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的運動誤區和適宜運動方法

2021-02-07 崔華峰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身意識的提高,不少地方都掀起了運動熱潮。但運動方法不正確可能會給我們的膝關節帶來損傷,那麼,哪些運動容易對膝關節造成損傷?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聽聽江門市五邑中醫院劉彥醫生怎麼說!



  爬山雖是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但卻不利於保護膝關節。因為,上山的時候,膝關節負重基本上就是自身體重,而下山的時候,除了自身體重以外,膝關節還要負擔下衝的力量,這樣的衝擊會加大對膝關節的損傷。髕骨、半月板、關節面的摩擦加劇,很容易造成傷害。



  劉彥醫生說,喜歡運動的人,常常被「跑步百利唯傷膝蓋」這句話嚇得敬跑步而遠之。跑步到底傷不傷膝蓋,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也不一樣。競技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3.3%,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由此可見,高強度和過量的跑步確實會引發關節問題,但對於普通健身跑步的人來說,跑步則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


  跑步傷不傷膝蓋,歸根結底是運動量的問題。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科學鍛鍊,也就是把握好度,「過量不安全,過少沒有效」。關節經常運動,能讓關節軟骨受到適當刺激,促進新陳代謝,這樣關節滑液才能在關節內到處流動,起到潤滑和提供營養的作用。相反,如果長期不運動,關節周圍的肌肉組織會日漸萎縮。久而久之,關節失去了保護,損傷的機率自然會增高。



  很多人尤其是白領,熱衷於辦健身卡,在健身房裡用跑步機跑步,或者在家裡購置跑步機,一跑就是一個鐘頭,然而就在你揮汗如雨的時候,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就是,跑步機它是定速的,你速度稍微慢一步,就從跑步機上掉下來了。如果膝關節和肌肉的協調性跟不上的話,會對膝關節的半月板、軟骨形成震蕩損傷。



  有些人運動時喜歡戴護膝什麼的,劉醫生建議最好不戴,只有受傷的人需要戴,我們普通人能不戴就不戴。


  運動時你必須讓你的膝蓋去適應外界這個衝擊,膝蓋才能有勁兒,才能好。你一上場就綁護膝,可想而知,膝蓋好不了。沒有適應的過程,那你就永遠不會提高。



  劉彥醫生介紹,據研究表明,女性穿高跟鞋上下樓梯時,髕骨承受的重量可達到體重的7至9倍。常穿高跟鞋與女性髕骨軟化有很大的關係。髕骨軟化是指髕骨軟骨因磨損、創傷引起的退化、變性,通常表現為膝蓋前方疼痛,按壓髕骨有鈍痛和摩擦感,上下樓時膝蓋疼痛,尤以下樓為甚。


  此外,過度肥胖也會損傷膝蓋。關節就跟滑輪的作用一樣,上邊在拉它,下面的重量越大,壓在腿上的平行分力就越大。




  最能保護膝蓋的肌肉當屬股四頭肌。股四頭肌是人類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它不但負責我們走路 、上下樓、蹲起等動作時的主要力量,還負責我們膝關節的穩定性,尤其是髕骨和膝關節前後向的穩定性。多加鍛鍊不僅可以維持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正常功能,還能增強患膝關節疾病的人的膝關節保護能力和運動功能,促進膝關節損傷的恢復。


最常用的:靜蹲練習

  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此時身體就同時已經呈現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90度。因為蹲得太深,會明顯增加髕股關節的壓力,也不對大腿肌肉力量產生強烈的鍛鍊效果。


  如果初次練習有困難,可以試試三星靜蹲,大腿和牆面夾角30度為一星靜蹲,60度為二星靜蹲,90度為三星靜蹲。從小角度逐漸過渡,等關節和肌肉慢慢適應後,再增加鍛鍊強度。


最易操作:繃腿練習

  也就是在膝關節伸直的時候(坐、立、躺時都可以做)主動收縮股四頭肌,使其繃緊,保持5秒鐘,然後放鬆2秒鐘,如此反覆。每天最好做夠2000次。並不要求一次做完,可以分多次完成,效果相同。


強度最大:抗阻練習

  第一步:直抬腿 躺在床上(一定要躺著,如果坐著練習,比較容易受傷),在踝部綁個沙袋,重量可以根據自己的力量和感覺來定,沒有固定要求。一般1~3公斤即可。伸直位將整條腿抬起,讓腿與床之間的夾角在30度左右為最佳。保持5秒鐘,然後放下2~3秒鐘,如此反覆。每天做3~4組,每組練習有效的指標就是肌肉感覺足夠疲勞了,就可以休息1~2分鐘。

  第二步:伸膝抗阻 坐在床邊或者椅子上,踝部綁沙袋。從放鬆的屈膝位一直用力直到伸直膝關節為止。當然,最重要的練習內側的有效活動範圍是在接近伸直的30度範圍之內,所以如果重點在練習內側,則主要練習最後30度即可。練習要求同直抬腿。但要注意的是,由於運動的要領、強度不好把握,大家在進行上述運動時,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以發揮鍛鍊的最大效果,避免運動損傷。

文章來源:江門市骨科研究所

喜歡記得來一個

推薦閱讀:

1.膝蓋痛,為什麼越鍛鍊越痛?

2.爬山傷膝蓋?

3.不同位置膝痛的常見原因及簡單方法


相關焦點

  • 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 運動真的傷膝蓋嗎?
    美國運動協會數據顯示,55% 的運動損傷都在於膝蓋,膝蓋當之無愧是身體最易受傷的部位,26%的成年人都有膝蓋痛的經歷。膝蓋傷了之後,什麼減脂增肌計劃都成了泡影...那麼,膝蓋為什麼會痛?痛了該怎麼辦?運動真的傷膝蓋嗎?今天FitTime君就來說說,全身最易受傷部位——膝關節的那些事兒。
  • 一運動就膝蓋痛是得了膝關節疾病嗎?
    人在運動的時候血液供給四肢比平時快且多,所以會導致腦部暫時缺氧,造成頭暈,久不運動,疲勞和睡眠不足的人突然運動時常會這樣,但是為什麼一運動就膝痛?我是不是膝關節有問題?膝關節是一個龐大的系統,疼痛可能是膝關節發出的健康求助信號,需要引起重視。但是一運動就膝痛,並不能完全確定是哪種膝關節疾病。
  • 膝蓋痛的最有效復健運動
    人們遇到膝蓋疼痛的狀況時,一般直覺上會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休息別動。  因為運動能增強膝蓋附近的肌肉,除了更穩定關節,也保持住肌力的強度,如果再搭配適當的伸展還可維持肌肉彈性,增加柔軟度。不過,並非所有動作皆適合膝關節發炎者,例如一般常見的深蹲與硬舉,需要使膝蓋彎曲,反而會加劇症狀。  因此Vijay建議,在不痛的前提下,進行單腳直立抬腿、平躺單邊提腿以及小腿蹬提這3種動作,對膝關節發炎者來說是相當安全又有效的復健運動。
  • 為什麼運動減肥會膝蓋痛?運動減肥膝蓋疼痛怎麼辦
    有些人的意志力非常強大,具有頑強的精神與毅力,他們會強忍著酸痛繼續進行運動。實際上,如果我們膝蓋出現酸痛現象,證明我們的身體已經出現了運動損傷,這個時候必須要適當的減少甚至停止運動,否則可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為什麼運動減肥會膝蓋痛?   關節損傷:我們之所以要減肥,正是因為體重超標,體重超標就意味著我們的身體將對膝關節產生強大的壓力。
  • 運動太傷膝蓋怎麼辦?學會這些可以提高運動能力上限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中醫骨傷科副主任醫師王光濤以「退行性膝關節疼痛,你在經歷嗎」為題,向網友全面地分享了膝關節炎的預防知識,以及治療方法。骨刺是怎麼形成的?王光濤說,「很多患者認為骨刺會引起膝關節疼痛,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膝關節的結構是平的,容易產生磨損,隨著人體的衰老和膝蓋使用年限的增加,膝關節局部會發生磨損,導致膝關節不穩定。
  • 運動後膝蓋痛怎麼辦?
    這段時間到專科門診的患者也越來越多,其中骨科門診因膝關節疼痛前來就診的青少年都有共同的主訴:膝關節下方凸起的地方會痛,尤其是打完籃球會痛得更厲害。市中心人民醫院骨科一區主治醫師何瑞軒指出,這種情況在醫學上被稱為脛骨結節骨軟骨炎。 脛骨結節骨軟骨炎多見於9—14歲青少年 髕骨下方可以摸到骨頭突起的地方,就是脛骨結節。
  • 膝蓋痛儘量不運動?專家提醒:膝關節痛的運動處方這樣開
    查看了一些文章報導,有的說運動有害,有的卻說有益,請問哪種說法是對的?答:膝關節如果長期不使用,會出現功能性失調,因此,適當運動是有必要的。對於早中期膝關節疼痛的人來說,運動也是對付疼痛的療法之一,可根據個人情況開出運動處方。跑步可減輕疼痛很多膝關節炎病人覺得膝蓋出現問題就不要做運動了,以免讓關節進一步勞損。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
  • 壓完腿之後膝蓋會痛?注意了這些細節,膝蓋痛將會遠離你
    而區分這兩種痛的方法就是,當你將大腿向下壓的時候,如果感到痛的話那就可能是膝蓋後側的肌肉痛;當你在壓完腿之後,可以試著做一下深蹲或者半蹲,如果這時候感到痛的話,那就很可能是膝蓋痛了。二、該怎樣做才能避免膝蓋痛?
  • 腰疼、膝蓋痛的真正原因,不是運動,而是髖關節太緊
    膝蓋也不太舒服。腰疼、膝蓋痛?你可能下意識覺得是「運動傷膝、傷腰」,然而,事實上,這些表象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你的髖關節靈活性出了問題!我們的髖關節,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髖關節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對於運動十分重要。良好的髖關節靈活性,可以提高運動表現、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 運動過後膝蓋疼是怎麼回事?運動過量膝蓋疼怎麼辦?
    運動過後膝蓋疼是怎麼回事?運動過量膝蓋疼怎麼辦? 運動後出現膝關節疼痛,是很多人都出現過的狀況,但因為膝關節是人體最複雜的一個關節,很難單純從一個簡單的膝關節疼痛症狀來確定病情,下面我們把最有可能的一些原因羅列出現,供大家參考。
  • 單車課堂自行車運動和膝蓋損傷
    當人類的遠祖開始用兩腳站立時,膝蓋並沒有準備好接受這樣大的力量。這一點,由許多的膝關節韌帶以及軟骨的問題就可以看出。好的消息是,自行車對膝蓋的傷害算是輕微的。膝蓋的結構是適宜做像自行車所需的平順動作。但是,為什麼這樣轉動的運動仍然會造成膝蓋的緊繃與張力呢?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膝蓋運動的方式,並不是像鉸煉一樣單純一個平面上的做動。而是在活動時會有一點極輕微的轉動。
  • 自行車運動和膝蓋損傷(關於預防及康復)
    從事運動應循序漸進若是平常較少運動或是因受傷而使肌肉發生萎縮狀況時,那運動就特別要循序漸進,不可以一時性起就勉強運動。像車友如果只在周末騎自行車,而且騎的距離又很長,也容易使受傷機會增加;尤其是在年齡比較大的車友,並不適合一周一次的劇烈運動,一個星期應有三次以上的運動才是正確,如遊泳`騎自行車`有氧舞蹈等有氧運動對身體都很好。
  • 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這時候你要多加注意或者找醫生和其它專業人士診斷。 運動損傷最多的部位就是足踝,其次是膝蓋。另外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損傷,也不少見,還有就是脊柱損傷,比如頸椎、腰椎的扭傷,包括腰背肌的肌肉拉傷。
  • 有哪些熱身運動能有效保護膝蓋?
    那麼,有哪些熱身動作是我們在運動前後一定要記得做,才能夠有效保護好膝蓋的呢?有效的保護膝蓋不單單要靠跑步前後的熱身拉伸工作,如果膝蓋有傷的話,護具也是必不可少的。當然,最根本的在於腿部的肌肉訓練。1) 膝關節內側痛的防護貼扎方法:痛點間隙肌貼矯正貼扎。準備3條長度10釐米左右的肌貼,在中間剪出一個圓形小孔。屈膝90度位,確定痛點後,分別將3條肌貼的圓孔對準痛點做「米」字貼扎。
  • 一運動就膝蓋痛,不是因為膝蓋,而是屁股?!
    總會在不經意的時候「犯病」,比如膝蓋不舒服、肌肉特別緊繃。   髂脛束跨過了髖關節和膝關節。當我們的膝蓋伸直時,髂脛束會移動到股骨外上髁的前方,當膝蓋彎曲大於30度時,髂脛束會移動到股骨外上髁的後方。
  • 深蹲膝蓋「過」腳尖——高新運動健身學院
    儘管在深蹲和弓步運動時,它從避免過度向前運動來說是有道理的,但鍛鍊者在做深蹲或弓步時「絕對不能讓膝蓋超過腳趾」是個誤區。這條常見的運動建議來源於1978年杜克大學的研究,研究認為,在採蹲時,儘可能保持小腿垂直可以減少膝蓋的剪切力(McLaughlin, Lardner & Dillman, 1978),事實,軀幹過於傾斜更有可能導致受傷。
  • 膝蓋越運動越痛 ,這樣做可以告別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
    可能發生於單側,也可能雙側都會痛。尤其當這項活動需要動到膝蓋的機會愈多,像是打籃球,爬樓梯、蹲下、跑步、跳躍、爬山,愈常需要彎曲膝蓋的活動,就愈容易感到膝蓋疼痛。假使以維持膝蓋彎曲的方式久坐不動,之後也容易感到疼痛。休息和冰敷可能會暫時緩解,但也容易復發。我們先花點時間來看膝蓋這個重要的關節。要有健康的膝關節,骨頭、軟骨、肌腱、韌帶可說是缺一不可!
  • 膝蓋外側痛?
    (小腿)之間的韌帶,又長又粗,隨著膝蓋彎曲、伸直的運動被往前、往後拉扯,功能包括:1.對膝蓋的外部方面提供靜態穩定性。2.控制內收運動和大腿的減速作用。佔比之高,主因跑步和騎單車時髂脛束受到過大壓力。每當膝蓋伸直,髂脛束會向前移動至股骨的外上髁的前面,而當膝蓋彎曲大於30度, 髂脛束會向後移動至股骨外上髁的後面;當膝蓋反覆運動,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不斷摩擦,發炎而產生疼痛現象,即為ITBS。簡而言之,ITBS是由髂脛束反覆穿過股骨外上髁所產生的傷害。
  • 上樓梯膝蓋痛?爬樓梯膝蓋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很多人會有這個問題,就是爬樓梯久了之後出現膝蓋酸痛。出現這種情況大概率是長期的上樓梯的時候,出現膝關節不穩或是給予膝關節處的壓力過大導致的。
  • 跑步傷膝蓋?兩大運動誤區,越早明白...
    跑步傷膝蓋?兩大運動健身誤區,越早明白越好!一、年紀大了不適合跑步?錯!時間總是在悄悄流逝。正值年少青春時,並未感覺到時間,等到成家立業後,慢慢步入中年,才越發地感慨歲月如梭。當年紀大了後,就缺少了那股衝動與激情,只想按部就班地生活。殊不知,時過境遷,我們的身體也在漸漸衰老,想要更好的生活,但總得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