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7日),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崇明區第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隆重舉行。區委書記李政在會上作重要講話,從七方面剖析「十四五」新崇明怎麼幹。詳見
1
關於「十四五」時期的方位與使命
方位指引航向,使命砥礪擔當。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只有把崇明所處的大局方位看得更清楚,把肩負的使命責任把得更精準,才能更好地推動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事業發展緊貼大局需要、順應潮流大勢、符合人民願望,從而在「十四五」發展中更加主動、更有質量、更可持續。
要深刻把握「十四五」時期的「時」與「勢」,在應時而為、乘勢而上中奮進新發展階段。以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審時度勢,勇擔新發展階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歷史使命,大力厚植生態優勢,加快發展生態經濟,充分彰顯生態魅力,更好造福人民群眾。深刻把握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總目標,加快建設生態美麗幸福、宜居宜業宜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崇明,全面打造美麗生態新高地、綠色發展新示範、幸福宜居新樣板、城鄉治理新標杆、開放創新新格局,奮力創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崇明範例。
要深刻把握「十四五」時期的「危」與「機」,在培育先機、開創新局中踐行新發展理念。一方面,要增強風險意識,勇於開頂風船,善於化危為機,通過防風險、補短板、固根基來確保生態島建設事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增強機遇意識,勇於搶佔先機、創造優勢,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厚植生態優勢立區、以高附加值農業興區、以高端綠色產業強區,努力開創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新局面。
要深刻把握「十四五」時期的「進」與「退」,在改革供給、擴大內需中融入新發展格局。立足自身實際,大力推動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在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奮勇前進,對不符合新發展格局要求、不符合生態島發展方向的思想藩籬和體制障礙要大膽革除,努力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中融入新發展格局,在服務大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2
關於厚植生態新優勢
堅持以厚植生態優勢立區,既是市委、市政府對崇明的殷切期望,也是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一以貫之的內在要求,更是我們面向未來、贏得未來的堅實支撐。厚植生態優勢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必須保持定力、久久為功,努力構築更多自身獨有、難被超越的生態新優勢,加快打造美麗生態新高地,讓望得見星空、看得見綠水、聞得到花香、聽得到鳥鳴成為生態崇明的魅力標誌。
要築牢生態基礎底板。堅持把治水工作放在長江經濟帶生態大保護的格局中整體謀劃,以崇明小流域的良好水環境,守護好、改善好長江崇明段水域的生態大環境。堅持陸海統籌、江河兼顧、上下遊聯動、幹支流共治,推動水體、土壤、空氣等生態環境要素協同治理,推動長江十年禁漁落地落實。
要補齊生態環保短板。以中央、市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牽引,把環境保護的關卡前移,在科學保護、科學防治上下功夫,壓緊壓實責任鏈條,引導人人爭做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主人翁。
要創新生態環保制度。聚焦現有優勢長板,進一步探索實踐河道警長制、生態檢察官、環境資源審判庭等領全市之先的生態環保司法體制機制和環長制等創新舉措,不斷深化與長江口地區共建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合作,加強跨行政區和流域性生態共建共治共享探索實踐,共同守護好長江一江清水。
3
關於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
作為上海最大的農村地區,崇明發展的重心和重頭在「三農」,基礎和潛力也在「三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質量和水平,直接關係到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內涵和成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加快掌握髮展主動權、構建發展話語權,就必須全力寫好「三農」精彩大文章,奮力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動人新畫卷。
要抓牢鄉村振興戰略這個總抓手。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做文章,聚焦宜居宜業宜遊,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在鞏固當前區、市級示範村建設基礎上,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努力把每一條道路、每一條河流打造成為風景線,把每一座村莊、每一片農田打造成為風景畫,繪就「白牆青瓦坡屋頂,林水相依滿庭芳」的美麗圖景。
要聚焦發展現代綠色農業這個突破口。堅持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動搖,全力打好「兩無化」這張王牌,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要增強深化農村改革這個動力源。鼓勵引導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規模化經營,規範宅基地管理,繼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讓農民獲得更多收益。
4
關於優化城鄉空間布局
「十四五」時期,對外大交通的根本性改善,將為崇明從東西兩端打通滬通連接,崇明承辦中國花博會、長興打造千億級海裝產業集群、橫沙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重大契機,將為崇明增添強勁發展動能。我們要加強研判、主動作為,進一步優化空間發展布局,加快形成「兩翼齊飛、中部開花、長興奮起、橫沙競美」的城鄉新格局。
「兩翼齊飛」,以東部軌交崇明線、西部北沿江高鐵建設為牽引,發揮好陳家鎮、城橋地區綜合開發的輻射作用,加強「一站一城」功能建設,增強東西兩端發展新動力,加快驅動崇明島東西兩翼齊飛。
「中部開花」,就是充分發揮花博會溢出效應,推動花卉種源研發、生產示範、花卉交易全產業發展,讓鮮豔花朵綻放「美麗經濟」,有力帶動崇明島中部地區加快發展。
「長興奮起」,就是全力打造千億級海洋裝備產業集群,加快形成海洋裝備為主導,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聯動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把長興打造成為上海製造品牌的重要承載地、海洋科技創新的重要引領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橫沙競美」,就是結合世界級生態島先行示範區建設,高起點推進橫沙美產業、美鄉村、美河湖、美田園、美人文,努力打造獨具特色魅力、充滿田原野趣的生態橫沙、悠閒橫沙、原味橫沙,留住島韻鄉愁。
5
關於加快生態經濟發展
大力推動「好生態」催生「好經濟」,立足既有生態環境優勢,注重改革、開放、創新靶向發力,推動質量、效率、動力同步變革,加快建設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生態經濟體系。
要狠抓生態實體經濟。大力招引、培育、發展生態實體項目,不斷鞏固壯大都市農業、休閒旅遊、海洋裝備等優勢產業,積極布局推動健康養老、高端醫療、教育培訓、賽事經濟等環境友好型產業落地發展。
要做強生態發展平臺。進一步提升生態產業平臺承載力,全面拓展實體項目落地空間,大力推動園區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轉型,打造一批示範性特色小鎮、行業標杆性特色小鎮。
要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業務流程革命性再造;細化完善重大產業項目落地支持政策,為優質項目提供綠色通道;強化產業政策支持,加大對生態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
6
關於增進民生福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積極回應群眾急難愁盼,統籌抓好底線民生、基本民生、質量民生,讓生活在崇明的居民倍感溫暖、倍感幸福、倍感自豪。
底線民生,事關困難群眾最基本的生活權益,不能有絲毫放鬆、任何懈怠。要有效保障脆弱人群的基本生活,更加關心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無子女等特殊困難人員的生產生活,確保每一個困難群眾都能獲得關愛、得到保障、跟上發展。
基本民生,涉及群眾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生老病養,每一件看似小事,實則關乎群眾好日子的大事。要在就醫看病、養老保障、入學入託、社會就業、居民住房等方面,每年安排一批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實事項目,讓「十四五」期間的基本民生更接地氣、更具暖意、更有口碑。
質量民生,是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由之路。要依託生態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公益事業等渠道,進一步挖掘崗位資源,創造更多生態就業崗位。要進一步健全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所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美好願景。要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動共建共治共享。
7
關於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
面對開啟新徵程、建設新崇明這個艱巨而繁重的任務,必須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提高全區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能力,以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更好地擔大任、幹大事、創大業。
要著力增強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加強全局性謀劃,加強戰略性布局,加強整體性推進。
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高度關注各種風險隱患,增強預判能力,增強處置能力,努力防範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
要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在解放思想上持續用力,在獨創獨有上施展作為,在氛圍營造上多下功夫。
要全面增強實幹作風。在學思踐悟中鼓足實幹信念,在深入調研中築牢實幹根基,在攻堅克難中彰顯實幹成效,積極爭當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實幹家。
未來五年,對於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來說,是極為重要、相當關鍵的五年。要把學習貫徹區委全會精神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與深入學習貫徹十一屆市委十次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在深入學習、深刻領會、深度實踐中把握好今後五年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崇明的前行方向、目標任務、工作重點,更加奮發有為地開創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新局面。
要切實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拿出更多務實管用的工作舉措和方案,在新發展階段的新徵程中,全面增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動能,全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奮力創造新時代世界級生態島建設新奇蹟,努力做到不負新時代的新機遇,不負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
編輯:朱競華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崇明的窗口,多一條喜歡小島的理由