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輕的中醫,為何能讓患者交口稱讚

2020-12-21 騰訊網

提到中醫,你是否覺得「越老越吃香」?而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302醫院)有這樣一位醫生,他的診室門口常常坐滿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慕名求醫者。但當記者走近他時,發現他並非經年老者,而是一位僅40歲的年輕醫師。他就是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原中西醫結合診療與研究中心中醫科主任王睿林。

這麼年輕的中醫,為何能得到如此多患者的信任?記者的腦海裡不禁閃過疑問,但隨著採訪的深入,這個問號漸漸被拉直為感嘆號。

王睿林(資料圖)

醫者仁心,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

初夏的早上,當記者趕到王睿林的診室門口,前來就診的患者已排好了長隊。「我們提前兩天出發,今天一大早就來了,看完還得趕回去的火車。」來自黑龍江雞西的薄女士介紹,「我在王主任這兒看病有9個月了,他的治療效果特別好,我特別滿意!這不,這次我帶著我愛人來,讓王醫生也看看。」薄女士今天前來複診,她患有乙型活動性肝炎,起初受病痛折磨,心情比較壓抑,「但王主任看病時總是很耐心,有什麼問題問他,他總是面帶笑容,詳細解答,同時不忘關心和安慰。這幾個月吃藥下來,我身體情況一次比一次好」

正說著,一旁的郭女士主動跟記者講起:「我也是慕名而來,王主任對病人一視同仁,絲毫沒有架子,這點我深有體會。」原來,郭女士因患病不得不一直吃藥,而藥物副作用使她常常感到頭暈、心悸,王睿林了解病情後,給她制定了中藥治療方案,調理好身體後,西藥的副作用也控制住了。如此一來,郭女士的病情得到了緩解,身體也未出現異常。「王主任從不亂開藥!他告訴我吃藥就是輔助,其它方面的生活調理才是最重要的,同時輔以食療建議。另外,他在為我們看病時,總是詳細詢問,認真傾聽,並處處為我們著想,尊重患者的感受。」談到王睿林,郭女士感佩不已。

患者的口口相傳,使王睿林的聲譽日益遠播,他周三出診的號,很快就會被搶光。但遇到結伴來看病卻沒掛上號的患者,王睿林往往會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和晚上下班時間,為他們把脈,診斷,直到認真看完每一位患者後才休息,往往都過了飯點才走向冷清的食堂。

王睿林認真為病人把脈。

「要把病人當做自己的戰友,共同抗擊病魔。」王睿林表示,「不僅要改善患者的臨床指標,在治療中也要更關注患者身體感受,注重在生活作息、飲食運動、心理調適等方面給患者綜合的指導和關懷。」他至今仍記得,曾有一位肺癌患者,咳嗽不止,王睿林為其診療後根據《金匱要略》裡的記述開了幾劑藥方,進行中藥湯劑調理,患者服用後病情有所好轉,減輕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質量。在這位患者臨終之時,王睿林還去家裡看望,彌留之際,這位患者對兒女們講:「你們以後看病就找王醫生。」

「這件事情對我影響挺大的。雖然老人已經去世,但他的家人至今仍會來找我看病,這是對我的信任。這種信任一方面督促著我盡最大的努力為他們解決病痛,同時也更增強了我的責任感,促使我在醫學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王睿林說。

中西醫結合「個體化診療」,切實提高臨床療效

「王主任醫術高明,平易近人。他每天都會來查房,詳細了解我母親的最新治療情況,並且拿老人就當自己的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全家都特別感謝他!」剛一走進病房,許奶奶的兒子彭先生就激動地向記者講道。今年83歲的許奶奶因肝腹水嚴重,腹部腫大,難以仰臥,並引發了肝性腦炎與肺感染,甚至昏迷了一天,在當地治療了20多天都沒有見好,來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後,王睿林為其進行中西醫結合「個體化診療」,許奶奶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真的特別感謝王主任!沒有他我恐怕早就不行了……」言語間,顫抖的雙手,激動的神情,難掩她對王睿林的感激。

在王睿林負責的中醫科病房中,收治的病人主要以肝病為主,包括酒精性肝病、B肝肝硬化、原發性肝癌、藥物性肝病等多種類型的肝病。對於肝病的治療,王睿林始終堅持「衷中參西」的理念,堅持中西並重,將中西醫各自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肝病的病人,西醫有比較明確的指南和專家共識供醫生參考,治療方案相對統一規範,趨向於群體趨同;中醫也有辨證分型指導原則,但操作起來靈活性較大,我把中醫體質辨識技術應用到肝病的治療過程中,根據個人體質來確定治療方案,即有群體趨同性,有充分體現了個體差異的細化」

王睿林在查房時詳細詢問患者病情。

王睿林向記者介紹,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先天體質,有的是怕冷的陽虛體質,有的是滿臉長疙瘩的溼熱體質……不同體質的人患了肝病都可以出現黃疸等症狀,在結合西醫診斷認知的基礎上,中醫會先辨識體質再制定治療方案,開具更具有個體針對性的方劑,同時給予更個體化的生活作息等指導,譬如胃寒的人不能吃涼的食物,心肌缺血的人體內有寒淤不適合遊泳等。曾有一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黃疸值一直居高不下,失眠、胃脹、食欲不振,很是痛苦,王睿林辨證施治後認為他是血瘀體質,並著眼於其體質堅持活血化瘀總的治療原則,加以辨證論治,最終患者不僅黃疸值降低,身體不適症狀也明顯緩解,能夠正常工作。

王睿林(資料圖)

「健康所系,性命相託。中醫和西醫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我們的目的都是解除病痛,恢復健康。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能把病治好的醫學知識那就是最有用的醫學知識。」王睿林在孜孜不倦地學習中醫專業的同時,同樣如饑似渴地學習西醫,做到中西醫兼收並蓄。正如其所言:「我們要在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既要堅定地實踐中醫,也要參照西醫先進的診斷技術,在理論上保持特色、在理念上求同存異、在機理上相互印證、在療效上發揮優勢,把中醫和西醫各自的優點更好地結合起來,提高臨床療效,最終讓患者受益。」

「上工治未病」,為兵服務,為提高戰鬥力服務

2009年,王睿林光榮地穿上軍裝,成為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的一名白衣戰士,曾被評為「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也被授予過「人民好醫生」等稱號。「我是醫生,更是軍人。在疾病的戰場上,我要做一名戰士,時刻保持戰鬥的狀態,同病魔相鬥爭。」說到這時,王睿林儒雅的臉上寫滿了堅定。

王睿林做客中國軍網八一電視接受訪談

身為軍醫,王睿林將基於中醫體質理論的個體化診療思想應用於為兵服務及亞健康人群的診療中,為基層官兵及患者進行中醫診療服務萬餘次。一次在赴川藏線部隊巡診時,王睿林遇到一名汽車兵,這位戰士因過敏嚴重,不能接觸汽車車身以及單槓上的油漆,一碰雙手就脫皮。此外,該戰士還不能觸碰地面上的雜草,低姿匍匐訓練無法進行,嚴重影響了日常訓練和任務執行,但吃抗過敏藥越來越沒有效果,而且表現出很多副作用……為此,這名戰士很是苦惱。經了解,這名戰士屬溼熱體質,平時愛吃辣椒。針對此情況,王睿林讓其控制飲食,並在把脈後開具藥方,當戰士不方便來京看病時,王睿林還根據該戰士傳來的舌象照片為其遠程診斷。幾個月療程下來,這名戰士病情有了明顯好轉,不僅可以正常訓練及執行任務,還得了當年度的「訓練標兵」。

「一切為了戰鬥,一切保障打贏!中醫在這方面可以做的還有很多。」王睿林說,「最好的醫療是『治未病』,而了解自己的體質是『治未病』的前提。」在臨床治療中,他非常重視中醫「治未病」的理念,以「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變、愈後防復」為目標,預防疾病的發生、發展,並將其應用於訓練傷與戰傷的防治。

王睿林(資料圖)

通過分析科室多年積累的病例材料,並結合臨床不同患者的個體體質,王睿林繪製不用原因肝硬化患者「體質雷達圖」,對每種體質類型量化評分。在此基礎上,他主持並參與了多項課題,希望從中醫體質學的角度識別哪些人更需要提前用藥,做好健康管理。「例如去高寒地區執行任務,不同官兵的體質不同,溼熱體質的人不怕冷,而陽虛體質的人平時就怕冷,他們就更容易產生凍傷。這樣就可以通過量表的形式,快速識別哪些人更需要提高抗寒能力。」

王睿林做客中國軍網八一電視接受訪談,介紹《中國軍事本草》。

此外,王睿林還參與編纂了我國首部軍事中醫藥著作《中國軍事本草》。該書主要介紹軍事本草的概念、範疇、形成與發展,中草藥在軍事醫學和軍隊野外生存中的應用與研究,以及軍需中藥資源調查與質量標準化等,並詳細列舉了常見的可用於軍隊野外生存的中草藥,內容涵蓋軍事醫學各種戰創傷及疾病。「不同地域分布的植物不一樣,部隊行軍過程中如果遇到山巒瘴氣或發生腹瀉等疾病,可以根據書中記載就地取材進行醫治,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這行是中醫藥應用於作戰的獨特優勢。」談到此,王睿林很是自信。

相關焦點

  • 「紮根」南京的臺灣中醫師李哲宇:堅守對傳統中醫的信仰,做一名...
    而另一方面,近些年對傳統中醫的質疑之聲時常出現,相當一部分年輕的醫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也更加偏好西醫。  但在南京,有這樣一位來自臺灣的年輕中醫師,一邊執著堅守著對傳統中醫的信仰、用精湛的醫術解除病人的痛苦,一邊用一顆醫者仁心贏得了人們的交口稱讚。他的名字叫李哲宇,也是病患口中那位「暖心」的臺灣中醫師。
  • 肺癌早、中、晚期患者,用中醫該如何調理?中醫的優勢又在哪裡?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在查體當中所查出的肺部結節,不要拖著,一定要及早治療我有一位患者,他體檢的時候,發現肺部有一個4mm地磨玻璃結節。當時醫生告訴他,半年後來複查。結果一年後,肺部結節由4mm長到了6mm。放射科的醫生提醒他,這種情況你需要關注了。
  • 一位西醫轉學中醫後的感悟
    西醫畢業時由於針灸特長,我被分在中西醫結合科,上班第一天,就見識了中醫急症搶救。一位廣泛前壁大面積心梗的患者心前區疼痛劇烈而持久,出現了疼痛性休克,西藥用了杜冷丁,但效果不好,胃腸反應大,出現了嚴重心律失常,用了利多卡因,效果也不好。  老主任重用單味硃砂,患者便安安靜靜,毫無痛苦,平穩度過了危險期。
  • 一位中醫的幾十年心路歷程(必讀!)
    用西醫辨病,中醫辨證的方法,先議病,後議藥。詳詢西醫的各項診斷及以前的治療用藥經過,再用中醫的四診八綱來辨證。對每一病證先明其西醫診斷當為何病,中醫認為應是何證;西醫當如何治療,預後如何。對效果不好的當思其為何不好,中醫可如何用藥,應用何方何法?道理何在?何時能效?何時能愈?向病家說明西醫藥的長處是什麼,中西醫藥結合的長處又是什麼。為何中醫這樣治療,為何其能有效。特別要強調臨證抓主證。
  • ITP病友群體:中醫怎麼治療病情反覆的患者?
    還記得之前一位中醫血液科專家提及到:「來找我看診中醫的血小板減少症病人,十個有八個都用過足量的激素,亦或是一次、多次的靜脈丙球衝擊治療,也有涉及到TPO以及西醫常規二線治療,甚至還有切脾治療復發的病人。」
  • 北中醫深圳醫院:為每一名患者添暖意
    滿不滿意,患者說了算。 在最新公布的深圳市衛生健康2020年第一季度三級公立醫院患者滿意度評分結果上,北中醫深圳醫院患者滿意度排名第二。為讓市民更加便利地享受到中醫藥服務,在縮短患者就診等待時間和提升就診體驗上,該院利用網際網路推出系列就醫服務,如網際網路續方、藥品快遞到家、護理預約上門等,還開通了全國首個5G智慧醫療平臺,對慢病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健康管理。
  • 一名武漢新冠肺炎患者的自述:我的命是中醫救回來的
    我相信假如我有這個命,那就一定能逃過一劫,所以放鬆心情去面對這一切就好了。02確診,隔離,到入艙很多朋友好奇,新冠肺炎患者,尤其是武漢的患者,會經歷什麼樣的歷程呢?有一個轉去醫院的病友告訴我,給重症、危重症患者的進行搶救的時候會用激素,可能還得上呼吸機,需要切氣管接氧氣,但最終治療新冠肺炎,還是的吃中藥,但他們的藥和輕症患者的藥不一樣,他還給我發來了一位重症患者的處方。
  • 連線援鄂醫療隊丨「讓患者對中醫有了切身體會」
    掛完電話,陶國斌立即進入病房,發現患者明顯存在焦慮情緒。「在我後面進來的一些患者都出院了。」患者焦急地問道,「為什麼我來這麼久了,還沒有好轉呢?」   「每個人的病情是不一樣的,您的年紀比較大,同時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等病史。」陶國斌耐心地和患者聊天,安撫、疏導其情緒。「相對來說,您的抵抗力、免疫力也比較弱,不過症狀已有明顯好轉。治療都是有一個過程的,不要那麼著急,要有信心!」
  • 交口稱讚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有口皆碑、口碑載道,反義詞有:眾口鑠金,交口稱讚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交口稱讚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交口稱讚(jiāo kǒu chēng zàn)成語釋義:交口:眾口一辭。異口同聲地稱讚。
  • 一位西醫談中醫:中醫黑請閉嘴!中醫的「腎」何止是腎
    從這點來說,如何誇中醫都不為過。作為一個西醫,我必須為中醫來說兩句,很多黑中醫的,都是不認真學習和研究中醫就隨便噴的。我自己越學中醫,越覺得中醫厲害,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就已經認識到很多疾病發生的機理和規律,可以治療諸多疾病,其中還包括很多現代醫學無法治療的疾病。
  • 【醫德】守中醫國粹 護患者康寧
    她從事中醫針灸十四年,以無痛針灸消除了許多患者對針灸的懼怕之心,鑽研各類特色灸法,臨床針、灸並用治療多種疑難雜症,尤其擅長治療頸腰椎病、各類關節痛、脾胃病、哮喘、失眠、痛經、盆腔炎、子宮肌瘤、附件囊腫、癌症調理等病症,在近幾年的臨床使用中廣受患者好評。
  • 一位中醫歸納的秘驗方!
    餘告之,短期恐難長發需常期服藥,患者說只要能治好,服多長時間都可以。我看其信心較大,許其給予治療。將烏髮丸改湯服用三個月,再診,全頭已長出黃色絨毛髮,其間因頭皮癢甚略為調整了幾味藥,大體未變。隨後改湯為丸又服用四個多月,頭髮已長全而且烏黑茂密,後專程赴西安感謝。此例是我治脫髮最嚴重一例,而且時間長達七個月之久,耗時可謂長也,如不是患者能堅持又怎能大功告成。
  • 中醫特色治療——督灸為患者帶來福音
    中醫特色治療——督灸為患者帶來福音 2020-12-14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妙手仁心託起患者的健康——甘肅錦華醫院中醫疼痛科蔡光醫師紀實
    我們慕名來到甘肅錦華醫院,採訪了該院「氣行針療法創始人,中醫疼痛科主任、副主任醫師蔡光主任。蔡光主任的診療室裡掛滿了患者贈送的牌匾和錦旗,這包含著他對患者沉甸甸的愛,也是廣大患者從心靈唱出大醫精誠的讚歌。中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經過三千多年歲月洗禮的傳承和創新,實為不易,尤其是針灸走出國門,被WHO收錄四十三種治療病症,正式登上世界各地醫場閃亮的大雅之堂。
  • 聽一位西醫婦產科主任講她和中醫的故事
    【聽一位西醫婦產科主任講她和中醫的故事】孩提時代的她,患血液病,被西醫放棄,被中醫救回;青年時代的她,因為稟賦不足,只能靠中藥將養身體,堅持臨床超負荷工作;中年時代的她,發現中醫藥對輔助生殖的神奇作用;退休後的她,一個西醫卻一直在給那些家境困難、做不起手術、用不起西醫方案的患者,用中藥調經助孕圓媽媽夢!
  • 江夏方艙醫院患者:「中醫,我服了...
    李女士說,「以前自己從未服用過中藥,這次這麼嚴重,光喝中藥不輸液能好嗎?」  在醫生們的反覆勸說下,看到身邊有些患者有好轉,李女士動搖了,開始嘗試著服藥。  讓她的觀念有顛覆性改變的是那個不起眼的敷貼。  由於高燒遲遲未退,醫生在李女士的大椎穴上,貼上了溫灸貼。聽說可以疏風解表,對自己也無害,李女士半信半疑地接受了。
  • 年輕糖尿病患者,一個被忽視的群體
    研究者建議,學校教育應該採取措施支持年輕T1DM患者的發展需要;健康管理人員需要多關注患者的健康教育、幫助其改善睡眠,指導其運動和飲食,從而實現更好的血糖控制,這也能幫助這群特殊的年輕人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當T1DM患者戀愛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患者本人會更加敏感。對於戀愛後的T1DM患者,「別人對我是什麼看法?對方會對我感興趣嗎?T1DM會不會搞砸一切?」
  • 腫瘤患者選擇中醫,在什麼時候用中藥比較好?
    同時對患者心理有一定的安撫作用。02、手術和放化療後腫瘤的治療常常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如手術後免疫力大幅下降,放化療後對骨髓造血功能、消化功能及肝腎功能造成的不良損害,中藥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腫瘤治療後的相關症狀,鞏固治療效果,減輕毒副作用。
  • 甲減患者去成都看中醫哪個醫院好?
    核心提示:甲減患者去成都看中醫哪個醫院好?成都西部甲狀腺醫院是一家集甲狀腺預防、診療、保健與科研為一體的專科醫院,在傳統中醫診療的基礎上,配置專業的醫學檢查、治療設備,將中醫診療與物理儀器治療有效結合,為患者的康復提供堅實的後盾。
  • 徐波:沉浮中醫30年
    記者丨宋攀徐波看起來年輕了很多。寸頭短髮,一雙濃密的關公眉下是一張愛笑的臉。一身黑色的呢子大衣,搭上筆挺的西褲、鋥亮的皮鞋,整個人倍顯精神。如果不是他本人親口袒露,外人很難相信他已達知天命的年紀。人逢喜事精神爽。身為鳳陽縣臨淮關鎮衛生院的副院長,徐波精神煥發的背後,是職業生涯迎來的第二春:終於可以揚眉吐氣,自信十足地幹中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