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原創|塔娜:在你的詩裡讀你

2020-12-26 新華社客戶端

作者:杜拉爾梅

來源:《品讀》2020年第5期

「愛人,讓我作為你的小人魚,將那絕望的愛的靈魂化作雪白的泡沫,慢慢失散吧……我將冰冷的十指編結籃網……為你採集白茫茫的霧。」

「愛人,我是多麼疲倦,讓我合上淚溼的睫毛,不去看烏雲緩慢而殘忍地吞食皎月,讓我靠上你的懷抱,做一個關於小紫花不再悲傷、沙漠不再乾涸的夢。」

博爾姬·塔娜,每當我拿起你的詩集,讀到這些詩句,我的耳畔都會響徹你的聲音,你的聲音甜美、柔情,與這些詩句渾然天成。用你的聲音讀你的詩,一如用你的詩讀你。

時間過得真快呀,轉眼之間,我們認識已經二十年了。那是在一次文學筆會上,你和你的詩一起走向我。當時讓我有強烈印象的還不是你的詩,而是你的容貌。

那時的你一身戎裝,紅五星、紅領章映襯著你白皙的肌膚,格外明豔。還有你的明眸、皓齒,你明媚的笑容,都給我留下強烈的記憶。

特別是你的聲音,你的聲音婉轉呢喃,如窗外啾啾的鳥鳴,悅耳動聽。就連你說一句「哎喲我的頭好痛喲」都直戳人心,令那些愛你的人手足無措。

那時我們真年輕呀!青春牢牢地抓在我們手中,我們無憂無慮。我們不知道自己只是一隻飛蛾,卻在享受著飛鳥的快樂。因此,我們註定要遭受挫折。

愛,幾乎是你的詩的全部,也是你生命的全部。你易感的心,脆弱且多情。你追尋愛情的目的,不止是為了追求幸福,更是在逃避現實。

「從此,我像一個失明的人——再也看不見世間的汙濁和爭鬥,而日夜聆聽綿綿不絕的愛的樂章。」愛情,讓你體會的甜蜜是短暫的,而痛苦卻長久地封存在你的心裡。

你的存在就是詩的存在,你的詩很少寫在紙箋上,你的心田就是你繾綣的詩頁。無論是風花雪月,還是陰雨綿綿;無論是大漠孤煙,還是殘花落葉,你心靈的詩卷都會臨風起舞。

「在我夢之翠谷,南天竹花串已千百次搖曳,風鈴草和笑靨已唱起深沉、柔緩的讚美歌,而我,仍在沉默。」到下雨的時候,你總是無端地想哭。你悲天憫人的特性,使你與詩成為盟友。

「在這方小小的窗口,我和世界靜靜交談。我問世界,為什麼我傾注了希望的玫瑰油,卻點燃了痛苦的燈盞?世界說:在你生命的豎琴上,只撥響著一根孤弦。」

我知道,你一直在尋找,你渴望自己滿心的愛得到皈依。而你疑惑的雙眸充滿哀怨,愛情不會給你圓滿的答覆。也許連你自己也不知道,你生命的豎琴上的那一根孤弦就是你的父親。

在你的心中,你的父親太完美了:「父親有瘦削挺拔的身材,有秀美溫和的眼睛;有儒雅平靜的神態;有慈悲高貴的心靈。父親有好槍法,好臂力;父親有白牙齒、朗笑聲;父親有無數豪放正直的朋友;父親有許多暗暗崇拜他的女人。」

有這樣完美的父親,你是幸福的,但是,就怕你在自覺不自覺之間,把你的那個他和你的父親做比較。要知道,人與人之間會有多麼大的不同啊!又有怎樣的愛,能夠超越父親的愛呢?

就在你對愛情的幻夢瀕臨破滅的時候,你的父親卻突然地離開了你。父親的早逝對你的打擊是致命的,就在你父親去世的那一刻,你把他的半身像永久地封存在自己的心靈裡。

「回來啊父親,無論你變成什麼,或者風暴,或者綠火,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迎上去——只要那是你。」「每夜每夜,你清瘦的半身像都會從屋角緩緩升起。我想你,爸爸,想得心發出金屬的裂響。」

你的父親如果在天有靈,一定能夠知道你的痛楚,並且幫你把那個痛苦的燈盞吹滅。記得有一次我們在一個鄉村,你買了一大堆糖果,我嘗了一口就吐了出來,那是一種很糟糕的糖果,你卻吃了很多。我望著那一堆糖紙,一股酸楚湧上心頭。比誰都愛美的你,又何嘗不會知道大量吃糖的後果?塔娜,我知道,有些痛苦是無法分擔的,只有靠我們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心靈的涅磐。

你做到了。那是一個昏暗的午後,你和你的他忽然陽光般地出現在我的面前,讓我的心為之一躍。你爽心的笑靨,還有你通身煥發的朝氣,都是我許多年來不曾看到的。

「我偏頭痛、巧克力成癮,害怕孤獨卻討厭人群。你遠遠地注視著我,不曾開口。」你總是像一個落難的公主,「我明白了你的力量,願意皈依,你帶著我,去尋找壯麗的生命之源。」你沉寂了許久的心又要悄悄綻放,但你無法擺脫自己與生俱來的自我憐惜,和渴望被人憐愛的心跡。

「原來,世上竟有如此包容一切的厚愛,我為什麼不接受呢?接受你,就是接受我自己。」在你的《我的丈夫是蒙古人》裡,就可以尋找到你戀愛時節的全部軌跡。

在你寫的《咪尼》中,又讓我們知道,你的「卷頭髮的小夥子」,就是用他那來自你家鄉的純正母語打動了你的心,於是你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他。「你是一株高大的楊樹,青春勃發,一片葉子,就足夠做我的眠床。」你真的就是這麼沒有任何條件和要求嫁給他。

你們沒有自己的窩兒,今天住在這裡,明天住在那裡,像一片葉子似的飄來蕩去。我去過你們居住的三個地方。也許你們搬的家比三次還多。你卻認為自己是一隻「快樂的鳥」,把飛翔看作幸福的姿態。

「破舊的窄門裡,我們像快樂的鳥飛出飛進,銜來草枝、木棍。無數嬌美的鮮花,用鵝黃與深紅,裝點愛的家園。」

你有了歸宿,我真是為你高興,更讓我為你高興的是,你做了母親。這個時候的你,真像是換了一個人——你再也不是那個自憐自愛的弱女子,而完全變成了一個無私無畏、勇敢堅強的母親。

你總是在笑,笑得毫無修飾甚至毫無道理,與從前的你判若兩人。

「這是一個多麼精美、柔嫩、純潔的生靈啊!散發著暖暖的甜香,他,簡直是一個奇蹟。」孩子的降臨,使你久久地凝視他,不住地感嘆生命的奇蹟。而且,不停地探究母愛的體驗。「我對兒子的愛,是一種洶湧而寧靜的融化,是一種宿命的疼痛,是禪,是眼淚。」

做母親,不只使你的人有了很大的改變,連你的文風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你說,那個時候的你是一種真實,這個時候的你也是一種真實。

我明白,你的雙腳,已經真實地落地了。這對於一個詩人來說,不一定是好事。但我更喜歡你現在的樣子,真實地體會生活的苦辣酸甜,並且,把愛真實地握在自己手中。

「再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日子了。有你之後的時間,一分一秒,一點一滴,都需要品嘗,而不再需要打發和消磨。屬於我們的時間,有時會定格,然後深深地、深深地沉下去,沉醉在安徒生落葉厚厚的、草香濃鬱的森林裡;沉醉在小木屋、小木碗、小銀匙和胖蘑菇的意境中。」

塔娜,讀完你的詩,我會更加熱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編輯:韓剛 郭豔慧

相關焦點

  • #楊瀾為你讀詩#致橡樹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  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託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 讀詩的女子
    寫詩的女子美,讀詩的女子更美。讀詩的女子,是世間一朵美麗的奇葩。  熙熙攘攘的紅塵裡,我們總需要一處陋室來沉澱自己,修養自己,洗滌自己,讓自己脫離塵俗,尋回自我……  寫詩的女子,用內心最純粹的辭藻描寫著情感的月亮。而讀詩的女子,則讓這枚月亮升華成了一顆珠玉一般的靈魂。  俗話說:三分文字,七分讀。
  • 品讀泰戈爾哲理小詩,你不再自怨自艾
    品讀泰戈爾的這首小詩——《錯覺》,你將不再盲目攀比,自怨自艾。河的此岸暗自嘆息:「我相信,一切歡樂都在對岸。」河的彼岸一聲長嘆:「唉,也許,幸福盡在對岸。」幸福就是手中的一碗水,只是你常常無視於它,常常好高騖遠,莫名於虛無縹緲的幸福生活。「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遠方」把我們的目光拉得太遠,思想馳騁到無邊無際,以至於我們對身邊的美好熟視無睹。
  • 余光中:仲夏苦夜短,等你在雨中 | 「為你讀詩」
    作者:余光中為你讀詩:敬一丹 | 主持人 淺藍色的夜溢進窗來;夏斟得太滿。點擊圖片 即可購買「為你讀詩」禮享版圖書第二輯 可以聽的詩輯,隨贈光碟▎明日預告明晚(7月23日)10點,演員黃志忠為你讀詩人張執浩的作品《當我們談論愛情時》。
  • 《如果》· 範舒爽、田小皖為你讀詩 · 第273期
    that's in it,And- which is more - you'll be a Man, my son! 關於音樂,是德彪西的《月光》,是他從1890年開始寫作的鋼琴組曲《貝加摩組曲》中的一首。網上有評價:如果說「靜」是貝多芬月光的最大特點的話,那麼「動」便是德彪西月光的精髓所在。在他的音樂裡,月光如水般傾洩,緩緩流淌,充盈整個房間。德彪西的音符是有些離散的,打散了旋律。
  • 這就是眼前的詩!心理專家帶你讀詩(下)
    讀了《我看見了你》,這是一部能夠助人的好詩。反覆品讀,每一句詩聯貫起來,會產生一些新的體悟。她擁有詩的語言,又融匯於臨床助人心理學的基本內容,又指向了助人心理學最重要的一點——把「我」搞清楚。把體悟及未完成的部分分享出來,留待讀者自己去發現、去擴充,或許能幫助更多人善用此書!」
  • 漂洋過海 · 詩人西川為你讀詩 · 第402期
    >
  •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 彭雪峰為你讀詩 · 第278期
    海水、天空、景物在輕鬆的筆調中,交錯滲透,渾然一體。收聽提示:1、視頻連續版:如網速流暢,請點擊上方視頻收聽。2、語音分段版:退出本頁面,在微信對話框中輸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即可收彭雪峰先生為你讀詩。
  • 在這樹下,讀我們的生命 大山為你讀詩 · 第501期
    這種對比把最亮的黃色、橘黃色突出出來,呈現秋光的明媚、響亮和喜悅。這首詩歌形式和內容上的對稱非常明顯,是同一個景別下的兩張相似的照片,人在景中的站位也相似,樹、落葉、人、生命、流雲、秋風,簡簡單單,但該有的都有了。「我們的生命」與「飄落的黃葉」對應,黃葉飄落,生命凋零,僅此一次,一個循環節完畢。詩人西川說「你在街上走,你忽然站那兒了,你開始看點東西。走著走著突然停下來,然後繼續走,詩就在這裡邊。」
  • 心理專家帶你讀詩!
    反覆品讀《我看見了你》,這是一本助人的好詩。她擁有詩的語言,卻又完全地符合臨床助人心理學的語言原則,同時她又指向了助人心理學最重要的一點,把「我」搞清楚。我想做一些工作,讓這本詩的價值被真正地看見,經由我能導引讀這本詩的人深入其中。」
  • 尋夢者 · 李立宏(《舌尖上的中國》解說)為你讀詩 · 第398期
    《尋夢者》是詩人內心世界的形象寫照,也是一個群體精神與靈魂的深刻自白。它用美麗的象徵意象唱出了美麗的尋夢者靈魂的歌,這支美麗的歌告訴了一個人生的真諦:任何美好理想的實現,任何事業成功的獲取,必須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艱苦代價;你的夢「開出嬌豔的花」來的時候,正是「在你已衰老了的時候」。
  • 誰不願意,每天都是一首詩|為你讀詩 · 第579期
    誰願意一年又一年總寫苦難的詩每一首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像冰雪覆蓋在心頭誰願意,看著夜晚凍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誰不喜歡飄動的旗子,喜歡火湧出金黃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時候——升起去照亮太陽照不到的地方
  • 我懷念最初的樣子和愛開始的地方 | 為你讀詩
    《天真的孩子相愛》作者:雅克·普萊維爾[法國]為你讀詩:李鴻其 | 演員相愛的孩子靠著黑夜的門對於詩人普萊維爾的詩,有人說:「孩子不會理解,大人也不會理解,只有已然長大卻還沒有對童年失憶的人才會看著它發呆。」我想《天真的孩子相愛》便是這樣一首詩。詩裡那對相愛的「孩子」,他們在那兒可不管誰,只是沉浸在初戀那迷人的明淨裡。作為「長大的人」,讀完這首詩我竟然開始羨慕那些「孩子」,特別是「相愛的孩子」。
  • 品讀·原創|讀書亦像人生,不應太匆匆
    作者:崔修建來源:《品讀》2020年第1期最近幾年,特別喜歡買書,網上購,實體書店選,地攤上淘……一批批新書舊書,將貼牆而立的整排書櫃擠得滿滿的,甚至牆角、寫字檯……也越壘越高。有朋友見我坐擁「書山」,驚訝地問我,你買那麼多書,能看得過來嗎?
  • 為你讀詩 | 白天的月亮
    這裡是浙江文藝出版社獻上的有聲禮物第127期   金子美鈴童詩
  • 【重播】蟾宮曲·春情 · 法學院學生魏東達為你讀詩 · 第377期
    >
  • 你要去的地方,我想知道 陳喆為你讀詩·第1101期
    - 收聽 -(點擊音頻或視頻,即可收聽)寄往紐約的信——致路易絲·克倫 作者:伊莉莎白·畢肖普[美]為你讀詩:陳喆 | 配音演員我希望你在下一封信裡說說你想做的事情,你要去的地方;那些戲劇怎麼樣,散場後你還有什麼別的娛樂
  • 讀了這些詩,你也會相信——孩子天生就是個小詩人
    你有多久沒有讀詩了?還記得上次讀詩歌是什麼時候嗎?細細品讀著《孩子們的詩》書中的每一首詩,腦海裡迴蕩著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話——每個孩子就其天性來說都是詩人。《孩子們的詩》書中詩的作者,都是6-12歲的孩子,來自不同地區,他們都是熊亮藝術課的學生。
  • 讀唐詩,品插畫,讀這本書,提升孩子的欣賞能力
    唐詩胎教圓你詩庫夢有讀者在後臺留言,有沒有適合孩子讀的唐詩?其實,那本書雖然是定位胎教,目標讀者是準媽媽,也是適合與孩子一起共讀,背誦的。剛好,近期收到一本由青島出版社出版的《讀給孩子的唐詩》,從書名就知道書籍是定位於孩子的唐詩。
  • 安靜,是一件奢侈品 |「為你讀詩」
    他在詩歌裡嘲笑自己說:「田家笑枉費,日夕轉空虛。信非吾儕事,且讀古人書。」他在官署裡很冷,想起山中隱居的道士朋友,想帶著一瓢酒去看他,讓他在風雨夜裡得到些安慰。但「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在韋應物另一首著名的詩裡,他又一次開始了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