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魔都咖啡簡史,儂今朝吃咖啡了伐?

2020-12-14 上海發布

若問「咖啡」在中國哪座城市最流行,上海人是很有發言權的。今天就一起重溫魔都喝咖啡簡史,體驗這段咖啡文化。評論區告訴小布,儂歡喜吃茶還是吃咖啡呢?

1

磕肥、加非、高馡、考非……

1843年後,在滬外國人開設西式飯店。據《上海通志》記載,上海最早經營西式糕點的是英國人勞惠霖(J.Lewellyn)創設的老德記藥店,位於花園弄(今南京東路)1號。老德記以經營歐美成藥為主,兼營醫療器械、化妝品、菸酒、糖果、冷飲等。最開始咖啡被當作「咳嗽藥水」,而隨著西餐的推廣和普及,這種「咳嗽藥水」,逐漸時髦起來。

咖啡進入上海後,初由洋行販售,後咖啡館、西餐社焙炒調製,俗稱「小壺咖啡」。1924年,公和祥餘記咖啡公司創辦,開始批量生產咖啡,也為上海固體飲料生產開了先河。

目前所知最早介紹咖啡的烹飪書籍,是一本由西方人用漢語編寫的西餐食譜——《造洋飯書》,1866年由美華書館出版,編者是美國高第丕夫人(Mrs.Crawford)。這位作者1852年春天隨夫婿來滬。高第丕夫婦二人漢語造詣很高,在華期間出版過多種中文傳教手冊和其他書籍。

1885年版《造洋飯書》內封與英文序文

《造洋飯書》中介紹了268種西菜、西餐的做法。「咖啡」在書中被翻譯為「磕肥」,這應該是在「coffee」在中國較早的譯名之一。書中寫道:

磕肥猛火烘磕肥,勤鏟動,勿令其焦黑。烘好,乘熱加奶油一點,裝於有蓋之瓶內,蓋好。要用時,現軋。兩大匙磕肥,一個雞蛋,連皮(註:文意不清,疑為蛋清)下於磕肥內,調和起來,燉十分時候,再加熱水二杯,一離火,加涼水半杯,穩放不要動。

除了「磕肥」之外,在當時的報刊書籍中,「coffee」可謂是名目繁多。《申報》中第一次提及,是在1873年9月22日《電報英京巨銀行閉歇事乃係訛傳》一文中,彼時「coffee」被譯為「加非」。

文中有一句「在英屬國西蘭地方,風傳有種產加非一大莊,已經虧空」

而在1875年11月10日《申報》刊載的一篇《輕生說》中,第一次出現「咖啡」二字。

文中有一句「渴則飲以濃茶,如有咖啡茶則更好」

此外,當時還可以看到「珈琲」「茄菲」等等譯名。直到1920年代後期,「coffee」這一舶來品才有了相對統一的譯名——咖啡。

2

清末民初的咖啡館概覽

1880年後,許多中國人也效仿外國人開起了西餐館。據記載,第一家由華人開設的西餐館是福州路上的「一品香」:「我國之設肆售西餐者,始於上海福州路之一品香……於是有海天春、一家春、江南春、萬長春、吉祥春等繼起,且分室設座焉。」一品香建於1883年,20世紀初從福州路搬遷到西藏路,兼營旅館和中西酒席,西餐廳也供應咖啡。

西藏路的一品香歐菜社中西旅社,1917年攝

但無論是外僑還是本土華人經營,起初咖啡館都是一種附設,並不具備獨立營業性質。據記載,1886年,公共租界虹口區出現了一家獨立營業的咖啡館,即「虹口咖啡館」,主要對航海人員開放。

檔案文獻顯示,營業性咖啡館的大量出現是在1920年以後。就文獻資料來看,上世紀20年代出現頻率較高的咖啡館有卡爾頓咖啡(Carlton Café)、皇家咖啡(Royal Café)、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Tkachenko Café)、愚園路上的惠爾康咖啡室(Welcome Café)、開設於虹口區北四川路的上海珈琲館和公啡咖啡館等。

霞飛路(今淮海中路)643號的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

1910年,卡爾頓咖啡廳的菜單一份

開咖啡館的外國人大多為法、俄、意、日僑民。這些咖啡館主要集中在霞飛路(今淮海中路)、北四川路上。

20世紀30年代,在虹口猶太聚集區附近的一家咖啡館

而開設咖啡館的中國人則主要以廣東人為主。比如北四川路的上海珈琲館,就是廣東籍作家張資平在1928年與創造社成員合股開設的。

說起「沙利文」大家可能覺得陌生,但說起生產「光明牌」冷飲的國營上海益民食品廠,一定就親切了許多。其前身就是沙利文食品廠。1914年,美國人沙利文開設沙利文精美糖果店,幾經易主、改名,1925年時,正式定名「沙利文麵包餅乾糖果公司」(Bakeries Co. Federal Inc. U.S.A)。在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比起沙利文的糖果、餅乾,更受青睞的是沙利文咖啡館。沙利文咖啡館一共有兩家:一家開在南京路上,通常被稱為東沙利文;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的一家則被稱為西沙利文。沙利文咖啡館的特色之一,就是咖啡都是用小壺煮的,以保持咖啡豆的原香。

1947年上海市行號地圖中南京東路229號的東沙利文

1947年上海市行號地圖中南京西路(原靜安寺路)883號的西沙利文,其對面是皇家咖啡館

霞飛路上的DD'S,也是舊上海最出名的咖啡館之一,上海人叫「甜甜斯」。其位置在國泰電影院斜對面,話劇、電影演員是那裡的常客。DD'S咖啡館在大門設計和建築外觀上採用西方半圓拱形結構,內設螺旋形旋轉樓梯,鄰街裝著敞亮的長玻璃窗,室內還有衛生間、電話等現代設施,及強烈西式風格的油畫、擺件、器皿等。

3

咖啡館裡的紅色記憶

咖啡館多位於租界。咖啡館不僅僅是上海市民休閒娛樂、聚會聊天的活動的空間,更為很多革命活動起到了特殊的掩護作用。

比如魯迅常去的「公啡咖啡館」就是當年「左聯」聚會的地方。1929年10月,左聯首次籌備會就在這裡舉行。據夏衍回憶,籌備會一般每周一次,幾乎都在「公啡」二樓包間。馮乃超也在回憶中提到過「公啡」:「顧客很少,我們倒是常去……幾乎被我們包下了。」

公啡咖啡館舊址,現為上海時裝商廈 。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 攝

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沙利文咖啡館。它的英文名很有意思:「Chocolate Shop」

4

上海咖啡廠:曾經一枝獨秀

抗日戰爭勝利後,小型咖啡館在上海灘上劇增。單是從南京路外灘至靜安寺,就有咖啡館30餘家。到1946年10月,整個上海市已有咖啡館186家,加上西餐館,喝咖啡的場所達到297家。

上海咖啡廠生產的「上海牌」咖啡,以及風靡一時的麥乳精、菊花晶,也產自這裡

而知名的「上海牌咖啡」,生產自上海咖啡廠。在20世紀60-80年代,幾乎全國各地所有的咖啡,都來自這裡。

上海咖啡廠的前身,是1935年浙江人張寶存在靜安寺路創辦的「德勝咖啡行」。張寶存從國外進口咖啡生豆,焙炒加工,有罐裝與散裝,並以「C.P.C.」註冊商標,銷售給上海的西餐廳、飯店和咖啡館。同時,德勝咖啡行還在靜安寺路上設有門店德勝咖啡館(C.P.C. Coffeehouse),零售與堂飲咖啡。

德勝咖啡行的進貨單

1958年,「C.P.C.」商標改為「上海牌」商標。1959年3月,「德勝咖啡行」更名為地方國營「上海咖啡廠」,成為全國唯一以「咖啡」命名的企業。

後來,上海咖啡廠開始生產低成本的「咖啡茶」。其實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有三星糖果廠生產鵝牌咖啡茶。到了60年代,開始由上海咖啡廠生產,改為上海牌咖啡茶。

所謂咖啡茶,其實就是一些咖啡豆磨成極細粉,和糖粉壓成方糖塊,喝的時候像速溶咖啡一樣直接放一塊進滾水裡。

福建生產的鵝牌咖啡茶,如今還有銷售。

5

東海咖啡館:一代上海人的記憶

改革開放以後,來滬從事商務活動、旅遊觀光的外國遊客大量增加,給上海的西餐市場也帶來無限生機。菜館開設音樂茶座,配套供應咖啡、飲料、西點,上海咖啡業逐漸恢復。

南京路上的「東海咖啡館」,是一代時髦青年劈情操的地方。其前身是蘇籍猶太人在1934年開設的馬爾斯(Mars)咖啡館,專營俄國大菜、羅宋湯等。1954年,猶太老闆回國後,咖啡館改東海飯店,1988年改稱「東海咖啡館」,經營咖啡、西點,兼營西菜。東海咖啡館選用海南島、雲南咖啡豆,現磨現煮,香氣四溢,新老顧客近悅遠來。1998年,東海與德大西菜社合併轉制為德大西餐有限公司。

東海咖啡館以工薪階層為服務對象,1980年前後的菜單價格:清咖1角8分,奶咖2角3分,頂配的冰激凌咖啡也只要5角1分;紅燴牛肉1元1角,炸豬排1元8角,鄉下濃湯2角7分,餐包6分。就是到了2007年,這裡的咖啡也只賣10元一杯,很多老上海天天到東海報到。

今天各種各樣的咖啡正像雨後春筍一樣的冒出來,各具特色的小咖啡店,更是散落在大街小巷、商場樓宇,隨處可見。

隨著咖啡文化普及,咖啡的製作方法也越來越多地為人所熟知:意式、手衝、冷萃、虹吸……而愛喝咖啡的人也越來越講究:不同的製作方式會帶來不一樣的純淨度,不同咖啡產地的豆子都有自己的獨特風味,不同烘焙程度呈現不同的酸苦醇香,甚至不同的濾紙質地都能影響一杯咖啡的好壞……

對於當代人而言,喝咖啡早已不再是趕時髦的象徵,甚至也不止是一種口舌享受,或許這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就像每天早上選擇喝牛奶還是喝豆漿一樣。

資料:上海通志館

編輯:韓冰融、陳燦斌

相關焦點

  • 【記憶】魔都咖啡簡史,儂今朝吃咖啡了伐?
    若問「咖啡」在中國哪座城市最流行,上海人是很有發言權的。今天就一起重溫魔都喝咖啡簡史,體驗這段咖啡文化。評論區告訴小布,儂歡喜吃茶還是吃咖啡呢?3咖啡館裡的紅色記憶咖啡館多位於租界。咖啡館不僅僅是上海市民休閒娛樂、聚會聊天的活動的空間,更為很多革命活動起到了特殊的掩護作用。
  • 魔都喝咖啡簡史,儂今朝咖啡切過了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魔都喝咖啡簡史若問「咖啡」在中國哪座城市最流行,講海派作家程乃珊在《咖啡的記憶》一文中寫道:三年困難時期上海仍有咖啡,為利激銷售,買一聽上海牌咖啡可發半斤白糖票;在咖啡店堂吃咖啡可額外獲得四塊方糖和一小盅鮮奶。那個時候父母似更熱衷無糖無奶的黑咖啡,然後像擺弄金剛鑽樣小心地將帶回來的方糖砌成金字塔形。
  • 魔都喝咖啡簡史
    若問「咖啡」在中國哪座城市最流行,講「腔調」的上海寧是很有發言權的。海派作家程乃珊在《咖啡的記憶》一文中寫道:三年困難時期上海仍有咖啡,為利激銷售,買一聽上海牌咖啡可發半斤白糖票;在咖啡店堂吃咖啡可額外獲得四塊方糖和一小盅鮮奶。
  • 不止「熊掌咖啡」,魔都這些「愛心咖啡館」同樣溫暖!
    Charity Café魔都愛心咖啡館Love Can Fights Everything這陣子,相信你的朋友圈也和小編的一樣,都被一隻「熊掌」霸屏了。photo via 走起用戶@行走的唐老闆其實在咱大魔都,還有很多家這樣的愛心咖啡館,或給予殘疾人士就業機會、或致力於公益慈善,將對善良的熱忱傾注於咖啡之中,創造出一個個溫暖的小世界。
  • 「喬安咖啡」「咖啡界」的新晉王者!網紅人氣帕尼尼登陸魔都!
    喬安咖啡是青島知名專注精品意式的咖啡館,致力於幫助你實現咖啡自由夢想的咖啡廠牌,在青島十分受歡迎。上海首店選址在文藝範十足的安化路上,亮眼的橙色,就吸引了不少潮人前來打卡拍照!青磚、金屬、混泥土.通透的空間以工業風格為主。
  • 「魔都咖啡+環球美食節」來了,就3天!免費吃喝!
    作為咖啡冠軍扎堆的老牌咖啡館標杆,目前S.O.E COFFEE 主營業務包括咖啡店、咖啡豆銷售、咖啡培訓、咖啡器具及周邊產品開發和銷售等。魔都最難找的咖啡館之一, 由一群建築師打造,大窗戶邊的原木長條邊臺設計,將大花園的自然氣息」空間延伸」到室內。
  • 街拍了99張照騙,才知道潮人的秘密,竟藏在這3杯咖啡裡!
    新潮的咖啡,簡稱「潮咖」,那麼如何才能get一杯正宗潮咖呢?魔都這個最新的70號潮咖,就能滿足你!其實此次「魔都70號潮咖」,是由統一愛誇水和APE Caffe、42Coffee、咖啡喝伐三個咖啡品牌聯名發起的活動!
  • 「太空艙星球咖啡店」驚現魔都!3秒就能做出一杯精品咖啡!
    咖啡界超火的國產品牌「三頓半」竟然到魔都開線下快閃店啦!僅剩5天噢,就藏在上海咖啡生活節的舉辦地晶耀前灘裡,魔都咖啡愛好者們都早早地去打過卡了~這家快閃店是三頓半的旗艦回收點,POP-UP的靈感也來源於這次的主題「返航計劃」,純白色的酷炫太空艙設計未來感十足。
  • 上海切咖啡地圖 Vol.1 | 盆友, 咖啡切伐啦
    { 1 }Hefa Coffee咖啡喝伐手衝咖啡可以提前預定咖啡豆,店裡日常供應耶加雪啡、曼特寧、西達摩等。盆友儂要是路過,記得停下腳步,切杯咖啡呀。就在上面那家「咖啡喝伐」的附近,看到弄堂口超級大的「假肢」二字招牌,恭喜你,到了。店如其名,這家使用單一產地的咖啡生豆進行烘焙和製作,主打淺烘焙和 90+ 生豆。
  • 《咖啡簡史》:不緊不慢的咖啡時光裡,應該讀些什麼?
    所有名為XX簡史的書,總是能博得我的好感,感覺自己會從,認知,邏輯,思維方式,三觀都發生改變。然而不是所有的簡史,都一定要傳遞硬核知識,密集輸出,讀者也要滿懷求知若渴的心情,慎重地打開,認真品讀。它也可以如散文隨筆般自由靈動,如好友訴說般親切自然,生動地將細小知識點融入真情實感的日常感受,又有所得,又流暢舒適的閱讀體驗——《咖啡簡史》這是一本融合了咖啡歷史、咖啡文化、咖啡製作與品鑑技巧的咖啡學百科全書。
  • 李宗盛​+阿信=「有練」喝咖啡還能買吉他
    一個全新複合式的概念品牌「有練 Sweat & Tears」呼之欲出!「有練」和「Sweat & Tears」,呼應著彼此內在牽連的精神,無論是用哪種語言去了解有練,都會深切感受到這個品牌的中英文名稱是互相呼應、密不可分、並且相得益彰的
  • 「好咖啡」&「好喝的咖啡」——怎樣才算是一杯好咖啡?
    總而言之,想要製作出一杯好喝的咖啡,首先就必須對「咖啡產業鏈」(Coffee Chain)各流程的咖啡香氣與味道,有基本認知。咖啡的香氣和味道,統稱「咖啡風味」。在咖啡產業鏈中的每一個流程,目的都是展現咖啡所蘊含的風味。若缺乏如此的風味詮釋,便難以體現出一杯咖啡的價值。
  • 咖啡起源簡史,衣索比亞的咖啡故事
    各位老咖,我是鹿睿,今天簡史系列將介紹咖啡起源的一些俗語、傳說和文化。
  • 特別的「土耳其」咖啡
    「Ray,你喝過最特別的咖啡是什麼?」當Choker問我這句話的時候,我腦海中迅速想到了咖啡中的兩個奇葩。Cezve面世後,「土耳其咖啡」隨之而來,在當時不僅是被尊重皇室的蘇丹人能享用,平民同樣也可以。土耳其男子在新婚之前也將獲得準新娘的一杯咖啡。一名女性能否成為一個合格的妻子是根據她衝煮的土耳其咖啡來判斷的。
  • 風華正茂的「無色咖啡」
    說來也巧,近來群裡有人在說「無色咖啡」,這都能讓我聯想到無色無味的毒,我老是有著一種「總有刁民想害朕」的心情,那麼無色咖啡又是什麼新科技……我們都知道咖啡裡面有棕色單寧酸,咖啡裡的色素會沉澱附著在牙齒上,甚至滲透進牙釉質中,久而久之就會對牙齒造成顏色上的影響,這讓「愛齒之人聞啡色變
  • 「滬語」這首家喻戶曉的古詩,儂用上海話讀得來伐?
    阿拉魔都的上海話一開口就是腔調滿滿。當有腔調的上海話碰上韻味十足的古詩詞,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今天這首古詩,大朋友小朋友應該都很熟悉了,不過用上海話來讀可不太容易啊,你也來試一試吧,小布期待在留言區看到你喲!
  • 魔都第①份便利店「冰冰冰咖啡測評」來了,全家711羅森,誰最好喝?
    暴走全家、7-11、羅森、喜士多、好德 魔都第①份便利店冰咖啡測評來了!為大家傾情推出「2019年便利店冰咖啡大測評」!作為魔都便利店Top1的全家成立了自己的專屬咖啡品牌湃客,品質完全不輸給星爸爸那些專業的咖啡品牌。最近還請了陳意涵和劉以豪作為代言人,喝了這杯湃客咖啡,褚克桓是不是就能愛上婊妹我...
  •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大小不一的錯落在各個弄堂拐角,短短十幾米的弄堂,五金店、裁縫鋪、理髮店、雜貨店應有盡有,鄰裡之間路過門口,洗著菜都會熱情的打招呼,問候一聲:「儂今天吃了伐?」
  • 魔都街頭貝瑞咖啡來了,還有INS超火吐司堡!
    上榜國際「COFFEE REVIEW」權威咖啡評鑑組織韓劇流行吐司堡,這裡也有一杯咖啡只要10元+... ... · 魔都網紅咖啡,成都首店 · 5S咖啡黃金標準是指嚴格按照5個標準做出一杯93分品鑑級咖啡,店內除了寬敞明亮的空間,還有一排吧檯、餐食展示櫃格外吸引人,一些周邊產品和每日供應的餐食,都整齊的陳列在展示臺裡。
  • Maison Margiela掀起「咖啡香」,夢回斯德哥爾摩的「咖啡館」
    芮歐驚現流出「咖啡香」的「咖啡小憩空間」10月30日就消失!>「Coffee Break咖啡小憩」共同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解構鬼才」Maison Margiela無論是優雅沉醉的「爵士走廊」讓清晨溫柔舒適的「慵懶周末」色彩明豔的「鮮花市場」還是潛入藍色大海的「起航日」都瞬間將聞香者帶入嗅覺記憶喚醒其生命中的曼妙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