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成長:
哺乳期的媽媽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分泌的乳汁很多,寶寶喝不完,送給其他寶寶又未必有人接受,可是母乳那麼有營養,直接扔掉太浪費了!
有些媽媽將剩餘的母乳用來洗臉,發現皮膚滑滑的。今天我們就教大家將母乳做成漂亮的母乳皂,更易保存,也更方便,還可以拿來送朋友哦!
是不是看上去很像點心、冰皮月餅?
文/卡卡
其實做母乳皂和做其他皂一樣,只是把水換成母乳,其實有點小差別的,這裡做個簡單教程大家看一下。
1、準備做皂所用的油和工具。
工具要事先清洗,之後用酒精消毒,等完全揮發之後才可使用,雖然是皂,但是製作過程中的衛生狀況也是需要嚴格要求的。(圖中的粉紅石泥沒有使用,呵呵)貝親儲奶袋裡面就是冷凍的母乳。
2、將母乳稱重。
我做的都是小批量的皂,每次也就10多塊一鍋,減鹼10%,4倍乳的水相。這裡因為後面要添加玫瑰純露和蘆薈膠,所以只稱重了200G的母乳。
備註:減鹼,用減少鹼的比例來達到油脂超出的目的。例如原用量50克鹼,減鹼10%,即減少50×10%=5克,實際用鹼45克。
3、稱油。
用到了玫瑰果油甜杏仁油葡萄籽油和橄欖油,還有乳木果油,拍的時候忘了擺上桌子,太大了,呵呵。用的是德國科寧的乳木果油。
4、稱好所需的鹼。
把母乳敲碎成冰沙狀態準備融鹼,我的經驗是一部分冰沙再留兩塊大一點的奶冰,這樣融鹼不會害怕因為鹼升溫過快融焦奶水。
5、融鹼。
記得一定要少量一點一點的添加鹼入奶中,這個過程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切記一定不能一下融很多鹼進去,要一邊融鹼一邊攪拌,控制好奶鹼的溫度,不能超過25度,我一般融鹼之後的溫度會控制在20度一下,15度左右。
6、融鹼結束。
看到了嗎,是奶昔的顏色哦,用的是月子奶,所以會微微的發黃。如果融鹼溫度太高會變成焦糖色,而且還會產生屑沫狀的漂浮物,這樣的奶鹼就不可以用了。所以做奶皂融鹼一點要有耐心。
7、把融好的奶鹼倒入油中。
和做其他皂不一樣的地方是,奶皂不需要油和鹼水的溫度都到達40度,油溫室溫就好,和奶鹼相差和十幾度就OK。溫度高了會燒焦奶,我融鹼的溫度比較低,一般都是15度左右,油溫一般是30度,奶皂的皂化過程中發熱現象比較厲害,所以和其他手工皂不同的地方是奶皂也不需要保溫,這個是不是特別的好呀?嘿嘿。
8、開始攪拌,和正常手工皂攪拌程序一樣。
9、微T的時候加入玫瑰純露和蘆薈膠。
備註:T,英文trace縮寫。指一個固化過程的轉折點,是一個回不到過去的狀態,表現是:挑起皂液滴下後,不是馬上和大部隊溶為一體,而是慢慢沉入在表面流下痕跡,比較粘稠,或者能用皂液在表面寫個8字。
10、加入之後繼續攪拌,攪拌均勻。
記得,在微T之後攪拌的皂液不要過於用力,否則因為皂液濃度已經到達粘稠的程度,太快速的攪拌皂出來之後會有氣泡影響美觀。
11、一直攪拌到T之後就可以入模啦~~後面就是耐心的等待脫模切皂了。
12、最後晾皂結束的成品,是不是特別有成就感呀~~呵呵。
這裡關於母乳皂再說點小心得,做了幾十鍋的母乳皂,我的建議是乳皂一般3.5到4倍融鹼最適合,上限是5倍,不需要再多了,加的多的皂不僅不容易脫模後期也容易酸敗,得不償失,而且用起來特別容易化,這點也不是很得我歡心。
然後就是用奶融鹼來做皂可以有很好的固色效果,大家都知道紫草和紅棕是特別容易做好之後顏色不見的東西,而且斑斑點點的很醜,但是如果做乳皂,無論放多久顏色都是和剛晾好的皂一樣,所以如果有些心儀的顏色不妨做成乳皂,不僅使用上更滋潤也可以保留好看的顏色呢。
最後就是因為乳皂的皂化過程中升溫比較快、熱量大,夏季溫度太高的時候不建議做乳皂(所以室內要開空調哦);還有就是如果冬天溫度到達零下10度以下的也不可以做(有暖氣的除外)。其他季節都是很方便做的。
文章來源:卡卡的新浪博客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網上有新聞說母乳皂會攜帶細菌和病毒,甚至傳播B肝、愛滋病。
拋開聳人聽聞的新聞不說,我們都知道母乳是體液,和唾液、血液等人體分泌物一樣,確實會攜帶人體內的病菌。因此,做母乳皂的來源——哺乳期的媽媽應該身體健康。相信大家也不是有了B肝、愛滋病還硬要給自己孩子餵奶的媽媽嘛,對吧~~
使用的母乳的擺放時間不要過長。因為母乳富含營養物質,排出體外時間過長,確實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建議大家不要使用在室溫下放置較久的母乳,而是用冷凍保鮮的母乳。
因為母乳皂的安全主要受「奶源」影響,所以建議大家自己製作母乳皂,而不要盲目上網購買陌生人的母乳做成的母乳皂。
母乳皂的顏色、質地主要受製作過程中添加物的影響,卡卡的教程中使用的母乳是月子奶,顏色偏黃,添加的油和露讓母乳皂呈現奶酪一樣的顏色和質地。不同的母乳和添加物也會呈現其他樣子,例如我們開篇配圖,就會偏白色、晶瑩剔透一些。另外要做出不同的性狀,可以購買各種可愛圖案的矽膠模具。如下圖:
大家選擇喜歡的模具就能做出這些母乳皂啦,快動手試試吧!
回復001查看
「讓我們一起陪寶寶慢慢長大」
回復002查看
「怎樣教1歲寶寶說話?培養2-6寶寶閱讀能力?」
回復003查看
「0-6歲嬰幼兒身體發育標準全表」
回復004查看
「嬰兒米粉輔食,你給孩子吃對了嗎?」
回復005查看
「孩子便秘怎麼辦?寶寶大便全書來了!
回復006查看
「寶寶溼疹長期抗戰總結帖」
回復007查看
「嬰幼兒出牙問答手冊+磨牙工具一覽」
回復008查看
「有用和沒用的輔食工具!媽媽們的口碑用品一覽」
回復009查看
「實用寶寶餐椅攻略,貼心點評+吐槽!」
回復010查看
「香港家庭藥物『紅黑榜』,你了嗎?」
回復011查看
「崔玉濤:如何讓寶寶和家長獲得良好睡眠」
回復012查看
「寶寶何時與家長分床睡比較好?」
回復013查看
「小兒推拿穴位大全,為寶寶留著少去醫院」
回復014查看
「給寶寶選輛好用的傘車吧,口碑傘車大點評」
回復015查看
「如何給寶寶選衣服,按月齡分款式+品牌點評」
回復016查看
「怎樣挑選哺乳衣,從內至外詳解+身材恢復利器」
回復「早教」查看
「要不要上早教?怎麼選早教班?全攻略」
回復「玩具」查看
「根據寶寶視力發育規律總結的玩具」
回復「辣媽」查看
「全職新媽的雞血人生」
回復「生日」查看
「周歲生日怎麼過?中西式策劃隨心選」
回復「吃手」查看
「怎樣讓孩子戒掉過渡吃手的習慣」
回復「斷奶」查看
「不要讓錯誤的斷奶方法傷害寶寶」
回復「疫苗」查看
「兒科專家寶寶疫苗全方位解答」
回復「cui」查看
崔玉濤講座:認識和提高兒童免疫(上)
回復「yutao」查看
崔玉濤講座:認識和提高兒童免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