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拳現場:頗具藝術化的健身動作,終於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
就在今晚,中國太極拳已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與此同時送王船也被列入世界非遺名單中。早在多年前,太極拳一直被視為老年人的專屬,其實這是丟失國學文化教育的現代人對太極拳的誤解,真正的太極拳是以博大精深的中醫學為基礎的全民健身系統,具有很系統而全面的健身方法,非常值得人類去深入了解。你知道太極拳的現場景觀嗎?非常壯觀!每個動作都充滿著藝術元素,一起來看看吧!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12月17日晚,河南溫縣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活動。圖為航拍河南溫縣陳家溝太極廣場千人太極表演。 河南溫縣舉行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活動。中新社發 張斌 攝
-
中國再添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至此我國42個項目列入非遺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 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太極拳入選非遺,發源地在河南溫縣,來陳家溝感受太極拳魅力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太極拳發源地則是在河南溫縣的陳家溝,為慶祝太極拳申請非遺成功,當地也是歡聚一堂,舉行慶典來紀念這一歷史性的一刻,陳家溝的各個景點依然燈火通明、流光溢彩,一片熱鬧景象。陳家溝位於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明朝洪武年間,山西澤州人陳卜遷至該村,因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陳氏人丁繁衍,該村因此更名為「陳家溝」。
-
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同批還有哪些國家申遺成功?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中國「太極拳」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與此同時,中國和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同批通過審批,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
-
中國武術協會:太極拳申遺成功為人類健康增福祉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周欣)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總數位居...
12月17日晚,在牙買加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宣布,將「太極拳」和「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
-
42+1570,中國非遺數量世界第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與此同時,文旅部正式對外公示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337個推薦項目名單;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總額逾7.2億元非遺保護資金預算。我國作為「非遺大國」,共有多少項目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名錄(冊)?有哪些值得國際關注的「中國經驗」?以及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年終歲末,喜報頻傳!
-
太極拳和送王船,道教文化範疇內的兩個項目近日申遺成功
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中國再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十二年的堅持,終於申遺成功
自2004年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我國都在積極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至今,我國共有42個項目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7個項目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4個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個項目入選優秀實踐名冊。
-
太極拳申遺成功 不忘對文化遺產保持敬畏
【文化評析】媒體報導,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即為全人類的共同文化遺產。太極拳申遺成功,意味著太極拳受到的關注度會更高,獲得支持將更大,國內外的太極拳愛好者會更多。對於太極拳發源地河南焦作,對於太極拳各門派傳承人、研習者而言,這是一個歡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對一個國家而言,一項文化遺產走向世界視野,則需承擔更多的保護傳承責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讓世人看到此項文化遺產的本質屬性、本真面貌,看到它與世界、與人類產生更密切關聯的可能性。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全球習練者近4億人,太極拳成功申遺】12月17日晚,傳承至今已有近400多年歷史,現已傳播到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習練者近4億人,被稱為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健身運動」的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拳也因此成為我省第一個牽頭申報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
-
太極拳申遺成功「圖」
來源:新華網學員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一個拳館內練拳(無人機照片,12月14日攝)。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藏醫藥浴法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地時間11月28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下簡稱「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決議指出,該遺產項目「凸顯了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傳統知識的重要性,提供了人類與其環境間可持續關係的積極例證」。
-
太極拳如何吸引年輕人?陳氏太極傳承人這麼說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晚,陳斌回到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和大家一起盯著大屏幕,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陳斌是陳氏二十世、太極拳第十二代嫡系傳人。
-
太極拳:浸潤在東方文化中的運動
2020年12月17日,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太極拳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以它的博大精深迎來「世界的熱情相擁」,這也是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
蘇旭:我在教科文組織見證了中國世遺名錄和非遺名錄成為世界第一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的25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列入了「人類非遺名錄」,這數量是非常多的。當時,在那次會議期間,總共有72項世界各國申報的非遺項目列入了「人類非遺名錄」,在總共72項當中,中國就佔了25項。此後,中國繼續抓緊時間申報「人類非遺名錄」項目,並且一直維持著世界第一的位置。目前,中國有40項「人類非遺名錄」項目,世界排名第一。
-
太極拳歷經12年的艱難坎坷,終於申遺成功,成功
太極拳終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並列入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晚上,太極拳確定申遺成功!當然,這是中國的太極拳,和韓國沒什麼關係,和印度也沒什麼關係。記得在2018年的時候還曾經看到過有人專門發帖,詳細論證了「從申遺歷程看,太極拳的成為世界級非遺的可能性不大」的主題。
-
日本「傳統建築工匠技藝」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
人民網東京12月18日電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委員會在17日召開的線上會議上,將日本的「傳統建築工匠技藝 為了傳承木製建築的傳統技能」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包括此前的能樂、和食等項目,至此日本共有2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委員會通過的決議中認為:「熟練工匠不斷培養弟子作為傳統技能知識的傳承者」,而且「隨著現代化發展,這種傳承方式變得越來越困難」, 並強調有必要對這種文化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