覺到明顯疼痛,髕骨軟骨的「使用壽命」已到,應該節約使用關節,減少劇烈運動(50*4倍)自己診:膝蓋痛的7大原因1  慢性滑膜炎表現為膝關節出現慢性疼痛和腫脹。查體可見滑膜積液、滑膜肥厚。2  髕骨偏移活動後膝關節酸痛無力,休息後好轉,半蹲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